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關於華夏的句子

關於華夏的句子

發布時間: 2020-12-22 02:30:30

A. 什麼是華夏語言

粵語 的由來
粵語保存著我國最早的「普通話」
討論粵語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粵語從何而來。有人以為粵語來源於占代嶺南「百越」語言,這不合乎事實。粵語確實保存著某些古代嶺南「百越」語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來源,則是古代中原一帶的「雅言」。

雅言的基礎是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使用的原始華夏語。到了周朝,便發展成為中原一帶的民族共同語,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普通話」。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講學,祭祀活動,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說過:「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發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到嶺南作「墾卒」。這些墾卒「來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際必須使用雅 言。但由於墾卒獨自屯田,因此他們的語言只在屯內通行,並未在整個嶺南地區傳播。直至趙佗建亢南越國時,也採用百越土著的服飾和生活習俗,講百越土著的語言。可見雅言並未在嶺南通行,只是出現了少數面積很小的「雅言島」。雅言在嶺南傳播,始於西漢平南越國之後。漢武帝設「交趾刺史部」監察各郡,東漢撤交趾刺史部設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漢人政權,官方交際必須講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時間設在廣信(今封開和梧州),雅言就首先在廣信使用。廣信又是嶺南早期的商貿重鎮。漢武帝派使者從徐聞、合浦出發,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以絲綢、瓷器、雜繒等購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經南流江——北流江和鑒江——南江兩條貿易通道輸入廣信,再經賀江——瀟水輸往中原。中原傳入的雅言通過商貿活動而逐步通行於這一帶。

廣信還是嶺南早期的文化中心。東漢時期,一大批文人學者以這里為陣地,開展文化活動,設館客授生徒。其中最突出的是經學家陳元和士燮。陳元被譽為「嶺海儒宗」,晚年回廣信辦學,成為嶺南文化的先驅者之一。上燮擔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還一度「董督七郡」,不少中原文人慕其名前來依附,他們來往於交趾、廣信等地,以講學為業。這些文人在傳播中原漢文化時所使用的,當然是有漢字作為紀錄符號的雅言。土著居民在學習漢文化和漢字之時,也就學習了雅言。這些土著居民的語言本來干差萬別,互相無法通話,又沒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漢人交往時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間交往也不約而同地藉助雅言。這么一來,雅言便成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語,就像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交往都使用雅言一樣,形成雙語制,在自己部落內使用自己的母語,對外交往則使用雅言。同時,古百越語言中一些因素,也為漢族移民的語言所吸收,從而逐漸形成為漢語的一支方言——粵語。

粵語形成之初,跟中原漢語差異並不明顯。到晉朝以後,先有「五胡亂華」,接下來便是長達200餘年的南北分治。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對那裡的文化和語言帶來巨大的沖擊,從周朝以來一直作為民族共同語的雅言逐漸消失。在這—。時期,嶺南地區保持較為穩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變而成的粵語沒有發生中原漢語那樣的變化,一直保持著原來的音系。正如李如龍教授所說;「中古之塞擦音聲母的分化,鼻音韻尾的合流,塞音韻尾的弱化和脫落、濁上歸去、入派三聲這些在許多方言普遍發生的變化都被粵方言拒絕了。」 (《方言與文化的宏觀研究》)因此,雅言在今天的北方和中原已經盪然無存,它的大量因素卻保存於今天的粵語。

封川話濁塞音:早期粵語的活化石
粵語保存著占代雅言的大量因素,可以通過粵語與《切韻》音系的對照證實。《切韻》是我國最早一部音韻學著作,成書於隋朝初年,所記錄的是南朝時期讀書人的音系,也就是晚期雅言的音系。以《切韻》音系跟今天漢語七大方言進行對照,可以看出,保存這個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以古代的入聲為例,北方的漢語方言由於受游牧民族語言影響,塞音韻尾普遍脫離,因此,現在這·—帶的人們完全不知道入聲是怎麼一回事。其他漢語方言雖然保存一些入聲,卻不完整。粵語由於拒絕了「入派三聲」這一變化規律,所以保存著古代的全套入聲,同鼻音韻尾整齊對應。

