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什麼的草葉詞語

什麼的草葉詞語

發布時間: 2021-01-14 18:08:33

⑴ 草葉的四字詞語

【碧草如茵】【百草權輿】【草木黃落】【草長鶯飛】【長林豐草】【鶯飛草長】【風吹草動】【豐草長林】【芳草鮮美】【瑤草琪花】【瑤草琪葩】

⑵ 求關於佛教的句子和詞語。

《佛經格言集萃》--佛教經書善言摘選

▲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如果能活一百歲,卻去學不好的東西,還不如活一天,卻勤奮追求真理。

▲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嗚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諾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一個僧人夜晚誦讀迦葉佛遺教經,聲音悲切緊張,產生了後悔不想繼續修行之心,佛問他:你過去在家裡,曾作過什麼事?回答說:喜歡彈琴。佛問:琴弦如果太鬆了怎樣?回答說:發不出聲音。佛又問:弦太緊了怎樣?回答說:弦斷聲絕。佛再問:如果弦不松不緊正適中怎樣?回答說:各種聲音都諧調具備了。佛說:出家人學道也是也此,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昧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凈安樂,道就不會失去了。

▲ 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優婆塞戒經·禪波羅密品》)

[今譯]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絲一毫的善處,不追究他的惡處,這人就已學會了慈悲。如果怨家,假如有病苦,能前去問候,探望,治療其病患,供給他所需之物,應當知道這個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金剛經》)

[今譯]菩薩對於所作的福德,不應該貪戀執著,因為福德也是虛假不真實的,所以說菩薩不接受福德。

▲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剛經》)

[今譯]如果菩薩心中執著於佛法而實行布施,就像人進入到暗室之中,什麼也看不見。如果菩薩心中不執著於佛法而實行布施,就像人有雙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見種種事物。

▲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奉養父親母親,愛護妻子兒女,從事無害的事業,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 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今譯]世間大地被稱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還要重。世間須彌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須彌山還要高。

▲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密》)

[今譯]世間的罵,也有二種:一是罵的內容屬實,二是罵的內容虛假。如果說的是真的,真的還有什麼嗔恨呢?如果說的是假的,說假的人自得其罵,同我沒有一點關系,我又為什麼嗔恨?

▲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有人聽說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對人,故意罵佛,佛卻默然不答。等到罵完了,佛問:你送禮給人,別人不接受,禮物是不是還該你自己所有?那人說:當然是的。佛說:現在你罵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禍殃帶給了自身。這就像回聲跟著聲音,影子跟著形體,是永遠不可分離的。所以要謹慎,不要作惡。

▲ 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優婆塞戒經·自他庄嚴品》)

[今譯]仇人和親人同樣受苦之時,應先救仇人。別人來辱罵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產生憐憫之情。

▲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已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已。(《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惡人害賢人,就像仰頭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還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風揚灑塵土,塵土灑不到別人身上,反過來污染了自身。賢人終不可毀,禍患一定害了自已。

▲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快斗,是後皆無安。(《法句經·言語品》)

[今譯]稱贊惡人和被惡人稱贊都是邪惡的。一個人喜歡在言辭上同別人爭斗是難以獲得安寧的。

▲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

[今譯]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毀謗侮辱,惡事向自己,好事給別人。如果自己贊揚自己的功德,隱瞞別人的好事,使別人受毀謗的,是菩薩的極重罪。

▲ 若菩薩,為貪利故,自嘆己德,毀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

[今譯]如果菩薩為貪圖名利,自己贊嘆自己的德行,毀謗他人,這就是第一重罪。

▲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贊嘆,反生慚愧。(《優婆塞戒經·自他庄嚴品》)

[今譯]如果聽到別人譏諷毀謗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聽到別人贊揚自己,反而要生慚愧之心。

▲ 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無垢性品》)

[今譯]要把眾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貴,把自己看成是僕人。要把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薩要常常這樣觀想,有時即使被打罵,始終也不加報復。用各種巧妙的方法,來調伏自己的心。

▲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惡人聽說有人行善,就故意來破壞擾亂。你應該謹慎,不要嗔恨責怪他,那麼,來破壞擾亂行惡行的人自己就會有惡報了。

▲ 恚能自製,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法句經·好喜品》)

[今譯]有了嗔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時止住奔駛的快車,這就叫作善於駕御自己的心身,能夠舍棄黑暗入大光明。

▲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優婆塞戒經·自他庄嚴品》)

[今譯]要贊揚別人的善事,不要宣揚別人的過失。對別人慚愧羞恥之事,不要宣講。聽到別人的隱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講說。

▲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不要親近愚痴的人,應該與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庄嚴品》)

[今譯]別人對有我有一點點恩德,就應想著怎樣大大地回報他。對怨恨自己的人,要總是懷著善心。

▲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雲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

[今譯]一切世間的慾望,沒有一個人不想滿足,這些有著非常大的危害,為什麼還要自找傷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歸大海。慾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

▲ 無害於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於一切,孰能以為怨。(《法句經·刀杖品》)

