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思順的詩句

思順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1-23 00:50:25

① 描寫東北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東北的詩句有:

  1.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內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容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詠懷古跡五首·其一》杜甫

  2.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旅思倦搖搖,孤游昔已屢。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謝朓

  3. 玉衡固已驂,羲和若飛凌。四運循環轉,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時暮,迢迢天路征。招搖東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風無絕響,玄雲互相仍。豐水憑川結,零露彌天凝。年命特相逝,慶雲鮮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順焉足憑。慷慨臨川響,非此孰為興。哀吟梁甫顛,慷慨獨撫膺。——《梁甫吟》陸機

  4.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白馬》杜甫

  5.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 臉波春傍窈娘堤。柳絲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天津橋》白居易

② 有關「陶淵明」的詩句

顏延之《陶徵士誄》: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雲與仁?實疑明智。謂天蓋高,胡愆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置?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凶若吉。葯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沈約《宋書·隱逸傳》:潛弱年薄官,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雲甲子而已。
蕭統《陶淵明傳》: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鍾嶸《詩品》: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顏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楊休之《陶集序錄》:余覽陶潛之文,辭采雖未優,而往往有奇絕異語,放逸之致,棲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說·立命篇》: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歸去來》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傳》則幾於閉關也。」
《晉書·隱逸傳》:厚秩招累,修名順欲。確乎群士,超然絕俗。養粹岩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游》:賞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王維 《偶然作》: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與魏居士書》: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後貧,《乞食》詩曰「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慚也……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受其後之累也。
李白《九日登山》: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韓愈《送王秀才序》: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於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於味邪?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於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白居易《訪陶公舊宅》: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容利,老死此丘園。
宋代
林逋《省心錄》:陶淵明無功德以及人,而名節與功臣、義士等,何耶?蓋顏子以退為進,寧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歟。

