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我姓崔的專屬句子

我姓崔的專屬句子

發布時間: 2021-01-27 05:18:22

1. 姓氏崔里的一句情話有哪些

  1. 我姓崔,我心脆,我姓崔卻吹不開你的心扉 , 大概是因為你喜歡堅強 ,而我姓崔。

  2. 我姓崔,回鳳冠霞帔,你說崢嶸答崔嵬。痛徹心扉,後來紅顏鎖眉。

  3. 我姓崔 ,你說戲言如花,催人淚下。後來咫尺無話, 遠走天涯。

  4. 我姓崔,卻催不動自己離開你。

  5. 我姓崔,被催著長大。

2. 我姓崔我姓趙後面接的情侶句子

我姓崔
我姓趙
後面接著情侶句子
東方尚英
(接著回答)
我姓崔
我姓趙
我愛崔
我愛趙
祝願您倆個
越來越美好

3. 崔姓的專屬愛情句子

真心相信就好好珍惜彼此,於是對另一半還是要好一點吧.!.你們一定會能開開心心的!我會祝福你的,希望你可以得到真愛..

4. 姓崔的專屬的一句話

野火燒不盡 春風 崔 又生

5. 姓氏崔里的一句情話

崔姓氏情話

6. 我姓崔,怎麼寫求大神指點

我姓催也捶不到你 打他的意思 希望採納

7. 屬於姓氏崔的句子圖片

查網路-百家姓-崔氏,裡面有崔字的圖騰,崔姓由來,還有崔氏祠堂照片等,內容豐富。我姓崔。

8. 每個姓氏都有一句話崔字那句話是什麼

崔字的那句話,只要八個字就可以了:
「宰相之姓 名門世家」
要詳細點說明,請看下文:中國最後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貴族
中國歷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於東漢中期,亡覆於唐朝末年。於是,在一種感覺上認為:士族政治,從東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隨著經濟上的「占田蔭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兩大特權的消失,而呈逐漸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實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因為,就歷史事實看,中國士族政治時代有兩個階段最為輝煌,一是兩晉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時,尤其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僅沒有暗淡;相反,卻再次奇異地輝煌起來---這並非簡單意義上的「迴光返照」。
東漢末年至魏晉時代,漢族士人講求門第出身,這種影響波及胡人政權,以至於鮮卑建北魏,出於與漢人高門達成政治合作的考慮,亦極重視門第,在孝文帝時代,曾十分隆重地對漢人腹地——「山東」地區的士族進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這里的「山東」(崤山以東),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東、河北大部與河南。在時人眼裡,「山東士族」最高門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門了。排姓氏時,隴西李氏擔心不在尊位,故乘駝星夜赴洛陽,但到時「四姓高門」已定: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沒有隴西李氏。其實,在當時,隴西李氏亦十分顯貴,孝文帝定士族,隴西李氏(雖然當時其房支已內遷至「山東」各地)雖未列「四姓高門」,但其李寶一支亦被定為甲族,最終也成「四海大姓」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盧、鄭、王名列「四姓高門」,與當時掌握重權的隴西李沖有密切關系:「隴西李沖以才識見任,當朝貴重,所結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為夫人。」特別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沖的推薦。但王家的影響力在北魏時已減退,至唐時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為美,故呼為『鈒鏤王家』,喻銀質而金飾也。」故唐時新「四姓」已為崔、盧、李、鄭。
崔、李均有兩支,所以唐時「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中的哪兩支一直為後世所爭議。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響力低於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時起,清河崔氏開始趕超,因至北魏時出現崔宏、崔浩、崔鴻這樣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達到頂峰,一舉超越了博陵崔氏。當時,清河崔甗對范陽盧元明說:「天下盛門唯我與爾,博(陵)崔(氏)、趙(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響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黃門侍郎崔民干為天下第一門戶,且整個唐朝,來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來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為士族之冠」。至於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在北魏時,前者的地位要高於後者,同是到了唐朝,後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時,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並肩前進:「(帝)納隴西李沖女為夫人,納崔、盧、鄭、王『四姓』女充後宮。趙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風。世言高華以五姓為首。」有唐一代,趙郡李氏更為顯赫,出宰相17人,於世家大族中為最多。博崔、趙李之榮盛,是依整個唐朝而綜觀的,若按傳統理解,唐初時的「崔、盧、李、鄭」,仍指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不過,由於自唐起博崔、趙李已正式成為超級豪門,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說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時的廣泛流向,使得自魏晉而建立起來的唐朝士族實際上呈上升趨勢,尤其是自中唐開始,人們世家大族的觀念進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間仍有著極深的鴻溝。「五姓七家」,「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傲慢地進行著內部通婚,以保持高貴的血統。如按北魏以來的傳統,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代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為婚姻;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婚姻,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世代婚姻,他們不屑與其他姓氏為婚。