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牛和兔典故

牛和兔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1-29 10:47:47

『壹』 有關兔的成語典故

有關兔的成語典故 :
兔死狐悲、
守株待兔、
靜如處女,動如回脫兔、
兔角牛翼、答
兔起鳧舉、
狡兔三窟、
犬兔俱斃、
龜毛兔角、
驚猿脫兔、
狐死兔泣、
見兔放鷹、
得兔忘蹄、
兔頭麞腦、
兔絲燕麥、
獲兔烹狗、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兔起鶻落、
白兔赤烏、
狡兔死,良犬烹、
烏飛兔走、
東兔西烏、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兔起烏沉、
狡兔死,良狗烹、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貳』 幫哥們想幾個和兔子有關的成語和俗語典故唄 先行謝過

兔角牛翼:
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涼
兔起鳧舉:
喻行動快速
兔起鶻落:
謂兔子剛出窩,鶻立即降落捕捉。極言動作敏捷。亦比喻作書畫或寫文章下筆迅捷
兔起烏沉:
謂月出日落
兔缺烏沈:
猶兔走烏飛
兔絲燕麥:
喻有名無實
兔死狗烹:
兔子死後,獵狗被烹食。多比喻統治者殺害功臣。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兔死狐悲:
比喻因同類的滅亡感到悲傷
兔死犬飢:
比喻敵人滅亡後,功臣不受重用
兔頭麞腦:
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兔走烏飛:
謂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兔,月中玉兔;烏,日中金烏
白兔赤烏:
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得兔忘蹄:
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東兔西烏:
謂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古代神話中說太陽中有三足金烏,月亮中有玉兔,因以烏、兔代指日月
狡兔三窟: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後以「狡兔三窟」喻藏身處多,便於避禍
龜毛兔角:
龜生毛,兔長角。本指戰爭的徵兆。後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
狐死兔泣:
喻物傷其類
狐兔之悲:
猶狐死兔泣
獲兔烹狗:
猶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後排斥以至殺害有功者
見兔放鷹:
①禪宗謂有的放矢,對機說法。②謂看到眼前利益,就競相追逐
見兔顧犬:
比喻時機當前,急謀對策。語本《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語本《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形容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狼奔兔脫:
形容倉皇逃竄
目兔顧犬:
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犬兔俱斃:
《戰國策·齊策三》:「齊欲伐魏,淳於髡謂齊王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後因以「犬兔俱斃」喻雙方同歸於盡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守株待兔:
①《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後因以「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②比喻企圖不經過主觀努力而僥幸得到意外的收獲
烏踆兔走:
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烏飛兔走:
謂光陰流逝。烏,指日。兔,指月
一雕雙兔:
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並為相,李抑揚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後因以「一雕雙兔」謂三人並列顯位,一人勢盛而兩人受其挾制

『叄』 關於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的故事

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內,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容。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鑽進鼻子,給趕跑了,其餘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鬨 ,於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後。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後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後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願望。

