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講佛的句子

講佛的句子

發布時間: 2021-01-02 10:57:26

⑴ 關於寫佛的經典句子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⑵ 關於寫佛的優美句子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摩訶般若波版羅蜜,最尊最權上最第一。
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你直接看佛經嘛!維摩詰經,無量壽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都是優美得不得了的。

當然最重要不是它句子優美,而是它會揭示一些有深度的東西!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願佛保佑你!!!

⑶ 佛的句子經典語句

佛的句子經典語句

1.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甜藏於苦中。人生如是,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卻也未必知道。你知道的,只是當下的感受,卻未必看得見下一刻的轉變。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讓茶由苦變甜,生活磨礪能使人超越苦難。不經苦,何來甜。一念苦,一念甜,轉個念就是希望。

2.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靜聽大海潮起潮落,笑看天邊雁去雁回。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以平常心對待無常事,淡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榮辱與成敗。在紛擾喧囂的紅塵,亦能簡單明約,空靜安然地享受生命與生活。

⑷ 有個佛教的句子,是講凡事不要太盡的怎麼說的

佛說: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盡,凡是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⑸ 關於佛說的句子

佛曰
曾經接觸過這樣一句話「悟道在拈花一笑之間,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人是這樣的,心裡會老有一種所謂「心魔」的東西困擾著我們,就像我,有時候老擔心自己會做出很不尋常的壞事來,那些太沖動做出傻事的人,估計就是在那一念的把握不當吧。今天看了些佛學的東西,才發現那些哲理的東西能使人的心靈靜下來,或許是心血來潮,就收集了一些經典的放到這里來。

---- 雨帆

佛曰 人生在世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隻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經典佛曰

佛曰- -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佛曰-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 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佛曰: 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佛曰: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佛曰:菩提並無樹,明鏡亦無台,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問曰:「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⑹ 給我一些佛說因果的句子

這一生,
不求脫塵世俗,
只求身與心無量輕。
佛說三世因果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男信女至誠聽,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語實非輕。
今生做官為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紫袍玉帶佛前求。
黃金裝佛裝自己,遮蓋如來蓋自身。莫說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處來。
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補路人。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窮人。
有吃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吃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
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福祿具足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門。
相貌端正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聰明智慧為何因,前世誦經念佛人。
賢妻美婦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夫妻長壽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雙全為何因,前世遵敬孤獨人。無父無母為何因,前世都是打鳥人。
多子多孫為何因,前世開籠放鳥人。養子不成為何因,前世皆因溺嬰身。
今生無子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今生長壽為何因,前世買物放生靈。
今生短命為何因,前生宰殺眾生命。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偷奸謀人妻。
今生守寡為何因,前世輕賤丈夫身。今生奴婢為何因,前世忘恩負義人。
今生眼明為何因,前世舍油點佛燈。今生瞎眼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缺口為何因,前世吹滅佛前燈。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
今生駝背為何因,前世恥笑拜佛人。今生拙手為何因,前世造孽害旁人。
今生跛腳為何因,前世攔路打劫人。今生牛馬為何因,前世欠債不還人。
今生豬狗為何因,前世皆因騙害人。今生多病為何因,前世殺生害命人。
今生無病為何因,前世施葯救病人。今生囚牢為何因,前世作惡害別人。
今生餓死為何因,前世糟蹋五穀人。毒葯死者為何因,前世葯物毒眾生。
伶仃孤苦為何因,前世惡心侵算人。眷屬歡笑為何因,前世扶助孤獨人。
今生瘋癲為何因,前世酒肉逼僧人。今生弔死為何因,前世劫索在山林。
鰥寡孤獨為何因,前世狠心嫉妒人。雷打火燒為何因,大秤小斗不公平。
蛇咬虎傷為何因,前世冤家對頭人。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不信吃齋多修德,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善今享福,今生作惡後沉淪。有人毀謗因果經,後世隨落失人身。
有人受持因果經,諸神菩薩作證明。有人書寫因果經,世代兒孫家道興。
有人頂帶因果經,凶災橫禍不臨身。有人講說因果經,生生世世得聰明。
有人高唱因果經,來生為人受恭敬。有人印送因果經,富貴榮華報來生。
有人頂禮因果經,事事件件皆稱心。有人深信因果經,同生西方極樂人。
三世因果說不盡,蒼天不虧善心人,大眾發動廣勸化,印送此經吉星臨。
一人傳十十傳百,明因識果作善人。人人向善家家樂,移風易俗永太平。

