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

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1-23 08:25:25

⑴ 「愛離別,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不思量,自難忘。」出自哪個詞人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蘇東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合起來還真不知道那個人寫的。

⑵ 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法師---經中說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生苦,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經中凡是提某人的名字是令人注意,下面有很重要的開示。佛叫著舍利弗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舍利弗並未答話,因為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舍利弗未成佛,他無話可答。於是佛繼續說,那個世界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佛說我們這個世界有五種受,苦、樂、憂、喜、舍。身有苦、樂兩種受,心有憂、喜兩種受,如無以上四種受,就是『舍』受。舍受是短暫的,如保持長久就是『定』。雖然到了四禪八定還是舍受,而非三昧。如超過八定到九次第定就超越三界了。

『眾生是能受用人』,『眾緣和合而生者』謂之『眾生』。人是眾緣和合而生,毛巾也是眾緣和合即生,無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等覺以下皆謂之眾生。九法界除六道外,聲聞緣覺菩薩皆為佛的學生,五十一個位子,等覺最高。在西方享受是平等的,西方世界之外,九法界眾生享受皆不平等。娑婆世界苦多樂少。苦是身心都受到壓力,樂的時間不久謂之壞苦。非苦非樂是舍受,心不能常保謂之行苦。經中說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生苦,佛在經中說的非常透徹,神識在母腹中十月,感受如在地獄。母飲一杯涼水,如在寒冰地獄,飲一杯熱水,如在八熱地獄。出去之後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出生時如夾山地獄,出來一接觸空氣,如風刀地獄。病苦老苦擺在眼前,人人皆有直接間接的感受。死時神識離開身體,如生龜脫殼。學佛有真工夫的人,老病死皆無,年老體健,臨終預知時至,無疾而終。以上是生老病死四苦。第五是求不得苦。慾望太多,無法達到。第六、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不想碰頭,偏偏遇到。第七、愛別離苦。心愛的人要生離死別。第八、五陰熾盛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即生理與心理的造作。五陰是因,前面七種苦是果。

『樂是壞苦,不久住故』。如麻醉劑,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樂會變苦,苦不能變樂。例如跳舞是樂,連跳三天三夜,樂變為苦。三天不吃飯,苦不堪言,到了七天,更苦,絕不會變樂。非苦非樂固然好,但有行苦,俗雲『青春不住』,剎那剎那衰老。說真話,從生下那一天就一直往墳墓賓士,從無暫息。極樂世界永離八苦,苦樂是相對的,西方苦樂均無,乃名極樂。這種境界不可思議,我們不但說不出來,而且想像不到。極樂的境界在華嚴經中說的最詳細,讀華嚴可以想像西方的殊勝庄嚴。過去慈雲灌頂法師,清乾隆時人。著作甚豐,將娑婆與極樂比較,以苦樂言,此土遇不到佛是苦,往生西方後花開見佛是樂。此土聞法很難,西方六塵說法。此土惡友牽纏,不能稱心修道,西方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⑶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什麼意思

人生有八苦

生總是苦樂參半,知其樂,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說,所想,所做,所為,所用,所棄,所喜,所怨,所憂,所慮。

皆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發。那麼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坎坷迷離,傷痛落失,眾叛親離,流離失所,凡此種種都為苦之表象。

糾其根源與禪說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說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

現實世界是痛苦的,我們生活在在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時盡?痛苦源於本身,痛苦源於活著。所以人生下來的第一聲就是大聲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

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麗的想念都將削隱於日漸深刻的皺紋。活的同時,已經死了。人得本體隨時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對與昨天來說你已經老了,生息代謝的變化人怎麼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顛沛於殘酷的現實之中,有誰能保證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穀雜糧那有不生病的,隨時的病痛讓人飽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苦

死亡也許並無所謂痛苦,死亡的事實給活著的人帶來的恐懼遠遠超過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開始,輪回是下一個生命體的誕生,但死時的留戀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愛別離苦

愛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現,愛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統一,愛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統一。但愛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人的慾望不能與慾望的對象聚合為一體,慾望就象拉長的橡皮筋找不到掛靠的地方就會彈回來打中自己,痛苦。追求著痛苦著,同時也在失去著。

人生第七苦——怨憎會苦

當愛不能彌合時,就會用感性方式來實現——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會被反彈而傷及自己,所有內在的怨恨都會傷及別人。貪戀、私慾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陰熾盛苦

