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識的古詩
① 關於學習的古詩.
有關「學習」的古詩詞: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專二韻》
【釋義】屬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釋義】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黃庭堅《寄黃幾復》
【釋義】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5、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釋義】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彷彿在神仙的居所。
② 有關於學習的古詩有哪些(至少十個以上)
1,《書院》宋代:劉過
原文: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 ,會有歲稔時。
釋義: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③ 關於知識的詩詞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別裁偽體親回風雅,轉益多師答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1、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1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9、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④ 關於知識的詩句
1、寶劍鋒從來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源。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1、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1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9、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⑤ 關於知識的古詩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別裁偽體回親風雅答,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1、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1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9、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⑥ 關於古詩的知識
古詩詞包括以下內抄容:襲
從時間上說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詞是宋代人的發明,又叫長短句。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古體詩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准。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
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律詩共有八句,一、二兩句為首聯,三、四兩句為頷聯,五、六兩句為頸聯、七、八兩句為尾聯。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⑦ 形容知識的詩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需躬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道友系列1287 2014-09-17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1、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1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9、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⑧ 關於「學習知識」的古詩有哪些
《 勸學來》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自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院》宋 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讀書》宋 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觀書有感》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⑨ 和知識有關的詩詞
1、寶劍鋒從抄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1、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1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9、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⑩ 關於知識的古詩詞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版)
3、別裁偽體親風權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