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廷試

古詩廷試

發布時間: 2021-01-27 16:52:16

A. 古詩的知識

10.【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作品】:西江月十七首
【內容】:
八萬四千偈後,更誰妙語披襟。紉蘭結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鏤玉栽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塵侵。卻怕靈均獨醒。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已遣蛾眉等候。
風月亭危致爽,管弦聲脆休催。主人只是舊時懷。錦瑟旁邊須醉。玉殿何須儂去,沙堤只要公來。看看紅葯又翻階。趁取西湖春會。
宮粉厭塗嬌額,濃妝要壓秋花。西真人醉憶仙家。飛佩丹霞羽化。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風露先加。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畫棟新垂簾幕,華燈未放笙歌。一杯瀲灧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賀。富貴吾應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將綠鬢抵羲娥。金印須教斗大。
金粟如來出世,蕊宮仙子乘風。清香一袖意無窮。洗盡塵緣千種。長為西風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與玲瓏。拼卻今宵無夢。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閑管興亡則甚。
且對東君痛飲,莫教華發空催。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休唱陽關別去,只今凰詔歸來。五雲兩兩望三台。已覺精神聚會。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畫鼓要他聽。把著花枝不應。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有時醉里喚卿卿。卻被傍人笑問。
剩欲讀書已懶,只因多病長閑。聽風聽雨小窗眠。過了春光太半。往事如尋去鳥,清愁難解連環。流鶯不肯入西園。喚起畫梁飛燕。
貪數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有得許多愁。惟有黃花如舊。萬象亭中殢酒。九江閣上扶頭。城鴉喚我醉歸休。細雨斜風時候。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此日樓台鼎鼐,他時劍履山河。都人齊和大風歌。管領群臣來賀。
萬事雲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秀骨青松不老,新詞玉佩相磨。靈槎准擬泛銀河。剩摘天星幾個。奠枕樓東風月,駐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一柱中擎遠碧,兩峰旁依高寒。橫陳削就短長山。莫把一分增減。我望雲煙目斷,人言風景天慳。被公詩筆盡追還。更上層樓一覽。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說明】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後,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備、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了。"月"和"驚鵲","風"和"鳴蟬"並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的聯系和因果關系的。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因為夜裡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這是詞中的主腦,是籠罩全篇的歡快和喜悅心情產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埋伏著雨意了。有豐富農村生活經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一轉,進入寫雨。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寫遠望之所見:"七八個星天外",說明烏雲四起,透過雲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經灑向山前,那麼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後的。作者的心情轉而有些惶急了,於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趕路或尋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寫的就是這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因為作者平時經常往來於黃沙道中,明叨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裡,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可是,過了小溪上的石橋,再據個彎兒,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在眼前,這該叫人多麼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注釋】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繞西。
「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別枝:斜枝。
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同:現。
「明月別枝驚鵲」中的「別枝」,古詩詞選本都注為:別枝,旁枝,與「主幹」相對而言;一說另一枝。我們認為:「別」字應作動詞講,是「上」的意思。該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詞人夜行在黃沙嶺的山間小道上,此時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於月光被山嶺所擋,詞人所處的位置及鵲兒所在的枝頭還是比較昏暗的。隨著月亮的上升,月光越過山頂瀉向詞人,詞人忽然覺得眼前亮了起來,抬頭一看,一輪皎潔的明月已然掛上了枝頭,樹枝上的鵲兒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驚動不安起來。
〔西江月. 丹陽湖〕 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佔。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採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
張孝祥:歷陽烏江人。讀書一過目不忘。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第一。歷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兼都督府參贊軍事,領建康留守,集賢殿修撰,知靜江府,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潭州,徙知荊南湖北路安撫使。築守金堤,自是荊州無水患。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卒,年三十八。(節錄《宋史》卷三百八十九張孝祥傳)
這首詞是張孝祥題在江蘇溧陽縣三塔湖三塔寺寒光亭柱上的。
鑒賞:
上片寫重訪三塔湖,觀賞優美的自然景象,怡然自樂。「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問訊」,尋訪,這里可引申為「欣賞」。「東風」二句寫盪舟湖上的感受,「吹」字和「拂」字極有情致寫出詞人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東風」似解人意,「楊柳」飽含深情,一切盡如人意。 下片由景及情,觸景傷情,流露出對世事塵俗的厭惡,進一步抒寫返歸大自然的舒適和愉快。
湖光春色,確實美麗,只是作者少年的銳氣,在歷盡滄桑、飽經風霜之後,已經消磨殆盡。「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這兩句,在經歷了世俗的生活道路之後,對一切世事早已看慣,或者說對世事俗務、功名富貴都看得很淡薄了。張孝祥本來是一個具有遠大理想和政治才能的人,絕不同於南宋政權中那些庸庸碌碌的官員從他登上政治舞台起,就堅決站在主戰派一邊,積極支持收復中原的主張,反對「議和」。由於南宋政權腐敗,朝廷昏庸,象張孝祥這樣的忠勇愛國志士,很自然地受到排擠和傾軋,所以他兩次受到投降派的彈劾,無端地被貶謫。他歷經奔波,屢受挫折,深諳世態的炎涼,就難免產生超脫塵世、返歸自然的思想。「悠然」的意思蘊藉含蓄,這是一個在人生的道路上幾經顛簸的人發出的低沉的慨嘆,他對世事已經淡漠,只好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解脫,去追求舒暢閑適。
「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結尾二句,描寫三塔湖寒光亭的景緻。碧波萬頃一望無際,天水相連遼闊深遠,這是靜的畫面,飛翔的沙鷗又為這畫面增添了活力,有動有靜,更使「寒光亭下」的風景美不勝收,本詞的意境也隨之擴大,更具詩情畫意。
張孝祥的某些詞,以風格豪放著稱,如他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水調歌頭》(「雪洗虜塵靜」),這首小令卻以寫景真切,景物描寫與感情抒發結合巧妙見長,特別是此詞信筆寫來,不見著力雕飾的痕跡,初讀只覺淺易平淡,細讀又覺韻味無窮,可謂天然妙成

