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賣茶葉詞語

賣茶葉詞語

發布時間: 2021-02-24 17:04:46

Ⅰ 形容茶葉的詞語有哪些

清洌 醇厚 芬芳 濃釅 怡人 清香 沁著茶香 齒頰留香 芝蘭之氣 舌尖微版甜

Ⅱ 表示茶葉的詞語

形容茶葉的詞語:清洌
醇厚
芬芳
濃釅
怡人
清香
沁著茶香
齒頰留香
芝蘭之氣

Ⅲ 描述茶葉的詞語有哪些

茶最先是作為食用和葯用的,飲用是在食用、葯用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人利用茶的年代久遠,可上溯到神農時期,但飲茶的歷史相對要晚一些。先秦時期可能在局部地區(茶樹原產地及其邊緣地區)已有飲茶,但目前還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一 ) 飲茶始於西漢
關於飲茶的起源,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壇,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魏晉說
1、先秦說
陸羽根據《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的記載,認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經·六之飲》)神農即炎帝,與黃帝同為中國上古都部落首領。然而《神農食經》據今人考證成書在漢代以後飲用始於上古原始社會只是傳說,不是信史。 清人顧炎武認為,「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日知錄·茶》)顧炎武認為飲茶始於戰國時代也只是推測,並無直接的證據。先秦飲茶,不是源於傳說,就是間接推測,並無可靠材料來證明。
2、三國說
《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有「密賜荼荈以代酒」,這種能代酒的飲料當為茶飲料,足以證明吳國宮廷已經飲茶。據此,《南窗紀談》認為中國飲茶始於三國。 三國時代東吳飲茶是確鑿無疑,然而東吳之茶當傳自巴蜀,巴蜀的飲茶要早於東吳,因此,中國的飲茶一定早於三國時代。
3、魏晉說
唐裴汶《茶論》、《膳夫經手錄》認為飲茶始於晉,宋《集古錄》認為飲茶始於魏晉。
4、西漢說
清代郝懿行在《證俗文》中指出:「茗飲之法,始見於漢末,而已萌芽於前漢。司馬相如凡將篇有荈詫,王褒僮約有武陽買荼。」郝懿行認為飲茶始於東漢末,而萌芽於西漢。
西漢著名辭賦家王褒《僮約》「烹荼盡具」的約定,是關於飲茶最早的可信記載。《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一般都認為「烹荼」、「買荼」之「荼」為茶。《僮約》訂於兩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國人飲茶不會晚於公元前一世紀中葉的西漢晚期。我們認為中國的飲茶始於西漢,而飲茶晚於茶的食用、葯用,中國人發現茶和用茶則遠在西漢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王褒是四川資中人,買茶之地為四川彭山。最早對茶有過記載的王褒、司馬相如、揚雄均是蜀人,可見是巴蜀之人發明飲茶。
從兩漢到三國,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物,飲茶限於王公朝士。《三國志·吳志·韋曜》記:「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荼荈以代酒。」孫皓密賜韋曜以茶代酒,可見東吳宮中飲茶。
西晉詩人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雲:「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說成都的香茶傳遍九州,這雖有文人的誇張,卻也近於事實。《桐君錄》記:「西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巴東別有真香茗。」晉陶潛《搜神後記》:「晉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晉王浮《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說明在兩晉時期,湖北、安徽、江蘇、浙江這些地區已產茶。
兩晉時期,飲茶由上層社會逐漸向中下層傳播。晉干寶《搜神記》:「夏侯愷字萬仁,因病死,……如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荼飲。」這雖是虛構的神異故事,但也反映普通人家的飲茶事實。《廣陵嗜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買。」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賣茶,市民爭相購買,這反映平民的飲茶風尚。
南朝宋人山謙之《吳興統記》載:「烏程 溫山,出御荈」「長興 啄木岑,每歲吳興、毘陵二郡太守採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烏程溫山產貢茶,長興縣有境會亭,兩郡太守在此宴集,督造茶葉。江南一帶不僅飲茶,茶葉生產也有一定的規模。《南齊書·武帝本紀》:「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荼飲、干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南朝齊武帝詔告天下,靈前祭品設茶等四樣,不論貴賤,一概如此。可見茶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後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槳,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時給事中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北朝人原本渴飲酪槳,但受南朝人的影響,如劉鎬等,也喜歡上飲茶。
飲茶始於西漢,起源於巴蜀,經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逐漸向中原廣大地區傳播,飲茶由上層社會向民間發展,飲茶、種茶的地區越來越廣。
茶與宗教結緣