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假象,就會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3)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擴展閱讀:

八苦出處

編輯

八苦乃眾生輪回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會苦。七愛別離苦。八五受陰苦。汝等當知。此八種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

諦實是苦。集諦者。無明及愛。能為八苦而作因本。當知此集。諦是苦因。滅諦者。無明愛滅絕於苦因。當知此滅。諦實是滅。道諦者。八正道。

一正見。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業。五正精進。六正語。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諦是聖道。若人精勤。觀此四法。速離生死。到解脫處。汝等比丘。若於此法。已究竟者。亦當精勤為他解說。

一曰生苦,誕生之痛苦也;

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曰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也。(《大涅盤經-第十二》)

六曰愛別離苦,不由己與所愛之人之事離別之痛苦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何等為愛別離苦?所愛之物破壞離散。」)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滿足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求不得苦,復有二種:一者所希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

八曰五盛陰苦,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組成,生滅變化無常,盛滿各種身心痛苦也。(《大涅盤經-第十二》雲:「何等名為五盛陰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一)生苦,有五種,

1)受胎,謂識托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凈。

2)種子,謂識托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臟之下,熟臟之上,間夾如獄。

4)出胎,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

5)種類,謂人品有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種,

1)增長,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少,動止不寧。

2)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

(三)病苦,有二種,

1)身病,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重;風大不調,舉身倔強;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

2)心病,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種,

1)病死,謂因疾病壽盡而死。

2)外緣,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

(五)愛別離苦

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

(六)怨憎會苦,

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陰盛苦,

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盛,熾盛、容受等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稱五陰盛苦。

「五盛陰」也作「五陰盛」,「五陰」即「五蘊」,是佛教所說的構成眾生身體的五種要素:色(相當於物質)、受(感受)、想(表象、知覺)、行(意志)、識(精神的總體),色指身,受想行識指心,五陰就是人的身心。

這八苦可以分為二類:第一類是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之苦;第二類是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和所欲不得,這是主觀願望所不得滿足之苦。

最後歸結為「五盛陰」,「五盛陰」指對人生的愛戀與追求,以此為苦,說明人的存在本身為苦。這樣,苦就具備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個人,苦都是在所難免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苦

⑷ 求不得,愛別離 的典故出自哪要具體

人生有八苦為:
一生苦,誕生之痛苦也;
二老苦,老年之痛苦也回;答
三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怨憎會苦,「所不愛者而共聚集」
六愛別離苦,不由己與所愛之人之事離別之痛苦也
七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滿足也
八五盛陰苦,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組成,生滅變化無常,盛滿各種身心痛苦也

⑸ 翻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憐眾生無知,取苦為樂,飲鴆止渴。」

翻譯:生來,老去,生病,死去,想得到的東西卻總是得不到,和自己親愛的人分離,和怨恨、憎惡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求不得清明,可憐芸芸眾生無知,把苦痛當作樂趣,喝鳩毒來止渴。

佛祖釋迦牟尼說:人有八苦,分別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這句話來自《佛教八苦》。

怨憎會,就是和怨恨、憎惡的人或事物在一起,無法擺脫,是一種痛苦;愛別離,和自己親愛的人分離,是一種痛苦;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生,求不得不生(不生非死);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愛別離,求不得團聚;怨憎會,求不得解脫;五蘊熾盛,求不得清明。

『熾』,火熱也。盛,眾多也。陰,障蔽也。是說這五種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求不得,想得到的東西卻總是得不到,又是一種痛苦。 求,就是欲。求不得,便是苦惱。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

原本渴求的東西,卻遠遠的只可觀,而不能走近,甚至觀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罷不能,欲求不得。情緒里不免傷心,焦灼和懊悔。

(5)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擴展閱讀

佛家八苦:

1、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胎兒出世時,要經歷生育之苦,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

另外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世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扎那麼痛苦。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子里,覺得比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老苦: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我們的心逐漸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老態龍鍾,做不了事情,苦死。

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擔心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得;年輕力壯時,高朋滿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孤單,寂寞與凄涼。

3、病苦: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

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於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壞就是病苦。

4、死苦: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願死去,雙手抓的緊緊。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內心一定很恐慌,這就是死苦。

