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平遙句子

平遙句子

發布時間: 2021-03-12 22:44:19

Ⅰ 贊美山西或平遙古城的詩句有哪些

1、《詠周卿士將台》

[明]任良弼

山城周室六軍台,世遠星移紫霧埋。

將壘四圍無鐵馬,女牆半落有蒼苔。

殿廊重建人安在?草木成林鳥復來。

從今誰主爭雄地?明月清風任往回。

2、《將台》

[明]梁檟

薄伐遺蹤今尚在,千秋感慨系人思。

不庭每動三邊燧,大將誰興六月師?

異代如聞新劍(王佩),荒台卻想舊旌旗。

聖朝莫道無張仲,輔國謨猷在此時。

3、《將台懷古》

[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當年曾此駐元戎。

貔貅簇擁兵戈肅,鳥雀喧呼壁壘空。

斷碣古台零夜雨,頹垣衰草到秋風。

膚功不與滄桑改,六月雄圖歌未窮。

4、《帝堯廟》

[清]劉興朴

古帝初封處,巍巍廟貌存。

花城千萬載,允矣百王尊。

5《堯廟》

[清]雷仁育

神堯功峻極,廟貌郁蒼蒼。

曠矣天無外,遐哉澤未忘。

依階懷古淡,入殿想洪荒。

於穆陶唐境,城隅有鳳翔。

Ⅱ 平遙古城文化內涵

文化價值
獨特而豐富的文化遺存:平遙古城自有築城活動以來,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保留的文化遺存數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時間長,是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寶庫」的山西省范圍內的一個「文物大縣」。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准,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藝術進步和美學成就。

海納百川[16]


漢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獻及實物可以查證。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發達的金融城市:平遙是中國古代商業中著名的「晉商」的發源地之一。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操縱和控制了中國的近代金融業。
歷史地位:平遙是中國古代商業中著名的「晉商」的