於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嘆:「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屬以韋、裴、柳、薛為成員的「關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見其影響。貞觀中,太宗皇帝無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說:「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於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當時,太宗多次發出包含迷惑與憤怒的質問:「吾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而人間又為何重之?!」於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編修者無視皇室,而將「山東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為天下第一。後在太宗的干預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對「山東士族」進行了壓制,但卻沒取得實際效果。
實際上,唐朝皇帝在抑制「山東士族」時是極不自信的,因為同時皇室又自稱其祖出自隴西李氏且以此為榮。高宗時代,依舊打壓世家大族,並以法律的形式頒布禁婚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婚姻。」結果依舊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們互相為婚,反倒在無形中增加了這些大族的資本:「其後天下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婚家』,益自貴。」他們不僅蔑視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皇室雖自稱出自隴西李氏,但受懷疑,且有胡化之風,不為崔盧所重)。唐文宗時,皇帝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鄭覃能把孫女嫁給皇太子,但鄭覃寧可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為此文宗無語:「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即使是到了文宗時代的晚唐,人們的門閥觀念不僅沒有減弱,相反更為嚴重。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盛唐時,「五姓」在朝廷上並無絕對優勢。原因一是,當時建唐的功勛---「關隴軍事集團」仍有很大勢力;二是皇帝有意壓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舉考試制度導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現,而當時「五姓」多以門蔭入仕,不適應且不接受科舉考試這種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門出身的朝廷權臣的嫉恨(如武周時宰相許敬宗和李義府所為)。但「安史之亂」後,唐朝政治中樞進行了重建,「五姓」藉助於科舉制度而重新抬頭,比如滎陽鄭氏,盛唐時為宰相者難尋身影,而自中唐開始,連續出現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鄭半朝」之說;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亂」前任宰相的僅有2人,事變後進入中唐,則陸續有8人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與掌握了科舉權有密切關系,再有就是在適應了科舉考試制度後,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風與知識傳統使他們在考試中佔有特別的優勢。如范陽盧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進士者超過百人,這一數量令人驚異。要知道,唐朝時科舉考試中的進士考試是最難的,錄取人數又少,盧氏能有此成績,自是藉助於家風與知識之厚。但高門大族中亦有始終蔑視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貴族觀念的,比如以蔭入仕的宰相趙郡李德裕和滎陽鄭覃,李德裕「恥與諸生從鄉賦,不喜科試」、「尤惡進士」,滎陽鄭覃更是建議廢除進士制度。
但無論是北魏時,還是唐朝時,天下士族,崔氏始終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時代,於中國北方,唯一可於之抗衡的是范陽盧氏,後來的「崔、盧、鄭、王」、「崔、盧、李、鄭」、「崔、盧、李、鄭、王」、「崔、盧、王、謝」,都是崔、盧排在前兩位。而鄭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終在「四姓」與「五姓」之內,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變化。綜觀「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與實力,以5分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趨勢,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趨勢,打4分(12位宰相);范陽盧氏呈中幅下降趨勢,打3分(9位宰相)。缺乏標桿人物與重臣;滎陽鄭氏呈中幅上升趨勢,打4分(13位宰相);隴西李氏呈持平趨勢,打4分(12位宰相);趙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趨勢,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趨勢,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時,雖在「五姓」,但作為郡望——「太原王氏」這幾個字的影響力有限,在整體上已大大次於崔、盧、鄭、李。原因除了缺乏標桿人物與重臣外,還有自北魏時起就家風不顯有關。
在唐時,次於「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韋氏(16位宰相)、河東裴氏(17位宰相)、河東柳氏(3位宰相)、河東薛氏(2位宰相)、弘農楊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個為「關中四姓」。而京兆韋氏更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核心成員;河東裴氏則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東晉南朝四大僑姓王、謝、袁、蕭中的一員,蘭陵蕭氏累世與隋唐皇室聯婚,而成為「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作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貫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時上面諸姓之實力與名望,排名為京兆韋氏、河東裴氏、蘭陵蕭氏、京兆杜氏、弘農楊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

9. 崔姓的專屬句子,要傷感一點的

歲月催人老,
崔鴛鴦聽琴?