歐陽修: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蘇軾: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黃庭堅《宿舊彭澤懷陶令》:潛魚願深渺,淵明無由逃。彭澤當此時,沉冥一世豪。司馬寒如灰,禮樂卯金刀。歲晚以字行,更始號元亮。凄其望諸葛,骯臟猶漢相。時無益州牧,指揮用諸將。平生本朝心,歲月閱江浪。空餘時語工,落筆九天上。向來非無人,此友獨可尚。屬予剛制酒,無用酌杯盎。欲招千載魂,斯文或宜當。
陳師道《後山詩話》:陶淵明之詩,切於事情,但不文耳。……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耳。……右丞、蘇州,皆學於陶,正得其自在。
王安石(陳正敏《遯齋閑覽》載):(王安石)言其(淵明)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然則淵明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
楊時《龜山先生語錄》:陶淵明詩所不可及者,沖澹深粹,出於自然。若曾用力學,然後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成。
晁說之《晁氏客語》:淵明如:「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窮節」,不與物競,不強所不能,自然守節。
蔡啟《蔡寬夫詩話》:觀其(淵明)《貧士》、《責子》與其他所作,當憂則憂,遇喜則喜,忽然憂樂兩忘,則隨所遇而皆適,未嘗有擇於其間,所謂超世遺物者,要當如是而後可也。
曾紘(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載):余嘗評陶公詩語造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中實敷腴,真詩人之冠冕也。
蔡絛《西清詩話》:淵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詩家視淵明,猶孔門之視伯夷也。
陶淵明像
許顗《彥周詩話》:陶彭澤詩,顏、謝、潘、陸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附之於詩,無一點愧詞,所以能爾。
楊萬里《西溪先生和陶詩序》:淵明之詩,春之蘭,秋之菊,松上之風,澗下之水也。
《誠齋詩話》:五言古詩句雅淡而味深長者,陶淵明、柳子厚也。
朱熹《朱子語類》:淵明所說者庄、老,然辭卻簡古。……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
敖器之:陶彭澤如絳雲在霄,舒捲自如。
辛棄疾《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姜夔《白石道人詩說》:陶淵明天資既高,趣詣又遠,故其詩散而庄,澹而腴,斷不容作邯鄲步也。
真德秀《跋黃瀛甫擬陶詩》:以余觀之,淵明之學,正自經術中來,故形之於詩,有不可掩。《榮木》之憂,逝川之嘆也;《貧士》之詠,簞瓢之樂也。《飲酒》末章有曰:「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淵明之智及此,是豈玄虛之士所可望耶?雖其遺寵辱,一得喪,其有曠達之風,細玩其詞,時亦悲涼感慨,非無意世事者,或者徒知義熙以後不著年號,為恥事二姓之驗,而不知其眷眷王室,蓋有乃祖長沙公之心,獨以力不得為,故肥遯以自絕,食薇飲水之言,銜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顧讀者弗之察耳。淵明之志若是,又豈毀彝倫、外名教者可同日語乎!
嚴羽《滄浪詩話》: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靈運「池塘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而自然耳。
劉克庄《後村詩話》:陶公如天地間之有醴泉慶雲,是惟無出,出則為祥瑞,且饒坡公一人和陶可也。
《水龍吟》:平生酷愛淵明,偶然一出歸來早。題詩信意,也書甲子,也書年號。陶侃孫兒,孟嘉甥子,疑狂疑傲。與柴桑樵牧,斜川魚鳥,同盟後、歸於好。除了登臨吟嘯。事如天、莫相咨報。田園閑靜,市朝翻覆,回頭堪笑。節序催人,東籬把菊,西風吹帽。做先生處士,一生一世,不論資考。
湯漢《陶靖節詩集注自序》:陶公詩精深高妙,測之愈遠,不可漫觀也。不事異代之節,與子房五世相韓之義同。
黃震《張史院詩跋》:陶淵明無志於世,其寄於世也,悠然而澹。
陳模《懷古錄》:陶淵明窮而至於乞食,其視樂天富貴聲色之樂,豈可同年而語?然淵明陶然自得,未嘗數數留意於外物,蓋真實有得於心者,與徒事虛言者不同。
文天祥《海上》:王濟非痴叔,陶潛豈醉人。得官須報國,可隱即逃秦。
金元
趙秉文《東籬採菊圖》:淵明初亦仕,跡留心已遠。雅志懷林淵,高情邈雲漢。妖狐同晝昏,獨鶴警夜半。平生忠義心,回作松菊伴。東籬把一枝,意豈在酒盞。不見白衣來,目送南山雁。淡然忘言說,聊付一笑粲。
元好問《論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劉因《歸去來圖》:淵明豪氣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歸來荒徑手自鋤,草中恐生劉寄奴。中年欲與夷皓俱,晚節樂地歸唐虞。平生磊磊一物無,《停雲》懷人早所圖。有酒今與龐通沽,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撫卷聲嗚嗚。
吳澄《詹若麟淵明集補序》:予嘗謂楚之屈大夫,韓之張司徒,漢之諸葛丞相,晉之陶徵士,是四君子者,其制行也不同,其遭時也不同,而其心一也。一者何?明君臣之義而已。……陶子之詩,悟者尤鮮。其泊然沖淡而甘無為者,安命分也;其慨然感發而欲有為者,表志願也。嗚呼!陶子無昭烈之可輔以圖存,無高皇之可倚以復仇,無可以伸其志願,而寓於詩,使後之觀者,又昧昧焉,豈不重可悲也哉!屈子不忍見楚之亡而先死,陶子不幸見晉之亡而後死,死之先後異爾,異地則皆然,其亦重可哀已夫!
趙夢頫《題歸去來圖》:生世各有時,出處非偶然。淵明賦歸來,佳處未易言。後人多慕之,效顰惑蚩妍。終然不能去,俛仰塵埃間。斯人真有道,名與日月懸。青松卓然操,黃華霜中鮮。棄官亦易耳,忍窮北窗眠。撫琴三嘆息,世久無此賢。
《五柳先生傳論》:志功名者,榮祿不足以動其心;重道義者,功名不足以易其慮。何則?紆青懷金,與荷鋤畎畝者殊途;抗志青雲,與徼幸一時者異趣;此伯夷所以餓於首陽,仲連所以欲蹈東海者也。矧名教之樂,加乎軒冕,違己之痛,甚於凍餒,此重彼輕,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未見其人。嗟乎,如先生近之矣!
虞集《跋子昂所畫淵明像》:田園歸來,涼風吹衣。窈窕崎嶇,遐蹤遠微。帝鄉莫期,乘化以歸。哲人之思,千載不違。
明代
宋濂《題張泐和陶詩》:陶靖節詩,如展禽仕魯,三仕三止,處之沖然,出言制行,不求甚異於俗,而動合於道,蓋和而節,質而文,風雅之亞也。
李東陽《懷麓堂詩話》:陶詩質厚近古,愈讀而愈見其妙。
陶淵明把酒南山