平遙古城(4張)
發源地之一。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文化價值: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前221年中國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一直是作為「縣治」的所在地,延續至今。這是中國最基層的一級城市。保存的古城牆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時的原狀,城內現存六大寺廟建築群和縣衙署、市樓等歷代古建築均是原來的實物。城內有大小街巷100多條,還是原來的歷史形態,街道兩旁的商業店鋪基本上是17—19世紀的建築。城內有3797處傳統民居,其中400多處保存價值較高,地方風貌獨特。
文化遺存:文化遺存獨特而豐富。
文化特色:具有漢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
晉商發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後,「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明清時期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21屆大會決定將平遙古城以古代城牆、官衙、街市、民居、寺廟作為整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宗教發展的實物標本。平遙古城是依據中國漢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築風格建立起來的。城牆及城內建築均保持著14 —18世紀的歷史風貌。 它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由於縣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遙古城內誕生了全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日升昌」的創立,在中國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標志著中國近代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和金融機體中生成。
日升昌
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一些大商號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系統。 在此種情形下,大宗的批發、運銷帶來巨額現銀的解運業務,於是一種新的解款方式-- 票號匯兌 便應運而生。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遙西大街 ,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兼營存放銀業務的 「日升昌」票號三年之後,在山東、河南、遼寧、江蘇等省先後設立分支機構 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 新加坡 、俄羅斯等國家 。當時,在「 日升昌 」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里的票號竟多達二十二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可見,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平遙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民間社火
旱船 用竹條、木條、綵綢編紮成彩舫,四周用綢緞圍合,面用木條、綢緞搭篷。表演時以吹鼓樂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綵帶系船駕於肩上,假腳盤坐"船"中 ,似乘船狀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槳在前劃引 。內容多為古代戲劇中與船有關的故事、有《打漁殺家》《許仙游湖》、《秋江》等。
1高蹺用兩根木棍製成蹺腿,一般在6尺上下 ,高者達1丈2尺。木棍上端處橫裝踏板,表演時演員的小腿綁在木棍上端,腳踏踩板,按各種舞步走動表演。技藝高超者,可跳躍板凳、桌子等障礙物或跌八叉、"金雞獨立"、下軟腰。傳統內容有《白蛇傳》、《慶頂珠》、《狐狸冤》、《唐僧取經》。新中國成立後,又加入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送子參軍》、《計劃生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本縣北城村、干坑村高蹺表演出名.
2抬閣將鐵桿固定在抬桿上端,抬桿周圍用蓮花、彩雲等各種道具裝飾起來,再將三四個扮演各種戲劇人物和神話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鐵桿上,由成年男子抬著,在行進中表演。內容有50餘種,其中包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貴圖》、《火焰駒》、《斷橋》、《虹霓關》、《起解》、《百花亭》、《盜靈芝》、《下河東》《揀柴》、《蘇護送女》、《雙弔孝》、《黃河陣》、《祥麟鏡》、《反棠邑》、《狐狸緣》、《鳳儀亭》、《血手印》等
龍燈 用竹、木、布等材料製作精製的龍頭,再以竹圈製成若干節龍身 ,用布圍起連接成長達20米以上的龍身 、龍尾,上畫龍麟、龍爪圖案。表演時一人用木桿舉龍頭,十數人用木桿分節舉龍身、龍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戲龍引路。在吹打樂伴奏下,舞動龍頭,龍身隨龍頭走向翻滾起伏,蜿蜒擺動 。表演形式有《二龍戲珠》 、《調四角》、《八調調》、《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龍首龍身內置有蠟燭,晝夜兼可表演。夜間表演時,龍體內燈火通明,氣勢頗為壯觀。
3竹馬用竹皮或竹篾紮成,外面以綾紗裱糊,再經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截,固定在十二三歲男童的前胸、後腰。身系若干小銅鈴。竹馬隊一般由14名兒童扮演,12匹馬表現十二生肖,前面一個引導的叫馬頭,用戲劇表演中的佛塵指揮,後面一個是馬尾。其餘表演者手持馬鞭,象騎著馬奔跑一般,伴之連連作響的鈴當聲聲,猶如萬馬奔騰。夜間,竹馬身上置放燈燭,表演起來尤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雙八調》《單八調》、《剪子股》、《八調調》、《對竹馬》、《沒頭頭》、《三環套耳》等。
4節節高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實際表演難度更大。表演者多為7歲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妝打扮成各種戲劇人物 ,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雙肩上面,無須任何綁系,全憑孩童雙腿膝部靠在成人後腦部,用勁站立,類似雜技表演。成年人隨著音樂節奏,在行進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應舞出各種動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劇目以《西遊記》、《八仙過海》等居多,深受群眾喜愛。
5地秧歌地秧歌有舞有唱,樂器有腰鼓兩面,鈸、釵各一付,鑼兩面,口刮四面,有條件時樂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應增多。一位手搖撥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 ,以平遙方言即興演唱吉祥而風趣的 「四六句子」。句段間,各種樂器驟然齊擊,緊鑼密鼓的間奏,鏗鏘悅耳。腰鼓手是樂隊的核心 ,拉開演奏架勢 ,手舞足蹈,在隊伍中走來走去,十分活躍。其他樂手既敲擊,又表演 ,形態自如 。地秧歌流傳較廣的傳統曲目有《觀五京》、《十盞燈》、《王祥孝母》等。
民間工藝
1手工布鞋「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足」。手工布鞋最顯著特點是透氣、吸汗性強,並增強足部對周圍環境的伸展性和適應性,進而實現對人體從足部到身體的保養。貓頭鞋又名虎頭鞋,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的女紅水平。鞋體模貓狀虎,憨態可掬,寓意避邪消災、吉祥富貴。柔軟的胎體對小兒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養作用。
2推光漆器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藝品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緻、閃光發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誠為漆器中之精品。據記載,平遙製作推光漆器始於唐代開元年間,具有悠久的歷史。現有品種多為高檔屏風、掛屏等 。底漆多以墨黑、霞紅 、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平遙推光漆器的生產,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平遙推光漆器遠銷世界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平遙推光漆器,先後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和金杯獎。世界博覽會優質產品,遠銷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市場的暢銷產品。
平遙古城十大怪
首怪:平遙怪是平遙怪,平遙稱呼是首怪,貴傑(譯音)領著去拜年,高高、大大(譯音)跑 在前,爺爺、呀呀(譯音)初一拜,蔣蔣、百百(譯音)初二拜,二老、二忙(譯音) 是初三,初四隨 著跌跌、忙忙(譯音)把家歸。【註:貴傑(譯音)-過節 高高、大大(譯音)-哥哥姐姐呀呀(譯音)-奶奶 蔣蔣、百百(譯音)-外公外婆 二老二忙(譯音)-二叔二嬸 跌跌忙忙(譯音)_父母】
二怪:平遙牛肉聞天下,不見田野有牛跡
三怪:平遙小麥稀,麵食多的數不清。
四怪:平遙人多地畝少,物產貧乏盛產少,票號鏢局卻振天下。
五怪:平遙三輪車二頭踩,拉著美女跑的快。【註:平遙三輪車因其裝有一個鏈盤、兩個飛輪、一個小換向鏈盤,所以平遙三輪前踩踏或後 踩踏三輪車都為前行,在全國唯平遙所獨有】
六怪:平遙美女額頭蓋公章,不是公章是拔罐痕。【註:平遙人乃至山西晉中地區人在患感冒病或頭痛腦熱時,常以小火罐在額頭拔罐治療。】
七怪:平遙房子半邊蓋,財水不能往外流。【註:平遙老民居的房脊都在房屋後牆,成一面坡式單向流水,其它地區房脊在房屋中部為人 字形兩面坡雙向流水。平遙講究雨水為財,財水不外流。】
八怪:平遙男女老少喊透他,不喊透他不說話。【註:透他為平遙方言口頭臟話。就是「日」的意思。】
九怪:平遙廁所比井大,方便先要上大橋。【註:在平遙民居中,廁所多以用磚石修一大坑或用大形水缸埋在地下,口部架兩塊木板或石 板。】
十怪:平遙土炕大而寬,三代同床還有餘。[17]