『肆』 關於牛的成語,典故

鑽牛角尖
椎牛歃血
椎牛發冢
壯氣吞牛
執牛耳
爭貓丟牛
一牛鳴
一牛鳴地
一牛吼地
以羊易牛
一牛九鎖
羞以牛後
休牛散馬
休牛歸馬
犀照牛渚
犀牛望月
蹊田奪牛
問牛知馬
蝸行牛步
吳牛喘月
亡羊得牛
兔角牛翼
土牛木馬
童牛角馬
屠所牛羊
司馬牛之嘆
鼠入牛角
散馬休牛
殺雞焉用牛刀
如牛負重
氣吞牛斗
氣克鬥牛
騎牛讀漢書
敲牛宰馬
牽牛織女
氣壯如牛
齊王舍牛
騎牛覓牛
氣喘如牛
氣沖鬥牛
氣沖牛斗
牽牛下井
庖丁解牛
牛頭不對馬面
寧為雞口,毋為牛後
牛之一毛
牛衣夜哭
牛衣歲月
牛衣病卧
牛羊勿踐
牛星織女
牛童馬走
牛聽彈琴
牛蹄中魚
牛蹄之魚
牛蹄之涔
牛溲馬渤
牛農對泣
牛馬襟裾
牛口之下
牛角之歌
牛驥同皁
牛驥同槽
牛驥共牢
牛黃狗寶
牛高馬大
牛鬼蛇神
牛角掛書
牛頭馬面
牛頭不對馬嘴
牛不喝水強按頭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牛溲馬勃
泥牛入海
牛刀小試
牛衣對泣
牛驥同皂
牛鼎烹雞
牛刀割雞
牛毛細雨
牛郎織女
牛角書生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目牛無全
買牛息戈
買牛賣劍
馬牛其風
馬浡牛溲
獼猴騎土牛
賣劍買牛
馬牛襟裾
目無全牛
馬面牛頭
馬勃牛溲
犁牛之子
犁牛騂角
老牛舐犢
老牛破車
扛鼎抃牛
襟裾馬牛
裾馬襟牛
九牛一毛
九牛二虎之力
鯨吸牛飲
九牛拉不轉
繭絲牛毛
雞口牛後
雞屍牛從
九牛一毫
呼牛作馬
汗牛塞棟
汗牛充屋
汗牛充棟
呼牛呼馬
歸馬放牛
割雞焉用牛刀
隔山買老牛
風馬牛
風牛馬不相及
飯牛屠狗
風馬牛不相及
放牛歸馬
服牛乘馬
對牛鼓簧
多如牛毛
對牛彈琴
帶牛佩犢
吹牛皮
槌牛釃酒
吹牛拍馬
充棟汗牛
椎牛饗士
床下牛斗
初生牛犢不怕虎
喘月吳牛
版築飯牛
搏牛之虻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綞。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這個神話傳說作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牛郎織女」多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老牛舐犢
《後漢書·楊彪傳》載: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楊修,聰明博學,智慧過人。曹操對楊修萬分嫉恨,又因楊修是曹的對頭袁術的外甥,怕以後會有後患,所以就借口楊修擾亂軍心,把楊修殺了。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一次,曹操問道:「你為什麼瘦得這樣厲害啊?」楊彪悲傷地說:「我像老牛舐犢一樣愛我的兒子,現在小牛死了。我這老牛怎麼能不瘦呢?」後來,人們以「老牛舐犢」來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摯感情。牛刀小試

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牛刀」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日『割雞焉用牛刀?』」牛刀,宰牛用的刀,比喻大才;小試,稍微用一下,含初步顯一下身手的意思。「牛刀小試」比喻有本領的人初次任職,就已經表現出才幹.

庖丁解牛
《莊子·內篇·養生主》載:「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響然,奏刀瞻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士口。

吳牛喘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一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吳牛喘月」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對牛彈琴
漢·牟融《理感論》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講的是古代有一位大音樂家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有一天他漫步郊野,看見有一頭牛正在低頭吃草。這清靜怡人的氛圍激起了他為牛彈奏一曲的慾望。盡管琴聲優美極了,可是那牛卻依然只顧低頭吃草而不理會琴聲。「對牛彈琴」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現在也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無的放矢。馬牛襟裾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全句說:如果人不通曉古今,就如同馬、牛穿著人的衣服(即衣冠禽獸)。現在,「馬牛襟裾」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多比喻衣冠禽獸。『;

氣沖牛斗
宋•岳飛《題青泥赤壁》詩:「雄氣堂堂貫牛斗,誓將真節報君仇。」氣:氣勢;牛、斗: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風馬牛不相及
《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講的是齊侯率諸侯之軍侵入蔡國。蔡國潰敗,接著討伐楚國。楚子派使者到諸侯軍隊說道:「國君您居住在北海,我居住在南海,這就象風馬牛不相及。沒料到君王竟到了我們的領土上,這是什麼原因?」成語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風:走失;及:到。

初生牛犢不怕虎
《莊子·知北游》:「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意思是說:玄德將為你而顯得美好,大道將居處於你的心中,你那瞪著圓眼稚氣無邪的樣子就像初生的小牛犢而不會去探求外在的事物。後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以羊替牛

