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詞曲

詩詞曲

發布時間: 2020-12-19 01:57:31

1. 詩詞曲的資料

詩詞曲有關知識
一、格律詩的類別
格律詩一般有三類,即律詩、排律和絕句。就字數來說,一般有五言和七言兩種。六言律詩也有,但後來很少用,已基本淘汰。
律詩:八句,以每兩句為一聯進行聲律和詞性的對仗,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每聯尾字必需用同韻群的字押韻,即八句四韻,也有首聯起句就入韻的格式,叫首句入韻式,即成八句五韻。頷聯和頸聯除了聲律的交替和對仗外,詞性也要以對偶句形式對仗;首聯和尾聯詞性可對仗也可不對仗。
排律:以律詩的要求,十句以上的格律詩叫排律。
絕句:四句兩聯,首句入韻式三韻腳,首句不入韻式兩韻腳。絕句最初叫截句,即截取律詩四句單獨成詩之意。一、二句詞性不對仗,三、四句詞性對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詩前半部分;一、二句詞性對仗,三、四句詞性不對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詩後半部分;一、二句和三、四句詞性都對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詩中間部分。後因為截句再不可加句,只能是四句,就改稱為絕句。
二、對聯的基本原理
對聯是由律詩的頷聯或頸聯的形式單獨提出來而成的一種聯體。它完全遵從律詩頷聯或頸聯的格式,包括聲律的交替、對替和詞性的對仗,上聯尾字用仄聲,下聯尾字用平聲的定律。所以說對聯是律詩中的精華,也叫詩中之詩。現代對聯發展有九言以上的中、長聯,但它基本的聲律交替、對替、詞性對仗、字數相等、內容相聯、結構相稱、節奏相應的六條就是律詩頷聯或頸聯定律的延續。
三、詞、曲的律格
詞:起於五代與唐,流行於宋的一種文學體裁。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它的嚴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種種特點,都是由音樂的要求而規定的。詞和詩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每首詞都有詞調名。如《菩薩蠻》、《水調歌頭》、《沁園春》等,稱為詞調。詞調表明這首詞寫作時所依據的曲調樂譜,並不就是題目。各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並且各不相同。
(2)一首詞大都分為數片,以分兩片的為最多。一片即是音樂已經唱完了一遍。每首詞分成數片,就是由幾段音樂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韻的位置各個詞調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詩基本上是偶句押韻的,詞的韻位則是依據曲度,即音樂上停頓決定的。每個詞調的音樂節奏不同,韻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長短不一。詩也有長短句,但以五、七言為基本句式,近體詩還不允許有長短句。詞則大量地使用長短句,這是為了更能切合樂調的曲度。

2. 詩詞曲有何區別

詩是朗朗上口的,每排字數一樣;
詞是可以唱的,有規定的詞牌名;
曲可以在本調之外加上襯字,它和詞不同的地方是用韻加密了.

3. 詩詞曲這三種文體有什麼區別

1、句式不同:詩有固定句式,如絕句、律詩,詞有詞牌名,句式參差不齊,曲有曲牌名,基本上為長短句。

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和對仗,語言精練,節奏鮮明,音調和諧;詞則需要根據詞牌名的要求,有高度音樂性,展現韻律美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曲則通俗活潑,更顯得自由。

2、流行時代不同:詩流行於唐代,詞流行於宋代,曲流行於元代

3、歷史不同:詩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詞是由詩衍化而來的,興起於唐代中葉;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映射政治專權,社會黑暗,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

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唐詩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

詞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宋詞代表人物:陸游、李清照等。

元曲的興起對於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元曲代表人物:關漢卿、馬致遠等。

(3)詩詞曲擴展閱讀

我國詩歌形式的演變過程

我國的詩歌,從現有的可資依據的史料來看,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紀的《詩經》中收集的作品。其中的詩以四字一句的佔多數,另一部分是詩句字數不等的長短句。

而從句數上看,不論四字一句的詩或是長短句詩,都是有多有少,並不一致。既然《詩經》中的作品是我國最早的詩歌,所以《詩經》作品的形式也就是我國詩歌最早的形式。

到了公元前三——四世紀,有楚國的屈原、宋玉等人寫的楚辭流傳下來。楚辭的形式是句數多少不定,句子字數不等,並在句中或句末加語助詞「兮」、「些」或「只」這一類字。

從漢代開始,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詩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詩和楚辭的地位。當時的五言詩不限句數,可長可短,後人稱為五言古體詩。與五言古體詩同時出現的還有樂府詩,樂府詩有五言詩,也有長短句。