Ⅲ 有沒有關於「平遙古城」的詩句

1、《平遙夜坐》[明]韓邦奇。漠漠荒城暮,飄飄旅笛哀。坐看寒燭盡,愁絕夜更催。

譯文:廣漠的荒城的晚上,飄來陣陣旅客哀鳴的笛聲。獨坐著看著寒燭燃盡,滿心惆悵夜色更是漫長。

2、《平遙古城》[當代]謝虹。一本典藏的古籍。吹動了歷史。一百零八年的是非恩怨。誰來詮釋。光陰阻滯。收攏於風雨之後的古城。被喧嘩驚擾了。打磨得又黑又亮的漆器。端坐在貨架上。睜著眼睛。找不到自己的出處。

3、《平遙古城》[當代]范國棟。平心凡人走春秋, 遙征遠途記初心。古聖前賢留遺產, 今才後傑營新城。

4、《沁園春.平遙古城》[當代]李生榮。三晉大地,百花飄香。看太、呂二山,生機勃勃。汾河兩岸,春意滔滔。商道先驅,文明故里,歷史名城聲譽高。

迎友人, 賞文化遺產,無不妖嬈。風水寶地藏嬌,激千年壽龜舞身腰。歷六朝五代,訴說文明;千秋百世,引領風騷。一睹芳容,為之傾倒,大筆如椽恣意雕。好去處,贊平遙古城,能有今朝。

5、《吟平遙市樓》[當代]李生榮。鎮城之寶井上樓,歷經滄桑歲月稠。每當回憶崢嶸史,早有印記刻上頭。今日雄姿重抖擻,繼往開來寫春秋。無限風光填新意,笑迎賓客到此游。巍峨秀挺拱北斗,大名兆起四海酬。絕好勝景長看取,彪炳青史千古留。