10. 關於姓氏的文章我姓崔

崔氏源流

一、崔姓來源
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後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呂尚,字子牙,為官太師,也稱師尚父,又俗稱姜太公,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為諸侯國,建都營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康王時為顧命大臣,死後謚號為齊丁公。齊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應繼承齊國君位,卻讓位於弟叔乙,自己食采於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的崔氏城),遂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為崔季子。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述為:「姜姓本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從羊從人,表示族名;姜字從羊從女,表示族姓,他們都生活在我國西部地區。《說文》雲:「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從羊」;《風俗通》謂:「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來也居住在今陝西省扶風縣一帶。《水經注·渭水》說:「岐水又東經姜氏城南,為姜水。」這里所記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動的地區。由於姜、羌同源,故《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於西羌」,追其祖先都應是以牧羊為主或以羊為圖騰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從羌人中分離出來,他們的居住地在羌人的東部,其經濟生活也由游牧轉變為以農業為主。據傳姜姓部族的始祖為神農氏,或稱炎帝。《說文》釋「姜」字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姓。」《帝王世紀》述:「炎帝神農氏,姜姓也……長於姜水,因以氏焉。」關於神農氏開始從事農業的故事在古代流傳極廣,可知以炎帝神農氏為始祖的姜姓部族,實為羌人中最先進入農業經濟階段的一支。
在中國古史傳說中,最早、最顯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與姬姓黃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黃帝族的姬姓部落原來十分接近,兩族還有親屬關系。《國語·晉語》曰:「昔少典氏娶於有(足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姜、姬兩姓有密切的血緣關系,他們不但世為婚姻之族,而且不斷爭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與黃帝之戰,或曰炎黃之戰,戰爭的結局以炎帝族失敗與黃帝族勝利而告終。在史前時代,姜姓部族輾轉四遷之地甚多。在歷史的進程中,炎帝的許多子孫分為很多支系,變易為其他姓氏。
姜姓較主要的一支即呂氏,據《呂氏世系表》載:「共工氏從孫伯夷,佐堯掌四岳,佐禹治水,封為呂侯,為呂姓之始。」《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呂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通遍)掌四岳,為諸侯伯(通霸),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可見,呂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國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後裔,共工氏從(堂)孫伯夷,是帝顓頊之師,帝堯時輔政,掌管禮儀,帝舜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並告誡他說:「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記帝舜教誨,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的「心呂之臣」(呂,據許慎《說文解字》:「呂,脊骨也,象形。」《新唐書·宰相世系》:「呂者,膂也,謂能為股肱心膂也。」心呂之臣意即心腹之臣)。為嘉獎伯夷,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伯夷的後代,早年活動於甘青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也是當時強大的部落之一。呂與申,皆為四岳部落之後,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詩經·大雅·崧高》稱:「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這里的甫就是呂,《尚書·呂刑》在《禮記·表記》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證。)
