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滅亡的短句子

滅亡的短句子

發布時間: 2020-12-29 20:47:06

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關於國家滅亡的句子

「生來於憂患」是千古自不變的名言,春秋時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是它最好的例子。那時,勾踐屈服求和,卑身事吳,卧薪嘗膽,又經「十年生聚,十年數訓」,終於轉弱為強,起兵滅掉吳國,成為一代霸主,勾踐何能得以復國?這是亡國之辱的憂患使他發憤、催他奮起的結果。這說明,當困難重重、欲退無路時,人們常常能顯出非凡的毅力,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拚死殺出重圍,開拓出一條生路。

死於安樂」。這方面的例子莫過於闖王了。1644年春,闖王攻入北京,以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農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義時打天下的叱吒風雲的氣魄喪失殆盡,只圖在北京城中享受安樂,「日日過年」,李自成想早日稱帝、牛金星想當太平宰相,諸將想營造府第。當清兵入關,明朝武裝卷土重來時,起義軍卻一敗不可收拾。這令我想起歐陽修說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句話老。險情環生時人們能睜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險為夷;安逸享樂中卻意志消退,銳氣全無,結果一敗塗地。

② 古風傷感朝代開頭,急需關於明朝滅亡後感傷的句子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大明孤臣黃道周」這是黃殉國前的血書。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別雲間》明,夏完淳

③ 尋求類似 諾克薩斯即將崛起,德瑪西亞永世長存,艾歐尼亞不會滅亡之類的句子…

德瑪西亞萬歲!
艾歐尼亞不會滅亡!
弗雷爾卓德將再次統一!
諾克薩斯即將崛起!
歡迎來到祖安!
班德爾城一展雄風的時候到了!
我要一路砍回比爾吉沃特!
恕瑞瑪,你們的皇帝,回來了!

④ 古代女子家門被滅的句子

漢昭帝的皇後上官氏的娘家就被滅了族,滅的乾乾凈凈……

⑤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揭示一個國家滅亡原因的句子

入則無法家拂(bì)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恆亡。

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從內外兩方面闡明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的句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很權威,兩課連在一起,有些問答分開了不全面,我懶得分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有說服力。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導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練,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短文再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論斷。這是針對國君說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執法嚴格、直言敢諫的臣子,國君就會胡作非為;如果沒有鄰國的侵擾,國君就會耽於安樂。由此自然導出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短文開始一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受了艱苦磨練之後,終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順此事實,作者連用幾個短語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讓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論證經受磨練的好處,最終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課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夠理解它們的意思,並學習恰當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們引用,也應要求學生能背,能用。

二、問題研究

這兩則短文的論證方式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這兩則短文都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第一則以戰爭中的事例作為例證,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後,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後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說。

練習說明

一、朗讀並背誦課文。課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讀時要注意節奏。

學好文言文的關鍵是要多誦讀,讀出文章的節奏和氣勢。特別是像本文這樣短小嚴密而富於文採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二、這兩篇短文的論點分別是什麼?它們提出、闡述論點的方式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此題意在讓學生理清兩則短文的邏輯層次,把握它們的論點。

第一則短文的論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則短文的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它們主要都是針對最高統治者來說。

這兩則短文都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第一則以戰爭中的情況作為事例,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最後歸結到統治者治國上。

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後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說。

三、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3.……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5.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此題意在讓學生掌握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禦,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亂。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橫」,梗塞,不順。

5.拂,通「弼」,輔佐。

四、以兩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為話題,發表簡單的演講。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遺產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意在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的演講要建立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不要為了提出自己的見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講時最好能舉一些具體事例,不要空發議論。

教學建議

一、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有文采,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直至熟讀成誦,這對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語言特色都會大有益處。

二、初中學生對孟子的思想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徹,只要就文章能說出一二就可以了,不必做過多延伸。關於本文的論證方法也不必多講,只要能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就行了。水平較高的班級,可以讓學生將這兩章的論證方法做一點簡單的比較,培養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孟子生活在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當時,各大國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統治者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籲各國諸侯重視人民的作用;提出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一天下。孟子嚮往著歷史上堯舜的功績,他到處游說,宣揚他的「仁政」「王道」,並把這一希望寄託在封建統治者發「仁心」上,力圖維護西周的井田制度,從而使天下歸順,達到成就王業,「黎民不飢不寒」的目的。這些都反映著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對於恢復經濟,發展生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聖」。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孟子》一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萬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二、譯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三、珠聯璧合,相映生輝——《〈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為孟子的說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處。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異,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孟子說理散文的特點。是故,教學中採用比較法閱讀,可以收到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的效果。具體說來,可用如下「三讀法」教學。

