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句子大全 » 漢語詞語修辭

漢語詞語修辭

發布時間: 2021-02-01 08:47:33

⑴ 漢語語法與修辭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修辭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借代:不直說事物的名稱,而是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來代替本事物。

設問:為了揭示下文,強調某種觀點而有意提問

反問 :以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內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

比喻:是找出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有相似點才能構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體喻體和喻詞;

對偶:主要針對句子的結構而言,構成對偶的上下句之間必須字數相同,意思相對或相反,兩句才能構成對偶。

反語:就是用褒詞表達貶意。如"多麼美麗的名稱-進取性",這里的"多麼美麗的名稱"是褒詞但表貶意。

頂針:是指把前一句結尾的詞語作為後一句起頭的詞語的修辭方法。例如: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竹根。

摹狀:是指對事物的形狀、聲音、色彩如實的摹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如:他們輕輕的劃著船,般兩邊的水嘩、嘩、嘩。

迭字:是指:就是一個字重復使用,例如:綠油油的水草。

雙關: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語義和語音的條件,有意使語意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方法就是雙關。雙關有四種:1.諧音雙關。2.語意雙關。3.音、形雙關。4.音、形、義雙關。

諱飾:遇到忌諱的事物不便直說,而用旁的話來代替它、裝飾它的一種修辭方法。

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誇張:運用豐富的想像,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的擴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方法。

反復: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的一種修辭方法。

擬人:藉助豐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擬成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

⑵ 漢語修辭中詞語的錘煉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第二章 詞語的錘煉
「推敲」「語不驚人死不休」是古人錘煉詞語的座右銘。

第一節 詞語錘煉的基本要求
一、准確朴實
「文以辨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劉勰)
1、政治活動中的名稱用語要准確。如:「中國政府代表團」和「中央政府代表團」。
2、商務活動中的提法要准確。如:「偷稅」和「漏稅」。
3、文藝作品中的詞語要准確。如:「孤兒」和「棄兒」。
4、用詞語要精當並朴實無華。「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朴字見色。」(清•沈德潛)
二、簡潔有力
「凡文筆老則簡,意真則簡,辭切則簡,理當則簡,味淡則簡,氣蘊則簡,品貴則簡,神遠而含藏不盡則簡,故簡為文章盡境。」(清•劉大櫆)
1、人物描寫中的「白描」 求簡潔。
2、文章題目和新聞標題力求簡潔。
三、新鮮活潑
古人就提出詞語要新鮮活潑。唐代韓愈提出「惟陳言之務去」。清代李漁說:「人惟求舊,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稱也。而文章一道,較之他物,尤加倍焉。」
1、新鮮活潑是作家創造精神的體現。
2、新聞標題要新鮮活潑。
3、體育詞語的使用。如:「短平快」「時間差」「亮紅牌」等。
4、文藝詞語的使用。如:「五朵金花」「紅娘」等。
5、科技詞語的使用。如:「黑洞」「裂變」「克隆」「全天候」等。
四、生動形象
1、寫景狀物要生動形象。
2、形象地表現事物的形狀。如「搓板路」「一窩一窩兒的貪官、昏官」。
3、恰當使用富有色彩的詞語。
4、恰當使用表聲音的詞語。

第二節 詞語錘煉和運用的幾種方法
一、精心挑選
1、動詞的挑選
2、形容詞的挑選
3、名詞的挑選
4、數詞的挑選
二、修飾點染
修飾點染使人物更加細致傳神,使情感更加豐富爆滿。
1、文學作品中的修飾點染
2、虛詞使用中的修飾點染
3、新聞報道中的修飾點染
三、巧妙的配合
1、相同詞語的配合。如:山新誰新家鄉新,鄉情親情故人情。
2、含有相同語素詞語的配合。如:莫教農民種下希望收獲失望。
3、意義相同相近詞語的配合。如:長相憶 永難忘——憶夏衍同志。
4、意義相反、相對詞語的配合。如:多一些沉穩,少一些浮躁。
5、其他配合方法。如:大家動手掃「大家「。