李夢陽《刻陶淵明集序》:淵明,高才豪逸人也,而復善知幾,厥遭靡時,潛龍勿用。然予讀其詩,有俯仰悲慨、玩世肆志之心焉,嗚呼惜哉!
朱奠培《松石軒詩評》:陶潛之作,如清瀾白鳥,長林麋鹿,雖弗嬰籠絡,可與其潔,而隱顯未齊,厭欣猶滯,直視乎此而不能忘隘乎彼者耶!
謝榛《四溟詩話》:淵明最有性情,使加藻飾,無異鮑、謝,何以發真趣於偶爾,寄至味於淡然?
歸有光《悠然亭記》:靖節之詩,類非晉、宋雕繪者之所為。而悠然之意,每見於言外,不獨一時之所適,而中無留滯,見天壤間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嘗以為悠然者,實與道俱,謂靖節不知道,不可也。
焦竑《陶靖節先生集序》:靖節先生人品最高,平生任真推發其而似易,譬之嶺玉淵珠,光彩自露,先生不知也。
王世貞《藝苑卮言》:淵明托旨沖淡,其造語有極工者,乃大入思來,琢之使無痕跡耳。後人苦一切深沉,取其形似,謂為自然,謬以千里。
何孟春《陶靖節集跋》:陶公自三代而下為第一風流人物,其詩文自兩漢以還為第一等作家。惟其胸次高,故其言語妙,而後世慕彼風流。
王文祿《文脈》:魏、晉以來,詩多矣,獨稱陶詩。陶辭過淡,不及曹、劉之雄,謝、江之麗,然多寓懷之作,故誦者慨然有塵外之思。
安磐《頤山詩話》:予謂漢、魏以來,知遵孔子而有志聖賢之學者,淵明也,故表而出之。
黃文煥《陶詩析義自序》:古今尊陶,統歸平淡;以平淡概陶,陶不得見也。析之以煉字煉章,字字奇奧,分合隱現,險峭多端,斯陶之手眼出矣。鍾嶸品陶,徒曰隱逸之宗;以隱逸蔽陶,陶又不得見也。析之以憂時念亂,思扶晉衰,思抗晉禪,經濟熱腸,語藏本末,涌若海立,屹若劍飛,斯陶之心膽出矣。
許學夷《詩源辯體》:惟靖節不宗古體,不習新語,而真率自然,則自為一源也……靖節詩真率自然,自為一源,雖若小偏,而文體完純,實有可取。……靖節詩,初讀之覺其平易,及其下筆,不得一語彷彿,乃是其才高趣遠使然,初非琢磨所至也。……靖節詩句法天成而語意透徹,有似《孟子》一書。……靖節詩直寫己懷,自然成文。……靖節詩不為冗語,惟意盡便了,故集中長篇甚少;此韋、柳所不及也。
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陶彭澤未嘗較聲律,雕句文,但信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何則?其本色高也。
胡應麟《詩藪》:……陶之五言,開千古平淡之宗;……陶之意調雖新,源流匪遠;……
薛應旂《方山紀述》:陶靖節之乞食而詠,邵康節之微醺而吟,非有所自得者,能若是乎?過此以往,孔、顏之樂其樂矣。
江盈科《雪濤詩評》:陶淵明超然塵外,獨辟一家,蓋人非六朝之人,故詩亦非六朝之詩。
何湛之《陶韋合集序》:晉處士植節於板盪之秋,游心於名利之外,其詩沖夷清曠,不染塵俗,無為而為,故語皆實際,信《三百篇》之後一人也。
王圻《稗史》:情之所蓄,無不可吐出;景之所觸,無不可寫人;晉惟淵明,唐惟少陵。……陶詩淡,不是無繩削,但繩削到自然處,固見其淡之妙,不見繩削之跡。
鍾惺《古詩歸》:陶詩閑遠,自其本色,一段淵永淹潤之氣,其妙全在不枯。
陸時雍《詩鏡總論》:素而絢、卑而未始不高者,淵明也。
劉朝箴《論陶》:靖節非儒非俗,非狂非狷,非風流非抗執,平淡自得,無事修飾,皆有天然自得之趣;而飢寒困窮,不以累心,但足其酒,百慮皆空矣。及感遇而為文詞,則牽意任真,略無斧鑿痕、煙火氣。
清代
顧炎武《日知錄》:栗里之徵士,淡然若忘於世,而感憤之懷,有時不能自止,而微見其情者,真也,其汲汲於自表暴而為言者,偽也。
《菰中隨筆》:陶徵士、韋蘇州,非直狷介,實有志天下者。
陶淵明像
王夫之《古詩評選》:鍾嶸以陶詩「出於應璩」,「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論者為以為然。然自非沉酣六義,豈不知此語之確也。平淡之於詩,自為一體。平者取勢不雜,淡者遣意不煩之謂也。陶詩於此,固多得之,然亦豈獨陶詩為爾哉?若以近俚為平,無味為淡,唐之元、白,宋之歐、梅,據此以為勝場。而一行欲了,引之使長;精意欲來,去之若鶩,乃以取適於老嫗,見稱蠻夷,自相張大,則亦不知曝背之非暖而欲獻之也。且如《關雎》一篇,實為風始,自其不雜不煩者言之,題以平淡,夫豈不可?乃夫子稱其「不淫不傷」,「為王化之基」。今試思其不淫不傷者何在?正自古人莫喻其際。彼所稱平淡者,淫而不返,傷而無節者也。陶詩恆有率意一往,或篇多數句,句多數字,正唯恐愚蒙者不知其意,故以樂以哀,如聞其哭笑,斯惟隱者弗獲。已而與田舍翁嫗相酬答,故習與性成;因之放不知歸爾。夫乃知鍾嶸之品陶為得陶真也。
馮班《滄浪詩話糾謬》:詩人言飲酒,不以為諱,陶公始之也。
陳祚明《采菽堂詩選》:千秋之詩,謂惟陶與杜可也。……陶靖節詩,如巫峽高秋,白雲舒捲,木落水清,日寒山皎之中,長空曳練,縈郁紓回。
汪琬《陶淵明像贊》:金行既衰,寄奴嗣起。蟻斗蠅營,公實憎恥。欲群鳥獸,無所棲止。桃華之源,特寓言爾。風生北窗,菊抽東籬。何以悅志,拊琴賦詩。遺詩百篇,澹漠沖誇。二蘇之後,其孰能知之?
朱彝尊《題亡兒書陶靖節文》:少陵野老,譏陶公未必能達道,非篤論也。
葉燮《原詩》:陶潛胸次浩然,吐棄人間一切,故其詩俱不從人間得,詩家之方外,別有三昧也。
張謙宜《絸齋詩談》:陶詩句句近人,卻字字高妙,不是工夫,亦不是悟性。只緣胸襟浩盪,所以矢口超絕。
吳菘《論陶》:淵明非隱逸也,其忠君愛國,憂愁感憤,不能自已,間發於詩,而詞句溫厚和平,不激不隨,深得《三百篇》遺意。
賀貽孫《詩筏》:陶元亮詩,淡而不厭。何以不厭?厚為之也。詩固有濃而薄、淡而厚者矣。……晉人詩,能以朴自立門戶者,惟陶元亮一人。
吳瞻泰《陶詩匯注序》:古詩自漢而下,定以靖節為宗,其詞旨沖澹,彌朴彌巧,真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者也。
喬億《劍溪說詩》:陶詩混然元古,在六朝中自為一格。
沈德潛《說詩晬語》:陶公以名臣之後,際易代之時,欲言難言,時時寄託,不獨《詠荊軻》一章也,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詩自能曠世獨立,鍾記室謂其源出於應璩,目為中品,一言不智,難辭厥咎已。
紀昀《雲林詩抄序》:夫陶淵明詩,時有壯論,然不至如明人道學詩之迂拙也。
趙文哲《媕雅堂詩話》:陶公之詩,元氣淋漓,天機瀟灑,純任自然。然細玩其體物抒情,傅色結響,並非率易出之者,世人以白話為陶詩,真堪一哂。學者須從此著神,然亦不宜多學。
李調元《雨村詩話》:淵明詩清遠閑放,是其本色,而其中有一段深古樸茂不可及處。
宋大樽《茗香詩論》:淵明田園詩之佳,佳於其人之有高趣也。使淵明游山賦詩,不知又當何如?至宋之詩人,無逾康樂者,遂與陶並稱,幸矣。
方東樹《昭昧詹言》:惟陶公則全是胸臆自流出,不學人而自成,無意為詩而已至。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陶公詩雖天機和鬯,靜氣流溢,而其中曲折激盪處,實有憂憤陳郁不可一世之慨,不獨於易代之際,奮欲圖報。
龔自珍《雜詩》: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雲》發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陶潛酷似卧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陶潛磊落性情溫,冥報因他一飯恩。頗覺少陵詩吻薄,但言朝叩富兒門。
現代

