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贊美詩歌的文章

贊美詩歌的文章

發布時間: 2021-01-28 05:01:43

1. 贊美中秋節的文章/詩歌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文字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各地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節詩詞

《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
恍若夢中;生卧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2. 關於贊美公司的詩歌活文章

近體詩
風過,輕撫樹梢。
葉落,伴隨枝幹慢慢下倒。
風,沒有白白吹過。
樹,沒有化作春泥。
是傢具**承載了風,
是傢具**接納了樹。
傢具**,給您春風般的溫暖;
傢具**,給您樹木般的偉岸!

3. 贊美書的文章,詩歌

握喜歡閱讀書籍,我記得一些名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精神上的糧食。」等等許多名言都是這樣贊美書的。書讓我增長知識;讓我提高了修養;讓我豐富了情感。書是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時侯,臨睡覺前,我總會纏著媽媽給我講故事。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睡著為止,那時我覺得這些故事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如:<<灰姑娘>>、<<白雪公主>>……那些經典的童話,讓我憎恨繼母,讓我憎恨惡勢力,讓我同情那些可憐的人們,讓我為主人公們美好的回報而感到快樂。
漸漸地,我也在成長,但我仍在看書,卻已不叫媽媽讀了,我仔細的翻著每一頁紙張,享受每一頁中的樂趣享受自己閱讀的成就感。
上小學的高年級了。自己已是一個老大不小的孩子了,但還是在看書!我從年幼無知的孩子轉變成一個即將畢業的小學生了。這使我更加的喜歡讀書了,它讓我了解中國淵遠流長的歷史;讓我了解抗日的艱辛;讓我覺得科幻的世界是這樣迷人;國外的事物是那樣神奇美妙;孩子們的天真爛漫……
讀書是快樂的,現在我雖然升上了初中,可我仍然離不開書,每一本書都讓我體會書的美妙,記得初一的第一篇文章中就講道,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就算他再怎麼有學識,都是不會懂得讀書的樂趣的。
要買書,還要買好書能凈化人類的心靈,是我們的知心朋友。
升入初中,作業難免會多一些,可是做做總會累的,我可以利用讀書來休息,這樣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又學到了知識,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書啊!我的朋友,你是我的知己,是我的寶庫,你把燦爛的文化,感人的悲劇,人生的真諦都記載了下來,你是人類精神情感的結晶,你在我心中獨一無二!

4. 贊美古詩的文章有哪些

1,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2,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專數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屬九首》

3,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4,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宋·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

5,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8,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 葉紹翁《游園不值》

9,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宋· 陸游《馬上作》

10,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 白居易《憶江南》

11,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宋· 辛棄疾《浣溪沙》

1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 王維《春曉》

1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14,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 朱熹《春日》

15,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宋· 王安石《元日》

5. 描寫或贊美種子的詩歌、文章、散文。

種子的力

夏衍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問: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回答紛紜得很,有的說象,有的說獅子,有人開玩笑似的說,是金剛。金剛有多少氣力,當然大家全不知道。
結果,這一切答案完全不對,世界上氣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可以顯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的。
這兒又是一個故事。
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家用盡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開來,都沒有成功。後來忽然有人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剖析的頭蓋骨里,給與溫度和濕度,使種子發芽。一發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植物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這也許特殊了一點,常人不容易理解。那麼,你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嗎?它為著嚮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總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裡鑽,它的芽往上面挺,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沒有一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世界無比。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量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它,因為這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嘆氣,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煉。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著鬥志而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對那些玻璃棚中養育的盆花嗤笑。

6. 關於贊美古詩詞的文章

贊美春天的古詩的文章
春是一紙寫意渲墨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嫣紅如火的江花星星點綴著碧藍的江水,水流雲在,春日的陽光淡淡灑在江面上,一抹微紅粼粼而起,讓人見了,都想拿起水墨畫筆,把這幅美景臨摹帶回家。

還是一卷工筆勾勒?「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春風輕柔,楊柳垂絲皆畫,不知是誰的纖纖素手,將這千條萬條的柳絲染上了青翠,嫩黃?信步雨後的古橋上,芬芳素雅,仰望斑駁的松枝間,月朗星稀。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稍縱即逝,「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涼潤透,「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春,酒里飄香,「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魂牽夢繞,「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

呵,我試著要解讀春天,可我發現她太絢爛,有沒有這樣一支筆,能畫出柔媚欲滴的春色?我又發現她太短暫,有沒有這樣一扇窗,能留住一縱即逝的春光?一季季的春來了又去,去了又回。究竟春為何物,我想,你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春天花會開
文: 長發迎空
也曾期待,也曾聆聽。期待百花爭妍的美麗,聆聽花開花落的聲音。在每一個春天。

隨著三月的風潛入楹檐,一股溫潤的氣息已悄悄臨近,軒窗靜倚,空氣沁涼卻已不帶一絲寒意,輕盈地掠過青草地,掠過楊柳梢,掠過城邊潺潺的小河,掠過路旁搖曳的花朵。

冬日的沉鬱正從那個陰冷的角落緩緩退去,隨之而去的,是一如冬日的憂郁心情。

時光流轉,春天又至,院中的薔薇又會再度織出滿牆的錦綉,那一株桃樹,也會再度暈上了一抹微紅,牽引我所有的視線。而我,很想就這樣以草色為簾,以花香為茶,手握一卷詩書,默默地品,靜靜地讀,擯除了紅塵里的喧囂,世俗的濁氣,讓一顆浮躁的心片刻間沉靜,在淡淡的春的花語中,將如花的心事匯成一條潺潺流芬的河,蜿蜒過將要乾涸的心。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是水仙的淡雅,「一枝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是桂花的清怡,「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是月季的淡定,「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是薔薇的纏綿,「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是梨花的脫俗,「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是榴花的嬌艷,「紅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戀桃花」是桃花的風情,「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牡丹的高貴……書中自有花如霞,書中自有香如故。想著百花婷婷綻放的模樣,想著那份屬於春的喜悅即將來臨,我已經頗為迫不及待了。
贊美春天的古詩和文章