B. 古詩《錦雲川》怎麼寫

1、原文:

《錦雲川》
清·畢沅

日華霞彩映晴川,

瀲灧波光奪目妍。

試喚烏篷乘專興去,

一篙撐上水中天。屬

2、譯文:

晴空萬里的時候,錦雲川在漫天霞彩的掩映下,

波光瀲灧,異常奪目。

乘烏篷船向川里游覽,

只撐一篙便搖進了水中倒映的天空,好似身處天上一半。

C. 求古代參加殿試之前,寫的形容心情的詩句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用比喻手法,把自己比作新嫁婦,形象的描寫了自己參加考試前的忐忑心情

D. 「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是那首詩中的

水調歌頭

濯足夜灘急,曦發北風涼。
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
買得扁舟內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容浪。

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
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
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

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張孝祥(1132-1169) 字安國,號於湖居士,簡州(今屬四川)人,卜居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廷試第一。曾因觸犯秦檜,下獄。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贊助張浚北伐而被免職。後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治水有政績。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其詞早期多清麗婉約之作,南渡後轉為慷慨悲涼,多抒發愛國思想,激昂奔放,風格近蘇軾;但有些詞作也有不夠清新生動,遠離生活之弊。其中代表作有《西江月》(一)、《念奴嬌》、《浣溪沙》(一)、(二)、《水調歌頭》(十一)等,其作與張元乾的愛國詞章一起,對後來辛派詞人的創作很有影響。作品有《於湖集》,詞集為《於湖詞》。

E. 關於男女閨房之樂的古詩有哪些

1、《鵲橋仙》

宋代:李之儀

風清月瑩,天然標韻,自是閨房之秀。情多無那不能禁,常是為、而今時候。
綠雲低攏,紅潮微上,畫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惱人深,時更把、眉兒輕皺。