魯迅《題未定草(七)》: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朱光潛《詩論》:淵明在情感生活上經過極端底苦悶,達到極端底和諧肅穆。
梁啟超《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

③ 蛙聲和蛙鳴有什麼區別

蛙聲是抄名詞,指青蛙的叫聲。如辛棄疾詞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蛙鳴是動詞,青蛙咕咕叫。如蘇軾詩句:「蛙鳴青草泊,蟬噪垂楊浦。」
「蛙鳴」作為一種現象,也可以作名詞,用作賓語,如:「聽蛙鳴。」其意義與「聽蛙聲」相同。

④ 關於牽掛的古詩詞

傷感的牽掛

1、玉簫聲斷人何處,春又去,忍把歸期負.此情此恨,此際擬托行雲,問東君.

2、相逢各自傷遲暮,猶把新詞誦奇句.鹽絮家風人所許.如今憔悴,但餘雙淚,一似黃梅雨.

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4、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的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5、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6、百年牽掛如何了,一念輪回未有涯。

7、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 連天芳樹,望斷歸來路.

8、盈盈玉蕊如裁。更風清、細香暗來。空使行人腸欲斷,駐馬徘徊。

思念的牽掛

1、相思難表,夢魂無據,唯有歸來是.

2、不如隨分樽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3、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5、打起黃雀兒,莫教枝上啼。昨夜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6、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夜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離別的牽掛

1、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2、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對朋友的牽掛

1、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2、為君欲去更憑欄,人意不如山意好.

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⑤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什麼意思

詩意的顯隱(二): 文/小儒丸子 詩經中隱伏三道:天道、人道、王道。霸道不與存焉。 在解讀該詩層次論之前,我必須說明,王灣的詩,沒有戰鬥力,根本無法與詩經中隱伏的雄獅百萬,相抗衡。 王灣因誇獎『張說、唐中宗、唐玄宗』合適,而得到『張說、唐玄宗』賞識。這個問題是媚術,我們不討論媚術問題,因為我們還有更重要的問題。這幾個重要問題,分別是:1、怎麼通過語序的合適調整,來理解逆思順思在閱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2、怎麼通過語序的合適調整,來理解詩經物語之名在句子中的函數意義;3、怎麼通過語序的合適調整,正確解讀「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我們需要建立跨越層次無障礙的能力,以便我們有面對錯綜復雜局面而不失其正的能力。 「知己識人術」,能從閱讀詩易文本中間接得到。有了這種能力,類推之下,能建立一種路徑。這種路徑可以這樣表述:通過已經已經公開的計算機編程語序,獲得與已經公開的計算機編程語序相感應的、不公開的內置的的之邏輯判斷次序密碼,這關乎取數層次。這應該成為常識,成為你我治學的方向。 正文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到底蘊含什麼? 我們開始時,不要急於解讀。 請跟我來,看我怎麼通過句序調整,來層層比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蘊含的諸多意思。這需要技巧,我今天把這種來自句法理論的調序技巧,展示給大家。 一、君子索句而安者,易《原詩】之序也 情調/調情,章法/戰法,故《文心雕龍·章句》說:「句者,局也。難以主次,請記住『難以逐辭,則以數求/難以數求,則以逐辭』。」 句法法則決定數學法則、決定章法法則,這靠逆思順思這個思維法則統領,終究還是物語詩名詞音符統領字元的法則,因而平時要仔細體會同音字元字義層次分類,經常體會主從句中的主要名詞、次要名詞的辨析,經常體會語義的01歸納之層次。這關系句法與物理公式怎樣結合,以體會自動制導核武器的內在邏輯判斷之層次構建機理。」逆思順思,與其說是數學原理,不如說是句法原理,詩序調整原理、句序調整原理。 【原詩】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解構魚鱗,從尾部開始;解構詩意,從尾部開始。我們先取原詩的後半句,易於把寂然不動的物語詩,先搞得跟一條魚一樣,活起來。 荀子說:有一種針對,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有物語詩於此,物語生於山阜,抽象處於室堂。這樣半神半物的句子,用一種字母音符牽引手法所治。綴音手所用的針法(句法),無知無巧,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窬而行。日夜合離,以成文章。以能合從,又善連衡。下覆百姓,上飾帝王。功業甚博,不見賢良。時用則存,不用則亡。 順序 行舟綠水前,風正一帆懸。 江春入舊年, 歸雁洛陽邊。 逆序 歸雁洛陽邊,江春入舊年 風正一帆懸, 行舟綠水前 解讀: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舊年』多美好。恆久之年 ,意味天長地久,意味君臣典範,多好。王朝永遠昌盛,多好。人是舊的好,衣是新的好。 子曰:「道同,可以為謀。」我們都是讀詩文本、易文本出身的才俊,都崇尚孔子詩學、聖人易學,都知道「『周』=乾=(天意節)奏=博弈之道=周易、尚書=洛書=音符字元中蘊含的天意。」 江春入舊年 君如舟,妾如水 你我行舟綠水前 君似風,妾似帆 傾城傾國明月懸 君在洛陽,妾如離雁 猶憶楊柳依依洛陽邊 君如春天,我如江水 一江春水流萬年 二、君子索《原詩】而安者,易句之序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海日生殘夜,九州入春年。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不謀詩語句序調整之全局者,不足以謀『海日生殘夜,九州入春年』一隅」;不謀萬世(恆門之下,可以談道德)者,不足以謀一時之政治」。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置換為「海日生殘夜(意譯:彩虹總在風雨後),九州入春年」。 2、改了語序的詩,同時只換了『九州入春年』字元,這中間依據「江『春』入『舊』年→『舊』江入『春』年→『九』江入春年→九州入春年」這個次序,進行『爻變』,中間的過程,很要緊,我們必須精細到把隱藏的東西表達出來。 3、請注意「江『春』入『舊』年→『舊』江入『春』年→『九』江入春年→九州入春年」這個次序,蘊含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先調整句子的字序,然後御音洗字,然後再從『九』江入春年『泛思到「九州入春年」,詩言志蘊含詩言政治。政治是次生的東東,玩政治的,如果喪失『德行之風正』這個『太陽』,就散失了智慧這個帆(方法)這個太陰,就只有『長夜漫漫』,何來『如日之升,如月之恆』? 王朝日趨式微時,需要撥亂反正,作為既得利益的執政者,心嚮往之。 然而,抑制不住的是私心泛濫;抑制不住的是,過分相信了自己的智慧。 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既得利益者愛奢靡、愛不勞而獲,人亦戀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揮霍之如泥沙?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是憐憫之心的另一種表達,憐憫之心是公正公平公信的原點。 「大人不仁,如宣傳何?大人不仁,如修辭何? 大人不仁,如邏輯何?宣傳能凝聚民心、修辭能引導文明,這個邏輯之反邏輯——「聽其言,觀其行之」,豈無聞?」 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靈魂的存在),畏聖人之言。小人儒,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用不信鬼神來把自己打扮為現實的神,或隨意歪曲聖人之言。 今夕何夕?是一個缺乏聖人的時代。貼神符的神漢,早就無人相信了。不要把一紙委任狀當做神符,更不要以為自己是神漢。 不管你是何方神聖,一旦萌生當官發財的想法,就意味著墮落的開始。 三、關於儒家春秋筆法(即句法)的聯想、翻譯舉例 有一種句子,永遠需要人倫美德才能推演出真知,那就是詩經。 有一種政治術語,是唯一能推演詩經的,這就是論語語義的凝固。 不聞先王之遺言(乾坤文言),不知學問之大。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易》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音符之高,以博見群經也。 順國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詩》與《易》相似,故不違天地。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詩(思)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意(《易》)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詩》神無方,在聲律八音克諧,而易無體,在無相奪倫。假《論語》之馬者,非利足也,而致思千里;假周易之太極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之永也。生生之謂易也,聲聲知位移也,聲聲知唯一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語也,善假借句法法則統領數學法則,善悟上帝賦予萬物區間常數的數學運用。論語、詩經、易經、句法、數學法則、數學公式的物理常數應用、數學區間、物理應用區間、優選法、性與命等理論,盡在詩語物語中藏。詩蘊含易理易數,遠不只是易理易數,修辭學反修辭的逆順中,我們可以獲得比數理邏輯更高級的東西,直接找到歐美現代數學法則的所有漏洞。「我把基礎句寫成具有「fx」 、『φ(x,y)』等形式的名詞的函項;或我用字母p、q、r來表示他們。」看看英國句法語義轉向頂級大師維特根斯坦的思維學名言,你就知道,他天天在讀孔子的詩文本、顏回的易文本。 後記 要閱讀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深層次語義,不得不在這個句子前,綴上「逐鹿」二字,何故?文武之道不墜於地,在知己識人術的理論構建中。 詩的翻譯有三種,一種是字元上的物象,一種是音律體會,一種是字元翻轉下的文武之道。字元翻轉下的文武之道,這意味著《次北固山下》,還有一種譯文及賞析方式。 組織戰爭的能力,是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中,最強大的組織能力。 真正的價值,來自「現實之外,句法之中」。 不讀詩,無以言;不知人,無以立己。孔子以「組織性情,辭令鬼神」而成為理論世界的王中王,當之無愧。 知己識人術,不僅是保證戰爭組織能力的核心知識,是避免『自亂道德操守、導致正息人亡』悲劇再次發生的根本之道。 「知己識人術」,能從閱讀詩易文本中間接得到。有了這種能力,類推之下,能通過已經公開的計算機編程語序中,獲得不公開的內置的與已經公開的計算機編程語序相感應的取數層次之邏輯判斷的次序密碼。這應該成為常識。