漢魏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同時也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時期,茶以其清淡、虛靜的本性和卻睡療病的功能廣受宗教徒的青睞。
(一)道教與茶
道教徒煉丹服葯,以求脫胎換骨、羽化成仙,於是茶成為道教徒的首選之葯,道教徒的飲茶與服葯是一致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雜錄》記:「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飲茶可使人「輕身換骨」,可滿足道教對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追求。 晉惠帝時著名道士王浮的《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曰:『予丹邱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神仙丹邱子向虞洪乞茶喝。
道教徒的宣揚,提高了茶的地位。
(二)佛教與茶
《晉書·藝術傳》記:「單道開,敦煌人也。……時夏飲荼蘇,一二升而已。」單道開乃佛徒,曾往後趙京城——鄴城(今河南安陽)的法琳寺、臨漳縣的昭德寺,後率弟子渡江至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又轉去南海各地,最後歿於廣東羅浮山。他在昭德寺首創禪室,坐禪其中,晝夜不卧,飲茶卻睡解乏以禪定。 晉僧懷信《釋門自鏡錄》:「跣足清淡,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食不擇甘旨,使喚童僕,要水要荼。」魏晉之際,析玄辯理,清談風甚。佛教初傳,依附玄學。佛徒追慕玄風,煮茶品茗,以助玄談。
《續名僧錄》:「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荼。」法瑤是東晉名僧慧遠的再傳弟子,著名的涅盤師。法瑤性喜飲茶,每飯必飲茶。
《宋錄》:「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曇濟十三歲出家,拜鳩摩羅什弟子僧導為師。他從關中來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創立了成實師說的南系——壽春系。曇濟擅長《成唯實論》,對「三論」也頗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論》。他在八公山東山寺住了很長時間,後移居京城的中興寺和庄嚴寺。兩位王子拜訪曇濟,曇濟設茶待客。
佛教徒以茶資修行,單道開、懷信、法瑤開茶禪一味之先河。
客來敬茶

王褒《僮約》中的「烹荼盡具」便是規定在家中來客之後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晉中興書》記:「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安既至,所設唯荼、果而已。」陸納以茶和水果待客。
南朝宋人劉義慶《世語新說·紕漏》記:「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飲,便問人雲:『此為荼,為茗?』」客人入坐完畢,便開始上茶。同書還記:「晉司徒長史王蒙好飲荼,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王蒙「人至輒命飲之」,這是他好客的表現。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客來到來,見面寒暄之後,先請飲三杯茶。
客來敬茶不僅是世俗的禮儀,曇濟和尚也是以茶待客,道俗相同。
客來敬茶在兩晉南北朝時成為中華民族普遍的禮俗。
茶文學初興

晉宋時期的《搜神記》、《神異記》、《搜神後記》、《異苑》等志怪小說集中便有一些關於茶的故事。左思的《嬌女詩》、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詩、王微的《雜詩》是最早的茶詩。南北朝時女文學家鮑令暉撰有《香茗賦》,惜散佚。西晉杜育的《荈賦》是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茶為題材的散文,才辭豐美,對後世的茶文學創作頗有影響。宋代吳俶《茶賦》稱:「清文既傳於杜育,精思亦聞於陸羽。」可見杜育《荈賦》在茶文化史上的影響。
杜育《荈賦》也是只剩殘篇,存文如下:「靈山惟岳,奇產所鍾。厥生荈草,彌谷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 。」「調神和內,慵解倦除。」
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文學初步興起。
茶藝萌芽

