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涵蓋的詩句

涵蓋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1-22 18:31:31

1. 有一些經典的名人名言嗎,最好是每句涵蓋多個話題的(敷衍的不算),拜託各位啊。。。

這不很多嗎 荀子《勸學》孔子《論語》還有其他大家的古文里都是啊
學不可以已。版青,取之於藍而權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孔子的: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2. 涼涼歌詞涵蓋了多少詩詞

夭夭桃花——出自《詩經》「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不思量自難相忘——專出自北宋詩人蘇軾屬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化作春泥呵護著我——出自龔自珍《已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水一方——出自《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 《喻世明言· 第十三卷 張道陵七試趙升 》

3. 表示歲月美好的詩句有哪些

  1.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

  2.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烏夜啼》

  3. 未厭青春好,已睹朱明移。——謝靈運《游南亭》

  4. 正憐少顏色,復嘆不逡巡。——《秋槿》

  5. 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杜牧《後庭花》

4. 形容無奈的詩句

《桂殿秋·思往事》

【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隱娘說:這首小令記念的是公元1649年朱彝尊隨岳父從練浦遷居王店途中初相戀的往事。朱彝尊十七歲人贅到馮家,其妻妹馮壽常只有十歲。九年後馮氏出嫁,到了二十四歲她又回到娘家來住,在這時她才真的和朱彝尊有了愛情事件。但她在三十三歲就死去了。

僅只二十七字的小令中,寫盡微妙之心理活動,如此痴愛之寫,卻又不見字面直露。

《相見歡》

【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隱娘說:此詞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它表面上是傷春詠別,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這種悲慨不僅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而且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夢微之》

【唐】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隱娘說: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其好友元稹去世九年之後所作的悼亡詩。元稹埋在黃泉之下,泥土侵蝕著他的身體,也許早已和泥化作塵土,樂天也只是頂著滿頭白發暫時居住在人間。當樂天看著去者已去經年,而來者亦已成去者,這是多麼大的內心荒涼!

5. 涵蓋了夏和雨的詩句

涵蓋了夏和雨的詩句:
李商隱的《晚晴》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後,歸飛體更輕.
賞析
首聯說自己居處幽僻,俯臨夾城,時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讀似不涉題,上下兩句也不相屬,其實「俯夾城」的「深居」即是覽眺晚晴的立足點,而清和的初夏又進而點明了晚晴的特定時令,不妨說是從時、地兩方面把詩題一體化了——初夏憑高覽眺所見的晚晴。
初夏多雨,嶺南尤然。久雨轉晴,傍晚雲開日霽,萬物頓覺增彩生輝,人的精神也為之一爽。這種景象與感受,本為一般人所習見、所共有。詩人的獨特處,在於既不泛泛寫晚晴景象,也不作瑣細刻畫,而是獨取生長在幽暗處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虛處用筆,暗寓晚晴,並進而寫出他對晚晴別有會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輝而平添生意,詩人觸景興感,忽生「天意憐幽草」的奇想。這就使作為自然物的「幽草」無形中人格化了,給人以豐富的聯想。詩人自己就有著類似的命運,故而很自然地從幽草身上發現自己。這里托寓著詩人的身世之感。他在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時不期然地流露出對往昔厄運的傷感,或者說正由於有已往的厄運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這就自然引出「人間重晚晴」,而且賦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義。晚晴美麗,然而短暫,人們常在贊賞流連的同時對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與悵惘。然而詩人並不顧它的短暫,而只強調「重晚晴」。從這里,可以體味到一種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暫的事物的感情,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頷聯寫得渾融概括,深有托寓,頸聯則轉而對晚晴作工緻的描畫。這樣虛實疏密相間,詩便顯得弛張有致,不平板,不單調。雨後晚晴,雲收霧散,憑高覽眺,視線更為遙遠,所以說「並添高閣迥」(這高閣即詩人居處的樓閣)。這一句從側面寫晚晴,寫景角度由內及外,下句從正面寫,角度由外及內。夕陽的余暉流注在小窗上,帶來了一線光明。因為是晚景斜暉,光線顯得微弱而柔和,故說「微注」。盡管如此,這一脈斜暉還是給人帶來喜悅和安慰。這一聯通過對晚景的具體描繪,寫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體化了。
尾聯寫飛鳥歸巢,體態輕捷,仍是登高覽眺所見。「巢乾」、「體輕」切「晴」,「歸飛」切「晚」。宿鳥歸飛,通常是觸動旅人羈愁的,這里卻成為喜晴情緒的烘托。古詩有「越鳥巢南枝」之句,這里寫越鳥歸巢,帶有自況意味。如果說「幽草」是詩人「淪賤艱虞」身世的象徵,那麼,「越鳥」似乎是眼前託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詩人的化身。
作為一首有寓托的詩,《晚晴》的寫法更接近於「在有意無意之間」的「興」。詩人也許本無托物喻志的明確意圖,只是在登高覽眺之際,適與物接而觸發聯想,情與境諧,從而將一剎那間別有會心的感受融化在對晚晴景物的描寫之中,所以顯得特別自然渾成,不著痕跡。