第三節 成語和成語的活用
一、成語
成語具有意義的整體性和結構的凝固性的特點。
(一)成語的修辭作用
1、意蘊深厚
2、文字精練
3、生動具體
4、風趣詼諧
5、新鮮別致
(二)成語運用中要注意的問題
1、理解要正確
2、運用要貼切
3、節奏要和諧
二、成語的活用
成語的活用是指為了語言表達的需要,將成語靈活地加以運用。
(一)成語的活用的方式
1、易字。如:望洋興嘆——望天興嘆——望書興嘆
2、諧音。如:一往情深——一網情深
3、拆用。如:根深葉茂——根深才能葉茂
4、易色。改變原成語的感情色彩。如:自討苦吃。
5、易序。如:喜新厭舊——喜舊厭新
6、別指。
(二)成語活用的修辭作用
1、文字簡潔
2、內涵豐富
3、色彩多樣
4、富有趣味
(三)成語活用中要注意的問題
1、要理解成語原形的意義
2、活用要恰當自然
我想還是需要多看,多讀,多想,多煉,才能出爐。

⑶ 誰能告訴我都有哪些重要的修辭手法

修辭作為一種藝術,不僅在書面文字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大到領導人講話、廣告媒體,小到日常談話、演講報告,修辭可謂無處不在。我們常發現,同樣的文字,同樣的說話,這個人說出來,是那麼的蒼白、無趣,而那個人說出來卻是這樣的生動、新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掌握了語言這把變化萬端、奇妙無比的魔杖——修辭。語言是我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我們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而修辭則是依據一定的題旨情境,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對語言材料進行選擇、調整和組合的過程,目的是為了使語言表達得鮮明、生動。還有一種說法是:修辭指的是寓含在語言交際現象當中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客觀規律。(李索,《古代漢語言修辭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這種說法更突出了修辭在生活中的交際功用。

在生活中,修辭主要體現在對語音、詞語、和語句的修飾功能上,因此修辭按此分為三個方面:語音修辭、詞語修辭、和語句修辭。

一、 語音修辭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不同的語音形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效果卻大不相同,有的悅耳動聽,如黃鶯鳴唱;有的卻生硬拗口,如同嚼蠟、難聽乏味。這主要是語音方面的原因。一首歌曲好不好聽,曲調是關鍵,語音修辭就好比作曲家給歌詞「譜曲」,歌詞寫的再好,曲子譜的不好,旋律不夠優美,就不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就好比本來是一個很漂亮的人,你卻給她穿了一身破爛衣服,又臟又臭,別人是看不出她的美來的。同樣,我們的說話也一樣,內容再好、再充實,表達的不好,也勢必影響說話的效果。因此,語音修辭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語言的音樂美。使語言或說話聽起來有變化、有節奏、協調富有美感。

語言修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1、對偶

比如針對最近汶川發生的大地震,打出的大幅標語:「舉國同悲,萬民同咽」「山河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就充分表現出了大地震後整個中華民族的悲慟情緒。此外還有「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等等。

2、反復

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就是比較常見的反復修辭。

3、頂真

生活中運用頂真修辭的也很多,比如豐田車的廣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這個廣告語運用頂真的修辭方法構思巧妙,使上下句語勢連貫,前後邏輯嚴密,使人印象深刻,便於記憶。同時說明了豐田車在世界上銷路之廣,性能之優。還比如「山不轉水轉,水不轉雲轉,雲不轉風轉」.

4、回環

我們常說的「好狗不擋路,擋路不好狗」就是回環。還有「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是北京「天然居」餐館的對聯,此聯除了在語言上體現回環往復之外,還暗含出「天然居」的來客都是高雅不俗之士。

5、押韻

比如「熱鬧的大街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

6、排比

最近幾年來,日劇、韓劇在中國比較火,有人就編了順口溜予以諷刺:「日劇點頭哈腰,韓劇絮絮叨叨,港劇胡編亂造,大陸片好的真好,糟的更糟。」

二、 詞語修辭

詞是音義結合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是構成語言的基礎。詞語修辭和語音修辭恰恰相反,如果說語音修辭是給歌詞「譜曲」,創造節奏感;那麼詞語修辭則是給曲子「填詞」。漢語的字詞很多,那些才是你最想要的、最能體現你的意思呢?這就需要對詞語進行選擇和錘煉。這就好比已經有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看你現在給誰穿,詞語就相當於你要找的那個人,是本體、是核心。你找到了合適的詞語,就表明把衣服穿在了美麗的人身上,這樣漂亮和美麗才相得益彰;否則,則是一朵鮮花插在了xx上,豈不可惜。