⑺ 求佛祖說的經典語句

十大經典佛家禪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說既是錯。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1233c9c2512b7c1c0ef47780.html 金剛經佳句

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b33034eef60824fdb3fb9570.html 寒山問拾得

我空間里有。

⑻ 求關於佛的句子

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佛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ぷ╮人生╭ぷ╯

佛說:讓我普渡芸芸眾生

佛說: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萬物

佛說:凡事都是有定數的,不能強求

佛說: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裡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佛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

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

佛說:這世間,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諸多煩惱,煩惱無以排遣故有心結,人就陷入「無明」狀態中,從而造下種種惑業。

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煉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一切煩惱。風聲,雨聲,一世的相思。涅磐,頓悟,一世的禪鋒。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說: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產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觀點產生了過去、未來,產生了好、壞、順、逆,人一直活在企盼與慾望中。當小我消失變成無我時,
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佛說:不可因傳說而信以為真;不可因經典所載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傳統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邏輯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根據哲理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權威而信以為真。人藉著自己一生的實踐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佛說:地獄在哪裡?地獄在我們的身心裡。我們由於慾望難以滿足,而產生貪欲之渴與憎恨不滿之火,焚燒我們的身心。 期求解脫之道的人,亦必須遠離慾望之火。就像背負號草的人見到野火須走避一樣......

佛說:見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誘惑、連忙把眼睛挖出來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心才是受誘惑的主角,邪惡之心如能斬斷,作為配角的眼睛就不會輸入邪惡了。

佛說: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於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他們才會變得不快樂......

佛嘆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佛說:宇宙與人,皆有五類:色、受、想、行、識,合為五蘊。物質世界的五蘊熾盛,引誘著人的五蘊炙盛,於是種種貪欲翻卷了起來,將人掀入慾望的三千弱水之中,一沉一浮。所謂的只取一瓢飲,成了昏黃卷冊中一句死氣沉沉的偈語,喪失了當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那一根空心的蘆葦,再渡不起我們沉重的身軀。

佛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佛說:皮囊好惡,原是無常。

佛說:人應該學會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佛說:出世間

佛說:萬物於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佛說:蒼生難渡

╰ぷ╮道╭ぷ╯

佛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說: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⑼ 解釋下關於佛的句子

大佛頂首楞嚴經清凈明誨章 (第一集) 1992/11 美國加州聖荷西迪安薩學院 檔名:07-02-01 http://www.amtb.tw/07/07-02-01.xml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在標題裡面是「總舉三學」,三學就是戒定慧三學,總舉三學這裡面分成兩個小段落,自己去看就知道。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這個經文是第六卷最後的一段,也是文殊菩薩揀選圓通之後,阿難在這個時候對於大乘佛法的修學完全明白了。自己雖然懂得了,想到還有沒有機會親近佛陀,聽聞這些重要的開示,那些人還不能懂得。何況將來佛滅之後,後世的那些眾生他們所遭遇的困難,必定比佛陀在世那些弟子們,更多、更要嚴重。這特別指出我們末法時期,前面經文上有,我們把它省略掉。所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經上所講的與我們當前這個時代非常吻合。現在這個事相上是非常的混亂,邪正、是非,甚至於善惡,我們都很不容易辨別區分。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一個人要不迷惑、不入歧途,那是非常的難得,幾乎是不可能。