一讀課文,掌握精要,探討文題與論點的關系。

此二章的標題,均是編者根據二章的結論語所擬。二章標題字數相等(皆八字),每章標題都是由兩個結構相同的短語構成,標題都用對比,觀點鮮明。然而,就標題與該文論點的關系而論,二章卻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論證戰爭勝負的條件取決於人心的向背,突出強調「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戰爭中的作用。是故,論點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時,戰爭的勝負又由統治者是否得道所決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這一番議論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是中心論點的深化,故而編者就把這一結論提煉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為該章的標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章主要強調艱苦奮斗的生活對人的磨礪作用。標題為文章的「眉目」,這里以論點為題,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顯豁。

綜上,二章標題並非都是論點,可見與現代語體文中的議論文一樣:有的文題即論點,有的文題只是揭示論題。如此差互比較,自然會獲得一種參差之美。

二讀課文,分析結構,討論二章的論證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當(皆由四段組成),但其結構各有特色。章一開篇提出論點之後,即以戰爭中攻守的得失利弊為論據,有力論證了前文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兩個分論點。據事論理,論證嚴密,且層次清楚。最後,在此基礎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從而進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題。顯然,章一採用了總起分承、最後總結的結構方式。章二與之則恰恰相反,文章一開始就列舉了一系列由卑微到顯貴的歷史人物為事實論據,然後分析論證,兼之正反對比,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結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顯而易見,其結構方法為先分後總,論證方法為歸納推理法。可見,二章章法參差多變而析理透闢,議論參通,殊途而同歸。

三讀課文,尋找修辭,體會孟文的語言特色。

孟子這二章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感召力,這與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辭格不無關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謂句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當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運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對比、對偶和頂針等修辭配合運用,也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贅舉。

綜上,從課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窺」出孟子說理散文之「全豹」: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說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等等。無疑,孟子說理散文的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同樣具有多方面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簡析(趙懷兵)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閑筆。

⑦ 巴金的作品《滅亡》里的句子有哪些

《滅亡》

故事梗概:小說以1925年軍閥孫傳芳統治下的上海為背景,殘酷的社會現實使杜大心對整個世界充滿憎惡,他是一個患有嚴重肺結核的革命青年,他遇到「愛的天使」李靜淑,一個信仰博愛主義的女孩,並漸漸愛上了她。但他很快在強烈的自責心理下投入工會繁忙的工作中,想以工作來壓抑情感。信服他主張的紗廠工人張為群因為運送傳單等物被捕遇害,杜大心無法擺脫良心上的譴責。他決心犧牲生命進行暗殺。杜大心的暗殺並未成功,對方只受了點輕傷,而杜大心,用最後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關評論:巴金的處女作。1929年的《小說月報》連載了兩部長篇小說,到了年底總結的時候,編輯評價:「這兩部長篇在今年的文壇上很引起讀者的注意,也極博得批評者的好感。他們將來當更有受到熱烈的評贊的機會的,我們想。」這兩部長篇及它們的作者就是:老舍的《二馬》與巴金的《滅亡》。

經典句子:
他是一個被命運判決了的人,人間的幸福是沒有份的,一切的幸福在他面前都關住了。

為了我至愛的被壓迫的同胞,我甘願滅亡。為信仰獻身,何嘗不英勇?死,並不是完結,而是另一新生。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人是沒有同情的東西,而且他正是在別人的痛苦上建立起自己的快樂。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⑧ 求經典句子(關於男人)比如:「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掉,但不能被打敗」

1.失敗者總是在抱怨,而成功者早已回家抱女人去了
2.失敗者總是這樣:買也被騙,賣還是被欺壓
3.生前何必久睡,死後必將長眠
4.忍人所不能忍,方為人所不能成
其他的想不起來了,還是喜歡第一條
希望對你有用哦

⑨ 魯迅預想使其滅亡下一句是

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這句話是古希臘歷史學家Herodotus(希羅多德)說的,其原本的見解是:版上帝要使一個人遭難權,總是讓他忘乎所以。古希臘的悲劇家門都受到了希羅多德的影響,並對此作出了充足的演繹。較為出名的是古希臘悲劇作家歐底庇德斯的重復見解:「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 之瘋狂。」
"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 mad."------Euripides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