詞語修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1、雙關

比如我們常說:「旗桿上插雞毛,你好大的撣(膽),活的不耐煩了吧。」還有金猴皮鞋的廣告語:「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輝」。「足下」一指腳下,二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這樣就使該廣告具有了雙重意義:穿上金猴皮鞋,不僅腳下生輝,而且使你整個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

2、比喻

這種修辭更常見,幾乎無處不在。比如新手上路,後面貼上「別吻我,我怕羞(休)」,以及草地上的標牌:「別踩我,我怕疼」等俯拾皆是。

3、誇張

這種修辭也比較常見,比如我們的春聯:「門迎四海千重福,戶納乾坤萬里財」,「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還有「我都快累死了」「我等的花兒都謝了」等。

4、婉語

比如說人死了,不直接說死,而是說「他去了」「他走了」等,還有一些謙敬詞,如「足下,不才」等。

三、 語句修辭

語句修辭強調的是對文章中關鍵句子或段落的選擇和錘煉。具體表現在對語句類型的選擇上,如:倒裝句、強調句、設問句、反問句、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

1、倒裝句

倒裝句一般把要強調的部分放在前面。比如「祖國啊,我愛你!」就比「我愛祖國」來的強烈,來的多情。一句話我們可以強調不同的內容,比如「昨天我在圖書館看書」要是強調我則是「我,昨天在圖書館看書」,要強調地點則是「在圖書館,我昨天看書」等。

2、反問句

比如「難道我做錯了嗎?」就比「我沒有做錯」來的有感情,效果要好。

3、設問句

比如「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就比「這是因為……」要好。

4、整句和散句

整句和散句要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使語言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心曠神怡。比如「我們生活在一個開辟人類新歷史的光輝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對許許多多的事物都產生了新的聯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許多人在謳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四季常青的松柏、庄嚴屹立的山峰、澎湃翻騰的海洋嗎?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賓士的列車、嶄新的日歷嗎?睹物思人,這些東西引起人們多少豐富和充滿感情的想像!」就表達的效果比較好。

總之,修辭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或許我們並不知覺,但它確實存在著,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體會,修辭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⑷ 古代漢語有哪些修辭手法

正好我這學期考過。
具體有:
一、引用
引用包括:引言、引事和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見之於書本的格言、俗語、諺語、歌謠等,以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例子: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步一諾。」(《史記 季布列傳》)

引事就是在行文時引用歷史故事
例子: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袁絲變色:自古而恥之。(司馬遷 《報任安書》)——三個歷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見之於載籍的文字。

二、譬喻
相當於現代意義上的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分。
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猶」、「譬之」、「猶」、「如」、「若」等。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不舉例子了。

三、代稱
指作者常常不用該事物的固有名稱,而臨時借用與該事物有某種內在聯系的詞語作為稱謂。
三種常見的代稱:
1.用該事物的性狀、特徵指代該事物。
例:為肥甘(美味的食物)不足於口與?輕暖(高貴的衣服)不足與體與?(《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
2.用泛稱代特稱
例:擅山海(山海的出產物)之富(《洛陽伽藍記 王子坊》)
3.用特稱泛代稱
例:大雅(泛指有優秀傳統的詩歌)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李白《古風》)

要注意泛指和暗喻的區別。

四、並提
指把兩件相關的事並列在一個句子中來表述。
例:耳目聰明。(《後漢書 華佗傳》)
實為耳聰、目明

五、互文
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特點是上下文義互相呼應、補充。
例: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焦仲卿妻/孔雀東南飛》)
實為東西南北都種松柏和梧桐,而並非在東西種松柏,在左右種梧桐。

六、誇飾
相當於現在的誇張。
像「白發三千丈」之類的,不具體舉例了。

七、倒置
和文言句法中的「倒裝」不同,並不值得肯定,不提。

八、委婉
指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話說得委婉、含蓄一些。有避粗俗、避忌諱、避冒犯等。
例:便利(大小便)、山陵崩(皇帝死亡)等

以上是我自己手打的……T T
差不多是這樣,主要參考郭錫良先生等人的《古代漢語》,詳細的可以去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修辭手法…越多越好!