阿難非常慈悲,想到末世的眾生,請教佛如何能得清凈心,如何能得清凈行,成就自己的道業。這個問題問得好,對我們的幫助是太大了。佛聽阿難這個啟請也非常的歡喜,就為我們說出這段的開示。所以一開頭是佛告訴『阿難』,你常常聽我在『毘奈耶中』,毘奈耶這三個字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戒律;換句話說,佛跟阿難說,你常常聽我講有關戒律的這些開示。戒律這大前題、大原則,就是講的『三決定義』,這個「決定義」三個字我們要重視它,不能夠疏忽,最要緊的是這三個字。三是三條,就是底下所說的: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三決定義」就是戒定慧,所以佛法是什麼?佛法就是戒定慧這三學。學佛如果把這三條疏忽了,那就不是佛法,也不是學佛了;學佛要想成就,決定離不開戒。戒律一般人很難接受,很不願意接受。經典所說的理論,現在人聽起來很喜歡、很羨慕、很歡喜;提到戒律就搖頭、就討厭,這東西我們做不到。現在講經的人很多,講戒律的人沒有了,縱然是在傳戒裡面,傳戒不講戒就不像話,雖然講戒也是敷衍場面而已。因為時間短也講不清楚,也不會認真去講,這是我們眼前事實的真相。佛在這個地方,戒學裡面只給我們提了個綱領,絕對不是說就是這四樁事情,四樁事情以外就沒有了,那我們就想錯了。所以求學總要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佛給我們講這一樁,其他的我們都要能夠聯想到。這才是佛的好學生,真正能體會佛為我們開導的真實義。

決定,是決定什麼?決定你能不能了生死,能不能超越輪回,決定你能不能明心見性,決定你能不能往生。在凈土裡面講,就是決定你能不能往生;在禪宗裡面講,就是決定你能不能見性;在密宗裡面講,就是決定你能不能即身成佛。所以它這個決定,是所有一切宗派所追求的目標,統統是佛在「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這個時候完全講真話、講實話,什麼權巧方便那不講了,講真話,為什麼?你也真心求往生,真心想了生死出輪回。你既然是真的,那佛也講真的,所以這里頭沒有委屈婉轉,也沒有一句廢話。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攝心為戒』,這條著重在攝心,可見得它這是大乘的戒律,不但是大乘戒律是一乘的戒律。經論里頭常說「一切唯心造」,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心是萬法的主宰,而我們六道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是散亂心,這是我們為什麼會有生死輪回,原因就在此地。所以在此地佛不是給我們講小乘戒律,小乘戒律是依照戒條、條文去遵守。到此地給我們講總綱領、總原則,攝心為戒。

我們想想前面這章,我們在此地講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菩薩教給我們的法門,「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戒圓滿了,攝心;凈念相繼就是定慧,凈是定,念是慧,攝根是戒。真正會念佛的人,「清凈明誨」統統在這句佛號之中,你這句佛號必定念到戒定慧三學具足,念佛才叫真正得力,才真正叫有了功夫。假如我們這句佛號念下去,這里頭沒有三學,那這佛號念叫沒有功夫,所以是不得力。可是真正要念到有功夫得力,不是普通人!普通一般念佛的人到不了這個境界,那真的不是普通人。這個不是普通人不是我說的,是佛在《無量壽經》上說的,這不是凡人。究竟要怎樣念到才功夫得力?一定要信願解行都能夠如佛,你自然就相應了。第一,我們要真正有出生死的心,這個心要真有;換句話說,這個人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的人,我來生再也不搞生死輪回,我這一生決定要往生,這個人真正覺悟了。

