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蘇武傳重點句子翻譯

蘇武傳重點句子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27 11:06:45

❶ 班固《漢書.蘇武傳》的全翻譯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因為父親職任的關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官,漸漸升到栘中廄監。當時漢朝接連討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窺探觀察(對方情況)。匈奴先後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共十餘人,漢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為抵押。天漢元年,且鞮侯單於初立為王,害怕漢朝襲擊,就說:漢天子是我的長輩啊。把路充國等人都放回漢朝。漢武帝很高興,就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並送給單於豐厚的禮物,回報他的好意。蘇武和副使中郎將張勝及臨時充任使臣屬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偵察敵情的一百多人出發了。到了匈奴後,置辦了一些財物給單於,單於漸漸倨傲了,並不是像漢朝所期望的(那樣)。
漢朝正要打算送蘇武等人的時候,適逢匈奴國內緱王與原長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謀反叛。緱王是昆邪王的姐夫,與昆邪王一起投降漢朝,後來又隨浞野侯陷沒在匈奴;以及衛律所帶領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裡一起密謀劫持單於的母親閼氏歸附漢朝。正趕上蘇武等來到匈奴,虞常在漢朝的時候,平時與副使張勝交好,私下裡對張勝說:「聽說漢朝皇帝非常痛恨衛律,我可以為漢朝私下裡用弩弓射死他,我母親和弟弟都在漢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賞賜。」張勝答應了,送了一些財物給虞常。
一個多月後,單於出去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備動手,他們當中一個人夜裡跑了出來,告發了這件事。單於子弟派士兵與他們戰斗。緱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單於讓衛律處理這件事,張勝聽說後,擔心以前與虞常的話泄露,把情況告訴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後才死,更加對不起國家。」想自殺,張勝、常惠攔住了他。虞常果然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貴族們商議,想要把漢朝的使者都殺了。左伊秩訾說:「假使謀殺單於,又該用什麼更重的處罰呢?應該讓他們都投降。」單於派衛律召蘇武去受審訊。蘇武對常惠等人說:「於節操有虧,又辜負了使命,即使活著,又有什麼面目回到漢朝?」蘇武拔出刀來自殺,衛律大驚,急忙抱住蘇武,派人騎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了個坑,放進無焰的火,把蘇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出血。蘇武已經氣絕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哭了,將蘇武抬回營帳。單於很欽佩蘇武的氣節,早晚都派人問候蘇武,而將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身體日漸好轉,單於又派人通知蘇武,會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這個時候讓蘇武投降。用劍斬殺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近臣,應當處死。單於招募投降的人免罪。」舉起劍想要殺他,張勝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有關的人連同治罪。」蘇武說:「我本沒有參與密謀,又不是他們的親屬,為何要受牽連?」衛律舉劍作勢要殺蘇武,蘇武神色不改。衛律說:「蘇先生,我先前背叛漢朝投奔匈奴,幸而受到單於的大恩,賜我爵號稱王,有幾萬手下,滿山的牛羊,富貴到這種地步!蘇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會這樣。白白把身體給野草做肥料,誰又能知道呢?」蘇武不理他。衛律又說:「你通過我的關系投降,我就和你結為兄弟,要是不聽我的話,以後再想見我就難了。」蘇武大罵說:「你本是漢朝大臣,不顧恩德,背叛主上,離棄雙親,在異族那裡作奴隸,我要見你做什麼?單於信任你,讓你來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處理,反而想藉此使漢天子和單於相鬥,自己幸災樂禍,你明明知道我不會投降,想要兩國互相攻打,匈奴的災難,從我蘇武開始了。」
衛律知道終究無法迫使蘇武投降,就報告了單於。單於更想讓他投降了,就把蘇武關在一個大地窖中,不給他吃的,喝的。天降大雪,蘇武躺著吃雪,把雪和氈毛一起吞下肚去,過了幾天都沒有死。匈奴人視之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邊無人區,讓他放公羊,公羊產奶了,才放他回來。分開他的隨從官吏常惠等人,分別投放到別的地方。蘇武到北海後,不給他糧食。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來吃,拄著漢朝的旌節牧羊,每天起來就拿著,節上的氂牛尾的毛全部脫落。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獵。蘇武能結網紡繳,矯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歡他,供給他衣食。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賜給蘇武牛馬,生活用品,帳篷等。於靬王死後,其手下都遷移到別處去了。這年冬天,丁靈人偷走了他的牛羊,蘇武又陷於困境。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是皇帝的侍從。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訪尋蘇武。時間過了很久,單於派李陵到北海。李陵為蘇武置辦酒席,安排歌舞。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和你一向關系很好,所以派我來勸你,(單於)准備以禮相待。你這樣長期不能回國,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誰知道您對漢朝的信義呢?前些時候您大哥做奉車都尉,跟隨皇帝到雍城的棫陽宮去,扶著皇帝的車子下殿階,碰到柱子上把車轅折斷了,被指控為「大不敬」,伏劍自殺了,皇上賜給二百萬錢給他安葬。您弟弟孺卿跟隨皇帝去河東後土祭祀,一個宦官和黃門駙馬爭船,把駙馬推入河中淹死後逃跑了。皇帝派孺卿去抓捕,沒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葯自殺了。我臨來時,你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妻子還很年輕,聽說已改嫁了。只剩下兩個妹妹和你的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現在又過去了十多年,也不知他們是否還活在世上。人生如朝露般短暫,你又何必久久地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精神恍惚,好像發狂一樣,痛心自己對不起漢朝,加上聽說老母被拘押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難道還超得過我?再說皇帝現在年事已高,法令無常,大臣們無罪而全家被殺的就有幾十家,即便回國也是吉凶難測,你又為誰守節呢?聽我的話吧。不要再說什麼了。」蘇武說:「我們父子幾人本沒有什麼功勞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為將封侯,兄弟三人都成為皇帝的侍從,常常希望為朝廷獻身。現在能有機會犧牲生命報效朝廷,即使被殺,也是心甘情願,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兒子侍奉父親一樣,兒為父死,不會有怨,請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連飲數日,又說:「請你聽一聽我的話!」蘇武說:「我早已是該死的人了!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那麼就請結束今天的歡聚,我就死在大王面前!」李陵見他是真的不會投降,感嘆道:「唉,你真是一位義士!我李陵和衛律的罪行無以復加。」淚水沾濕了衣襟,與蘇武告別而去。
漢昭帝即位後幾年,匈奴與漢朝和親。漢朝要求放回蘇武等人,匈奴卻謊稱蘇武已死了。後來漢使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見漢使,得以夜裡見漢使,自己詳細地陳述這幾年的情況。教使者對單於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獵時,射下一隻雁,腳趾上系著一封信,說蘇武等人在某大澤中。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話去責備單於。單於環顧左右,大驚,對漢使者說:「蘇武等人確實還活著。」
單於召集蘇武的隨行人員,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隨蘇武回國的還有九人。蘇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長安。蘇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壯年出使,等回國時,頭發和胡須都已變白了。