6. 要10首古詩,帶詩句解釋~~~~~ 一定要帶解釋啊~~~~

題西溪無相院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溪水漫流,已是雨過放晴,天光山色渾融一片明凈,與水齊平的溪岸上靜卧著幾家門庭。微風輕撥溪中繁密的浮萍,萍葉空隙現出遠山的倒影。沿溪輕輕地飄來一葉歸舟,悄然能聽到船舷擦動水草的響聲。忽見尋路入城去的僧入,像從凈境走向煩囂世塵。溪橋上往來的過橋人,宛然在明凈的鏡中步行。正是憑借這場短暫的秋雨,西溪的秋色平添幾分。別讓溪中的蘆葦任意勃生,妨礙遊人觀賞這溪上月影。[2]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大約作於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粗看起來,這像是一幅一目瞭然的山水畫: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但仔細品味,這潔、靜、寒涼的畫面卻是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徵。 首先,它創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境界。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徵。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於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鳥不飛,人不行。冰雪送來的寒冷製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麼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採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塗,只數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其筆觸所到,連亘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造來說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後不甘屈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晚於柳宗元的鄭谷曾作《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是詩亦寫江雪中的漁翁,但造語平常,更乏境界,作者並沒有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鮮明的個性熔鑄進去,所以蘇軾批評他是「村學中語」,而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後.連遭貶斥,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屆的精神狀態。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託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不是很令人欽慕嗎?和柳宗元約略同時的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氏造境選擇春暖花開之際,畫面美而幽,流露了「煙波釣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閑適自在之情。柳宗元與張志和不同,他本是個堅持正義的政治家,立腳於充滿矛盾斗爭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專取深冬寒涼之際,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縱情山水的一面,他還寫出了嚴正清苦,凜然不可犯的一面,個性尤為突出。 最後,這首詩的結構安排至為精巧。詩題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筆並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棲鳥不飛,行人絕跡。然後筆鋒一轉,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綸而釣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結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題。讀至結處,倒頭再讀全篇。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生出。蒼茫天宇,皚皚大地,其悠遠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此詩的藝術構思很講究,詩人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千山萬徑之廣遠襯託孤舟老翁之渺小;鳥絕人滅之闃寂對比老翁垂釣之生趣;畫面之安謐冷寂襯託人物心緒之涌動。孤處獨立的老翁實際是詩人心情意緒的寫照。 詩中所寫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見飛鳥的形影,條條小路,也都沒有人們的足跡。整個大地覆蓋著茫茫白雪,一個穿著蓑衣、戴著笠帽的老漁翁,乘著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看,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寒江獨釣圖啊!這幅畫面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大家知道,在藝術作品中,絕不會有「純粹」的風景詩或風景畫。在它們裡面總是要或多放鬆放鬆放鬆法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現實內容的。事實上,風景詩中的極品,盡管通篇花鳥,滿紙煙霞,但必然是字字看來皆是景,聲聲細味總是情。這首詩,也不例外。只要我們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經歷,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juan四聲)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細致的描寫,又有生動的比喻,讀來饒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鑒,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這就是「湖光秋月兩相和」一句所包蘊的詩意。「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演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給讀者了。接下來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蒙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的視線又從廣闊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三四兩句詩想像豐富,比喻恰當,色調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貴的是它所表現的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它所寄託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裡,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湊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把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盪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是難以措筆的。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采,這是很難得的。只有真心觀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情思。
大哥,夠了吧,要累死人的!

7. 求兩句涵蓋羅瓊的詩句,要表達美貌或多才多藝

羅袂盈香 秋水橫波笑

瓊花失色 瑤琴信手撥


見題原創,以對偶句的形式進行了描述。第版一句誇其美艷權無雙。衣袖飄飄,清香淡淡,宛若天仙,眼睛美麗動人,眼底似有一泓秋水,含情脈脈,卻不及她那微微一笑。第二句,誇其才。嬌艷的百花在她身旁好似都失去了顏色,因為什麼?因為她正在輕探玉手,微屈細指,淡定從容的在彈奏一首琴曲。

8. 形容覆蓋的詩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9. 古詩~~~~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版
親朋無一字,權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

(宋)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注]該詩作於建炎二年(1128)秋,是「靖康之變」的第三年。這年作者三十九歲,正處於逃亡途中。

古今詩評家認為陳與義「喜仿杜甫宏闊之體」,詩風如老杜「宏偉壯闊」……請結合上面兩首詩歌,做簡要分析

10. 有大佬能看出來下列涵蓋下面九個字的詩句嗎

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發
「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發。」詩句出處:《洛陽有愚叟》;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