⑥ 後人對五柳先生評價的詩句

後人對五柳先生評價:
南北朝至唐代
顏延之《陶徵士誄》: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糾纏斡流,冥漠報施。孰雲與仁?實疑明智。謂天蓋高,胡愆斯義?履信曷憑?思順何置?年在中身,疢維痁疾。視死如歸,臨凶若吉。葯劑弗嘗,禱祀非恤。傃幽告終,懷和長畢。
沈約《宋書·隱逸傳》:潛弱年薄官,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雲甲子而已。
蕭統《陶淵明傳》: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鍾嶸《詩品》: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顏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邪!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楊休之《陶集序錄》:余覽陶潛之文,辭采雖未優,而往往有奇絕異語,放逸之致,棲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說·立命篇》:或問陶元亮,子曰:「放人也。《歸去來》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傳》則幾於閉關也。」
《晉書·隱逸傳》:厚秩招累,修名順欲。確乎群士,超然絕俗。養粹岩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游》:賞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王維 《偶然作》: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與魏居士書》: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後貧,《乞食》詩曰「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慚也……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受其後之累也。
李白《九日登山》: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韓愈《送王秀才序》:吾少時讀《醉鄉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於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於味邪?及讀阮籍、陶潛詩,乃知彼雖偃蹇不欲與世接,然猶未能平其心,或為事物是非相感發,於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白居易《訪陶公舊宅》: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容利,老死此丘園。

宋代
林逋《省心錄》:陶淵明無功德以及人,而名節與功臣、義士等,何耶?蓋顏子以退為進,寧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歟。