修辭作為一種藝術,不僅在書面文字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大到領導人講話、廣告媒體,小到日常談話、演講報告,修辭可謂無處不在。我們常發現,同樣的文字,同樣的說話,這個人說出來,是那麼的蒼白、無趣,而那個人說出來卻是這樣的生動、新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掌握了語言這把變化萬端、奇妙無比的魔杖——修辭。語言是我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我們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而修辭則是依據一定的題旨情境,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對語言材料進行選擇、調整和組合的過程,目的是為了使語言表達得鮮明、生動。還有一種說法是:修辭指的是寓含在語言交際現象當中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客觀規律。(李索,《古代漢語言修辭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這種說法更突出了修辭在生活中的交際功用。

在生活中,修辭主要體現在對語音、詞語、和語句的修飾功能上,因此修辭按此分為三個方面:語音修辭、詞語修辭、和語句修辭。

一、 語音修辭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不同的語音形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效果卻大不相同,有的悅耳動聽,如黃鶯鳴唱;有的卻生硬拗口,如同嚼蠟、難聽乏味。這主要是語音方面的原因。一首歌曲好不好聽,曲調是關鍵,語音修辭就好比作曲家給歌詞「譜曲」,歌詞寫的再好,曲子譜的不好,旋律不夠優美,就不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就好比本來是一個很漂亮的人,你卻給她穿了一身破爛衣服,又臟又臭,別人是看不出她的美來的。同樣,我們的說話也一樣,內容再好、再充實,表達的不好,也勢必影響說話的效果。因此,語音修辭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語言的音樂美。使語言或說話聽起來有變化、有節奏、協調富有美感。

語言修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1、對偶

比如針對最近汶川發生的大地震,打出的大幅標語:「舉國同悲,萬民同咽」「山河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就充分表現出了大地震後整個中華民族的悲慟情緒。此外還有「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等等。

2、反復

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就是比較常見的反復修辭。

3、頂真

生活中運用頂真修辭的也很多,比如豐田車的廣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這個廣告語運用頂真的修辭方法構思巧妙,使上下句語勢連貫,前後邏輯嚴密,使人印象深刻,便於記憶。同時說明了豐田車在世界上銷路之廣,性能之優。還比如「山不轉水轉,水不轉雲轉,雲不轉風轉」.

4、回環

我們常說的「好狗不擋路,擋路不好狗」就是回環。還有「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是北京「天然居」餐館的對聯,此聯除了在語言上體現回環往復之外,還暗含出「天然居」的來客都是高雅不俗之士。

5、押韻

比如「熱鬧的大街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

6、排比

最近幾年來,日劇、韓劇在中國比較火,有人就編了順口溜予以諷刺:「日劇點頭哈腰,韓劇絮絮叨叨,港劇胡編亂造,大陸片好的真好,糟的更糟。」

二、 詞語修辭

詞是音義結合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是構成語言的基礎。詞語修辭和語音修辭恰恰相反,如果說語音修辭是給歌詞「譜曲」,創造節奏感;那麼詞語修辭則是給曲子「填詞」。漢語的字詞很多,那些才是你最想要的、最能體現你的意思呢?這就需要對詞語進行選擇和錘煉。這就好比已經有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看你現在給誰穿,詞語就相當於你要找的那個人,是本體、是核心。你找到了合適的詞語,就表明把衣服穿在了美麗的人身上,這樣漂亮和美麗才相得益彰;否則,則是一朵鮮花插在了xx上,豈不可惜。

詞語修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1、雙關

比如我們常說:「旗桿上插雞毛,你好大的撣(膽),活的不耐煩了吧。」還有金猴皮鞋的廣告語:「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輝」。「足下」一指腳下,二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這樣就使該廣告具有了雙重意義:穿上金猴皮鞋,不僅腳下生輝,而且使你整個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

2、比喻

這種修辭更常見,幾乎無處不在。比如新手上路,後面貼上「別吻我,我怕羞(休)」,以及草地上的標牌:「別踩我,我怕疼」等俯拾皆是。

3、誇張

這種修辭也比較常見,比如我們的春聯:「門迎四海千重福,戶納乾坤萬里財」,「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還有「我都快累死了」「我等的花兒都謝了」等。