❷ 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的重點句子及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
字詞整理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與」,給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 「質」通「鑕」,古代刑具,用於腰斬。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4.臣願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5.拜送書於庭。「庭」通「廷」,朝廷,國君聽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察看。
  7.設九賓禮於廷。「賓」通「儐」,古代指接引賓客的人,也指贊禮的人。
  8.秦自繆公以來,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9.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10.為一擊缻。「缻」通「缶」,盛酒漿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為唱歌時的節拍。
  二、一詞多義
  負
  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②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
  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
  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
  使
  ①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從者衣褐(讓)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趙使者藺相如(引見,延請)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車避匿(牽,拉;這里引申為調轉)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
  ②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只,只不過)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僥幸)
  ②而君幸於趙王(被...寵幸)
  ③則幸得脫矣 (幸虧)
  以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憑)
  ②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用,拿)
  ③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來,連詞)
  ④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用以,用來)
  ⑤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因為)
  ⑥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連詞,連接「傳」與「示」)
  歡
  ①逆強秦之歡 (歡心)
  ②絕秦趙之歡(交情)
  顧
  ①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 (回頭)
  ②顧吾念之 (但是)
  必
  ①其勢必不敢留君 (一定,必然)
  ②王必無人(倘若,假如)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卻立 (趁機)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通過)
  三、古今異義
  ①拜為上卿(拜:古義指授與官職;任命。今義指下跪叩頭;祝賀)
  ②欲勿與,即患秦兵之來(患:古義指慮,擔心。今義指 害病;災禍)
  ③請以咸陽為趙王壽(壽:古義指向人獻物以祝人長壽。今義指年歲,生命;生日)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去:古義指離開。今義指除掉,減掉,已過的,特指剛過去的一年)
  (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今義指與自己有血緣或婚姻關系的人)
  ⑤請指示王(指示:古義指給……看。今義指上對下指導、命令)
  ⑥於是相如前進缶(前進:古義指上前進獻。今義指向前發展進步)
  ⑦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宣言:古義指揚言,到處說。今義指國家、政黨、團體或領導人對重大問題公開表態以進行宣傳號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義指平民。今義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義指左右的侍從。今義指左和右兩方面)
  ⑩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鄙賤:古義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謙詞。今義指鄙視,輕視)
  ⑾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古義指盟約。今義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圍。)
  (12)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妃嬪 今義:美女)
  四、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①舍相如廣成傳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殺)
  ③乃使從者衣褐(衣,穿)
  ④懷其璧 (懷,懷揣著)
  ⑤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 (上,獻上)
  ⑦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壽,向人敬酒或獻禮)
  ⑧ 臣語曰(語,告訴)
  b.名詞作狀語: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間,表示"至"的方式,從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詞狀語,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詞做狀語,向前)
  c.使動用法:
  ①完璧歸趙(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寧許以負秦曲(負,使……承擔)
  ④畢禮而歸之(歸,使……回去)
  ⑤ 以絕秦望(絕,用……斷絕)
  d.意動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為羞恥)
  ②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先,以……為先;後,以……為後)
  e.形容詞作動詞:
  ①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寬,寬宏大量)
  f.形容詞作名詞:
  ①而絕秦趙之歡(歡,友好關系)
  ②寧許以負秦曲 (曲,理虧之責)
  i.動詞作名詞:
  ①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約束,盟約)
  h.形容詞作動詞:
  ①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五、特殊句式
  a.判斷句: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
  ③我為趙將
  ④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5天下所傳寶也
  6嚴大國之以修敬也
  b.被動句:
  ①而君幸於趙王 「於」字表被動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見」字表被動
  ③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見……於」被動
  ④廉頗,取陽晉,拜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職
  c.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1、何以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語後置:1、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③介賓短語後置:1、拜送書於庭 2、以勇氣聞於諸侯 (以勇氣於諸侯聞)3、故燕王欲結於君(故燕王欲於君結)4 臣頭今與壁俱碎於柱矣( 臣頭今與壁與柱俱碎矣)5設九賓於廷(於廷設九賓)
  ③狀語後置:1、乃設九賓禮於廷(乃設廷禮於九賓)2、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於)境上(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於境上會)
  d.省略句
  1:傳(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於)趙走(於)燕。
  3:遂與秦王會(於)澠池。
  成語總結
  1價值連城: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2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3澠池之會:也作「澠池之功」,本指戰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秦王,為趙國立下功勛。後泛指為國立下巨大功勛。
  4負荊請罪:背著荊 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5 刎頸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6怒發沖冠: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蘇武傳》
通假字