歐陽修: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蘇軾: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
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黃庭堅《宿舊彭澤懷陶令》:潛魚願深渺,淵明無由逃。彭澤當此時,沉冥一世豪。司馬寒如灰,禮樂卯金刀。歲晚以字行,更始號元亮。凄其望諸葛,骯臟猶漢相。時無益州牧,指揮用諸將。平生本朝心,歲月閱江浪。空餘時語工,落筆九天上。向來非無人,此友獨可尚。屬予剛制酒,無用酌杯盎。欲招千載魂,斯文或宜當。
陳師道《後山詩話》:陶淵明之詩,切於事情,但不文耳。……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耳。……右丞、蘇州,皆學於陶,正得其自在。
王安石(陳正敏《遯齋閑覽》載):(王安石)言其(淵明)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然則淵明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
楊時《龜山先生語錄》:陶淵明詩所不可及者,沖澹深粹,出於自然。若曾用力學,然後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成。
晁說之《晁氏客語》:淵明如:「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窮節」,不與物競,不強所不能,自然守節。
蔡啟《蔡寬夫詩話》:觀其(淵明)《貧士》、《責子》與其他所作,當憂則憂,遇喜則喜,忽然憂樂兩忘,則隨所遇而皆適,未嘗有擇於其間,所謂超世遺物者,要當如是而後可也。
曾紘(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載):余嘗評陶公詩語造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中實敷腴,真詩人之冠冕也。
蔡絛《西清詩話》:淵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詩家視淵明,猶孔門之視伯夷也。
陶淵明像
許顗《彥周詩話》:陶彭澤詩,顏、謝、潘、陸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附之於詩,無一點愧詞,所以能爾。
楊萬里《西溪先生和陶詩序》:淵明之詩,春之蘭,秋之菊,松上之風,澗下之水也。
《誠齋詩話》:五言古詩句雅淡而味深長者,陶淵明、柳子厚也。
朱熹《朱子語類》:淵明所說者庄、老,然辭卻簡古。……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
敖器之:陶彭澤如絳雲在霄,舒捲自如。
辛棄疾《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載後,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姜夔《白石道人詩說》:陶淵明天資既高,趣詣又遠,故其詩散而庄,澹而腴,斷不容作邯鄲步也。
真德秀《跋黃瀛甫擬陶詩》:以余觀之,淵明之學,正自經術中來,故形之於詩,有不可掩。《榮木》之憂,逝川之嘆也;《貧士》之詠,簞瓢之樂也。《飲酒》末章有曰:「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淵明之智及此,是豈玄虛之士所可望耶?雖其遺寵辱,一得喪,其有曠達之風,細玩其詞,時亦悲涼感慨,非無意世事者,或者徒知義熙以後不著年號,為恥事二姓之驗,而不知其眷眷王室,蓋有乃祖長沙公之心,獨以力不得為,故肥遯以自絕,食薇飲水之言,銜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顧讀者弗之察耳。淵明之志若是,又豈毀彝倫、外名教者可同日語乎!
嚴羽《滄浪詩話》: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靈運「池塘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而自然耳。
劉克庄《後村詩話》:陶公如天地間之有醴泉慶雲,是惟無出,出則為祥瑞,且饒坡公一人和陶可也。
《水龍吟》:平生酷愛淵明,偶然一出歸來早。題詩信意,也書甲子,也書年號。陶侃孫兒,孟嘉甥子,疑狂疑傲。與柴桑樵牧,斜川魚鳥,同盟後、歸於好。除了登臨吟嘯。事如天、莫相咨報。田園閑靜,市朝翻覆,回頭堪笑。節序催人,東籬把菊,西風吹帽。做先生處士,一生一世,不論資考。
湯漢《陶靖節詩集注自序》:陶公詩精深高妙,測之愈遠,不可漫觀也。不事異代之節,與子房五世相韓之義同。
黃震《張史院詩跋》:陶淵明無志於世,其寄於世也,悠然而澹。
陳模《懷古錄》:陶淵明窮而至於乞食,其視樂天富貴聲色之樂,豈可同年而語?然淵明陶然自得,未嘗數數留意於外物,蓋真實有得於心者,與徒事虛言者不同。
文天祥《海上》:王濟非痴叔,陶潛豈醉人。得官須報國,可隱即逃秦。

金元
趙秉文《東籬採菊圖》:淵明初亦仕,跡留心已遠。雅志懷林淵,高情邈雲漢。妖狐同晝昏,獨鶴警夜半。平生忠義心,回作松菊伴。東籬把一枝,意豈在酒盞。不見白衣來,目送南山雁。淡然忘言說,聊付一笑粲。
元好問《論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劉因《歸去來圖》:淵明豪氣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歸來荒徑手自鋤,草中恐生劉寄奴。中年欲與夷皓俱,晚節樂地歸唐虞。平生磊磊一物無,《停雲》懷人早所圖。有酒今與龐通沽,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撫卷聲嗚嗚。
吳澄《詹若麟淵明集補序》:予嘗謂楚之屈大夫,韓之張司徒,漢之諸葛丞相,晉之陶徵士,是四君子者,其制行也不同,其遭時也不同,而其心一也。一者何?明君臣之義而已。……陶子之詩,悟者尤鮮。其泊然沖淡而甘無為者,安命分也;其慨然感發而欲有為者,表志願也。嗚呼!陶子無昭烈之可輔以圖存,無高皇之可倚以復仇,無可以伸其志願,而寓於詩,使後之觀者,又昧昧焉,豈不重可悲也哉!屈子不忍見楚之亡而先死,陶子不幸見晉之亡而後死,死之先後異爾,異地則皆然,其亦重可哀已夫!
趙夢頫《題歸去來圖》:生世各有時,出處非偶然。淵明賦歸來,佳處未易言。後人多慕之,效顰惑蚩妍。終然不能去,俛仰塵埃間。斯人真有道,名與日月懸。青松卓然操,黃華霜中鮮。棄官亦易耳,忍窮北窗眠。撫琴三嘆息,世久無此賢。
《五柳先生傳論》:志功名者,榮祿不足以動其心;重道義者,功名不足以易其慮。何則?紆青懷金,與荷鋤畎畝者殊途;抗志青雲,與徼幸一時者異趣;此伯夷所以餓於首陽,仲連所以欲蹈東海者也。矧名教之樂,加乎軒冕,違己之痛,甚於凍餒,此重彼輕,有由然矣。仲尼有言曰,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未見其人。嗟乎,如先生近之矣!
虞集《跋子昂所畫淵明像》:田園歸來,涼風吹衣。窈窕崎嶇,遐蹤遠微。帝鄉莫期,乘化以歸。哲人之思,千載不違。