6、《平遙三寶》[當代]范國棟。推光漆器,傳承千年,描金彩繪,獨具匠心。平遙牛肉,古法炮製,色香味美,譽滿華夏。古陶山葯,地方小參,滋補聖品,傳世佳餚。美哉!平遙古城,晉商之心,世界遺產,中外馳名。嘆哉!三晉大地,晉善晉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壯哉!盛世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安康,雄於地球。

Ⅳ 平遙旅遊好心情的句子

1、想呼吸著每座城市的空氣,想感受著每座城市的人兒,想看著每座城市的風景。

2、旅遊,不要害怕錯過什麼,因為在路上你就已經收獲了自由自在的好心情。切忌貪婪,恨不得一次玩遍所有傳說中的好景點,累死累活不說,走馬觀花反而少了真實體驗,要知道,當你一直在擔心錯過了什麼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錯過了旅遊的意義。

Ⅳ 平遙的民風民俗

1.高蹺
用兩根木棍製成蹺腿,一般在6尺上下,高者達1丈2尺。木棍上端處橫裝踏板,表演時演員的小腿綁在木棍上端,腳踏踩板,按各種舞步走動表演。技藝高超者,可跳躍板凳、桌子等障礙物或跌八叉、「金雞獨立」、下軟腰。傳統內容有《白蛇傳》、《慶頂珠》、《狐狸冤》、《唐僧取經》。新中國成立後,又加入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送子參軍》、《計劃生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本縣北城村、干坑村高蹺表演出名。
2.抬閣
將鐵桿固定在抬桿上端,抬桿周圍用蓮花、彩雲等各種道具裝飾起來,再將三四個扮演各種戲劇人物和神話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鐵桿上,由成年男子抬著,在行進中表演。內容有50餘種,其中包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貴圖》、《火焰駒》、《斷橋》、《虹霓關》、《起解》、《百花亭》、《盜靈芝》、《下河東》《揀柴》、《蘇護送女》、《雙弔孝》、《黃河陣》、《祥麟鏡》、《反棠邑》、《狐狸緣》、《鳳儀亭》、《血手印》等。
龍燈用竹、木、布等材料製作精製的龍頭,再以竹圈製成若干節龍身,用布圍起連接成長達20米以上的龍身、龍尾,上畫龍麟、龍爪圖案。表演時一人用木桿舉龍頭,十數人用木桿分節舉龍身、龍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戲龍引路。在吹打樂伴奏下,舞動龍頭,龍身隨龍頭走向翻滾起伏,蜿蜒擺動。表演形式有《二龍戲珠》、《調四角》、《八調調》、《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龍首龍身內置有蠟燭,晝夜兼可表演。夜間表演時,龍體內燈火通明,氣勢頗為壯觀。
3.竹馬
用竹皮或竹篾紮成,外面以綾紗裱糊,再經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截,固定在十二三歲男童的前胸、後腰。身系若干小銅鈴。竹馬隊一般由14名兒童扮演,12匹馬表現十二生肖,前面一個引導的叫馬頭,用戲劇表演中的佛塵指揮,後面一個是馬尾。其餘表演者手持馬鞭,象騎著馬奔跑一般,伴之連連作響的鈴當聲聲,猶如萬馬奔騰。夜間,竹馬身上置放燈燭,表演起來尤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雙八調》《單八調》、《剪子股》、《八調調》、《對竹馬》、《沒頭頭》、《三環套耳》等。
4.節節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實際表演難度更大。表演者多為7歲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妝打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雙肩上面,無須任何綁系,全憑孩童雙腿膝部靠在成人後腦部,用勁站立,類似雜技表演。成年人隨著音樂節奏,在行進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應舞出各種動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劇目以《西遊記》、《八仙過海》等居多,深受群眾喜愛。
5.地秧歌
地秧歌有舞有唱,樂器有腰鼓兩面,鈸、釵各一付,鑼兩面,口刮四面,有條件時樂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應增多。一位手搖撥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以平遙方言即興演唱吉祥而風趣的「四六句子」。句段間,各種樂器驟然齊擊,緊鑼密鼓的間奏,鏗鏘悅耳。腰鼓手是樂隊的核心,拉開演奏架勢,手舞足蹈,在隊伍中走來走去,十分活躍。其他樂手既敲擊,又表演,形態自如。地秧歌流傳較廣的傳統曲目有《觀五京》、《十盞燈》、《王祥孝母》等。