他真正覺悟,三界六道裡面一切都不貪戀,一心一意求生西方,三界統統舍掉了,他才能攝心。不能攝心是對於三界有留戀、有貪愛,所以放不下、捨不得,這個事情麻煩了,你的心攝不住。由此可知,真的願心是非常的重要,能攝心這才是真正的戒律。下面雖然給我們在戒條上講,也是以攝心為主,如果不以攝心為主,《楞嚴經》上這四條戒律,跟一般戒經上講的,那就沒有什麼差別了;它跟一般戒律上講的不同地方,它著重在攝心。因戒生定,定就是三昧,我們念佛希望得到的是念佛三昧。我們今天明白了,我們念佛三昧為什麼不能現前、不能成就,原因是我們沒有能攝心,我們念這句佛號功夫沒有用在攝心上。如果用在攝心上,必定成就念佛三昧。

『因定發慧』,如果三昧現前,你對於世法、佛法見解自然就純正。我們一般對佛法的見解為什麼不純正?因為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些東西把我們的正知正見擾亂,所以正慧不能現前。慧,有了智慧才真正能夠斷煩惱。諸位要曉得,定還不能斷煩惱,定是伏煩惱,把它定住、伏住,煩惱雖有絕對不起作用。智慧一開,煩惱真的就沒有了,所以佛法追求的目標是智慧。定是屬於手段,戒是手段之手段,因為戒才能幫助你得定,定是開智慧的,慧是我們要求的,慧是這樣來的。由此可知,佛法講的慧是真不容易,不是說這多看幾本經書,多研究一些註解就有智慧,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辯聰,那個沒有用處的。真正的智慧是從清凈心裏面生出來的,這是真正智慧,佛要求我們的真實慧是打這兒來的,我們總得要知道。

這叫做『三無漏學』,無漏也是佛學的專有名詞,從比喻上說的,漏就是病,譬如我們這個杯子,假如裡面破了,裝的水就漏掉了,所以佛法就用這個比喻。漏比喻作煩惱,你有煩惱就把你所修學的功德都漏失掉,都漏掉了。無漏那就是法器,非常完好,你所修學的一絲毫都不會漏掉。佛告訴我們,唯有戒定慧是真實的無漏;換句話說,戒定慧這三樣東西,要缺一樣都有漏。戒學,如果沒有戒,那個漏洞就最大,什麼也保存不住;有戒沒有得定還是漏,漏得比較少一點;有定,慧沒有現前,那漏得就更少一點。慧現前那就叫真無漏,所以這叫「三無漏學」。都是比喻我們的心性,自性里頭本來具足無量的功德,因為沒有戒定慧三學,所以功德不能現前,比喻漏失。諸位曉得,並不是真的漏失,是比喻漏失,因為它不起作用。

下面這就是為我們開示,我們看經文,大師小注子里頭講的,「以戒為定慧道場前方便」,道場有兩種,一種是我們事相上所說的,就是寺院庵堂,大家在一起共修的場所叫道場。但是《楞嚴》裡面所指的還不僅如此,它指的意思非常深,深在哪裡?這心地是道場。就像佛在許多大乘經上講的,「直心是道場」;換句話說,你的心與你所修的法門相應這就叫道場。所以道場在哪裡?道場在心地,不在外面,這是真實的道場。這道場修學,統統是以清凈戒律為最初的方便。

⑽ 所有帶佛說的經典句子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佛曰
曾經接觸過這樣一句話「悟道在拈花一笑之間,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人是這樣的,心裡會老有一種所謂「心魔」的東西困擾著我們,就像我,有時候老擔心自己會做出很不尋常的壞事來,那些太沖動做出傻事的人,估計就是在那一念的把握不當吧。今天看了些佛學的東西,才發現那些哲理的東西能使人的心靈靜下來,或許是心血來潮,就收集了一些經典的放到這里來。

---- 雨帆

佛曰 人生在世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隻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經典佛曰

佛曰- -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佛曰-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 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佛曰: 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佛曰: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佛曰:菩提並無樹,明鏡亦無台,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問曰:「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