明代
宋濂《題張泐和陶詩》:陶靖節詩,如展禽仕魯,三仕三止,處之沖然,出言制行,不求甚異於俗,而動合於道,蓋和而節,質而文,風雅之亞也。
李東陽《懷麓堂詩話》:陶詩質厚近古,愈讀而愈見其妙。
陶淵明把酒南山
李夢陽《刻陶淵明集序》:淵明,高才豪逸人也,而復善知幾,厥遭靡時,潛龍勿用。然予讀其詩,有俯仰悲慨、玩世肆志之心焉,嗚呼惜哉!
朱奠培《松石軒詩評》:陶潛之作,如清瀾白鳥,長林麋鹿,雖弗嬰籠絡,可與其潔,而隱顯未齊,厭欣猶滯,直視乎此而不能忘隘乎彼者耶!
謝榛《四溟詩話》:淵明最有性情,使加藻飾,無異鮑、謝,何以發真趣於偶爾,寄至味於淡然?
歸有光《悠然亭記》:靖節之詩,類非晉、宋雕繪者之所為。而悠然之意,每見於言外,不獨一時之所適,而中無留滯,見天壤間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嘗以為悠然者,實與道俱,謂靖節不知道,不可也。
焦竑《陶靖節先生集序》:靖節先生人品最高,平生任真推發其而似易,譬之嶺玉淵珠,光彩自露,先生不知也。
王世貞《藝苑卮言》:淵明托旨沖淡,其造語有極工者,乃大入思來,琢之使無痕跡耳。後人苦一切深沉,取其形似,謂為自然,謬以千里。
何孟春《陶靖節集跋》:陶公自三代而下為第一風流人物,其詩文自兩漢以還為第一等作家。惟其胸次高,故其言語妙,而後世慕彼風流。
王文祿《文脈》:魏、晉以來,詩多矣,獨稱陶詩。陶辭過淡,不及曹、劉之雄,謝、江之麗,然多寓懷之作,故誦者慨然有塵外之思。
安磐《頤山詩話》:予謂漢、魏以來,知遵孔子而有志聖賢之學者,淵明也,故表而出之。
黃文煥《陶詩析義自序》:古今尊陶,統歸平淡;以平淡概陶,陶不得見也。析之以煉字煉章,字字奇奧,分合隱現,險峭多端,斯陶之手眼出矣。鍾嶸品陶,徒曰隱逸之宗;以隱逸蔽陶,陶又不得見也。析之以憂時念亂,思扶晉衰,思抗晉禪,經濟熱腸,語藏本末,涌若海立,屹若劍飛,斯陶之心膽出矣。
許學夷《詩源辯體》:惟靖節不宗古體,不習新語,而真率自然,則自為一源也……靖節詩真率自然,自為一源,雖若小偏,而文體完純,實有可取。……靖節詩,初讀之覺其平易,及其下筆,不得一語彷彿,乃是其才高趣遠使然,初非琢磨所至也。……靖節詩句法天成而語意透徹,有似《孟子》一書。……靖節詩直寫己懷,自然成文。……靖節詩不為冗語,惟意盡便了,故集中長篇甚少;此韋、柳所不及也。
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陶彭澤未嘗較聲律,雕句文,但信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何則?其本色高也。
胡應麟《詩藪》:……陶之五言,開千古平淡之宗;……陶之意調雖新,源流匪遠;……
薛應旂《方山紀述》:陶靖節之乞食而詠,邵康節之微醺而吟,非有所自得者,能若是乎?過此以往,孔、顏之樂其樂矣。
江盈科《雪濤詩評》:陶淵明超然塵外,獨辟一家,蓋人非六朝之人,故詩亦非六朝之詩。
何湛之《陶韋合集序》:晉處士植節於板盪之秋,游心於名利之外,其詩沖夷清曠,不染塵俗,無為而為,故語皆實際,信《三百篇》之後一人也。
王圻《稗史》:情之所蓄,無不可吐出;景之所觸,無不可寫人;晉惟淵明,唐惟少陵。……陶詩淡,不是無繩削,但繩削到自然處,固見其淡之妙,不見繩削之跡。
鍾惺《古詩歸》:陶詩閑遠,自其本色,一段淵永淹潤之氣,其妙全在不枯。
陸時雍《詩鏡總論》:素而絢、卑而未始不高者,淵明也。
劉朝箴《論陶》:靖節非儒非俗,非狂非狷,非風流非抗執,平淡自得,無事修飾,皆有天然自得之趣;而飢寒困窮,不以累心,但足其酒,百慮皆空矣。及感遇而為文詞,則牽意任真,略無斧鑿痕、煙火氣。