在粵語的形成地封開一帶,古代雅言音系的因素保存得更為明顯。《切韻》音系中有一套濁塞音聲母,這套濁塞音聲母在漢語大多數方言中已經消失在今天的粵語廣州話亦已無存。然而,這套濁寒音聲母在封開的粵語中完整保存。更令人注意的是:在封開粵語,不僅在《切韻》中念為濁塞音「並」、「定」、「群」母的字仍然讀為濁塞音,而且有些在《切韻》中已經念為清塞音「幫」、「端」、「見」母的字也讀為濁塞音。我們知道,「濁音清化」是漢語聲母演變的一條規律。根據這條規律,濁塞音聲母越發達,其年代便越久遠。封開粵語濁塞音比《切韻》音系發達,說明它保存著比《切韻》成書年代更早的音系,也就是兩漢時期的雅言音系。所以說,它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也是早期粵語的活化石,是粵語形成於古廣信的見證。

從「沿江分布」看早期粵語的中心
由於廣信地處桂扛、賀江與西江匯合之處,扼西江之要沖,沿江向東可抵番禺,溯江向西可抵交趾,向南則可通過北流江、南江等支流抵達鬱林、合浦諸郡,在以水路為主的年代是個交通樞紐。粵語在這一帶形成之後,便憑借江河而向東、西、南擴展,因此形成了「沿汀分布」格局。具體分為六個流域:

1.西江——珠江流域 由廣信沿西江向東至番禺(廣州)一帶,包括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東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三國時期,東吳政權將交州州治從廣信遷至原南越國的首府番禺。番禺是兩干多年不衰的東方大港,其周圍的珠江三角洲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發展農業和商品經濟的條件得天獨厚,因而逐步成為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廣信到番禺便成為粵語通行的主要區域。這一帶的粵語通常稱為「廣府話」。

2.潯江——鬱江流域 由廣信溯西江、潯江、鬱江直抵交趾郡,包括廣西南寧、崇左、貴港三市及其所屬大部分縣。交趾郡也是漢族移民較早定居的地方,因而這一帶很早就有粵語傳入。這一帶的粵語次方言跟廣府話接近,可以互相通話。

3.北流江——南流汗流域 由廣信溯北流江而上,經南流江到合浦郡,包括廣西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屬各縣。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後,地處南流江出海口的合浦成為最早的始發港之一,這—『帶成為嶺南早期的商貿要道。隨著商貿發展,粵語逐漸通行。這一帶的粵語保存古漢語音韻較多,但總體看跟廣府話差異不明顯,基本上可以通話。

4.南江——鑒江流域 由廣信溯南江而上,越過雲開山脈到鑒江流域,包括廣東雲浮、茂名、湛江三市及其所屬大部分縣(市)。這條通道一直通向雷州半島南端的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徐聞,因此也是一條商貿要道。鑒江流域占屬高涼郡,在南梁、南陳及隋三朝,當地俚人首領冼夫人與太守馮寶共諧連理,奉行漢俚和睦的政策,使漢族移民文化和百越土著文化逐步融合,由廣信傳入的粵語也就逐步在這—帶通行。這一帶的粵語吸收了當地土著語言的一些因素,但總的來看,語音與廣府話差異不大,基本上可以通話。

以上四個次方言區,都從廣信出發,通過水路擴展而形成,其音系也就保持著較大程度的一致性。以下兩個次方言區情況就有所不同。

5.漠陽江流域 包括廣東陽江市及其所屬陽東、陽西、陽春。其粵語次方言通常稱為「兩陽話」,聲韻母系統跟鑒江流域差不多,有人將它們劃為一個「片」(高陽片)。其實,這兩種次方言在聲韻調組合上有明顯的差異,互相之間難以通話。

6.潭江流域包括廣東江門市及其所屬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這四個市(區)歷史上稱為「四邑」,其粵語次方言也就稱為「四邑話」。通行四邑話的還有鶴山以及珠海市斗門區。四邑地區距離廣州並不遠,四邑話卻是粵語系統中跟廣州話差異最大的一種次方言,其原因是潭江與西江在水路上並不相通。這一事實有力地證明,早期粵語的中心不在廣州而在廣信。

發展嶺南文化必須保護粵語
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宣布:從2000午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該組織公布的《世界瀕臨消失的語種版圖》報告指出: 「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由此可見,保護母語跟保護文化遺產一樣,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課題。