5、怨憎會苦:我們和冤家、仇人沒辦法避開,每每要見面,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如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過後吵架鬧翻了,但是為了兒女,夫妻之緣難斷,必須天天見面;或是工人,雖與老闆不和,但為了家計,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闆見面;

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後,兩人見面就不說話,因為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分散,所以苦。因為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捨不得,所以感覺到苦。比如做父母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學,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常掛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著,吃不下。

7、求不得苦:我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段,希望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為人的慾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慾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蘊苦:我們對五蘊(既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為五取蘊。取是執取的意思。五取蘊剎那剎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所以是苦。

⑹ "佛說,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此句出自哪裡

1,出自《大涅盤經-第十二》。八苦乃眾生輪回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

2,生總是苦樂參半,知其樂,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說,所想,所做,所為,所用,所棄,所喜,所怨,所憂,所慮。皆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發。那麼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坎坷迷離,傷痛落失,眾叛親離,流離失所,凡此種種都為苦之表象。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會,就是和怨恨、憎惡的人或事物在一起,無法擺脫,是一種痛苦;愛別離,和自己親愛的人分離,是一種痛苦;五陰熾盛,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五種。『熾』,火熱也。盛,眾多也。陰,障蔽也。

是說這五種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求不得,想得到的東西卻總是得不到,又是一種痛苦。

(6)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擴展閱讀

佛陀為什麼要講無常、人生八苦。佛教的本質是讓我們看到事物的真相,不需要過於的想要,得到,執著不放。而是要我們加倍努力地創造,奉獻自己的價值,造福社會,互助互愛;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宇宙法則,也是因果關系的道理。

有舍有得,付出了一定就會有收獲。如果我們足夠勤奮的付出,我們會有種豆得瓜的意外獎勵。相反,只為投機、坐享其成,也會得到種豆得瓜的懲罰和不勞而獲的狂喜。等到真正醒悟的時候,人生荒廢,機會難求。能夠參透其中的道理,我們才明白佛陀真正的意思。