經過一冬的沉寂,終於又盼到了花開的日子,終於又可以輕挽秀發,輕揚素裙,如兒時般輕輕哼著一首歌兒在星星點點的花叢中穿過,聽百鳥婉轉,聞百花飄香,讓裙角灑滿屬於青春的芬芳。

終於可以端坐撫琴,用如潮的思緒撥時光的琴弦,彈奏出泠泠如水的音韻,繚繞過手中的一杯清茗。「幽蘭生庭前,含薰待春風」,植滿新綠的歲月中,欣喜地發現這一個春天的早晨是怎樣的明媚。

抑或,細雨中夢回那一條童年的小溪,去傾聽「時有落花至」的清音,去輕嗅「遠隨流水香」芬芳。讓淡淡的春水在眼眸中盪漾,濃濃的春意在眉梢凝結,隨著一汀煙雨一樹杏花氤成一幅恬淡而又飄渺的山水渲墨。

…… ……

就讓歲月都隨風影植成了花季,幽幽的花香,將彌漫在心間的年少輕愁吹散。

而記憶也如同那些永不凋謝的花朵,在某一次個不經意的轉身,某一個戀戀的回眸中,於心底某一處靜謐的角落悄然開放,溢出淺淺的芳香,耐人回味。

再次期待,再次聆聽。期待百花爭妍的美麗,聆聽花開花落的聲音。在這一個春天。

7. 公司成立十年贊美詩歌、文章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①關山月: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
②和戎句:孝宗隆興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
③朱門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④廄(jiu):馬房。
⑤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築。刁斗: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遺民:淪陷區人民。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①樓船句:指隆興二年(1164)陸游40歲在鎮江府通判任上事。當時張浚以右丞相督視江淮兵馬,路過鎮江,陸游以世誼謁見,頗受顧遇。張浚督練軍馬,增置戰艦,加強江防。樓船,高築望樓的大船,指南宋的戰艦。瓜洲渡,在鎮江的對岸。
②鐵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陸游48歲在陝南漢中時的經歷。大散關,地名,當時為金宋議和劃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①僵卧:躺著不活動。
②輪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時屬北庭都護府。此泛指邊疆。
③夜闌:夜深。
④鐵馬冰河:壯悍的馬在冰封的河上馳騁,指夢中的北征情景。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8. 贊美詩歌的文章或散文

慢慢敘述靈感,敲碎朦朧,清晰瞬息,指尖刻下文字。飄零的字元,我的心,我的愛...

9. 贊美企業和員工的文章、短篇、詩歌、散文、簡訊等等積極向上的稿件!~

新起點
作者:張莉萍

花開花落 春去秋來
走過2010年
一路留香
月滿月虧 潮落潮漲
迎接2011年
再創輝煌

當日歷掀開嶄新的一頁
我們的心再次砰然而動
又是一年
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當歲月的痕跡
再次銘刻在生命的年輪上
回首365個日日夜夜
我們怎能
不思緒萬千、心潮激盪

凜冽寒風,只是嚴冬一貫的武器
烈日高懸,無非上帝變幻的考驗
大大小小的設備前
縱橫交錯的管線旁
一個個紅色的身影辛勞奔忙
扳閥門、上螺栓、扛濾芯、鑽人孔
迎日出、送晚霞、戰嚴寒、頂熱浪
忙碌的檢修之後
斑駁的工裝已看不清原來的模樣

剛剛拂去夜色里滿天的星辰
又奔忙著迎接清晨第一縷陽光
榆林配氣站的改擴建啊
聚焦了多少關切的目光
高空作業、動火作業、起重吊裝……
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守
凝結成投產那一刻
如鮮花綻放般
自豪的臉龐

無論是寒風肆虐中
四天四夜大搶修
還是雪花紛飛時
二十五小時艱苦戰斗
我們采氣人用無言的堅守
化作奔騰不息的氣龍
將萬家燈火一一點亮
巡檢的足音,踏破冰雪塵封的寂寞
奏出最動聽的拼搏樂章

累累碩果還未品嘗
又灑汗水灌溉希望
創業、創新、創效、創優
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
「精品工程」出現在作業的現場

高聳的精餾塔上
激盪的是采氣人榮辱與共的承諾
奔騰的管線里
跳動的是采氣人風雨同舟的心臟
自強不息,是我們不變的性格
求精圖強,是我們永遠的本色

祥和靜謐的夜晚
我們共舉不熄的燈火
風急雨驟的時刻
我們堅守神聖的職責
高塔巍巍,壓不斷鐵骨錚錚
火炬熊熊,燃不盡豪情片片
采氣人的忠誠,耕耘出寶石花朵朵
在蒼茫的高原大漠,爭奇斗艷

作別厚重的2010
迎接希望的2011
機遇和挑戰並存
期待與夢想齊飛
我們依然堅守著磐石般的信念
揮灑滿腔的熱情
激發前行的力量
向著新的征程
高歌猛進
乘風破浪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