2、《蝶戀花》

宋代:方千里

一搦腰肢初見後。恰似娉婷,十五藏朱牖。春色惱人濃抵酒。風前脈脈如招手。
黛染修眉蛾綠透。態婉儀閑,自是閨房秀。堪惜年華同轉首。女郎台畔春依舊。

3、《生查子》

宋代:李漳

家承閥閱高,人擅閨房秀。嫁得伯鶯夫,直是齊眉偶。榴花著子時,萱草宜男候。一笑捧觥船,共祝人長壽。

4、《臨江仙》

宋代:張伯壽

龍首鳳池家鼎貴,慶傳仙李芬芳。凜然冰雪照閨房。誕彌當此日,佳氣滿華堂。
錦袖新封開大國,詔書急欲征黃。莫辭沉醉九霞觴。蟠桃看子實,地久與天長。

5、《鷓鴣天》

宋代:曹勛

曾到東風最上頭。低雲閣雨接溪流。只應縞袂閨房秀,尚帶天香汗漫遊。
當日暇,從賢侯。沖寒迎翠小遲留。歸驂白鳳來何處,更指玉霄城畔樓。

F. 廷試(夏竦)譯文

殿上袞衣明日月①,硯中旗影動龍蛇②。
縱橫禮樂三千字③, 獨對丹墀日未斜④專。
《注釋》
①袞妒衣:屬帝王和三公所穿的繪有龍的圖案的禮服。這里借指皇帝。
②動龍蛇:似龍蛇在舞動。
③禮樂:即《禮記》和《樂記》。這里泛指關於《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經典的考試內容。
④獨對:宋朝設有特薦的科舉,若對策者得到皇帝賞識,就賜進士及第,所以稱為獨對。丹墀(chi):紅色的台階。
《評析》
這首宮詞是描述皇帝殿試的。前兩句描寫殿試氛圍:坐在殿堂: 上進行殿試的皇帝,如同日月一樣光輝燦爛。硯中旌旗的影子似龍蛇般在蠕動。"袞衣",指代皇帝。"動龍蛇",比喻形象而貼切,既強化了肅穆性,又增加了生動感。天子高坐,旌旗森森,答卷用的墨汁早已磨足備好,營造了一種庄嚴神聖的氣氛。後兩句描寫應試者功底扎實,才思敏捷,絕非常人之所及。應試的人對答如流,洋洋灑灑幾千言,一揮而就,奔放自如。所有的考對都完了,殿前台階上的太陽還沒有西斜呢。"縱橫"、"三千字"、"日未斜",用誇張的修辭,突出了應試者的才華橫溢,機敏出眾。該詩通過對天子和人才的贊揚,從側面對皇家進行了歌功頌德。

G. 古詩《錦雲川》

錦雲川 清 畢沅

日華霞彩映晴川,
瀲灧波光奪目妍。
試喚烏篷乘興去,
一篙撐上水中天。

意思挺淺顯易懂的,大致是說:
晴空萬里的時候,錦雲川在漫天霞彩的掩映下,波光瀲灧,異常奪目。乘烏篷船向川里游覽,只撐一篙便搖進了水中倒映的天空,好似身處天上一半。

畢沅(1730——1797年),字纕蘅,號秋帆,因從沈德替學於靈岩山,自號靈岩山人。清經史學家,文學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援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1796年)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後,贈太子太保,賜祭葬。其墓在吳縣木瀆,1970年發掘時,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畢沅博學多才,潛心研攻經史,「雖官至極品,鉛槧未曾去手。」。敬重文士,尤好扶植後進,「一時名儒,多招至幕府」,著名學者章學誠、孫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受知其門下。

畢沅精通經史,旁及語文學、金石學、地理學,並善詩文,一生著作頗豐。他在其幕賓的襄助下,搜求善本古籍,校勘輯佚,編纂了許多有價值的著作,尤其在經學與史學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經學方面著有《傳經表》、《通經表》等,並撰《墨子集注》,直接指明誹墨始於孟子,提出《墨子》作為一種古代典籍,「不可忽也」。在史學方面,他最大的成績是撰修了《續資治通鑒》二百二十卷。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擱筆於五代十國,續書者代不乏人,而《續資治通鑒》取材宏博,考證謹嚴,編排合理,總引資料達三百餘種,糾正了以往宋史專著詳北宋略南宋的偏頗,還增加了少數民族的資料。梁啟超對該書評價極高,以為有畢《鑒》則各家續《鑒》皆可廢也。