①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②與旃毛並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③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⑤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

⑥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⑦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⑨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沾:通「沾」。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經。

⑾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12.畢今日之驩 驩:通「歡」。

13.與武決去 決:通「決」,辭別。

.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 古義:抵押。今義:正在(某時某地)。

2.皆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相當於所以。

5.獨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7.武等實在 。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8.稍遷至栘中廄監。稍: 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9.既至匈奴,置幣遺單於。遺: 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0.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 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義:牽連 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2.會論虞常。論: 古義:判罪 今義:常作議論

13.以貨物與常。貨物: 古義:財物 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 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 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4.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於壯其節 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於愈益欲降之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歸:使……歸

(8)屈節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網、檠 :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 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5.一詞多義

①使

(1)數通使相窺觀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 第一個「使」:出使。

(3)單於使使曉武 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 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匈奴 語:說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 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食:吃。

(3)廩食不至 食:糧食。

(4)給其衣食 食:食物。

⑤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 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 發:發動。

(3)恐前語發 發:被揭發。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於蠻夷。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於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為見汝」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賓語前置句 ,正常語序「募百餘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1且單於信女,使決人死生 女:通「汝」,你。
2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3與旃毛並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4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6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
7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8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9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10請畢今日之驩 驩:通「歡」
11因泣下沾衿 沾:同「沾」 衿:同「襟」,衣襟。

12與武決去 決:通「訣」,訣別。

13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

《張衡傳》
詞類活用

時天下承平日久 (名詞作狀語,當時。 )

衡少善屬文( 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於。 )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 (同上。 )

妙盡璇機之正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研究透了;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理。 )

大將軍鄧奇其才(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奇。 )

四、古今異義詞

常從容淡靜 (古義: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舉孝廉不行 (古義:不去 ( 應薦 ) 。今義:不可以。 )