[今譯]對天下沒有一絲損害,自己終身也就不會遇害。常常以慈悲之心對待一切,誰又會

▲ 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八大人覺經》)

[今譯]應該認識到,貧窮困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結下了惡緣。而覺悟了的菩薩,不但不會埋怨、嫉妒別人,反而把自己的所有施捨給別人,對仇人和親人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計較他們已往的過失,不嫌棄那些暫時還沒有改正自身缺點錯誤、執迷不悟的人。

▲ 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八大人覺經》)

[今譯]應該認識到,太多的慾望就會帶來無窮的痛苦。生死、疲乏、勞累等種種煩惱,都是由貪欲引起的。如果能減少慾望,順應自然而不強作妄為,身體和心靈就會安閑自在。

▲ 萬物為泡,意如野馬,居世若幻,奈何樂此。(《法句經·世俗品》)

[今譯]萬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馬,所居住的世間如同夢幻,為什麼還要樂此不疲?

▲ 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慈母在堂,名之為富;慈母不在,名之為貧。慈母在時,名為日中;慈母死時,名為日沒。慈母在時,名為月明,慈母亡時,名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

[今譯]在世間,什麼最富?什麼最貧?慈母在的時候,稱為富,慈母不在的時候,稱為貧。慈母在時,叫做太陽在天中;慈母死後,叫做太陽落於西山。慈母在時,叫做月光正明;慈母亡後,叫做暗暗長夜。所以你們要殷勤地孝順奉養父母。這樣做同供佛所獲的福報沒有兩樣。

▲ 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多聞品》)

[今譯]觀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樣為你計謀,分別夥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時的態度。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裡以何為樂,想辨別一個人有沒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麼說。

▲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今譯]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 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華嚴經·如來出現品》)

[今譯]假如把乾草堆積得像須彌山那麼大,投一點點像芥子那麼大的火種在裡面,一定會將乾草燒盡。為什麼呢?因為一點點火也能燃燒。眾生對佛所種的一點點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燒盡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

▲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卧,漸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

[今譯]懈怠的人,就像用來舂東西的杵,有二種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比一天使用損壞。二是不能自立,丟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長日久漸漸不能使用。

▲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多聞品》)

[今譯]自己懂了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驕傲於人,這就好像盲人手執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明。

▲ 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在修學過程中,如果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

▲ 如人善方葯,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菩薩問明品》)

[今譯]比如人善長醫方葯理,自己的疾病卻不能治療,於佛法不能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空數別人的珍寶,自己卻沒有半分錢,於佛法不能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佛遺教經》)

[今譯]如果勤奮精進地去做,那麼事情沒有難辦的。因此你們應當勤奮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斷,也能穿透石頭,如果修行人的心裡常常懈怠,譬如鑽木取火,木頭還沒鑽熱就停下來,雖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僧人問佛:什麼樣的人有大勢力?什麼樣的人最聰明?佛說:能夠忍辱的人有大勢力,因為他不懷惡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夠忍辱的人沒有惡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塵垢滅盡,清凈沒有瑕疵污穢,這樣的人最聰明。從沒有天地時開始,直到現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沒有未見過的,沒有不知道的,沒有沒聽說過的。得到了無所不知的認識(一切智),這樣的可稱得上是聰明的了。

▲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經》)

[今譯]佛說:見道的人,就像手持火炬進入暗室之中,黑暗就消失了,而光明獨存。學道明見真諦,愚痴煩惱就消滅了,而智慧常存。

▲ 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八大人覺經》)

[今譯]要覺悟到,由於迷惑無知,才使自己沉淪於生死輪回之中。而覺悟了的菩薩則常常認識到,只有博學多聞,才能增長自己的學問智慧,使自己獲得宣講佛法圓通流暢,無所滯礙的才能,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都能夠得到遠離生死,徹底解脫的大快樂。

▲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於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

[今譯]譬如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象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惟、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

[今譯]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處在寶貴、快樂、安隱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覺得很安樂。不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天堂,也覺得不滿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質上很富有也是貧窮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質上很貧窮也是富有的人。

▲ 在家菩薩應受善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今譯]在家菩薩(指修道人)應受善戒。他們應該不殺生,舍離刀杖,不殺害一切生物,不惱恨一切眾生,常行慈心。他們應該不偷盜,對於自己的財物知道滿足,對於別人的財物不產生羨慕希望的心理,甚至一草一葉,別人不給自己不取之。遠離邪淫,夫妻二人即感滿足,不應該再求別人與之淫亂。應該遠離妄語,怎樣說就怎樣做,不欺騙他人,先思後行。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述說,寧可舍棄生命,也不妄語。他們還應該遠離酒類,不喝醉亂性,不輕浮躁動,也不吵嚷喧嘩。

▲ 能行說之可,不能勿空語。虛偽無誠信,智者所屏棄。(《法句經·教學品》)

[今譯] 如果能做到的,說出來還可以,如果根本做不到的,千萬不要說空話。要知道虛偽不講信用,正是聰明人所鄙棄的啊。

▲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經》)

