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古詩詞
一、 皓月描來雙影來雁自,寒霜映出並頭梅。
二、 春暖花朝彩鸞對箅,風和月麗紅杏添妝。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蔭連枝百年啟瑞,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三、 才高鸚鵡賦,春暖鳳凰樓。
四、 比飛卻似關睢鳥,並蒂常開邊理枝。
五、 杯交玉液飛鸚鵡,樂奏瑤池舞鳳凰。
六、 百年恩愛雙心結,千里姻緣一線牽。
七、 琴韻譜成同夢語,燈花笑對含羞人。
八、 林苑一隅秀牡丹,國色無言暗香傳,民兄愉悅喜意漣。張燈結綵鬧新婚,齊聚親朋笑開顏,景色炫美更空前。
九、 歡慶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結良緣。秋水銀堂鴛鴦比翼,天風玉宇鸞鳳和聲。紫簫吹月翔丹鳳,翠袖臨風舞彩鸞。
十、 紅妝帶綰同心結,碧樹花開並蒂蓮。十、 紅妝帶綰同心結,碧樹花開並蒂蓮。
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像、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2)一隅古詩詞擴展閱讀:
答題例子:
1、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這是一首成功的凱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成王者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幾年兼並戰爭的勝利,造就了劉邦的王者氣魄,但很難徹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無賴習氣,處處表現了他志滿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徵。
2、唐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此詩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
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詩詞賞析
③ 題臨安邸這首詩的意思
意思: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出自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同時,詩人以諷刺的語言中,不漏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反動本質,也由此表現出詩人的憤激之情。
(3)一隅古詩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題臨安邸》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賞析: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台。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麼美好的自然。
從詩歌創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佔有。
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
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鬥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時是多麼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里,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
④ 祝願的古詩
水調歌頭》 宋朝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回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答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別董大》(其一) 唐朝 高適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宋朝 辛棄疾白薴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
禹門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行路難·其一》 唐代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⑤ 題臨安邸古詩描寫的是北宋偏宋江南一隅麗情景嗎如果不是,請問你怎麼改正
不是。描寫的是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情景。當時北宋已經滅亡了。
⑥ 偏安一隅,修身養性,足不出城,心懷天下。這首詩是誰寫的啊叫什麼名字
額,這肯定不是古詩吧,也許是出自《詩經》《道德經》《孟子》《中庸》也可能是《論語》,只能算是名言,算不上古詩,古詩一局最少也有5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