畢沅另一功不可沒的貢獻是在其撫陝期間,蹭勘了各州府、縣治,調查了關中的名勝古跡狀況,作了詳細記錄,計三十卷,六十餘萬字,並繪有地圖,留下了《關中勝跡圖志》等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華岳廟,翻修了史馬遷祠,修繕了蘇東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橋等。他留下的著作還有其主編的《經訓堂叢書》,所撰的有《靈岩山人詩集》、《靈岩山人文集》、《中州金石志》、《河間書畫錄》、《晉書地理志校注》、《山海經新校注》等。

H. 科舉考試經典詩句或成語

獨占鱉頭
鰲,是神話中的海中的大龜(一說為淡水中的大鱉。傳說上古時天塌地陷,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把天補好後,又砍下鰲的四條腿把天支撐起來,使天和地重新穩固(見《淮南子.覽冥訓》及《列子.湯問》)。《列子.湯問》中還記載了一個神話:渤海中有條大海溝,深得沒底,全世界的水都匯聚到這里,打著漩渦往下泄。渤海中的蓬萊、方丈等五座仙山,也都隨著下泄的波浪上下顛簸。上帝派15隻大鰲舉起頭來把大山頂住,這五座仙山從此才安然聳立。唐宋時期的宮殿建築者們把上述神話巧妙地與建築藝術結合起來,在皇宮前面的石階的正中,鋪上一大塊雕刻著巨鰲的長方形巨石,象徵皇帝的宮殿如同被巨鰲支撐著,永遠巍然屹立,而且有如神仙世界。在科舉考試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結束後宣布名次時,及第者都要站在皇宮前石階下面的兩側恭候。名次宣布完畢後,主持儀式的官員引領著分別站在東西兩邊最前面的狀元(殿試第一名)和榜眼(殿試第二名)向前走到雕有巨鰲的石階的下面,而狀元還要再向前跨,站在雕有巨鰲的石階上,迎接殿試榜。因此,把中狀元稱為」獨占鰲頭」。現在,該成語泛指名列第一或居於首位。
蟾宮折桂
《晉書.郗詵傳》記載,晉武帝有一次在東堂接見郗詵,問他:「卿自以為何如?」郗詵回答說:「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在這個故事中,郗詵以稀世的珍寶比喻出眾的才華。因為流傳著月亮中有桂樹、月亮是廣寒宮的神話,所以,此「桂林一枝」的「桂」被認為是月亮上的桂樹。又因為神話中說月亮中有隻金蟾,月亮也被稱為蟾宮,因而古代科舉考試中進士也稱登蟾宮。於是,後來就形成了「蟾宮折桂」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應試得中。
金榜題名
「金榜」是封建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考試——殿試的排名榜,因為它書寫在黃紙上,也稱黃榜。又因為它是由皇帝批准,並蓋有「皇帝之寶」的大印,所以金榜又稱皇榜。後來,人們因其用紙的顏色,就美其名曰「金榜」。登上金榜,就意味著做官的開始,確實是捧上了金飯碗,從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貴。從這個意義上說,黃榜又確實稱得上是金榜。這樣,人們自然就稱殿試的錄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為「金榜題名」了。後泛指考試被錄取。
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時鄉試(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試,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由禮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皇宮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級別的考試,考中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也稱殿元)。一個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獲得第一名,稱「連中三元」。現用來比喻在一項考試或比賽中接連取得三科或三次優異成績,或在三次考試或比賽中連續獲得優勝。
沆瀣(hàng xiè)一氣
北宋錢易的《南部新書.戊集》記載,唐僖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主考官崔沆發現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認為他是本家人,盡管崔瀣的考試成績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取為進士。於是一些考生嘲笑說,這場考試「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沆瀣,本來是夜間的水氣,夜間的水氣是在黑暗中飄盪的,考生們把這對座主門生的名與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結,臭味相投,倒是非常貼切。後來就用這一成語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I. 廷試夏竦全詩的拼音

廷試夏竦全詩
拼音如下:
tíng shì xià sǒng quán shī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