[今譯]看見人行布施道,應該高興地幫助他,這樣做的福報很大。一個僧人問佛說:這種福報會被分盡嗎?佛說: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數千萬人各自拿著火炬來取火,用來做飯照明,而這支火炬依然如故。布施的福報也是如此。

▲ 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

[今譯]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求施捨,要隨前面說的人所需要的東西施捨給他們。如果菩薩以惡心嗔恨心,甚至不施捨給他們一分錢、一根針、一根草;有來求法的人,卻不為他們說一句經、一首偈子、一點如微塵那麼少的佛法,反而辱罵、羞辱的,這些都是菩薩的極重罪。

▲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紅塵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菩薩戒本經》)

[今譯]如果菩薩,自己有財物,生性吝嗇,有貧苦眾生,沒有依靠,來乞求施捨,卻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給他們所求之物。或者有想聽法的人來求法,卻吝惜不說,這就是第二重罪。

▲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今譯]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盡力幫助親戚朋友,行為上沒有一點污點,這樣才是最大的吉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復制自——天涯來吧—— 作者:沈全期 提交日期:2009-08-14 03:35:03 訪問:12464 回復:6

⑶ 草葉尖尖,小河什麼,說詞語

草葉尖尖,
小河彎彎
小河潺潺
河水清,河水清清.
草兒綠,草兒綠綠.
羊兒肥,羊兒肥肥.
花兒香,花兒香香.
雪兒白,雪兒白白.

⑷ 破曉是什麼意思

破曉是一個漢字詞語,是指早晨剛開始發亮;朝陽或好似朝陽發出光亮,天已破曉。

一、回拼音

破曉[ pò xiǎ答o ]

二、出處

宋·陸游 《杏花》詩:「念當載酒醉花下,破曉啼鶯先喚人。。」

釋義:

回憶當年,在花叢中醉酒不醒,天亮了,黃鶯鳴叫,先喚醒了酒醒的人。

三、例句

1、天漸漸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鑲著幾顆殘星,大地朦朦朧朧的,好像披著銀灰色的輕紗。

2、東方破曉,雲蒸霞蔚,好一幅壯觀的景象!

(4)什麼的草葉詞語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

黎明[ lí míng ]

釋義:時間詞。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亦喻指光明或勝利。

出處:清·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日坐堂皇閱卷,自黎明起,至四鼓無倦容。」

翻譯:整天坐在堂屋裡閱讀經卷,從天剛亮到四更天的時候還不感到疲憊。

二、反義詞:

黃昏[ huáng hūn ]

釋義:時間詞。日落以後天黑以前的時候。

出處:先秦·屈原《楚辭·離騷》:「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翻譯:我們兩個定好在黃昏成親,你為什麼在半途就改變心意了呢。

⑸ 句子模仿秀照樣子填入表示人的動作表情動的詞語使句子更生動亮晶晶的鹿小露珠

亮晶晶的小露珠在荷葉上滾動。

露珠 [ lù zhū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lù zhū ]
指凝聚像珠子的露水。

⑹ 什麼的草葉詞語

千姿百態 [qiān zī bǎi tài]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形容姿態多種多樣。
出 處
將子龍《好景門內》:「食客五花八容門;論服飾~;論膚色黃白都有。」
例 句
1. 公園里的花卉,~,爭奇斗艷。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千態萬狀 形態萬千 無奇不有
反義詞
千人一面
網路釋義

⑺ 什麼的草葉填空詞語

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量詞,與代表可計數或可量度物體的名詞連用或與數詞連用的詞或詞素,常用來指示某一類別,為名詞所指派的物體可按其形狀或功用而被歸入這一類別(如漢語「三本書」中的「本」)。

片拼音:piàn

釋義:

1、平而薄的物體:卡片。名片。

2、切削成薄的形狀:片肉片。

3、少,零星:片段(整體當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

4、指較大地區內劃分的較小地區:分片兒開會。

5、〔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書字母。

6、量詞,指面積、范圍、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東西:兩片葯。一片新氣象。

(7)什麼的草葉詞語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葉片[yè piàn]

葉的組成部分之一,通常是很薄的扁平體,有葉肉和葉脈,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分。

2、唱片[chàng piàn]

〈名〉用蟲膠、塑料等製成的圓盤,表面有記錄聲音變化的螺旋槽紋,用唱機可以把所錄的聲音重放出來。

3、魚片[yú piàn]

魚制食品。由魚體剖片去皮骨,再經加工而成。有凍魚片、鹵魚片、干魚片等。

4、名片[míng piàn]

交際時所用的向人介紹自己的長方形硬紙片,上面印著自己的姓名、職務、地址等。

5、圖片[tú piàn]

用來說明某一事物的圖畫、照片、拓片等的統稱。

⑻ 填詞語:( )露珠在( )小草上( )滾動

(晶瑩的 )露珠在(嫩綠的 )小草上(來回 )滾動。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