公車特徵拜郎中( 古義:特地徵召。今義:事物的特點、徵象、標志等。)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古義:篆,篆文。文,通「紋」,花紋。今義:漢字的一種書體,如大篆、小篆等。 )

覆蓋周密無際 (古義:四周嚴密。今義:周到細致。 )

振聲激揚 (古義:激越、傳揚。此指清脆響亮。今義:激動昂揚或激勵使振作起來。 )

尋其方面( 古義:方向。今義: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衡下車,治威嚴 (古義:官吏初到任。今義:從車上下來。 )

上下肅然 (古義:整肅,老實收斂的樣子。今義:十分恭敬的樣子,如:肅然起敬。 )

中有都柱 (古義:大,音dū。又如:軍驚而壞都舍。今義:都市;或用作表范圍的副詞 ( 音dōu ) 。)

五、特殊 句式
1 被動句(①—③無被動詞,④—⑧有被動詞)。
①舉(被)孝廉不行 ②連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⑤不凝滯於物 ⑥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⑦而自令見放為 ⑧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2 倒裝句(否定句賓語前置)
①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③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望採納喲...咱盡力了

❸ 高中蘇武傳文言文常考翻譯

❹ 蘇武傳重點句子翻譯

1.字注音 ①稍遷至栘(yí)中廄( jiù )監(jiàn); ②數(shuò )通使相窺(kuī)觀; ③漢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幣遺( wèi )單於; ⑤後隨浞野侯沒( mò)胡中; ⑥陰相與謀,劫單於母閼氏( yānzhī )歸漢; ⑦置熅(yūn)火,覆武其上; ⑧擁眾數萬,馬畜( chù )彌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dī ); ⑩畢今日之驩(huān) 2.通假字 ①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②與旃毛並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③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⑤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 ⑥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⑦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⑨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沾:通「沾」。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經。⑾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輕輕敲打 12.畢今日之驩 驩:通「歡」。 13.與武決去 決:通「決」,辭別。 3.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 古義:抵押。今義:正在(某時某地)。 2.皆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相當於所以。 5.獨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7.武等實在 。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8.稍遷至栘中廄監。稍: 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9.既至匈奴,置幣遺單於。遺: 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0.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 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義:牽連 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2.會論虞常。論: 古義:判罪 今義:常作議論 13.以貨物與常。貨物: 古義:財物 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 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 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4.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於壯其節 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於愈益欲降之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7)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歸:使……歸 (8)屈節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網、檠 :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用車子。 (6)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7)絕不飲食 飲食:名詞做動詞,給他吃的、喝的。 5.一詞多義 ①使 (1)數通使相窺觀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 第一個「使」:出使。 (3)單於使使曉武 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②語 (1)以狀語武 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匈奴 語:說的話。 ③引 (1)虞常果引張勝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絕不飲食 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食:吃。 (3)廩食不至 食:糧食。 (4)給其衣食 食:食物。 ⑤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 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 發:發動。 (3)恐前語發 發:被揭發。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於蠻夷。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於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為見汝」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賓語前置句 ,正常語序「募百餘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1且單於信女,使決人死生 女:通「汝」,你。
2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3與旃毛並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4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6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顯現。
7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8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9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10請畢今日之驩 驩:通「歡」
11因泣下沾衿 沾:同「沾」 衿:同「襟」,衣襟。12與武決去 決:通「訣」,訣別。 13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

❺ 蘇武傳重點字詞

重點字詞解釋如下:

1、父:指蘇武的父親蘇建,有功封平陵侯,做過代郡太守。

2、兄弟:指蘇武和他的兄蘇嘉,弟蘇賢。郎:官名,漢代專指職位較低皇帝侍從。漢制年俸二千石以上,可保舉其子弟為郎。

3、稍遷:逐漸提升。栘(yí)中廄(jiù):漢宮中有栘園,園中有馬廄(馬棚),故稱。監:此指管馬廄的官,掌鞍馬、鷹犬等。

4、通使:派遣使者往來。

5、相當:相抵。

6、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天漢,漢武帝年號。

7、且(jū)鞮(dī)侯:單於嗣位前的封號。單(chán)於:匈奴首領的稱號。

8、中郎將:皇帝的侍衛長。節:使臣所持信物,以竹為桿,柄長八尺,栓上旄牛尾,共三層,故又稱「旄節」。

9、假吏:臨時委任的使臣屬官。斥候:軍中擔任警衛的偵察人員。

10、緱王:匈奴的一個親王。長水: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北。虞常:長水人,後投降匈奴。

