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論語關於治國的句子

論語關於治國的句子

發布時間: 2020-12-26 10:56:12

A. 的治國理念.如果說《論語》有什麼思想能夠

古時候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這種說法固然有誇大的成分,但《論語》中無疑蘊含著豐富的治國思想
治國思想大致包括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四部分內容。有關軍事的話題,孔子常常採取迴避的態度;而文化觀點,孔子多與教育思想混合而談,因此這兩項我們暫且不談,只談孔子的經濟思想和政治思想。
富民、均分、節用
《論語》的經濟思想
《論語》所體現的孔子的經濟思想可用六個字概括:富民、均分、節用。這是孔子對施政者的建議和要求。
富 民
冉有曾問孔子:「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回答說:「富之。」為什麼要實行富民政策呢?孔子對魯哀公作出了解釋:「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百姓富足是統治者過上富足乃至奢華生活的前提。百姓只有生活富足、安居樂業,才能接受教化,統治者的統治也才能穩定。孔子的富民思想,主觀上為統治者服務,客觀上能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於雙方有益。
均 分
孔子曾明確地提出公平分配財產對穩定政權的重要性:「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當然,孔子所指的公平分配,並非後人所說的「均貧富」,而是指各個階層「各得其分」。各階層,尤其是統治階層,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無端剝奪其他階層的財富。
節 用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曾說,治理中等國家,大政方針不過五項,「節用」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節用」為何如此重要?因為「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於害民。故愛民必先於節用」。
統治階級的節用,客觀上使百姓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休養生息;而百姓的休養生息,又為更大規模的物質生產提供了條件。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可以使物質生產走上螺旋上升的軌道,也可以最大程度地緩解階級矛盾。所以當魯哀公詢問採用十分之二的田稅制度使自己財用不足,應該怎麼辦時,孔子的學生有若大膽反向建議――採用十分之一的田稅制度。節用是愛民之本,愛民是立國之本,可惜當時的統治者貪圖眼前的奢華享受,沒有領會「節用」的作用。

B. 論語中關於治國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哀公問專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屬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路問孔子:「衛國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孔子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有功,公則說。」(《堯曰》)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會服從;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於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C. 論語中關於治國的句子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孔子說:用政治手段約束民眾,用刑法手段規范秩序,民眾會設法規避而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教育啟發民眾良心,用禮來規范秩序,民眾會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恥。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譯:靠聰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雖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會失去的。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不會尊敬他。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護它,能用嚴肅的態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禮義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孔子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有功,公則說。」(《堯曰》)
譯: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譯:孔子說:「先派定各 部門的負責人,赦免部下的小過失,提拔德才兼備的人。」
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譯:實行無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樣英明,還需要再去做什麼呢?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會服從;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於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應該像煎小魚一樣,不要經常翻動,破壞魚的完整。

D. 論語中有關治國的格言

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篇》回

翻譯:以道德教化來答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2、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篇》

翻譯: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篇》

翻譯: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4、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篇》

翻譯: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5、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篇》