放下和放棄不是同一個意思,正是有那些苦,才叫我們不要去執著、貪戀。那些都是虛幻變化的。我們可以更加積極、快樂地創造,幫助自己開悟,也幫助別人開悟,最終就能解脫。

⑺ 佛經里說人間八苦 :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悔,求不得,放不下。

八苦實際上就是苦苦,苦苦裡面分八大類。「又八苦者,乃人間之苦」。這個講的就很貼實,我們人世間的苦。哪八種?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一共八種。第一個,「生居胎獄,是生苦」。一個人來投胎,在母親懷孕十個月當中,這十個月等於在地獄一樣,苦不堪言。母親喝一杯涼水,他的感受像在寒冰地獄,母親喝一碗熱湯,他就像在八熱地獄,母親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在裡面全部能感受到。所以,中國古人有胎教,學古禮的人都懂得。婦人懷孕的時候,這十個月當中要端正心念,言行舉止要如理如法,為什麼?她感染胎兒,這叫胎教。心念端正,將來這個胎兒思想純正,這都是母親教的。言行端莊,不違背禮教,小孩出生的時候相貌、身體端正,好教,很聽話。中國古時候稱這個叫胎教。小孩出生,他眼睛睜開他會看,他耳朵他就會聽,雖然不會說話,他已經開始在學習、在模仿。所以中國家教裡面的《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念的,《弟子規》這個做人的基本的規矩,從什麼地方學的?從他一出生,就中國古人講「教兒嬰孩」,剛出生。做父母,那就是他的老師,父母言行舉止,在小孩面前都要端莊、要莊重,為什麼?小孩他看到聽到,他學到。三年,一千天,這叫紮根教育。古諺語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生」,這三歲的三年,一千天的紮根教育扎得好,他八十歲都不會變。這種的教育,聖賢教育,只有中國有,外國人不懂。中國這個教育在中國推行至少有一萬年歷史,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五千年之前沒有文字記載。中國這些老祖宗懂得,會教,佛菩薩是人教出來的,大聖大賢也是人教出來的,看你怎麼教法。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腦里頭游戲節目太多了,還有殺人游戲,從小他就學會了。跟中國古聖先賢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真正是一百八十度的相違背,把人全教壞了。人教壞了,那就像這幾天你看日本的災難,我聽到至少有日本兩位官員,都是高級官員,兩個人說的意思完全相同,不善業所感。災難是不善業感,這個話講得對,佛在經上是這么說的。你這個小區,人造善業,這小區里頭就沒有災難。我在日本參加過兩次聯合國主導的世界和平會議,很難得,兩次都在岡山,我跟岡山縣長、當地小鎮的市長結了很深的緣。岡山這個小鎮我很喜歡,我對他們很尊重。這個小鎮的人很本分,沒有貪欲,知足常樂,生活非常節儉,非常朴實。人與人間真有禮貌,他不是假的,不是敷衍的,是出自於內心對別人的尊敬。這個小鎮居然能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們只聽說古時候有這種情形,沒有想到現在在日本岡山也看到。當地人告訴我,他們這個小鎮四百多年來沒有災難。我打電話問岡山的朋友,這次日本災難他們沒有。小地區的人,人心善、言行善,周邊災難他沒有,這不是很明顯的擺在那裡嗎?這個不信你還信什麼?他做出來給你看了。前些年我們在湯池小鎮做學習《弟子規》的實驗,那二、三年當中,這個縣周圍有災難,這個地區沒災難。佛給我們說的話是真的。最明顯的就是汶川地震,這非常明顯,震源在四川,山東感到、測到地震,江蘇測到地震,我們這個小縣應當測出來,我們這個小縣測量地震的人說這兒沒有,這個很奇怪。因為從四川到山東,他講一定要通過安徽,安徽這個縣沒有測出地震。這是當地官員告訴我的,他們沒測到,南面江西測都測到。佛說的話相信的人有福了,不過相信非常之難,正像《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你不可能接受,你不可能相信。
八苦,人間之苦。生居胎獄,這是生苦。你看小孩出生都痛哭,為什麼哭?苦就哭,不苦應該他就很歡喜,你們有沒有看到哪個小孩出生歡歡喜喜,有沒有看到?沒看到,你就知道他出生多苦。生苦我們每個人都經過的,忘掉了,不記得了。「老厭龍鍾,是老苦」。年輕人不知道老苦,你看胡小林,五十多歲,不知道父親的苦處。他告訴我,他帶他的妻子兒女到舊金山,不是舊金山,是新加坡,到新加坡去觀光旅遊。參觀老人博物館,裡面有很多道具,把老人的苦處顯示出來。他參觀之後他才感受到原來老人有這么苦,走路行動不方便,就像身上帶了三十斤的沙一樣。你腿上綁上三十斤的沙,你走路我看看,八十以上的人走路就像那樣的。完全不知道!以後了解之後,學了傳統文化,回去盡孝,很難得。父親在臨終之前四個月,他真正盡到孝道,感動了全家。父親是老革命,母親也是的,看到學傳統文化的好處,小孩子真的回頭了,懂得盡孝道,對老父親照顧無微不至。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良心發現了,他才知道父母生育之恩。人到老了,眼花了,耳也聾了,牙齒、器官功能都衰退,活在這個世間真辛苦。