11、昆(hún)邪(yé)王:匈奴一個部落的王,其地在河西(今甘肅省西北部)。昆邪王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降漢。

12、浞(zhuō)野侯:漢將趙破奴的封號。漢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率二萬騎擊匈奴,兵敗而降,全軍淪沒。

13、衛律:本為長水胡人,但長於漢,被協律都尉李延年薦為漢使出使匈奴。回漢後,正值延年因罪全家被捕,衛律怕受牽連,又逃奔匈奴,被封為丁零王。

14、閼(yān)氏(zhī):匈奴王後封號。

15、左伊秩訾(zī):匈奴的王號,有「左」「右」之分。

16、受辭:受審訊。

17、輿:轎子。此用作動詞,猶「抬」。

18、相坐:連帶治罪。古代法律規定,凡犯謀反等大罪者,其親屬也要跟著治罪,叫做連坐,或相坐。

19、彌山:滿山。

20、膏:肥美滋潤,此用作動詞。

21、女(rǔ):即「汝」,下同。

22、斗兩主: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相鬥。斗,用為使動詞。

23、南越:國名,今廣東、廣西南部一帶。屠:平定。《史記·南越列傳》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王相呂嘉殺其國王及漢使者,叛漢。武帝發兵討伐,活捉呂嘉,因將其地改為珠崖、南海等九郡。

24、宛王:指大宛國王毋寡。北闕:宮殿的北門。《史記·大宛列傳》載,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宛王毋寡派人殺前來求良馬的漢使。武帝即命李廣利討伐大宛,大宛諸貴族乃殺毋寡而降漢。

25、旃(zhàn):通「氈」,毛氈。

26、北海:當時在匈奴北境,即今貝加爾湖。

271、羝(dī):公羊。乳:用作動詞,生育,指生小羊。公羊不可能生小羊,故此句是說蘇武永遠沒有歸漢的希望。

28、去:通「弆」(jǔ),收藏。

29、於(wū)靬(jiān)王:且鞮單於之弟,為匈奴的一個親王。弋射:射獵。

30、武能網紡繳:此句「網」前應有「結」字。繳,系在箭上的絲繩。

31、檠(jìn):矯正弓箭的工具。此作動詞,猶「矯正」。

32、服匿:盛酒酪的容器,類似今天的壇子。穹廬:圓頂大篷帳,猶今之蒙古包。

33、丁令:即丁靈,匈奴北邊的一個部族。

34、李陵:字少卿,西漢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李廣之孫,武帝時曾為侍中。天漢二年(前99年)出征匈奴,兵敗投降,後病死匈奴。侍中:官名,皇帝的侍從。

35、長君:指蘇武的長兄蘇嘉。奉車:官名,即「奉車都尉」,皇帝出巡時,負責車馬的侍從官。

36、雍:漢代縣名,在今陝西鳳翔縣南。棫(yù)陽宮:秦時所建宮殿,在雍東北。

37、輦(niǎn):皇帝的坐車。除:宮殿的台階。

38、劾(hé):彈劾,漢時稱判罪為劾。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為一種不可赦免的重罪。

39、孺卿:蘇武弟蘇賢的字。河東:郡名,在今山西夏縣北。後土:地神。

40、宦騎:騎馬的宦官。黃門駙馬:宮中掌管車輦馬匹的官。

41、太夫人:指蘇武的母親。

42、陽陵:漢時有陽陵縣,在今陝西咸陽市東。

43、女弟:妹妹。

44、保宮:本名「居室」,太初元年更名「保宮」,囚禁犯罪大臣及其眷屬之處。

45、春秋高:年老。春秋:指年齡。

46、位:指被封的爵位。列將:一般將軍的總稱。蘇武父子曾被任為右將軍、中郎將等。

47、通侯:漢爵位名,本名徹侯,因避武帝諱改。蘇武父蘇建曾封為平陵侯。

48、斧鉞(yuè):古時用以殺犯人的斧子。鉞,大斧。湯:沸水。鑊(huò):大鍋。湯鑊:指把人投入開水鍋煮死。此泛指酷刑。

49、廷尉:掌管刑獄的官。

50、寢:擱置不理。

51、故二千石:即前二千石。宣帝:漢武帝曾孫劉詢。

52、食邑:又名采邑、采地。因食其封邑的租稅而稱。

53、張安世:張湯子,宣帝時拜大司馬。故事:指典章制度。

54、先帝:指昭帝。

55、宦者暑:宦者令的衙門。

56、右曹:漢時尚書令下面的加官,為空銜。

57、祭酒:古代祭祀時,必先推年高有德者舉酒以祭。後即稱年高有德者為「祭酒」。這里是對蘇武的尊稱。

58、平恩侯:許廣漢(一說是許伯)的封號。許是漢宣帝皇後的父親,平昌侯:王無故的封號。王是漢宣帝的舅舅。樂昌侯:王武的封號。武是王無故的弟弟。韓增、魏相、丙吉:都是宣帝初年的功臣。