茶藝是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它包括選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程式和技藝。
杜育的《荈賦》中有對於茶藝的描寫,如擇水:「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擇取岷江中的清水;選器:「器擇陶簡,出自東隅」,茶具選用產自東隅(今浙江上虞一帶)的瓷器;煎茶:「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 。」煎好的茶湯,湯華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燦爛;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劉。」用匏瓢酌分茶湯。
《荈賦》所描述的,是中華茶藝的雛形,且茶藝發源於巴蜀。
飲茶習俗的形成

陸羽《茶經·六之飲》也稱:「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茶經》認為當時的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以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及湖北、山東一帶最為盛行,把茶當作家常飲料,形成「比屋之飲。」 陸羽《茶經》初稿約成於代宗永泰元年,定稿於德宗建中元年。《茶經》的流行,進一步推動了飲茶風俗的形成。
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狹,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窮曰竟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封演認為禪宗促進了北方飲茶的形成。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彌漫朝野,「窮日竟夜」,「遂成風俗」,且「流於塞外」。
晚唐楊華《膳夫經手錄》載:「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以後盛矣。」楊華認為茶始興於玄宗朝,肅宗、代宗時漸多,德宗以後盛行。
《茶經》、《封氏聞見記》、《膳夫經手錄》關於飲茶發展和普及的觀點基本一致。開元以前,飲茶不多,開元以後,特別是建中(公元780)以後,舉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農工商,無不飲茶。不僅中原廣大地區飲茶,而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飲茶。甚至出現了茶鋪,「自鄒、齊、泡、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買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舊唐書·李鈺傳》:「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既祛竭乏,難舍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甚。」茶於人如同米、鹽一樣不可缺少,田閭農家,同樣嗜好。
由上可知,中國人飲茶習俗形成於中唐。
飲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宋梅堯臣《南有嘉茗賦》雲:「華夷蠻豹,固日飲而無厭,富貴貧賤,亦時啜無厭不寧。」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鰲鋪」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序雲:「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顧近歲以來,采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茶肆」記:「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止用瓷盞漆托供賣,則無銀盂物也。夜市於大街有東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遊玩觀之人。大凡茶樓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司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謂之『掛牌兒』。人情茶肆,本非以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又有茶肆專是王奴打聚處,亦有諸行借買志人會聚行老,謂之『市頭』。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駐足之地也。更有張賣店隔壁黃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內王媽媽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車兒茶肆、將檢閱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約友會聚之處。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點送鄰里茶水,倩其往來傳語。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乞覓錢物,謂之『齪茶』。僧道頭陀欲行題注,先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階。」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還有東擔浮鋪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有以茶水點送門面鋪席,僧道頭陀以茶水沿門點送以為進身之防。茶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31