語言不僅僅是人類交際的工具,而且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人民在思維模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特有的精神,是這個民族或這個地區傳統文化的結晶。廣東的地方傳統文化通常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據的其實就是境內三大漢語方言。粵語不僅是廣府地區人民的母語,而且是嶺南地區最重要的方言,它不僅蘊藏著廣府地區的傳統文化,而且保存著大量在中原—帶已經消失了的傳統文化。離開了粵語,嶺南許多文化品種便不復存在。因此,在建設文化大省的過程中,在發展嶺南文化的過程中,必須重新認識粵語的自身價值,必須加強對粵語的保護。作為粵語發源地的封開,尤其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近年來,不少學者呼籲建立一個國家語言文字博物館,但一直沒有實現。封開作為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源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館內建立一個粵語館,收集、積累本地及周邊地區粵語的材料,特別是那些獨特的語音現象,例如上面講過的濁塞音等,將這些不可多得的早期粵語「活化石」保存下來,不僅可以作為粵語形成於古廣信的見證,而且可以作為嶺南文化研究和我國古代語言文化研究的寶貴資料。

B. 關於神州的句子

隨著山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隨著長F神箭,飛向太空

C. 關於「華夏」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華夏」的詩句有

1.《滿江紅·三百年來》

年代:現代作者:郁達夫

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久歇。
有幾個,如公成就,豐功傳烈。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
到於今,遺餅紀東征,民懷切。
會稽恥,終須雪。
楚三戶,教秦滅。
願英靈,永保金甌無缺。
台畔班師酣醉石,亭邊思子悲啼血。
向長空,灑淚酹千杯,蓬萊闕。

2.《送征衣·過韶陽》

年代:宋作者:柳永

過韶陽,璿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千載會昌。罄寰宇、薦殊祥。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並景貺、三靈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節清和,頒率土稱觴。
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彤庭舜張大樂,禹會群方。鵷行。望上國,山呼鰲抃,遙爇爐香。竟就日、瞻雲獻壽,指南山、等無疆。願巍巍、寶歷鴻基,齊天地遙長。

3.《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

年代:唐作者:杜牧

權門陰進奪移才,驛騎如星墮峽來。
晁氏有恩忠作禍,賈生無罪直為災。
貞魂誤向崇山沒,冤氣疑從湘水回。
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

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瑤瑟奠蘋蘩。
誰令力制乘軒鶴,自取機沉在檻猿。
位極乾坤三事貴,謗興華夏一夫冤。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為言。

4.《出塞作》

年代:唐作者:武元衡

夙駕逾人境,長驅出塞垣。邊風引去騎,胡沙拂征轅。
奏笳山月白,結陣瘴雲昏。雖雲風景異華夏,
亦喜地理通樓煩。白羽矢飛先火炮,黃金甲耀奪朝暾。
要須灑掃龍沙凈,歸謁明光一報恩。

5.《聞開江宋相公申錫下世二首》

年代:唐作者:許渾

權門陰奏奪移才,馹騎如星墮峽來。晁氏有恩忠作禍,
賈生無罪直為災。貞魂誤向崇山歿,冤氣疑從汨水回。
畢竟功成何處是,五湖雲月一帆開。
月落湘潭棹不喧,玉杯瑤瑟奠蘋蘩。誰能力制乘時鶴,
自取機沉在檻猿。位極乾坤三事貴,謗興華夏一夫冤。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敢言。

D. 描寫中國的句子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盪,百載陸沉。

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

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

獸行暴虐,曠世未聞。同胞何辜,國難正殷。

哀兵奮起,金戈鼉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軀灑血,浩氣干雲。盡掃狼煙,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國維新。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

永矢弗諼,祈願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本文轉載,只勸當今奸貪是否慚愧於當年的熱血。這也是我在網上看到的,覺得寫得很有水平
再者,你還可以網路搜一下中華世紀壇碑文,也非常好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惟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神,卓越輝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聖賢典籍,浩如煙海;四大發明,寰球共享。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
登壇遠望:前有古人,星光燦爛;後有來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轉:乾恆動,自強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載物之氣量。繼往開來,浩浩盪盪。立民主,興文明,求統一,圖富強。中華文明偉大復興,定將舒天昭暉,磅礴東方。
世紀交匯,萬眾景仰;共襄盛舉,建壇流芳;昭示後代,永世莫忘。