59、武弟子:蘇賢的兒子。

60、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神爵,漢宣帝年號。

61、股肱之美:輔佐大臣的功績

(5)蘇武傳重點句子翻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蘇武是西漢大臣。他出使匈奴,正當漢朝與匈奴的關系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緩和的時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態,把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臣全部放回。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方面的好意,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派蘇武護送以往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回國。

按常情而言,蘇武是一個和平使者。他的出使應該是愉快而順利的,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當時,匈奴恰巧發生了一次情節嚴重的謀反事件。謀反者的首領緱王計劃綁架匈奴單於的母親閼氏,投奔漢朝。謀反者的另一首領虞常原是漢臣,他企圖刺殺叛漢降敵、當了匈奴大臣的衛律。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副使張勝。張勝沒有向蘇武報告,私下支持他們的行動。從國家關繫上說,張勝的做法損害了漢朝的信義,有悖於兩國通好的宗旨,使漢使處於理虧的地位。緱王原是歸附漢朝的匈奴貴族,他重新陷沒匈奴中是因為漢武帝派他隨浞野侯趙破奴去接應左大都尉。

左大都尉是匈奴貴人,他企圖刺殺單於降漢。單於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並發兵俘獲了趙破奴的軍隊。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該隨著兩國關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緱王的思想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仍然重復上一次的冒險行動,結果兵敗被殺,虞常被生擒。

事態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漢朝的使臣。蘇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沒有想到的難題,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蘇武在解決這道難題的過程中的表現,刻畫了他的光輝形象。

文中的對比:

1、與張勝對比。作者寫張勝的見利忘義、喪失骨氣,襯託了蘇武的深明大義和富於骨氣;寫張勝的遇事束手無策,對國家不負責任,襯託了蘇武的臨事不懼、對國家高度負責。

2、與衛律對比。作者暴露了衛律賣國求榮的可鄙的內心世界,這就更加突出了蘇武的崇高的民族氣節。

3、與李陵對比。李陵善於偽裝。他裝出滿肚子委曲的樣子,極力埋怨漢武帝對待臣下太刻薄。盡管李陵後來又裝出關心蘇武生活的樣子,賜以牛羊,但蘇武確實沒有相信他的話。

李陵斤斤計較於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國家民族利益於不顧;而蘇武則置一家一己的恩怨於不顧,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

兩種思想,兩種胸懷,有如天淵之別。李陵越說得委婉動聽,就越顯得渺小可鄙;蘇武越沉默寡言,就越顯得可敬可佩。

作者簡介:

班固(32—92),東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少善屬文,因續作其父班彪《史記後傳》,為人告發私改國史,下獄。經弟班超上書力辯,得釋。後任蘭台令史,轉為郎,典校秘書,成《漢書》。

後從大將軍竇憲遠征匈奴,為中護軍。竇憲得罪,班固亦受牽連,下獄死。有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輯有《班蘭台集》。