原始社會末期,呂部族由羌人分出,與親族申部族由甘肅東部東遷。在申人遷至今陝西甘泉縣之北的上申川時,呂人同時遷至上申川之北的呂川,即今志丹縣東北的杏子河。杏子河發源於靖邊縣的白雲山,東流注於延河,後流入黃河。呂人正是順著延河河谷,東渡黃河,與申同時遷至今山西中部的呂梁山。今山西鄉寧縣東南4公里地有呂鄉廢城,是呂進入山西的落腳點。有人考證:「呂氏舊地,疑當在是」。這里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賜封,建立侯爵國呂國,世稱呂侯。呂人在夏、商時世有其國,後又東遷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呂城遺址。《元和郡縣志》記載:「霍邑西南十里有呂鄉。」霍邑在今山西霍縣西南。商朝末年,呂國成為周人的同盟。西周中期,呂國南遷至宛,即今河南南陽。
商周之際,呂侯支孫呂尚(據《竹書紀年·帝系名號歸一圖》,又稱臧丈人、呂牙、呂望、呂消,後來人們又從其祖姓稱他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在滅商建周的過程中建立了蓋世功勛,成為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史記·齊太公世家》說他是「東海上人」,《呂氏春秋》說他「東夷之士」,《戰國策》又說他是「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而《竹書紀年》 (戰國時魏國史臣纂錄古書及其國典籍而成的史書)則說:呂尚為「魏之汲邑(今河南衛輝)人」,西晉《太公呂望表》、東魏《太公碑記》、宋《太公舟人》諸文,均稱呂望為汲入。近年來,陝西省寶雞市太公釣魚台管理處曾為研究呂尚的籍貫,從豫南呂姓封地《西周時呂國南遷至宛即今河南南陽),到古稱東海郡的山東郯城,最後來到河南衛輝。他們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說明呂尚籍貫的史實資料,更末發現任何歷史遺跡,而關於呂尚為汲人,確有多方面的論證依據。
呂尚青年時期,家境窮困,曾在朝歌 (今河南淇縣)屠牛賣肉,後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南)司廚賣飯,他還在商朝做過官,因感商紂王昏殘無道,辭官而去。他曾游說諸侯,卻無人欣賞,失望之餘,遂隱居下來,此即《孟子》所言「太公避紂(亂),居於東海之濱」。後來,呂尚聽說西伯姬昌(周文王)在西岐崇賢尚老,就千里跋涉,遷徙至今陝西。這時的呂尚已屆古稀之年,但他諳識典籍,見聞廣博,胸懷治國之道,心藏用兵之術,興世強國之心不衰。相傳,呂尚到陝西後,垂釣於渭濱,與姬昌出遊狩獵相遇,兩人一見如故,非常投機。姬昌聽了呂尚侃侃而談的治國安邦之策,贊賞不已,遂同載而歸,並高興地對呂尚道:「我先君太公曾預言:『當有聖人到周,周因而能興盛,此即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姬昌尊呂尚為「太公望」,並立為掌管軍事的「太師」。
呂尚輔佐西伯操練兵馬,勵精圖治,西伯攻滅密須(今甘肅靈台西)、黎(今山西黎城)、崇(今陝西西安灃水西),建豐邑(今陝西長安縣灃河以西),多出自他的謀略。西伯死後,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尊呂尚為「師尚父」,遷都於鎬(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姬發繼位後的第九年,在呂尚和周公的協助下,率軍東征,進攻商朝,會盟孟津,當時有800多個大小不等諸侯背殷投周。呂尚認為雖然滅亡殷商的條件基本成熟,但殷紂的實力還不可輕視,建議暫緩出兵伐紂。又過了兩年,殷紂王殺比干、囚箕子之後,招致天怒人怨、眾叛親離。於是周武王以呂尚為國師,率部伐紂,由孟津渡河,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周軍在呂尚指揮下,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紂王之軍如堤潰岸崩,紛紛倒戈。紂王見大勢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根據呂尚的建議,周武王懸紂王首級示眾,到社廟前,祀告天地,宣布伐紂戰爭的最後勝利。武王滅商之後,在各國擁戴下建立了周朝,他派人封比干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朝歌,散發鹿台所藏錢財和巨橋國庫所積粟米賑濟貧民,又派人視察傳國之寶——九鼎。接著,呂尚又帶兵東征商的親族同盟軍——淮夷、徐夷、萊夷以及奄、齊、郯、薄姑等17國。
周武王稱王天下後,大封同姓宗族和異姓功臣謀士。呂尚受封東夷族齊國故地,仍稱齊國,他即是齊太公。齊國為侯爵,都營丘(今山東臨淄北)。齊國地處泰山以北,多處近海,地處僻遠,發展農業的條件較差,受中原影響較小,東夷人的風俗習慣更為濃厚。齊太公在打敗了東夷人萊侯的進攻,安定了封國後,對於東夷人的風俗採取了保留與因襲的態度。齊太公沒有強制性也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禮儀文化,對於東夷人的傳統習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襲,只是對其君臣之禮略加簡化。在經濟政策和經濟思想方面,重視發展經濟,利用靠近大海的條件,因地制宜,在注意發展農業均同時,還注意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齊民爭為漁鹽之利,齊文化更多地表現出許多工商社會文化的特點。齊國很快成為經濟、軍事強國。