E. 與『華夏大地歷經滄桑,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構成排比的句子有哪些

60年,華夏大地歷滄桑,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60年,中國建設歷經風雨,從山河破碎走向團結統一;60年,中華民族,從苦難屈辱走向偉大復興。

F. 有沒有帶有華夏兩個字的詩或句子

G. 關於甘肅華夏文明發源地贊美的句子

甘肅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所以這里的文化不僅僅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發達,還能找到當時西方文化和中華文明的交融,值得一去,非常推薦
「甘肅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在基礎設施、科技水平、人才儲備及人均產值、財政收入等方面,與發達地區存在差距,短時間內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並非易事。」甘肅省文史館館長張正鋒13日對外表示,甘肅必須充分發掘文化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後發優勢,使文化成為甘肅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當日,甘肅舉行了「建設甘肅文化大省論壇暨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新聘研究員聘書頒發儀式」,會上共有11位專家進行交流探討,以「建設甘肅文化大省」為主題,圍繞建設文化大省的目的、意義、舉措和途徑,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交流。
「甘肅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相當數量具有經濟意義的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張正鋒說,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慶陽農耕文化、岐黃文化、絲路文化、軍事文化、黃河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石窟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富集,都需要保護傳承和大力弘揚。
據悉,此次論壇共收到論文50多篇,大部分內容都比較符合甘肅省文化建設的實際。甘肅行政學院教授張巧艷提出甘肅文化的定位問題「甘肅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發源地」;研究員甦毅提出「甘肅文物保護現狀亟待改善的問題」。
此間,還有業內人士提出在甘肅建設「綜合性美術展覽館和美術創作基地」、籌建甘肅名俗文化藝術館、打造以「絲路花雨」為代表的隴劇品牌;加快甘肅優勢文化品牌的培育,重點支持敦煌文化、讀者、蘭州牛肉麵等地方特色品牌建設等獨到見解。
此外,新聘任的25位館員、研究員都是熟悉國情省情、熟悉文史工作、具有較高參政咨詢能力,其中有科研院校的專家教授,有文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學者,也有書畫藝術大家。
張正鋒表示,今後要充分發揮文史研究館的獨特優勢,在弘揚優秀文化、書畫藝術研究創作、文化交流、統戰聯誼上多做貢獻。

H. 「華夏史,似長河」這個句子是『()句。

這是一個比喻句,將華夏(中國)的燦爛歷史比喻成滔滔東去的長河。

I. 形容華夏四季美景句子

形容復華夏四季美景句子
春天氣候制宜人,空氣清新,天空晴朗。太陽已經升高,也更加溫暖了。它的萬道金光愉快地親吻著萬物,親吻著我們的面頰,那麼溫柔,那麼親切,就像是媽媽愛撫兒女一樣溫柔敦厚!
初夏,石榴花漸漸開放了,綠葉襯紅花,美麗極了。遠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燒的烈火,又像黃昏升起的紅艷艷的晚霞。
秋天的天空,格外高,格外藍;秋天的水,像詩章,像音樂;秋天的枝頭,掛滿香甜的果,顫著金色的葉。
路旁的樹木綴滿了銀花,毛茸茸的,比原先粗壯了,建築物像瓊樓玉宇似的閃著耀眼的銀輝。小路上就像鋪了一層白色的地毯,又彷彿妙手的畫家為大地繪成了一幅白色,純潔的圖案。

J. 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句子有哪些

1、漢字的節奏感與優雅的文體永遠是美麗的。——柳田邦男《在荒漠中遇見一本圖畫書》回

2、漢字!做為華夏大地答五千年來最偉大的結晶,造就了如今強盛的中國!四四方方是你的本貌,正氣凜然 剛正不阿是你的原性,外潤內圓標志著你的美感,博大精深註定讓你包羅萬象。——董卿《中國詩詞大會》

3、漢字中的藝術可大著呢,有時,漢字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照耀著你的靈感;有時,漢字像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依偎在你身旁;有時,漢字又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在書中跳舞。——酈波《中國詩詞大會》

4、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莊子·在宥》

白話譯文:天地不言語,它只是獨自美麗著,而一個人能否沐浴在天地萬物中,感受到美無處不在,這關乎於他的內心。

5、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讓世界為之贊嘆,讓國人為之驕傲!然而,時光流轉,時代變遷,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國傳統文化似乎被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季羨林《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