❻ 蘇武傳的重點語句翻譯

《蘇武傳》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於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於,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於;單於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於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後月余,單於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於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於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於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於,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於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於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近臣,當死;單於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 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於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單於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
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單於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譯文: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並逐漸被提升為掌管皇帝鞍馬鷹犬射獵工具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庭也扣留他們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裡,擺列財物贈給單於。單於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單於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歸漢,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衛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劃綁架單於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一個多月後,單於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單於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於派衛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於,又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子把蘇武拉回營帳。單於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於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單於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蘇武說:「我本來就沒有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麼談得上連坐?」衛律又舉劍對准蘇武,蘇武巋然不動。衛律說:「蘇君!我衛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於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你順著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衛律說:「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兒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裡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於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滅亡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編結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於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願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十幾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麼了!」
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願意為朝庭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願。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一定要聽從我的話。」蘇武說:「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單於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麼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說著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李陵不好意思親自送禮物給蘇武,讓他的妻子賜給蘇武幾十頭牛羊。
後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邊界上抓住了雲中郡的一個俘虜,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喪服,說是皇上死了。」蘇武聽到這個消息,面向南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達幾月之久。
漢昭帝登位,幾年後,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後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於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問單於。單於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於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說:「今天你還歸,在匈奴中揚名,在漢皇族中功績顯赫。即使古代史書所記載的事跡,圖畫所繪的人物,怎能超過你!我李陵雖然無能和膽怯,假如漢廷姑且寬恕我的罪過,不殺我的老母,使我能實現在奇恥大辱下積蓄已久的志願,這就同曹沫在柯邑訂盟可能差不多,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記的!逮捕殺戮我的全家,成為當世的奇恥大辱,我還再顧念什麼呢?算了吧,讓你了解我的心罷了!我已成異國之人,這一別就永遠隔絕了!」李陵起舞,唱道:「走過萬里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全部死亡啊我的名聲已敗壞。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李陵淚下縱橫,於是同蘇武永別。單於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
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叫蘇武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任命蘇武做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聖、趙終根都任命為皇帝的侍衛官,賜給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年紀大了,回家,賜錢每人十萬,終身免除徭役。常惠後來做到右將軍,封為列侯,他自己也有傳記。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全都白了。

❼ 蘇武傳的翻譯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並逐漸被提升為掌管皇帝鞍馬鷹犬射獵工具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庭也扣留他們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裡,擺列財物贈給單於。單於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單於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歸漢,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

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衛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同策劃綁架單於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

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一個多月後,單於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

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單於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於派衛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

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

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於,又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

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子把蘇武拉回營帳。單於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於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衛律說:「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單於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

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衛律說:「你順著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衛律說:「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兒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裡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於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

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滅亡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

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

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於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願謙誠地相待你。

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著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

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著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著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

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說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

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十幾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麼了!」

蘇武說:「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職升到列將,爵位封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願意為朝庭犧牲一切。現在得到犧牲自己以效忠國家的機會,即使受到斧鉞和湯鑊這樣的極刑,我也心甘情願。

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嘆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說著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李陵不好意思親自送禮物給蘇武,讓他的妻子賜給蘇武幾十頭牛羊。

後來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邊界上抓住了雲中郡的一個俘虜,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喪服,說是皇上死了。」蘇武聽到這個消息,面向南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達幾月之久。漢昭帝登位,幾年後,匈奴和漢達成和議。

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說蘇武已死。後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說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於說:「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

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問單於。單於看著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於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說:「今天你還歸,在匈奴中揚名,在漢皇族中功績顯赫。即使古代史書所記載的事跡,圖畫所繪的人物,怎能超過你!

李陵淚下縱橫,於是同蘇武永別。單於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昭帝下令叫蘇武帶一份祭品去拜謁武帝的陵墓和祠廟。任命蘇武做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

常惠、徐聖、趙終根都任命為皇帝的侍衛官,賜給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年紀大了,回家,賜錢每人十萬,終身免除徭役。常惠後來做到右將軍,封為列侯,他自己也有傳記。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全都白了。

蘇武歸漢第二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蘇武的兒子蘇元因參與上官安的陰謀,而被處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上官桀父子屢次把霍光的過失記下交給燕王,使燕王上書給皇帝,告發霍光。

又說蘇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漢廷後,只做典屬國。而大將軍屬下的長史官並無功勞,卻被提升為搜粟都尉,霍光專權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謀反,被殺,追查處治同謀的人,蘇武一向與上官桀、桑弘羊有舊交。

燕王又因蘇武功高而官小數次上書,替他抱不平,他的兒子又參與了謀反,主管刑獄的官員上書請求逮捕蘇武。霍光把刑獄官的奏章擱置起來,只免去了蘇武的官職。過了幾年,昭帝死了。蘇武以從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參與了謀立宣帝的計劃,賜封爵位關內侯,食邑 三百戶。

蘇武把所得的賞賜,全部施送給弟弟蘇賢和過去的鄰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點財物。皇後的父親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蘇武。蘇武年老了,他的兒子以前被處死,皇帝憐憫他。

問左右的人:「蘇武在匈奴很久,有兒子嗎?」蘇武通過平恩侯向宣帝陳述:「以前在匈奴發配時,娶的匈奴婦人正好生了一個兒子,名字叫通國,有消息傳來,想通過漢使者送去金銀、絲綢,把男孩贖回來。」

