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團的典故
⑴ 我想查一下台灣飯團來歷是否有什麼典故
飯團是日本人比較常在吃的
台灣的飯團
飯團的起源與由來
飯團,在日本幾乎是生冷的,在台灣卻是熱騰騰的糯米飯團,內容物包括油條、蘿卜乾等等,由於便於製作,因此常當作便當,在日本、台灣等地非常普遍。
大家知道嗎?
飯團的起源可以回溯到彌生時代(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三世紀間的800年間)。在西元1958年,日本考古學家在青森縣南津郡的垂柳遺跡中,發現二百粒彌生時代中(200B.C.-100A.D.)的炭化米,及殘留稻穀痕跡的彌生陶器。其後,又在石川縣鹿島郡西町杉谷的文化遺跡中,挖掘出三角形飯團的炭化米。據日本民俗學者柳田國男的研究,他認為日本原住民族,「利用三角形的外模製造飯團,象徵心臟,恭奉於神前。」這條資料或許可以視為御飯團起源甚早的佐證。
在日本東北以圓形及太鼓形;關東・東海地區以三角形;關西地區則以圓桶形為主,因地區的不同飯團形狀也有差異。而配料方面,關東地區以鮭魚;關西地區以魩仔魚,也是和地區的不同而異。而飯團的名稱也是,在東日本一般稱為「おむすび (Omusubi)」,而「おにぎり (Onigiri)」則是西日本一般的稱呼。
而粢飯團,就是台灣早上常吃的傳統飯團,本是中國江南地區早餐食品,也流行於香港,由飯團演變而成的,以糯米為主,也有摻其他米。通常會夾上油條、肉鬆和榨菜,也有以醬瓜或砂糖等作餡料,一般食用時還配上豆漿一杯或咸豆漿一碗。
台灣傳統飯團在日據時代就有了,那時
台灣許多人從事礦工行業。為了因應礦工生活及工作需求,而發展出的竹葉飯團。當時沒有冰箱,往往將剩菜剩飯放在餐桌上,加上礦工飲食時間不定,只好使用竹葉包裹飯團,由於礦坑內飲食不便,食用前必須將手中飯團,捏壓一番,將所有的食材裹在一起,方便食用。同時由於外層竹葉的特殊香氣包覆,也使得飯團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