周武王滅商後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誦繼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輔政,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蔡叔等懷疑周公有奪取王位的意圖,對周公極為不滿。商王紂子武庚乘機拉攏管叔、蔡叔,又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周公率領大軍東征,齊太公參與了平叛。周成王策命齊太公對五侯九伯有徵討其罪的權利:「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關,北到無棣,在此范圍之內的五等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討他們。」齊國從此代替天子征討不服從者,成為東方大國。
姜太公有個兒子叫(亻及),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周康王時為顧命大臣,死後謚號為齊丁公。齊丁公有個嫡子季子,本應繼承齊國君位,或許出自寬厚與世無爭的秉性,或許厭倦了紛爭的人世,看破了紅塵;或許懼怕相互傾軋,爭權奪利,擔當兄弟反目為仇相互殘殺,骨肉相殘,殺庶逐弟的罪名,姜季把父親傳給他的齊國國君的位子拱手讓給了弟弟姜乙,自己甘願要了一個名叫崔的地方為食邑,過一種田園生活,崔邑即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的崔氏城。其後,姜季子就在這里定居並繁衍生息,他的子孫逐漸以邑為姓,改姜姓為崔姓。
據有關資料,現在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唐時新羅國有人姓崔,今朝鮮半島崔姓是該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清代高麗人崔姓共分四個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剛城府、得州等地,今為朝鮮族第一大姓。清代滿洲人有姓崔的,世居遼陽。清代滿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後改為崔,如今滿族仍有崔姓。
二、崔姓遷徒史
崔氏發源於山東省境內。其後在漢晉南北朝、隋唐這段漫長的時期里,一直稱盛於清和、博陵兩部之間的武城安平兩地。其間,崔氏還繁衍到了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
東漢末年的時候,軍閥混戰,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餘避亂入朝鮮,後發展成為朝鮮族大姓;唐朝846年,崔升奉唐武宗之命,去新羅平亂(因那裡有飢荒),889年,又因哀奴之亂,去東征,被封為銀青光祿大夫,後來就定居在葯城(現名忠州),漢族崔姓有12000多人。
西晉至唐代,崔氏還分布於今山西、浙江、江蘇、廣西、安徽、陝西、甘肅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晉時被列為北方氏族之首。唐代以後崔姓大批南遷,主要分布於今天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宋代時,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宋代以後,崔氏分布地更廣,有的於清代以後移居東南亞一些國家。
崔姓移居台灣,多在明清時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時占據台灣的鄭氏集團歸順後,清在台灣設府置縣,招徠東南沿海居民到台灣墾殖,以開發、建設台灣的這一階段。現居台灣的崔姓居民大多是從廣東、福建兩省遷居而去的,現分布在台灣全省各地。
1949年,大陸解放,崔氏一些成員隨蔣介石遷移至台灣,其中較有名氣的有崔書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此外,還有一些崔氏成員在中國近代時期移居香港和澳門,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門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會長、澳門基本法協會會長崔德祺。
自明末以來,東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為謀生的需要,漂洋過海,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鮮半島。
三、崔姓家譜介紹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牒、家乘、世譜,是一個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譜,即用以記載宗族世系事跡的歷史典籍,舉凡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人口興衰、人物掌故、風物人情都可以入譜,可以說是宗族的發展史。家譜大致包括13項內容:序文;凡例;世繫世表;源流、宗派;誥敕、象贊;別傳、墓誌;祠堂記、祠規;家規、宗約;家訓、家范;義田記、義庄記;墓記、墓圖;藝術、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續修一次。一位對譜牒研究有素的學者認為:「如果說,國家編正史、州縣纂方誌、家族修譜牒,構成中國宗法社會歷史大廈三大支柱的話,那麼就數量之多,影響之廣來說,當首推譜牒。」前代學者,如顧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國維、陳寅恪在治學中,也都重視使用家譜資料,以補正史之不足。在歷史上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族人流亡或遷徙,首先要攜帶的就是家譜。