翻譯: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E. 孔子 一到五章中關於以禮治國的句子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評析】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系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原文】
2•20 季康子(1)問:「使民敬、忠以(2)勸(3),如之何?」子曰:「臨(4)之以庄,則敬;孝慈(5),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評析】
本章內容還是在談如何從政的問題。孔子主張「禮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幹活。
【譯文】
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個重要概念:損益。它的含義是增減、興革。即對前代典章制度、禮儀規范等有繼承、沒襲,也有改革、變通。這表明,孔子本人並不是頑固保守派,並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時代,他也不反對所有的改革。當然,他的損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變周禮的基本性質為前提的。
【原文】
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於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
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於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於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
【原文】
3•2 三家(1)者以《雍》徹(2)。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於三家之堂(4)?」
【譯文】
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裡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里呢?」
【評析】
本章與前章都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於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范疇。
【原文】
3•6 季氏旅(1)於泰山,子謂冉有(2)曰:「女(3)弗能救(4)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5)乎?」
【譯文】
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評析】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專權,季孫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為這是「僭禮」行徑。此章仍是談論禮的問
【原文】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1)乎!揖(2)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題。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評析】
孔子在這里所說的「君子無所爭」,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爭,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這是可取的。但過於強調謙遜禮讓,以至於把它與正當的競爭對立起來,就會抑制人們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成為社會發展的道德阻力。
【原文】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禮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獻(4)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譯文】
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
【評析】
這一段話表明兩個問題。孔子對夏商周代的禮儀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們都能恪守禮的規范,可惜當時僭禮的人實在太多了。其次,他認為對夏商周之禮的說明,要靠足夠的歷史典籍賢人來證明,也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求實態度。
【原文】
3•11 或問禘之說(1),子曰
【譯文】
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里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著他的手掌。
【評析】
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顛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
:「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2)乎!」指其掌。
【原文】
3•14 子曰:「周監(1)於二代(2),鬱郁(3)乎文哉,吾從周。」
【譯文】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評析】
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後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遵從周禮,這是孔子的基本態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都應有所損益。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1),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譯文】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評析】
「射」是周代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於周禮的內容之一。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射箭,只不過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只要肯學習有關禮的規定,不管學到什麼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原文】
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譯文】
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
【評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事奉君主,這是他的政治倫理信念。但卻受到別人的譏諷,認為他是在向君主諂媚。這表明,當時的君臣關系已經遭到破壞,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重視君臣之禮了。
【原文】
3•19 (1)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譯文】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
【評析】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內容。只要做到這一點,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從本章的語言環境來看,孔子還是側重於對君的要求,強調君應依禮待臣,還不似後來那樣:即使君主無禮,臣下也應盡忠,以至於發展到不問是非的愚忠。
【原文】
3•26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
孔子說:「居於執政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嚴肅,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
【評析】
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F. 論語治國類的語錄有哪些

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孔子說:用政治手段約束民眾,用刑法手段規范秩序,民眾會設法規避而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教育啟發民眾良心,用禮來規范秩序,民眾會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恥。
2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4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5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6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譯】:靠聰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雖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會失去的。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不會尊敬他。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護它,能用嚴肅的態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禮義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7孔子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有功,公則說。」(《堯曰》)
【譯】: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8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譯】:孔子說:「先派定各 部門的負責人,赦免部下的小過失,提拔德才兼備的人。」
9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譯】:實行無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樣英明,還需要再去做什麼呢?
10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會服從;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於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11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應該像煎小魚一樣,不要經常翻動,破壞魚的完整。

G. 論語對當代治國的影響

論語所描述的只是理想狀態,真正貫徹的沒有,古代也沒有。當然,其中一些條目被人所採用,但不是核心。

H. 關於孔子的名言(治理國家的)3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
含義:不必擔心土地少、人民少,而應該擔心治理政策方面的不公平。內
運用:容 用在衡量社會利益的分配上是否公平民主、公正合理。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
含義: 推薦人才不能因為某人口頭上講得好就提拔重用他,也不可因為這人有不足的地方就不採納他正確的意見,而是要全面評估一個人的才幹、品格等各個方面。
運用: 用於說明選拔人才時的正確方法。

民無信不立 孔子
含義: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這樣的國家是不能存在下去的
運用: 用在誠信觀方面

I. 論語中有治國理念的句子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孔子說:用政治手段約束民眾,用刑法手段規范秩序,民眾會設法規避而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教育啟發民眾良心,用禮來規范秩序,民眾會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恥。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譯:靠聰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雖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會失去的。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不會尊敬他。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護它,能用嚴肅的態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禮義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孔子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有功,公則說。」(《堯曰》)

譯: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譯:孔子說:「先派定各 部門的負責人,赦免部下的小過失,提拔德才兼備的人。」

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譯:實行無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樣英明,還需要再去做什麼呢?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會服從;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於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應該像煎小魚一樣,不要經常翻動,破壞魚的完整。

J. 論語中有關治國理政的句子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回恥且格」
譯:孔子答說:用政治手段約束民眾,用刑法手段規范秩序,民眾會設法規避而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教育啟發民眾良心,用禮來規范秩序,民眾會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恥。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