4、婉語

比如說人死了,不直接說死,而是說「他去了」「他走了」等,還有一些謙敬詞,如「足下,不才」等。

三、 語句修辭

語句修辭強調的是對文章中關鍵句子或段落的選擇和錘煉。具體表現在對語句類型的選擇上,如:倒裝句、強調句、設問句、反問句、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

1、倒裝句

倒裝句一般把要強調的部分放在前面。比如「祖國啊,我愛你!」就比「我愛祖國」來的強烈,來的多情。一句話我們可以強調不同的內容,比如「昨天我在圖書館看書」要是強調我則是「我,昨天在圖書館看書」,要強調地點則是「在圖書館,我昨天看書」等。

2、反問句

比如「難道我做錯了嗎?」就比「我沒有做錯」來的有感情,效果要好。

3、設問句

比如「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就比「這是因為……」要好。

4、整句和散句

整句和散句要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使語言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心曠神怡。比如「我們生活在一個開辟人類新歷史的光輝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對許許多多的事物都產生了新的聯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許多人在謳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四季常青的松柏、庄嚴屹立的山峰、澎湃翻騰的海洋嗎?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賓士的列車、嶄新的日歷嗎?睹物思人,這些東西引起人們多少豐富和充滿感情的想像!」就表達的效果比較好。

總之,修辭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或許我們並不知覺,但它確實存在著,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體會,修辭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⑹ 論現代漢語語音詞彙語法和修辭的關系

1.修辭和語音的關系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修辭研究運用語言因素、語言規律來提高表達效果,自然要注重研究諧音疊音、擬聲、雙聲、疊韻、平仄、押韻、字調、語調、重音、輕聲、停頓、音節、節奏和兒化韻等語音現象。研究這些語音現象在特定思想內容和語境中表現出來的感情色彩、心理狀態、音律美感和民族風格。不少修辭方式是利用語音條件來體現修辭效果的,如雙關、對偶、拈連、摹聲、諧音、借代等。語音在突出語義和增強音律美方面為修辭提供條件,豐富了修辭方式的內容;修辭則通過積極調動語音因素擴大了語音的表達功用。語音修辭是修辭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2.修辭和詞彙的關系

詞彙研究的是詞義、詞的構成、詞彙的形成發展及其規范化等內容;修辭則是從篩選、錘煉的角度去研究詞語運用的。這就勢必要從聲音、形體、意義、色彩、用法等方面對詞語加以調遣、安排,也必然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詞彙要素,如同義詞、反義詞、多義詞,同音詞,褒義詞、貶義詞,外來詞、古語詞行業語以及熟吾等。詞彙為詞語的篩選錘煉、為形成具體的修辭方式提供必要條件,幾乎所有修辭方式都同詞彙有關,如語義雙關、反語、仿詞、婉曲、對偶、對比、借代、誇張、頂真、回環、拈連、反復、比喻等。詞語修辭是修辭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修辭使詞彙在語言運用中發揮了更為重要而廣泛的作用。

3.修辭和語法的關系

修辭同語法的關系更為密切。講究修辭要以合乎語法為基礎。話語說得或寫得合乎語法,才有調整加工的可能。話語和文章的意蘊、氣勢、力量、情采、跌宕等方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選用和調整,要靠句群的有效組織來體現,如講求句的長短、句的整散、句的分合、句的繁簡、句的常式與變式等。有時特意使用不合語法的句子,卻是修辭上的妙語佳辭,那是利用超常表現手法精心構造的結果語法和修辭雖然都離不開句子和句群,但修辭主要是從同義(近義)形式選擇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達效果的。句子有各種類型,選用什麼樣的類型,是由表達的需要和要獲得什麼樣的修辭效果決定的。語法為修辭現象、修辭規律的體現提供表現形式。沒有句子,也就沒有體現修辭效果的語言形式。比如,語法中如果沒有形態各異的並列格式,也就沒有修辭的對偶、對比、錯綜、排比頂真、回環等修辭方式。語法為修辭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句子修辭內容的豐富多彩,也充分說明修辭具有擴大語法效能的功用。修辭與語音、詞彙、語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對修辭來說,語言三要素是修辭的物質載體,也是修辭效果得以實現的基本手段;就語言三要素來說,修辭是對它們的綜合運用和藝術加工,極大地增強了它們的表現力。