Ⅳ 茶葉店名字

田園茶葉店,方圓之緣茶葉店,千里香茶葉店,一品茶葉店,三有茶葉店,強順茶葉店,茁科茶葉店,澳林茶葉店,寶平茶葉店,楓禾茶葉店。

Ⅳ 寫茶的詞語50個

1、茶飯無心
沒有心思喝茶吃飯。形容心情焦慮不安
2、酒余茶後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3、不茶不飯
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4、殘茶剩飯
殘留下的一點茶水,剩下來的一點食物。
5、茶餘飯後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6、茶餘酒後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7、粗茶淡飯
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朴。
8、三茶六飯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9、茶餘飯飽
泛指閑暇之時。元•關漢卿《斗鶴鵲•女校尉》曲:「茶餘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明•湯顯祖《牡丹亭•訓女》:「從今後茶餘飯飽破工夫,玉鏡台前插架書。」也作「茶餘飯後」。沙汀《炮手》:「他看出他的失慎已經成了~的重要話柄。」又作「茶餘飯後」。
10、家常茶飯
家庭中的日常飲食。多用以喻極為平常的事情。
11、酒後茶餘
見「酒餘茶後」。
12、酒餘茶後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13、浪酒閑茶
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14、榷酒征茶
徵收酒茶稅。亦泛指苛捐雜稅。
15、三茶六禮
猶言明媒正娶。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六禮,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儀式。參閱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四、《儀禮•士昏禮》。
16、挑茶斡刺
尋事生非。
17、酒後茶餘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18、茶杯風暴
一款物理類益智游戲,帶著暴風小子坐上他神奇的茶杯里,開始一段奇妙的冒險吧。暴風小子的哥哥烏雲小子製造了一個夢境般的神奇世界,等你來這里探險,解開迷題、躲避陷阱、打敗壞蛋。
19、茶之六度
遇水舍已,而成茶飲,是為布施;
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
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
20、茶葉之路
《茶葉之路》全書26萬字,圖文並茂,揭示了300年前中俄貿易的經濟謎團,記述了在清朝中期,中國已經形成的極具規模、先進合理的資本主義股份商業集團,高峰時直接僱傭員工七千人之眾,動用資金數億兩白銀,間接影響大半個中國幾十萬人口。由於茶葉之路的存在,使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世界東西方構成了兩個中心,有人甚至斷言那時的世界經濟文化中心在東方。此書史詩般地再現了長達兩個半世紀的中俄雙邊貿易場景。
21、禪茶一味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
22、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23、茶飯不思
茶飯不思【解釋】:沒有心思喝茶吃飯。形容心情焦慮不安。指一個人丟了很重要的東西,連吃飯喝茶的時間都沒有了。思考一件重要的事情,茶點和飯都吃不下。
24、趙州禪茶
趙州禪茶頌
很美很美的一首歌,從歌詞到曲子,從調子到意境,沒有不美的地方。詞是凈慧老和尚寫的,只有他老人家這么高風亮德的神仙,才能寫出這么美的歌詞啊!
趙州禪茶頌-----為天下趙州禪茶文化交流會而作
趙州一碗茶,今古味無差
根植菩提種,葉抽智慧芽
瞿曇曾記莂,鴻漸復添蛇
甌注曹溪水,薪燒鷲嶺椏
虛空為玉盞,雲水是生涯
著意嘗來淡,隨緣得處佳
正清和雅氣,喜舍慈悲花
上供諸佛祖,平施百姓家
人人親受用,處處絕塵渣
林下清和滿,廛中敬寂誇
千年逢盛會,四海頌蒹葭
三字禪茶意,和風送爾暇
25、茶語清心

26、茶如人生
學會品茶,學會泡茶,學會奉茶!這是人間的三道茶。茶與佛,道,儒三家融會貫通,講究的是提升人們感恩的心態:真誠付出,坦然接受,熱枕生活。在泡茶時,我們在學習真誠的奉獻;在喝茶時我們在學習坦然的接受;在泡飲的同時,我們更在學習感懷感激生活中的美麗,輕松與寧靜。太安逸的生活會使人頹廢,太忙碌的生活會使人疲憊,太平凡的生活會使人丟棄激情。在品嘗一杯茶時,該去感悟,感激,感謝,一杯清淡微甘的茶!
27、茶清酒濁
28、茶為國飲
29、品茶論道
品茶是一種心情,在是茶的味道,通過品茶把我們的內心放鬆下來.
論道即談論儒家經義
30、茶通天下
31、一盞清茶
32、茶清酒濁
33、茶三酒四
所謂「茶三酒四」是說一起品茶的人不宜多,二三人足矣,以保持一種優雅清凈、細細品 的氛圍,真如明人所說:「飲茶以客少為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所謂施茶,就是喝茶解渴而已。而飲酒卻與此不同,人多, 籌交錯,猜舉行令,氣氛歡快熱烈;否則,一個人蠻頭喝悶酒,就大約是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了。這就是因為喝酒所追求的與品茶恰好相反、它企盼達到一種豪放爽快的境界,因此才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放,「一醉方休」的痛快,「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義氣。一靜一動,一深沉一熱烈,這是茶文化與酒文化一個很大的區別。
34、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是一個民間俗語 .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所以酒滿些敬人;而茶是熱的,茶滿了客人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的手被燙,有時還會因手受燙而致使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相傳:宋代有一位很有明望的官員,他為人隨和。熱情好客,經常有朋友來找他聊天,凡來做客的人他都會熱情招待,並奉上一杯茶後邊喝邊聊天。住在他官邸附近的一位秀才經常到他官邸聊天喝茶。一天,這位秀才與往常一樣來到這位官員的官邸,當時這位官員正在處理一件緊急公務,這位秀才的到來打亂了他的思路。但是,即然客人來訪,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公務,命人沖泡一杯靚茶奉上並與其傾談。談了一陣後,這位官員覺得秀才並無大事相商而純屬聊天時,便禮貌地告訴秀才今天有緊急公務要處理,沒有時間奉陪,敬請秀才理解。本來這位秀才應該立即告退離開,但這位秀才偏不告退離開。繼續與這位官員聊天飲茶。急得這位官員不知如何是好?後來這位官員心生一計,在與秀才聊天時顛三倒四,斟茶倒水時故意倒的滿滿的並使茶水溢出,意即我己心急如焚無心再與你聊天。起初,秀才並不在意,後來秀才見這位官員接二連三的如此才恍然大悟,知道主人己下了逐客令,於是趕緊離開。
後來這件事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並在後來逐漸演變成為「茶滿欺人」這一茶俗,而隨同「酒滿敬人」成為民間的一大習俗而廣為流傳。
35、故人寄茶
《故人寄茶》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曹鄴的代表作品之一,收錄於《全唐詩》,屬於五言古體詩。作者由於朋友寄的「九華英」珍貴無比,邀僧人一同品茶、賞月吟詩。詩句意境高雅清新,透射作者好茶,惜故,樂眾的高雅情操。
詩詞原文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36、汲江煎茶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一一OO),蘇軾被貶在儋州(今海南島儋縣);這首詩就是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詩中描寫了作者月夜江邊汲水煎茶的細節,具體地反映了被貶遠方的寂寞心情。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