古時候,
人們每到一定的日子,
都要在祠廟里舉行一種祭祀儀式,
以表示對神靈的虔誠、
求得神靈的庇佑,這種祭祀儀式叫「祭鍾」
。每逢祭鍾時,不是要殺一頭牛,就是要殺一隻
羊,
然後將牛的頭或者羊的頭用大木盤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
人們就站在供桌前祈禱。

一天,
齊國都城裡來了一個人,
他牽著一頭牛從皇宮大殿前走過。
這時,恰值齊宣王在大殿
門口看見了,命人叫住那牽牛的人,便問道:
「你打算把這頭牛牽到那裡去呢?」那人回答
說:
「我要牽去宰了,用來祭鍾。
」齊宣王聽了後,看了看那頭牛,然後說:
「這頭牛本來沒
有罪過呀,卻要白白地去死,看著它那嚇得顫顫抖抖、哆哆嗦嗦的樣子,我真不忍心看了。
把它放了吧!
」那個牽牛的人說:
「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請您把祭鍾這一儀式也廢除了吧?」
「這怎麼可以廢除呢?」
齊宣王嚴肅起來,
接著說:
「這樣子吧,
就用一隻羊代替這頭牛吧!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
殺牛和殺羊都是屠殺生命。
對牛的憐憫與對羊的殘忍在本質上是一
樣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齊宣王的以羊替牛隻不過是騙人的把戲,可見他的虛偽。

飯牛而歌

寧戚在喂牛時唱歌,
引起春秋霸主之一齊桓公的注意,
因此受到重用的故事,
一向以佳
話流傳。
屈原在
《離騷》
中歌而詠之:
「寧戚之謳歌兮,
齊桓聞以該輔。

漢代王逸注曰:
「寧
戚,衛人;該,備也。寧戚修德不用。退而商賈,宿齊之東門外。桓公夜出,寧戚方飯(喂)
牛,叩角而商歌: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褐單衣適至干。從昏放牛薄夜半,
長夜漫漫何時旦?桓公聞之,知其賢,舉用為客卿,備輔佐也。
」後人常用此故事為賢才落
魄或君臣遇合之典,如李白詩「寧戚未匡齊,陳平終佐漢」
;李咸用詩「誰聽寧戚敲牛角,
月落星稀一曲歌」等。

劉寬讓牛

東漢劉寬,以仁厚謙和著稱。
「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
,故而「海
內稱為長者」

累官至大尉,
勤於職守。
他的最有名的故事是
「讓牛」

被范曄寫進
《後漢書》

說的是一次劉寬乘牛車外出,走在路上,
有人丟了牛,認定眼前拉車的牛就是自己的。
劉寬
並不爭辯,下車步行而歸。過了些時候,丟牛者得到了自己的牛,便把劉寬的牛送了回來,
叩頭謝罪說:
「真是對不起您這位長者,請責罰我吧!
」劉寬說:
「物有相似,事會出錯,虧
你能把牛送還,為什麼要謝罪呢?」此事一經傳開,州里都佩服劉寬的寬厚仁慈。

吳牛喘月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有這樣一則故事:晉人滿奮,字武秋,官至尚書令。一次他在晉武帝身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實際上很嚴實,但看起來卻像透風似的。見此情景,滿奮面現難色。晉武帝笑著問他為什麼犯難,滿奮回答說:「臣好比吳地的牛,一看見月亮就喘起來了。」原來吳地(今江淮一帶)的牛,多為水牛,最為怕熱,太陽一曬它就發喘。久而久之,一旦看見月亮,便誤以為是太陽,也喘息不停。對於這一典故,詩人們極感興趣,時有吟詠。如李嶠詩「在吳頻喘月,奔楚屢驚風」,李白詩「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等。

騎牛過關
道教學派的創始人老子,騎著青牛過函谷關,被尹喜發現,行弟子禮,拜其為師。後來老子離開函谷關入秦,遍游秦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後隱居於扶風一帶講學,傳播道教思想,他寫的《道德經》,成為了道教的經典。老子死後葬槐里,就是現在陝西周至縣東南的終南山麓。