二次大戰之後,有許多國家,富強的國家,興起老人福利事業,美國人帶頭的,對老人物質生活方面照顧得很周到。退休之後,國家每個月把你的生活費用寄給你,國家養老,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這個制度。我在國際弘法,我對這個事情很關心,每到一個地區,我都會去看這個地方老人福利事業。而是以澳洲做得最好,澳洲是得力於地大人少,澳洲的老人公寓做得最好,老人居住的環境就像在公園裡面,真難得,我看了生歡喜心。政府對老人的照顧,每天澳幣一百元,所以物質生活比其他的國家都好,但是缺乏精神生活。比不上中國古時候傳統的家庭,老了家族養你,養老育幼是家裡面最大的兩大任務,這是外國永遠沒有辦法想像到的。中國老人老了之後退休,享天倫之樂,這天倫之樂你要跟外國人講他不懂,什麼叫天倫他不知道。兒孫滿堂,一個大家族,這一家小孩至少有五、六十個,大大小小圍著老人,那真樂,真有樂趣。所以像澳洲這種老人院,如果老人院跟幼兒園合在一起,老人天天看到小朋友,小朋友天天看到老人,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祖父祖母。老人會愛護小孩,小孩學到尊敬老人,這是個很好補救的辦法,讓老年人永遠不離開年輕人,不離開小孩,他生活得快樂。精神方面的教育要特別關照。宗教教育,晚年那是他最喜歡的一門功課,讓老人真正幸福美滿度過他的晚年,晚年他歡喜,他快樂,這個功德不得了,沒人知道。學佛的人明了,老人臨終的時候心裏面平安,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怨恨,一定生到好地方,人天兩道。如果他臨走的時候滿腹的怨恨,他一生對社會付出很多,到晚年的時候沒人照顧,只要他有怨恨,多半都是墮畜生道、地獄道。你想想看,晚年能夠幫助老人心情愉快,等於說把他從惡道里頭送到天道,這個功德多大!我參觀老人院,他們請我講話,我都贊嘆裡面服務人員,他們是天使,他們不是凡人。盡心盡力把老人當作自己父母一樣孝順,他就把這個老人從惡道送到天道,這功德大。念佛的人幫助他往生,從凡夫把他送到佛道,成佛了,這功德多大,沒有能夠跟這個功德相比的。這些事,這些道理,只有佛懂得。
第三、「病受苦痛,是病苦」。病苦的經驗年輕人都有,尤其這個時代,為什麼?飲食不幹凈,水不幹凈。現在人真可憐,空氣不幹凈。我剛才在這里看了一份資料,這份資料寫的是日本這次地震,福島的核電廠裡面流出來的物質已經飄到北美洲。這隨風飄流,就是輻射塵,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現在很多人擔心,怕這個地震會影響富士山,富士山是個火山,怕這個火山爆發。首相透露一個危機,設想好,想好「東日本全部毀滅」,那是標題,日本首相說的。怕的是富士山這個火山一爆發的話,會連到好多個火山爆發,那日本東部就完了。核電廠排出來這些廢氣就等於原子彈的輻射塵一樣,對人的傷害很大,隨風飄到。就看這幾天的發展,如果不斷還有火山爆發的話,可能日本核電廠的輻射塵可以影響北半球。現在美洲測到了,歐洲免不了,很麻煩的事情!現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的先進國家都有核能發電廠,一座核能發電廠就等於一顆原子彈在那邊,地震會破壞它。佛經上說,「人命無常,國土危脆」,現在用經上這些來形容這個世界一點都不過分。
災難怎麼化解?真能化解,但是大家不相信。什麼方法?老實念佛,用真誠的心老實念佛。沒人相信。念佛有這么大的效果我們相信,我們為什麼相信?我們理論搞透徹了,事上我們也看到許多的證據,它不是假的。一個念佛的人,真正念佛的人,誠心誠意一心念佛的人,前些年山西小院四十多個人都是得癌症,被醫院宣布死刑,壽命只有二、三個月。他們自己也知道,真的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念到三個月沒事,再去檢查,癌細胞沒有了。這念佛功德!劉素雲十年前得的紅斑狼瘡,比癌症還嚴重,醫生告訴她,得這種病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叫她心理上要有準備。於是她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每天聽經十個小時,十個小時聽經之外全念佛。她也是念到三、五個月再去檢查,沒有了,紅斑狼瘡好了,臉上連疤痕都找不到。醫生就非常驚訝:你怎麼好的?你用什麼葯物?她說:我什麼葯我都沒用,就是念阿彌陀佛。醫生相信她,醫生憑什麼相信她?她一生沒有說妄語,這一般人做不到。一生跟任何人都是心裡實話實說,從來沒有打過一次妄語。所以她在東北大家知道她,她說的話沒有人不相信。念佛念好的!佛經上有這個道理,量子力學家也承認這個道理,意念可以改變外面的境界,所以意念可以改變自己身體裡面的細胞組織。不善的念頭,它就會變成病毒,純凈純善的念頭,病毒就恢復正常,都是自然的,不需要用任何葯物。這已經有不少人做出來給我們看。經上講的,不只治你這個身體,而且幫助環境,這個地球環境上有災難,集體的意識可以能把災難化解。要真心念佛,真誠心念佛可以化解地球的災難。所以,這次有兩位日本官員公開跟大家說,災難怎麼來的?不善心行之所感。我們心善行善,不會有災難。
第四個,「死悲分散,是死苦」。這個身體四大分散,與今世眷屬統統也分散了,來世各人隨各人的業力所轉,自己做不了主。有定力的人,自己可以做主,沒有定力的人做不了主。你一生行善,心善行善,你生到善處;心行不善你就生到不善處,餓鬼、地獄、畜生這都是不善的。真正念佛人他生到極樂世界,真正信仰宗教的人他能夠生天堂,假的不行。生老病死是一切人都不能夠避免的,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生老病死統統要受。