Ⅵ 贊美平遙古城優美詞彙

漫步在平遙古城內,我們好象回到了明清時代,給人一種古卜的美。

Ⅶ 關於山西平遙古城的一段話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Ⅷ 贊美山西或平遙古城的詩句,求求

歷代詠平遙古城詩詞
詠周卿士將台

[明]任良弼

山城周室六軍台,世遠星移紫霧埋。

將壘四圍無鐵馬,女牆半落有蒼苔。

殿廊重建人安在?草木成林鳥復來。

從今誰主爭雄地?明月清風任往回。

將台

[明]梁檟

薄伐遺蹤今尚在,千秋感慨系人思。

不庭每動三邊燧,大將誰興六月師?

異代如聞新劍(王佩),荒台卻想舊旌旗。

聖朝莫道無張仲,輔國謨猷在此時。

將台懷古

[清]朱宗元

一望平台落日中,當年曾此駐元戎。

貔貅簇擁兵戈肅,鳥雀喧呼壁壘空。

斷碣古台零夜雨,頹垣衰草到秋風。

膚功不與滄桑改,六月雄圖歌未窮。

帝堯廟

[清]劉興朴

古帝初封處,巍巍廟貌存。

花城千萬載,允矣百王尊。

堯廟

[清]雷仁育

神堯功峻極,廟貌郁蒼蒼。

曠矣天無外,遐哉澤未忘。

依階懷古淡,入殿想洪荒。

於穆陶唐境,城隅有鳳翔。

市樓金井

[清]王綬

鹵沉火舉異難同,潛蓄金波養不窮。

官舍移闌思甄濟,故牆無恙號韓公。

五行氣正民生遂,百尺樓高物象雄。

愁向景陽陳瑣事,仲宣宅在萬山東。

鳳鳥棲台

[清]王綬

城闉突兀鳳棲台,節節何年傍此隈。

凡鳥從王協律至,飛龍偕子命官來。

蒼涼彩翼孤雲影,寂寞光儀宿草荄。

盛世潁川符上端,文章應不靳昭回。

鳳凰台

[清]雷河清

鳳鳥雲儀處,巋然見古台。

蒼茫侵碧落,突兀傍城隅。

羽憶當年集,桐傳舊尹栽。

文明今有象,翹望九苞來。

賀蘭仙橋

[清]王綬

杖作清風覆作雲,側欹橋畔水成文。

丹還大鼎仍游世,鶴唳中霄卻溷群。

瀛海葯藍歸絕嶠,陶成花氣醉微醺。

何時饋到胡麻飯,問我神仙骨幾分。

書院弦歌

[清]陸豹雯

沨沨四境讀書聲,為政宜民教與耕。

黍稷環閭思雨潤,范模比屋待陶成。

宵燈壁火同藜照,問字傳經看負贏。

化際軒虞應致此,慎終如始在賢明。

書院弦歌

[清]冀步雲

盛世崇文治,弦歌續古風。

三餘勤誦讀,午夜亟研窮。

繼晷宵燈永,談經俗慮空。

琴音流院宇,書韻徹西東。

地接汾河勝,師承卜嶺宗。

幸參諸子列,學道有深衷。

河橋野望

[清]陸豹雯

山明水秀絕纖埃,四顧雲天畫作堆。

殿閣玲瓏空翠接,鳧鷗出沒軟沙開。

行人歷歷長虹外,短笛蕭蕭暮雨來。

珍重萬行宮柳路,待成蔭後好登台。

Ⅸ 怎麼形容平遙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遺產中心描述稱: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9)平遙句子擴展閱讀: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

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