弦高販牛
鄭國的弦高乾的是長途販運牛的生意。他趕著牛走在路上,正遇見一支打算偷襲鄭國的秦國軍隊。弦高急中生智,把販運的牛獻給秦軍主帥,說是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勞軍,秦軍主帥以為陰謀敗露,便撤兵而回。

牛衣對泣
西漢時有個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草作床,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訣別。他妻子是個堅強、賢惠的女人,勸慰丈夫說:「我們雖然很窮,只要你養好身體,發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麼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後,很受感動,決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終於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從司隸校尉選拔為京兆尹。「牛衣對泣」這一成語,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九牛一毛
漢朝名將李陵帶兵討伐匈奴,不幸戰敗投降,漢武帝聽說後大罵李陵叛國。司馬遷認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贖罪的機會,漢武帝聽到不同意見非常生氣,把司馬遷關入大牢,處以殘酷的腐刑。司馬遷本想自殺,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之一毛,與螻蟻何異。」司馬遷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對牛彈琴
說的是古時有個音樂家叫公明儀,擅長彈琴。有一天,他看到一頭十分健壯的牛在低頭吃草,就地給牛彈琴一曲清趣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一個勁地吃草,不理他。公明儀細揣摩領悟到了,不是牛沒有聽到琴聲,而這種曲子太高雅,它根本聽不進去。

仲文斷牛
講的是南北朝後周時,有個聰明的少年叫於仲文。這天,村子裡的任姓和杜姓人家各丟了一頭牛。兩戶人家派人去找,但只找回了一頭牛。任家、杜家都說這牛是他們家的,告到州里,州官無法斷案,有人建議請於仲文來幫助處理此案,於仲文叫人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頭牛,他在一旁冷眼觀察,見任家的人很心疼,而杜家的人蠻不在乎。他隨即向州官說明了看法。接著,讓兩家都把自家的牛群趕來,把被打的牛放開,只見那牛直奔任家的牛群。於仲文立即宣布,那頭牛是任家的。

搏牛之虻
《史記·項羽本紀》:「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原意是說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虱那樣去與別人打仗。後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伍』 誰有關於牛的故事、典故、成語及其意思等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綞。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這個神話傳說作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牛郎織女」多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老牛舐犢 《後漢書·楊彪傳》載: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楊修,聰明博學,智慧過人。曹操對楊修萬分嫉恨,又因楊修是曹的對頭袁術的外甥,怕以後會有後患,所以就借口楊修擾亂軍心,把楊修殺了。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一次,曹操問道:「你為什麼瘦得這樣厲害啊?」楊彪悲傷地說:「我像老牛舐犢一樣愛我的兒子,現在小牛死了。我這老牛怎麼能不瘦呢?」後來,人們以「老牛舐犢」來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摯感情。 牛刀小試 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牛刀」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日『割雞焉用牛刀?』」牛刀,宰牛用的刀,比喻大才;小試,稍微用一下,含初步顯一下身手的意思。「牛刀小試」比喻有本領的人初次任職,就已經表現出才幹. 庖丁解牛 《莊子·內篇·養生主》載:「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響然,奏刀瞻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士口。 吳牛喘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一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吳牛喘月」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對牛彈琴 漢·牟融《理感論》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講的是古代有一位大音樂家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有一天他漫步郊野,看見有一頭牛正在低頭吃草。這清靜怡人的氛圍激起了他為牛彈奏一曲的慾望。盡管琴聲優美極了,可是那牛卻依然只顧低頭吃草而不理會琴聲。「對牛彈琴」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現在也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無的放矢。 馬牛襟裾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全句說:如果人不通曉古今,就如同馬、牛穿著人的衣服(即衣冠禽獸)。現在,「馬牛襟裾」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多比喻衣冠禽獸。

『陸』 12生肖有什麼典故

何為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 長期以來,不少人將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 《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 《國語·晉語四》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說。 《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的故事:「開天闢地之初,玄黃騎著混沌獸遨遊,遇到女媧。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里有十個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個女子。玄黃說:『這是天幹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於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干,女的則為地支。」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 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采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乾、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 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 後來,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子鼠丑牛……戌狗亥豬。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 「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 地辟於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 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 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 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 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 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 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 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另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 我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便已經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並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 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 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據說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 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盪覓食,最為兇猛。 五時到七時,為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葯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 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 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 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 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 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 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 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 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或似開心解悶的笑談,或似貶惡揚善的寓言,文學成分較濃。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種,也許只有四五個,也許曾有過超額的局面,後來優勝劣汰,定額定員並定位了,一直傳至今日。...