清代
顧炎武《日知錄》:栗里之徵士,淡然若忘於世,而感憤之懷,有時不能自止,而微見其情者,真也,其汲汲於自表暴而為言者,偽也。
《菰中隨筆》:陶徵士、韋蘇州,非直狷介,實有志天下者。
陶淵明像
王夫之《古詩評選》:鍾嶸以陶詩「出於應璩」,「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論者為以為然。然自非沉酣六義,豈不知此語之確也。平淡之於詩,自為一體。平者取勢不雜,淡者遣意不煩之謂也。陶詩於此,固多得之,然亦豈獨陶詩為爾哉?若以近俚為平,無味為淡,唐之元、白,宋之歐、梅,據此以為勝場。而一行欲了,引之使長;精意欲來,去之若鶩,乃以取適於老嫗,見稱蠻夷,自相張大,則亦不知曝背之非暖而欲獻之也。且如《關雎》一篇,實為風始,自其不雜不煩者言之,題以平淡,夫豈不可?乃夫子稱其「不淫不傷」,「為王化之基」。今試思其不淫不傷者何在?正自古人莫喻其際。彼所稱平淡者,淫而不返,傷而無節者也。陶詩恆有率意一往,或篇多數句,句多數字,正唯恐愚蒙者不知其意,故以樂以哀,如聞其哭笑,斯惟隱者弗獲。已而與田舍翁嫗相酬答,故習與性成;因之放不知歸爾。夫乃知鍾嶸之品陶為得陶真也。
馮班《滄浪詩話糾謬》:詩人言飲酒,不以為諱,陶公始之也。
陳祚明《采菽堂詩選》:千秋之詩,謂惟陶與杜可也。……陶靖節詩,如巫峽高秋,白雲舒捲,木落水清,日寒山皎之中,長空曳練,縈郁紓回。
汪琬《陶淵明像贊》:金行既衰,寄奴嗣起。蟻斗蠅營,公實憎恥。欲群鳥獸,無所棲止。桃華之源,特寓言爾。風生北窗,菊抽東籬。何以悅志,拊琴賦詩。遺詩百篇,澹漠沖誇。二蘇之後,其孰能知之?
朱彝尊《題亡兒書陶靖節文》:少陵野老,譏陶公未必能達道,非篤論也。
葉燮《原詩》:陶潛胸次浩然,吐棄人間一切,故其詩俱不從人間得,詩家之方外,別有三昧也。
張謙宜《絸齋詩談》:陶詩句句近人,卻字字高妙,不是工夫,亦不是悟性。只緣胸襟浩盪,所以矢口超絕。
吳菘《論陶》:淵明非隱逸也,其忠君愛國,憂愁感憤,不能自已,間發於詩,而詞句溫厚和平,不激不隨,深得《三百篇》遺意。
賀貽孫《詩筏》:陶元亮詩,淡而不厭。何以不厭?厚為之也。詩固有濃而薄、淡而厚者矣。……晉人詩,能以朴自立門戶者,惟陶元亮一人。
吳瞻泰《陶詩匯注序》:古詩自漢而下,定以靖節為宗,其詞旨沖澹,彌朴彌巧,真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者也。
喬億《劍溪說詩》:陶詩混然元古,在六朝中自為一格。
沈德潛《說詩晬語》:陶公以名臣之後,際易代之時,欲言難言,時時寄託,不獨《詠荊軻》一章也,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詩自能曠世獨立,鍾記室謂其源出於應璩,目為中品,一言不智,難辭厥咎已。
紀昀《雲林詩抄序》:夫陶淵明詩,時有壯論,然不至如明人道學詩之迂拙也。
趙文哲《媕雅堂詩話》:陶公之詩,元氣淋漓,天機瀟灑,純任自然。然細玩其體物抒情,傅色結響,並非率易出之者,世人以白話為陶詩,真堪一哂。學者須從此著神,然亦不宜多學。
李調元《雨村詩話》:淵明詩清遠閑放,是其本色,而其中有一段深古樸茂不可及處。
宋大樽《茗香詩論》:淵明田園詩之佳,佳於其人之有高趣也。使淵明游山賦詩,不知又當何如?至宋之詩人,無逾康樂者,遂與陶並稱,幸矣。
方東樹《昭昧詹言》:惟陶公則全是胸臆自流出,不學人而自成,無意為詩而已至。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陶公詩雖天機和鬯,靜氣流溢,而其中曲折激盪處,實有憂憤陳郁不可一世之慨,不獨於易代之際,奮欲圖報。
龔自珍《雜詩》: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雲》發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陶潛酷似卧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陶潛磊落性情溫,冥報因他一飯恩。頗覺少陵詩吻薄,但言朝叩富兒門。

⑦ 有關金秋十月的詩句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螢火》這首詩是描寫關於金秋十月的。全文如下:

幸因腐草出,版敢近太陽權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翻譯:

螢火蟲僥幸依靠腐草而化出,不敢靠近太陽飛舞。它的光亮不足以照亮書卷,有時還會玷污衣衫。

微小的軀體,常在慢帳外隨風飄盪,或在林邊樹下帶雨掙扎。等到十月到來清霜凝重時,不知會飄落在哪裡去。

(7)思順的詩句擴展閱讀:

賞析

唐中宗以後,宦官日益得勢。玄宗時,多至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多人被抬上五、四、三品高位。以楊思勛、高力士最為顯赫一時。比如楊思勛就被授予輔國大將軍(正二品)稱號,後又加驃騎大將軍(從一品)稱號,封虢國公。

再如高力士,曾經手閱處一應進奏文表,文表所奏事項,他甚至有權自行處理,只有遇到大事方才報告皇帝。唐朝有名的將相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安思順、高仙芝等,都是走高力士的後門才爬上去的。

詩人杜甫看透了「開元盛世」掩蓋下的這些腐敗現象,在詩中逼真地描摹螢火蟲的光影形狀,詩人借詠螢火蟲而諷刺宦官。

⑧ 安思順的介紹

安思順(695?-756年),復突厥族,西域制安國人,父為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唐玄宗時期著名蕃將。從軍戍邊四十餘年,歷任洮州刺史、莫門軍使、河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乃名副其實的國家干臣。郭子儀、李光弼皆是屬下部將。素與哥舒翰不睦,受到安祿山叛亂的牽連,最終為哥舒翰所誣陷,蒙冤被殺。唐代宗時候,郭子儀請求為安思順冤案昭雪。

⑨ 履信思順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成語】:履信思順

【解釋】:篤守信用,思念和順。

【拼音】:lǚ xìn sī專 shùn

【簡拼】:lxss

【出處屬】:《易·系辭上》:「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新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履信思順,以享左右無疆之

【示例】:夫~,生人之善行。 晉·陶潛《感士不遇賦》序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⑩ 對一個人相思的詩詞

.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 劉基《眼兒媚·秋思》
2. 春風旍旗擁萬夫,幕下諸將思草枯。 —— 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3.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4. 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 周邦彥《蘭陵王·柳》
5. 六月北風寒,落葉無朝暮。 —— 吳偉業《生查子·旅思》
6. 山閣若逢閻伯嶼,方君詩思敵王郎。 —— 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7. 乘鸞歸後,生綃凈翦,一片冰雲。 —— 吳文英《極相思·題陳藏一水月梅扇》
8. 薺菜花繁胡蝶亂。 —— 嚴仁《玉樓春·春思》
9. 人扶醉,月依牆,是當初、誰敢疏狂!把閑言語,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 史達祖《夜合花·柳鎖鶯魂》
10. 嘆紺縷飄零,難系離思。 —— 王沂孫《花犯·苔梅》

11. 履信多愆期,思順焉足憑。 —— 陸機《梁甫吟》
12.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見綉屏孤枕。 —— 魏承班《滿宮花·雪霏霏》
13. 疏影橫斜安在哉。 —— 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14. 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 —— 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15. 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 周密《高陽台·送陳君衡被召》
16. 迢迢五原關,朔雪亂邊花。 —— 李白《千里思》
17.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 杜甫《夏夜嘆》
18. 香苒苒,夢依依。 —— 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19.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 范雲《送沈記室夜別》
20. 若耶門閉,扁舟去懶,客思鷗輕。 —— 吳文英《丑奴兒慢·麓翁飛翼樓觀雪》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