除這個之外,第五「愛別離苦」。「愛則欲合偏離」,你喜歡的人,你喜歡的事、喜歡的物,想常在一起,偏偏分離,「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是名愛別離苦」。這種事情就在眼前,沒有辦法。我們一生總想有個安定的環境,好好的來修行,沒有這個緣。最長,我這一生最長就是住新加坡,三年半,還是要別離。緣聚就合,緣離就散,聚散無常。早年在美國、在加拿大,這些大城市每年都去巡迴一周。每個地方時間長的,住溫哥華的時間長,每次去住一個月,其他地方大概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十多個城市。想住在一個地方不行,哪個地方邀請就得到哪裡去。到澳洲,世界上其他地區還是要去走,也不長久。這兩年在香港住的時間長一點,大概有一年多。佛法隨緣,一點都不勉強,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可是自己修成才有這個能力,自己要沒有成就,這個緣就沒有了。這種緣也是非常不得已,沒福報,看看古來祖師大德,住一個山頭幾十年不下山,不要說別的,定功就值得人敬佩。人心定,他心就清凈,心清凈他就生智慧。同樣一個道理,災難頻繁,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要定,你在大災難里頭,你心是定的,你不亂。亂就有憂慮,就有恐怖;定,他就生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恐懼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愈是有大災難,心愈要定,愈要能沉得住氣,不被外面環境所擾亂。
第六個,「怨則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欲求遠離,反而集聚,是名怨憎會苦。」討厭的人、討厭的事,總想跟它離得遠遠的,偏偏常遇到,這叫怨憎會苦。小時候在學校念書,好同學總喜歡坐在一起,偏偏位置排得很遠;很討厭的人,偏偏跟他坐在一塊。所以聽到佛法里講的時候,想到這從小就有,再回想,一生何嘗不如是,冤親債主偏偏找上身來。
第七,「求則欲得偏失,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這第七種,求不得。為什麼求不得?為什麼會愛別離?為什麼會怨憎會?「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人真的把這些道理參透,搞明白了,心就定了,心定就離苦得樂。人與人有緣分,人與環境有緣分,人與一切萬物都有緣分。命里有的肯定有,丟都丟不掉,命里沒有的,用什麼方法你也得不到。非法手段所得到的,還是你命里有的,那不叫冤枉嗎?命里如果沒有,用非法的手段得到,災禍就跟著來。非法手段得到,沒有災禍,你還能享受,說明那是你命里有。你命里有福報,大福報,用這種不適當的方法得到,把你命里的福報就虧折。譬如你命里財富有一百個億,你用非法的手段,起心動念是損人利己,你實際上能得到多少?五十個億。你覺得很滿足,我很了不起,你不曉得命里原本是一百個億,舍了一半,錯了!如果為人正直,一絲不苟,念念還想幫助別人,還想照顧別人,他命里本來是一百個億,可能會增加到一百五十個億,為什麼?他心好、行好,這是真實的道理。中國古人常說,吃虧是福,佔便宜是禍害,便宜不能占。人吃虧是什麼?吃虧是消災,是消業障,免除許許多多的災難,這怎麼不是福!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舍財消災」,財損失掉,你的災消了,業障消了,佛門裡面講業障消了,好事,不是壞事。果然參透,那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能看出這一點,你的境界大幅度提升,佛菩薩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小小一點利害斤斤計較,錯了。放下,你就覺悟了,放下,你所得到的遍法界虛空界。
最後一個,第八,「五陰熾盛苦。《圓中鈔》曰: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這五種。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物質跟精神你放不下,你對於身、對於心,心就是精神現象,都產生嚴重的情執,不知道這五樣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心經》是學佛的人最熟悉的一部經典,玄奘大師翻譯的,二百六十個字。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你真有智慧,你就曉得全是假的,你貪著那就苦不堪言。你要知道是假的,放下,你就解脫了,你就得大自在。這五樣東西稱之為陰,陰是什麼?「覆蓋之義」,把它蓋住了。把什麼東西蓋住?把自性蓋起來了,你見不到自性。自性,自性是真我,色受想行識是假我,它不是真我。凡夫錯就錯在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不認識,搞六道輪回真叫冤枉。
你看這里講得好,「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這五樣東西讓你永遠見不到真性,這五樣東西去掉,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盛即盛大之義」,下面為我們解釋,謂前面所說的「生老病死等」,「等」就是前面的七種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眾苦聚集,故曰五陰熾盛苦」。前面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八大類的苦都集在你的身跟心裡頭,你身體所感受的,你精神上所感受的,日夜不安。這八種苦人人都有,特別明顯的是富貴人家,大富大貴,他們的五陰熾盛嚴重,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盡方法要得到,得到之後又怕丟掉。年歲一年比一年大,又怕老死,貪生怕死,所以憂慮比一般人多。晚上不能睡覺,要吃安眠葯,一天都不能少。我親眼見過,億萬富翁,天天晚上吃安眠葯。他沒有快樂,經營的事業太多,沒有休閑的時間,苦到老死。