⑺ 在漢語里,形容詞修飾哪些詞形容詞修飾形容詞嗎

形容詞一般都用來修飾名詞,不能修飾形容詞。
副詞可以修飾形容詞,也可以修飾動詞,這方面的知識一般高中語文課上在病句專題上老師會詳細講的

⑻ 修辭手法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都分別有什麼好處

修辭作為一種藝術,不僅在書面文字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大到領導人講話、廣告媒體,小到日常談話、演講報告,修辭可謂無處不在。我們常發現,同樣的文字,同樣的說話,這個人說出來,是那麼的蒼白、無趣,而那個人說出來卻是這樣的生動、新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掌握了語言這把變化萬端、奇妙無比的魔杖——修辭。語言是我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我們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而修辭則是依據一定的題旨情境,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對語言材料進行選擇、調整和組合的過程,目的是為了使語言表達得鮮明、生動。還有一種說法是:修辭指的是寓含在語言交際現象當中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客觀規律。(李索,《古代漢語言修辭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這種說法更突出了修辭在生活中的交際功用。

在生活中,修辭主要體現在對語音、詞語、和語句的修飾功能上,因此修辭按此分為三個方面:語音修辭、詞語修辭、和語句修辭。

一、 語音修辭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不同的語音形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效果卻大不相同,有的悅耳動聽,如黃鶯鳴唱;有的卻生硬拗口,如同嚼蠟、難聽乏味。這主要是語音方面的原因。一首歌曲好不好聽,曲調是關鍵,語音修辭就好比作曲家給歌詞「譜曲」,歌詞寫的再好,曲子譜的不好,旋律不夠優美,就不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就好比本來是一個很漂亮的人,你卻給她穿了一身破爛衣服,又臟又臭,別人是看不出她的美來的。同樣,我們的說話也一樣,內容再好、再充實,表達的不好,也勢必影響說話的效果。因此,語音修辭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語言的音樂美。使語言或說話聽起來有變化、有節奏、協調富有美感。

語言修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1、對偶

比如針對最近汶川發生的大地震,打出的大幅標語:「舉國同悲,萬民同咽」「山河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就充分表現出了大地震後整個中華民族的悲慟情緒。此外還有「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等等。

2、反復

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就是比較常見的反復修辭。

3、頂真

生活中運用頂真修辭的也很多,比如豐田車的廣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這個廣告語運用頂真的修辭方法構思巧妙,使上下句語勢連貫,前後邏輯嚴密,使人印象深刻,便於記憶。同時說明了豐田車在世界上銷路之廣,性能之優。還比如「山不轉水轉,水不轉雲轉,雲不轉風轉」.

4、回環

我們常說的「好狗不擋路,擋路不好狗」就是回環。還有「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是北京「天然居」餐館的對聯,此聯除了在語言上體現回環往復之外,還暗含出「天然居」的來客都是高雅不俗之士。

5、押韻

比如「熱鬧的大街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

6、排比

最近幾年來,日劇、韓劇在中國比較火,有人就編了順口溜予以諷刺:「日劇點頭哈腰,韓劇絮絮叨叨,港劇胡編亂造,大陸片好的真好,糟的更糟。」

二、 詞語修辭

詞是音義結合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是構成語言的基礎。詞語修辭和語音修辭恰恰相反,如果說語音修辭是給歌詞「譜曲」,創造節奏感;那麼詞語修辭則是給曲子「填詞」。漢語的字詞很多,那些才是你最想要的、最能體現你的意思呢?這就需要對詞語進行選擇和錘煉。這就好比已經有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看你現在給誰穿,詞語就相當於你要找的那個人,是本體、是核心。你找到了合適的詞語,就表明把衣服穿在了美麗的人身上,這樣漂亮和美麗才相得益彰;否則,則是一朵鮮花插在了xx上,豈不可惜。

詞語修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1、雙關

比如我們常說:「旗桿上插雞毛,你好大的撣(膽),活的不耐煩了吧。」還有金猴皮鞋的廣告語:「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輝」。「足下」一指腳下,二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這樣就使該廣告具有了雙重意義:穿上金猴皮鞋,不僅腳下生輝,而且使你整個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