『柒』 十二生肖典故具體是

傳說:
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復雜,不易在民間流行。於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並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初一,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後准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後邊排著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雲。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麼。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著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說:「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說:「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餘,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綵衣,就准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捨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說:「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麼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並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後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說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說:「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說:「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後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後。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說:「要說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鑒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便說:「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鑒定一下更好:」於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贊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說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群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么大一隻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後,見貓剛剛睡醒,便說:「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麼?你為什麼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說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說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後面,心裡很不服氣,後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後,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說:「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說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並排列次序後,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後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准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後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於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捌』 關於兔子的成語典故

狡兔三窟的典故,狡兔三窟的成語故事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
【釋義】三:虛指,多的意思;窟:藏身的洞穴。狡猾的兔子有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多指做事留有餘地,具有多種應變能力。
【歷史典故】
孟嘗君,戰國時齊國的貴族,他承襲其父田嬰的封爵,被封於薛地,人稱薛公,號孟嘗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他在齊國擔任相國時,門下有數千名食客。他曾聯合韓國和魏國,大敗了秦、燕、楚三國,因此聲名遠播,威震一方。
孟嘗君門下有個名叫馮諼的食客,雖然沒有什麼名望,卻多次提出過分的要求,孟嘗君都滿足了他。一次,孟嘗君詢問門客中誰能替他到薛地去收債,馮諼自告奮勇接受了這個任務。臨行時,他問孟嘗君回來需要買些什麼。孟嘗君隨口說缺什麼就買什麼。馮諼到薛地後,把百姓欠債的借據全都燒毀,說這是孟嘗君的命令,於是百姓對孟嘗君感激涕零。
孟嘗君得知此事後,問他為何如此,馮諼說,他見相國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個「義」字,因此就以相國的名義將債契全燒了,把「義」買了回來。孟嘗君聽了不高興,但也沒有公開責備他,只是漸漸疏遠了他。
一年後,孟嘗君遭人誹謗,被齊王免除了相國的職務,只好回到薛地去。離薛地還有一百多里路時,百姓就前來迎接。孟嘗君此時才知道馮諼給他買的「義」的珍貴。但馮諼對他說:「聰明的兔子有三處洞穴,才能免於獵人的獵殺和猛獸的追捕。如今你只有一個洞穴,還不能高枕無憂,讓我幫你再鑿兩個洞穴吧。」
於是,孟嘗君按馮諼的要求給了他五十輛車子、五百兩黃金,前往魏國。馮諼見到魏王後就開始稱贊孟嘗君才識出眾,受百姓愛戴,讓惠王深感孟嘗君是個有才之人,便馬上派使臣去齊國聘請孟嘗君來魏國當相國。齊國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擔心孟嘗君為別國效力,便恢復了孟嘗君相國的職位,還親自向他謝罪。這樣,馮諼為孟嘗君鑿成了第二「窟」。
之後,馮諼又建議孟嘗君向齊王請求賜給自己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廟供奉。這樣一來,齊王就會派兵來保護,而薛地在齊國的地位就非同尋常了。宗廟在薛地建成後,馮諼對孟嘗君說:「三個洞穴已經鑿好,今後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玖』 說幾個佛教里的與兔子有關的典故和故事

兔角:愚人誤以兔耳為角,實則無角也,以譬物之必無。《楞嚴經》曰:「無則同於龜毛兔角」。《智度論一》曰:「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

月兔:印度同中國一樣認為月亮之中有兔子,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月中有兔的因緣:狐兔猿三獸,異類相悅,天帝欲試其心,故現飢乏形,使各求食。狐銜一鮮鯉,猿采異華果,以饋天帝。兔獨無所得,乃自燒身,以供天帝。天帝感其心,寄兔於月輪,傳乎後世。