⑻ 佛經里說:人生的最苦 是 求不得 和 愛別離.什麼意思

求不得這一苦比較容易理解,人生所求,或許是自己能力不相符,或許是自己的時運沒有達到,或是愛情,或是財富,或是權勢地位,總是有自己難以取得的,這是很多人痛苦的來源之一。

愛別離苦,愛別離,就是與自己所愛分離,生死離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8)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擴展閱讀:

佛經說,人生有七種苦難。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第一苦,是「生」,作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著,乃是所有後續苦難的基礎。活著就是受苦,正如幾何學中的公理一般無需證明。

第二苦,是「老」。隨著歲月的流逝,曾經的精力、健康、記憶一一隨風而去,老去的恐懼日漸清晰。對「老」的恐懼,本質上是一種「得到後再眼睜睜失去」的恐懼。若是在老去的同時,親人、愛人、朋友一一離你而去,最後只剩一個老不死的煢煢孑立,那滋味才真正的苦之極矣。

第三苦,是「病」。病來如山倒,昨天還力拔山兮氣蓋世,今天就手難縛雞氣游絲了。若是那病不致命,則又有病去如抽絲的過程來折磨人。除了對身體的折磨外,病痛對心靈的考驗也頗值玩味。所以久病之後床前的冷清,也是別有一苦。

第四苦,便是「死」。死的可怕,不在過程——那短暫得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它的不可抗拒性。在七苦之中,死是比較老實的,若有動力,通常這個苦難一求便來,這點比「病」要厚道些。

第五苦,稱作「怨憎會」,便是跟你無比討厭的人處在同一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想不理他還不行,委實煩人;煩得久了,也便是苦難了。怨憎會是人際關繫上長出的毒瘤,所以在七苦之中,有兩苦是可以主動放棄的,只要橫下一條心,放棄一些人際關系,怨憎會也便無存;另一個可以放棄的苦難,便是「生」。若說主動去求這苦難,倒也有先例,越王勾踐便是。所以成大事之人,必吃大苦。

⑼ 釋迦牟尼說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恨,分別什麼意思求解

生:出生時,嬰兒從母親的身體脫離,從安全的子宮里到達外界,要開始一生,是為生苦。

老:年老時,人的身體機能下降,要依靠外界幫助來完成很簡單的日常傷害,為老苦。

病:每個人生病時,都會感到痛苦折磨,渾身難受,這是病苦。

死:人死如燈滅,人世間的種種皆再無干係,為死苦。

求不得:雖然努力就能得到大部分事物,但有些東西,再努力也求而不得。

愛別離:有的人,有些事,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卻要面對分離。如孩子面對父母的離世,相愛卻不能相守的人。

怨憎會:明明很討厭,相互厭惡的人卻要時刻遇到,如不相愛的一對夫妻,職場上相互極為厭惡的同事。

(9)求不得愛別離的詩句擴展閱讀:

八苦出處——《大涅盤經-第十二》。

八苦乃眾生輪回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

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會苦。七愛別離苦。八五受陰苦。

汝等當知。此八種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諦實是苦。集諦者。無明及愛。能為八苦而作因本。當知此集。諦是苦因。滅諦者。無明愛滅絕於苦因。當知此滅。諦實是滅。道諦者。八正道。

一正見。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業。五正精進。六正語。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諦是聖道。若人精勤。觀此四法。速離生死。到解脫處。汝等比丘。若於此法。已究竟者。亦當精勤為他解說。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