皇帝答應了。後來通國隨漢使者回到了漢朝,皇帝讓他做了郎官。又讓蘇武弟弟的兒子做了右曹。蘇武活到八十多歲,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

(7)蘇武傳重點句子翻譯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蘇武是西漢大臣。他出使匈奴,正當漢朝與匈奴的關系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緩和的時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態,把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臣全部放回。漢武帝為了答謝匈奴方面的好意,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派蘇武護送以往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回國。

按常情而言,蘇武是一個和平使者。他的出使應該是愉快而順利的,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當時,匈奴恰巧發生了一次情節嚴重的謀反事件。謀反者的首領緱王計劃綁架匈奴單於的母親閼氏,投奔漢朝。謀反者的另一首領虞常原是漢臣,他企圖刺殺叛漢降敵、當了匈奴大臣的衛律。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副使張勝。張勝沒有向蘇武報告,私下支持他們的行動。從國家關繫上說,張勝的做法損害了漢朝的信義,有悖於兩國通好的宗旨,使漢使處於理虧的地位。虞常曾對張勝說:「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

可見其出發點並不是真正愛國。緱王原是歸附漢朝的匈奴貴族,他重新陷沒匈奴中是因為漢武帝派他隨浞野侯趙破奴去接應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匈奴貴人,他企圖刺殺單於降漢。單於及時粉碎了這一陰謀,並發兵俘獲了趙破奴的軍隊。

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該隨著兩國關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緱王的思想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仍然重復上一次的冒險行動,結果兵敗被殺,虞常被生擒。

事態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漢朝的使臣。蘇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沒有想到的難題,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蘇武在解決這道難題的過程中的表現,刻畫了他的光輝形象。

2、《漢書》簡介

《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於漢高祖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

《漢書》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勛臣世家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准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

《刑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地理志》記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

《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濟專篇。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因此引起了後人的譏責。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許可權和俸祿的數量。

然後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集中反映了兩人的思想分歧。所謂「聖人」,就是孔子。

司馬遷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已在史學領域立穩了腳跟。《漢書》喜用古字古詞,比較難讀。

3、藝術風格

甘露三年(前51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於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後世往往將他們和雲台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提,有「功成畫麟閣」「誰家麟閣上」等詩句流傳,以為人臣榮耀之最。

十一人中霍光為第一,尊稱為「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其次為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共十一人。

抄本《蘇武牧羊記》,全劇25出。《牧羊記》是一出歷史故事劇。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拒不投降,被放逐到北海牧羊。19年的牧羊生活,蘇武吞氈嚙雪、歷盡艱辛。匈奴單於曾令蘇武的好友、降將李陵前去探望,動之以情;又派「姑娘」誘之以色。

但蘇武正氣凜然,李陵羞愧而回,「姑娘」自刎身亡。後來,漢皇見到大雁帶回蘇武的血書,派兵擊敗匈奴,蘇武得以榮歸。戲劇情節較歷史記載有所增刪。《漢書·蘇武傳》所載,漢朝使者為了要求匈奴單於釋放蘇武,才編造了漢武帝在上林射雁得見帛書的故事。

作品歌頌蘇武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勸降》、《逼降》表現他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義正辭嚴,不可侵犯。《吃雪》、《牧羊》描寫他在冰天雪地中茹苦含辛、不屈不撓的意志。《望鄉》、《告雁》抒發他思君念母的深情。劇中寫了衛律、李陵兩個降臣,其思想、品格卻不一樣。

衛律貪圖富貴、降順匈奴,他的貪婪無恥、陰險狡詐受到嘲諷和鞭撻。李陵由於孤軍無援,兵敗被俘。作者對他的投降有所批判,又較細致地描寫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痛苦,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劇中有些場次寫得簡練生動;曲詞古樸可喜,並能通過景物描寫烘托氣氛,抒發人物感情。

❽ 蘇武傳逐字逐句翻譯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從,並逐漸被提升為掌管皇帝鞍馬鷹犬射獵工具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庭也扣留他們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裡,擺列財物贈給單於。單於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單於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歸漢,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

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衛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同策劃綁架單於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

說:「聽說漢天子很怨恨衛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弩弓將他射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一個多月後,單於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於的子弟在家。

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單於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於派衛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說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

蘇武說:「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於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

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於,又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單於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出佩帶的刀自刎,衛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

❾ 蘇武傳和張衡傳,廉頗藺相如列傳最容易考的譯文。翻譯句子,那句比較重要

這一段來經常考:

於是舍人相與自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