兔子渡河:佛經中常以兔、馬、象三獸的渡河來比喻三乘斷惑修行的深淺.即:兔渡乃浮。馬渡及半。象渡則徹底截流。其中的兔渡河.比喻聲聞修四諦法,斷除見思惑.未能除斷習氣,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過.不能深入.《三藏法數》雲:「兔渡河者,喻聲聞之人也。謂聲聞修四諦法,斷見、思惑,未能除斷習氣,而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過,不能深也」。如《阿彌陀經疏鈔事義》說「譬夫象馬兔渡河。足有短長。而分深淺」。《天聖廣燈錄》雲:「如兔渡河。乘號羊車。為中根者。令觀生死根本。因起無明」。。《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善男子,如恆河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

兔王本生:世尊往昔為兔王事:如來宿世發一慈願。願生兔族。救拔諸兔。共出苦趣。後竟如願生兔族中。身為兔王。遊行山野。率同群兔食果飲水。行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教導眷屬仁愛和睦。力戒眾惡。了此生業。得為人形。再受教化。遞相演進。時諸眷屬聞說歡喜,從兔王教。不敢違命。


有一道人亦住是山。飲水食果。精修德業。建四梵行。對山野中一切生靈。行菩薩道。兔王見道人仁慈有德。時與親近。聽其誦經。心開意解。跳躍歡欣。與諸眷屬共進瓜果。供養道人。如是積日。經歷年月。


忽逢歲暮。寒風凜冽。衰草轉枯。木時盡脫。林空無果。泉中失水。道人慾歸。還家度歲。兔王聞知。心中悲苦。追隨日久。不願舍離。兔王念言。道人在此。日日相見。聞法開解。幾忘飢渴。兼受慈惠。如依父母。苦勸道人。留此莫歸。道人答言。吾有四大 暫當保護。 今寒令至。風干瓜果。亦已垂盡。山水難覓。澗凍泉竭。藏身避寒。又無岩穴。故暫捨去。寄居精舍。過此寒天。再當相見。幸勿郁憂。使我為難。兔王答言。吾率眷屬。為儲糧食。遠近搜索。務求充足。惟願屈留,憫念愚拙。假使捨去。我等憂急。或不自全。相見緣絕。設使來日。糧食告竭。搜索窮山。了無所得。誓獻我身。供養大德。


道人憐念。勉留荒山。畏寒生火。聚集紅炭。兔王思惟。道人為我在此受苦。飢寒交迫。何以慰報。便自舉身投烈火中。舍此身肉。求彼果腹。道人閉目坐紅爐邊。定中瞥幾兔王投火。即便開目。急速營救。無如火烈。營救不及。一轉眼間。焦頭爛額。兔王命終。上升兜率。功德巍巍為大菩薩。兔王歿後。道人痛惜。因贊美言。賢哉兔王。為大道故。不惜身命。亦自克責。絕谷不食。不久脫化。同生兜率。

『拾』 為什麼牛年叫丑牛此丑牛出自什麼典故!

這是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掛鉤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典故。
生肖屬相/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

中國的十二生肖,在科學上是作為記年、記時之用。十二生肖為何會與此掛鉤呢?追根究底,其實中國古代有六種歷法,分別是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而我們現在所通用的陰歷或「農歷」,其實就是夏歷。
夏歷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地支則共十二個字。
天干、地支排列順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的配合,十天干六輪,十二地支五輪,才演變為六十個代號,用來記載年、月、日、時的方法。歷法家、星相學家都稱它為『六十甲子』。
夏族地區使用的歷法
一月: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天
一年: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365.2天
為了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一輪)的天數相符,設置潤月。
後來古人命定十二生肖,使其與記年之用的天乾和地支掛鉤。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來自自然界的動物: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和豬,還有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的。每一年是某一生肖年,因此根據農歷來計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相,例如:在2000年陽歷9月出生的人都屬龍,羊年出生的人就屬羊。為了祈求好運來,人們也配合十二生肖和屬相來取名,例如:屬龍的人取名陳金龍、李祥龍等。
生肖與地支的相對應
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