外形顏色:翠綠、嫩綠、綠、深綠
湯色:綠、淺綠、橙黃、橙紅等
香氣:高長、板栗香、花香、濃郁等
湯色:明亮、渾濁等
葉底:柔軟、勻整、深綠、明亮等

Ⅵ 茶葉廣告詞

我來兩句 我賣給您的是鐵觀音茶葉 您買走的是非凡的品位 呵呵或我們不是賣茶給您 我們只是賣您非凡的品味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Ⅶ 關於茶葉的詞語

1.鑒賞香茗
2.孟臣淋霖
3.烏龍入宮
4.懸壺高沖
5.春風拂面

Ⅷ 茶的詞語有哪些

茶的詞語 :
茶葉、
喝茶、
茶杯、
茶房、
茶館、
冰茶、
綠茶、
茶油、
茶湯、
茶磚版、
茶園、
茶鏡、
茶樓、權
茶水、
沱茶、
黃茶、
茶具、
茶飯、
茶社、
花茶、
茶晶、
茶食、
麵茶、
茶托、
磚茶、
奶茶、
烹茶、
毛茶、
茶炊、
清茶

清茶淡飯 [qīng chá dàn fà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飯食非常簡單
出 處
《警世通言》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清湯寡水 熬姜呷醋
反義詞
山珍海味

Ⅸ 形容茶葉的詞語

清洌 醇厚 芬芳 濃釅 怡人 清香 沁著茶香 齒頰留香 芝蘭之氣 舌尖微甜,一股茶香慢慢從鼻端沁到咽喉

Ⅹ 賣茶葉的基本用語

1、精醇手藝抄,凈鮮好茶。

2、舉杯齊眉,五十年的敬業。

3、品茶高手五十年的選擇。

4、杯外歲月長,杯里美茗揚。

5、一品金駿眉,一葉五十載。

6、駿行千里,茶道自然。

7、一葉半世紀,一壺蘊駿德。

8、五十年的沉澱,金駿眉的沉香。

9、茶香半世紀,一品金駿眉。

10、相識梁俊德,香知金駿眉。

11、制茶五十載,德馨茶更香。

12、駿德五十載,駿眉五洲香。

13、茶香五十載,一品金駿眉。

14、駿眉一杯嘗,德厚五十載。

15、天下茗駿,百年弘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