《盱南崔氏族譜》(建昌崔氏)為清雍正年間崔仁懋等編。該支崔氏奉崔倫為始祖,崔倫自唐代乾符年間由撫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豐、新城、廣昌、瀘溪各族支派皆其後裔。此家譜共16卷,卷一為譜序,卷二至十六為世傳。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譜》為民國十八年(1929年)崔森編,該譜記唐代崔群之後世居宣州,至元代壽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橋遷太平東鄉黟山之陽,為始遷一世祖。傳至第四世,分為東分、西分兩派。傳至第八世,東分有(火+漢-氵),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為五房,此譜載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稱「五房支譜」。卷首外紀統譜世系(自漢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內紀統譜世系(崔群到壽一之父省五)、人物類志,卷一敦五堂世系總圖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圖考,卷十藝文,卷終墓圖。
民國十三年(1924年)崔鑄編的《仟源崔氏悼敘堂支譜》(共10卷,首一卷,終一卷)為《仟源崔敦五堂支譜》中第九世崔滾一支,這支譜,屬東分。「悼敘堂」即滾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舊序、簪纓考,卷二至九世系圖及世傳,卷九至十墓圖、契據、藝文,卷終為本支祠產及歷置公產及創修支譜跋。 安徽無為《濡須崔氏宗譜》(八卷),為崔筱雲等編,民國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該譜記載:南宋紹興年間有舜民自銅陵遷無為,是為始遷祖。但該支自舜民以後世系不詳。此譜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為大房之祖,崔志清為二房之祖。
湖南寧鄉《崔氏七修族譜》共25卷,末一卷,崔黼編,為民國二年(1913年)默蔭堂活字本。該譜以南宋時崔比為始遷祖,崔比自江西遷來寧鄉。所存各卷為樂吾房、舉臣房、贊明房、讓吾房、愛台房、斗宇房、養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圖,以及世傳、墓圖,卷末為存族編(輯名存而傳闕者)、收族編(輯遠徙各處者)。寧鄉《崔氏八修族譜》系民國二年譜之重修本。寧鄉崔氏支系又有崔蔭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雲岫支譜》(10卷),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該譜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孫崔守曾為宗祖。崔守曾於明萬曆四十七年築別墅於寧鄉板石衡,題曰「雲岫」。卷一譜序,卷二系圖,卷三至九行傳,卷十墓圖、字據等。
家譜可為研究社會變革和歷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證。如明朝初年的洪洞遷民,正史中雖然也有記載,但不甚詳細,而家族譜 (尤其今河南、山東等地家譜)中記載得較為詳備。
另據河南省孟津縣大崔溝《崔氏家譜》記載:崔氏本居山西洪洞,遷於河南,相傳;五門河北橫嶺,一居鞏縣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陽太古庄,一居大崔溝,崔溝祖塋在村後北嶺……今河南省鞏義市《白沙崔氏源流》記載:白沙崔氏始祖崔思義,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長子縣:興寧村。元末戰亂迭起,人民離散。明太祖定鼎後,河南一帶,地廣人稀,官府組織移民。其長兄思仁守祖業於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禮、思智分別遷居河南溫縣南部駝塢村、遂平縣沙河店。二弟思義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遷居鞏縣白沙村,成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門,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統計,白沙計有崔氏後代 6000餘人。今河南省洛寧縣、沈丘縣、鄲城縣、宜陽縣、洛陽市郊、偃師市、永城市、濮陽市區和山東省鄄城縣等地的崔姓家譜,都記有明初洪洞遷民事,均將其支系自山西東遷之人奉為其始祖。
朝鮮半島崔氏與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朝鮮崔姓也修有家譜。如朝鮮朔寧《崔氏世譜》,三編,總目一卷,崔鶴九編,1913年朝鮮銅活字本,4冊。該譜以崔天老為始祖,崔善甫為一世祖。分甲乙丙三編,各編又分上下,皆世傳。末冊版心刻「朔寧崔氏譜總目」,內載行狀、墓誌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