2、比喻

這種修辭更常見,幾乎無處不在。比如新手上路,後面貼上「別吻我,我怕羞(休)」,以及草地上的標牌:「別踩我,我怕疼」等俯拾皆是。

3、誇張

這種修辭也比較常見,比如我們的春聯:「門迎四海千重福,戶納乾坤萬里財」,「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還有「我都快累死了」「我等的花兒都謝了」等。

4、婉語

比如說人死了,不直接說死,而是說「他去了」「他走了」等,還有一些謙敬詞,如「足下,不才」等。

三、 語句修辭

語句修辭強調的是對文章中關鍵句子或段落的選擇和錘煉。具體表現在對語句類型的選擇上,如:倒裝句、強調句、設問句、反問句、整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

1、倒裝句

倒裝句一般把要強調的部分放在前面。比如「祖國啊,我愛你!」就比「我愛祖國」來的強烈,來的多情。一句話我們可以強調不同的內容,比如「昨天我在圖書館看書」要是強調我則是「我,昨天在圖書館看書」,要強調地點則是「在圖書館,我昨天看書」等。

2、反問句

比如「難道我做錯了嗎?」就比「我沒有做錯」來的有感情,效果要好。

3、設問句

比如「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就比「這是因為……」要好。

4、整句和散句

整句和散句要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使語言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心曠神怡。比如「我們生活在一個開辟人類新歷史的光輝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對許許多多的事物都產生了新的聯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許多人在謳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陽、四季常青的松柏、庄嚴屹立的山峰、澎湃翻騰的海洋嗎?不是有好些人在贊美挺拔的白楊、明亮的燈火、賓士的列車、嶄新的日歷嗎?睹物思人,這些東西引起人們多少豐富和充滿感情的想像!」就表達的效果比較好。

總之,修辭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或許我們並不知覺,但它確實存在著,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體會,修辭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⑼ 漢語修辭中的「對於「這個詞是個什麼詞它的用法

—— 對於,漢語詞語【介詞】釋義:引進對象或事物的關系者:其一,我們對於公共財產,無論大小,都應該愛惜。其二,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意見是一致的。

