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態古詩
❶ 描寫儀態的詩句
1.千秋無絕色!悅來目是源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3.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
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8.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❷ 春風不度玉門關 什麼意思
意思是: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涼州詞二首·其一
【作者】王之渙【朝代】唐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2)儀態古詩擴展閱讀:
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雲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於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
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並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❸ 從容,莊重大方,美麗漂亮的成語或者古詩文有哪些
儀態萬復千 [yí tài wàn qiān]
儀態萬千,成語,主制謂式;作謂語、定語。
基本解釋:形容容貌、姿態、神態各方面都很美。
出自漢·張衡《同聲賦》:「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中文名
儀態萬千
讀音
yí tài wàn qiān
基本解釋
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
用法
作謂語、定語
成語解釋
【解釋】: 儀態:姿態,容貌。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
成語典故
漢·張衡《同聲賦》:「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❹ 大方,美麗漂亮的成語或者古詩文有哪些
儀態萬復千 [yí tài wàn qiān] 儀態萬制千,成語,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基本解釋:形容容貌、姿態、神態各方面都很美。出自漢·張衡《同聲賦》:「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中文名儀態萬千讀音 yí tài wàn qiān 基本解釋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用法作謂語、定語成語解釋【解釋】: 儀態:姿態,容貌。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成語典故漢·張衡《同聲賦》:「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