⑽ 詞義修辭格的例子

A. simile,metaphor;allusion
Simile與漢語的明喻基本相同,用某一事物或情境來比擬另一個事物或情境。其本體和喻體均同時出現在句中,在形式上是相對應的。英語 simile 的比喻詞一般是 like, as(……as)等, 漢語明喻的比喻詞通常是好像、彷彿等。例如:
They are like streetcars running contentedly on their rails.
這些人猶如街上的有軌電車, 滿足於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
Metaphor兼有漢語隱喻、借喻及擬物的特點,即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描寫。如:
(1)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 經驗為智慧之母。(隱喻)
(2)She is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 她在掉鱷魚眼淚。(借喻)
(3) Mark my words, the first woman who fishes for him, hooks him.
瞧著吧, 不管什麼女人釣他, 他就會上鉤。(擬物)
比喻修辭手法主要涉及形象。人們生活在自然界,有許多共同的經歷和感受。比較英漢兩種語言中常用的比喻,就會發現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都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羊比喻溫順、用鋼鐵比喻堅硬,常見喻體相同的還有Footnote(腳注)、 Harelip(兔唇)等。當然,比喻形象往往打上各個民族獨特文化的烙印,某些英語喻體形象會讓中國讀者不知所雲,如英文 as wise as a man of Gotham( 象戈丹人一樣明智)就讓人費解。其實戈丹是英國的一個村莊,相傳那裡的人是最愚蠢的,所以這個比喻的意思是蠢笨無比。類似的例子還有:
as thick as thieves親密無間 (不是像賊一樣厚)
as old as the hills古老 (不是像山一樣老)
The ship plows the sea. 船在乘風破浪地前進。(不是船在犁海)
Allusion與漢語的暗引相近似。其特點是不註明來源和出處,一般多引用人們熟知的關鍵詞或片語,將其融合編織在作者的話語中。引用的東西包括典故、諺語、成語、格言和俗語等。英語引用最多的是源出《聖經》故事以及希臘、羅馬神話、《伊索寓言》和那些源遠流長的諺語、格言等。例如:
(1)Grammar may be his heel of Achilles.語法是他的大弱點。(Achilles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勇士。除了腳踵處,他身上其他地方刀槍不入。)
(2)The project is an economic albatross from the start.
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擺脫不了的經濟難題。(Albatross是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中的信天翁,它被忘恩負義的水手殺死後,全船陷入災難中。)
B. metonymy; transferred epithet !
Metonymy、synecdoche和_1antonomasia都是不直接說出事物的本來名稱,而換用另一個名稱或另一個說法。它們大體上相當於漢語的借代(分為旁借和對代兩類)。如Crown(王冠)可喻指君主、王權、王國政府等;doll(玩具)可喻指姑娘、寶貝等。再如:
(1)The baby was brought up on the bottle.
這個嬰兒是喝牛奶或羊奶長大的。(metonymy——用奶瓶代奶)
(2)Some mute inglorious Milton here may rest.某個沉默的、無名詩人也許在此長眠。(antonomasia——用米爾頓代詩人)
Transferred epithet是採用表示性質和特徵的形容詞或相當於形容詞的詞來修飾、限定與它根本不同屬性的名詞。這種修辭手法能與漢語中的移就基本相似。例如:
The doctor's face expressed a kind of doubting admiration. (用疑惑修飾限定欽佩)醫生的臉上流露出欽佩而又帶有疑惑的神情。
C. personification; hyperbole
personification與漢語擬人完全相同,就是賦予物以人的言語屬性。這種擬人化的修辭手法讀起來使人感到特別形象生動、富有情趣。例如:
Words pay no debts. 空話還不了債。
Hyperbole與漢語的誇張完全相同,都是為了表達深刻的感受,抒發強烈的感情,通過故意誇大事實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His words made my blood freeze. 聽了他的話,我的血都快凝固了。
D. irony; euphemism;pun
Irony的含義比漢語的反語廣泛。它包括verbal irony, dramatic irony, situational irony。後兩種已超出一般修辭格的范疇,這里不作詳細介紹。Verbal irony與漢語反語的特點完全相同,也是正話反說,反話正說,一般需藉助於特定的上下文和語境才能被正確理解。在多數情況下,irony可以譯成漢語的反語。例如:
She talked about great people as if she had the fee-simple of May Fair, and when the court went into mourning, she always wore black. 她一開口就是某某勛爵某某大人,那口氣竟好像她生來就是貴族。宮里有了喪事,她沒有一回不穿孝。
Euphemism就是用轉彎抹角的說法來代替直截了當的話,把原來顯得粗魯或令人尷尬的語言溫和、含蓄地表達出來。這在漢語中叫委婉語。例如:
用sanitation engineer替代garbage man(清潔工)
用the disadvantaged替代the poor(窮人)
用instrial action替代strike(罷工)
Pun與漢語雙關一樣,就是用一個詞,一句話,或一個語言片段同時表達雙重意思:一個是表面的,一是隱含的,並且以隱含的意思為主。恰當的運用這種手法會使語言生動有趣,達到由此及彼的效果。英語pun 和漢語的雙關語都可以分為兩類:諧音雙關(homophonic puns)和語義雙關(homographic puns)。前者是利用詞意根本不同的諧音詞構成。後者是利用一詞多義的特點來構成。雖然pun和漢語雙關在格式和修辭作用上基本相同,但是由於兩種語言的語音不同,多義詞也很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詞語。例如:
What does that lawyer do after he dies?--Lie still. 那個律師死後干什麼?——躺著仍說鬼話。(註:lie躺,撒謊;still安靜地, 仍然)
E. oxymoron; zeugma; contrast
Oxymoron(矛盾修辭法)與漢語中的反映辭格類似,都是將相互矛盾的概念和判斷巧妙地聯系在一起,以便相互映襯,突出事物的特點,表達復雜的思想感情和意味深長的哲理。矛盾修辭手法在英語中常見,但在漢語中很少見。如:sweet sorrow 憂喜參半 (不是甜蜜的悲傷); proud humility 不卑不亢 (不是驕傲的謙卑)
Zeugma(軛式搭配法)是用一個詞(動詞、形容詞或介詞)與兩個以上的在意義上不相乾的名詞搭配。它用詞簡練,饒有風趣,與漢語的拈連在性質上完全一致。例如: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
她對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打開了自己的大門, 也打開了自己的心扉。
Contrast和漢語的對照在修辭格上是完全相同的,就是把兩個相反的事物或一件事物的正反兩方面放在一起,在比較和襯托之中突出不同事物的矛盾性,例如: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合則存,分則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