到三國時,曹丕寫了兩首完整的七言詩。七言詩一直到齊、梁時才開始逐漸流行,而詩的格律也在這個時期開始萌芽。

以後到了初唐,近體詩的形式已經確立,從此五言近體詩和七言近體詩形式一直保存下來,與不受格律限制的古體詩並列。近體詩分絕句和律詩兩類,絕句詩每首限定四句,律詩限定八句。

另有一種排律,又稱長律,不受句數限制,只須保持近體詩的格律,可以由十句到上百句不等。公元七世紀末到八世紀中期,即唐玄宗開元前後,逐漸形成詞這種文學形式。經過五代到兩宋,是詞的全盛時期。

宋亡以後,在元代流行的詩歌形式是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數兩類,套數又稱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數是由幾首曲組成。曲的形式接近於詞,它與詞的主要區別在於用韻上比較靈活,也比詞更口語化。

在新詩出現以前,我國的詩歌再沒有新的形式出現。

4. 詩詞曲的簡介

古詩詞知識 古詩詞知識
詩、詞、曲是古代詩歌的三大類。
1.詩
古代的詩可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是指沒有嚴格的格律要求的詩,近體詩是講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指唐代產生近體詩以前的詩,句式大體整齊,也要押韻,但在字數、句數、押韻、平仄、對仗等方面沒有嚴格的規定,可以算一種體。詩的每一句有幾個字,就稱為幾言。按言分有四言詩、五言詩(簡稱"五古")、七言詩(簡稱"七古")、雜言詩(詩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碩鼠》為四言詩,《石壕吏》、《飲酒》為五古,《琵琶行》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為雜言詩。
近體詩:近體詩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當時為了與過去的非格律詩加以區別,稱格律詩為近體詩或今體詩。
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排律三種。
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兩句叫一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偶數句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每個字用平聲(相當現代漢語的平和陽平)還是用仄聲(相當現代漢語的上聲和去聲)都有規定。如《過故人庄》是五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詩。
絕句又叫截句、斷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詩的一半。或五言,或七言。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句中各字用平聲還是仄聲也有規定,絕句用不用對仗都可以。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都是絕句。
2.詞
詞還有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樂府等名稱。詞萌芽於南朝,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開始是用來為某樂譜配詞,用於歌唱的。為譜配歌詞叫填詞,填詞所選定的調子叫詞調,詞調都有名稱(如"水調歌頭"、"念奴嬌"等),叫做詞牌。後來成了與音樂失去聯系的一種文學體裁,詞牌也便成了說明文字聲韻格式即詞譜的名稱。填詞時為點明題旨,多在詞牌下另標題目。如"早行"、"詠梅"等。
詞一般按字句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類。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一首詞只一段的叫單調,兩段的叫雙調,三段、四段的叫三疊、四疊。一段叫一闋。雙調中的兩段,稱上闋、獻,或叫上片、下片,三疊、四疊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闋、第二闋……詞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徵是長短句,從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詞譜中對每種詞調的平仄、押韻都有規定。
3.曲
曲是由詞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宋、金時期北方產生了新的樂曲曲詞,發展到元代,就形成了與唐詩、宋詞並稱的元曲(又稱北曲)。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與套數;雜劇是可以演出的戲曲。另外,流洶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戲。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只有幾句到十幾句,必須按曲牌規定的字數、平仄、韻腳填寫。
套數又稱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兩支或兩支以上的曲子組成,其組成有一定的規則。
雜劇是戲曲,有唱詞、科介、賓白。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一般分四折加一個楔子。一折相當一幕,楔子在開頭或四折中間,相當於序幕或過場。全劇由科介、賓白、唱詞互相配合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格。角色有旦、末、凈、丑。全劇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唐詩 唐詩概述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樣。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是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采、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5. 詩詞曲賦怎麼區分

一.定義:
1、詩,是為吟詠言志的文學題材與表現形式
2、詞又稱曲子詞、長短詞、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3、曲是一種韻文形勢,出現於南宋和金代,盛行於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
4、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

二.區分:
1、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2、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3、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4、曲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

5、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

三.特點:
1、詩分為古體詩和新體詩,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樂府、趣味詩等。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2、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一般說,詞調並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曲因是配合音樂的長短調,不論散曲或戲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標
明宮調和曲牌名,且每種曲牌都屬於一定的宮調
4、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常常為文而造情

6. 詩詞曲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來地概括反映社自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和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精煉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建築美。

詞是合樂的歌詞,所配合的音樂是隋唐以來新興的燕樂。由於這種文體對音樂的依附性,決定了詞在體制風格上一系列的特點。 首先,詞必須有詞調,詞調是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詞調的名稱叫詞牌。

曲:盛於元。元曲分雜劇、散曲。散曲又有套數。曲的宮調出於隋唐燕樂,共二十八宮調.每一宮調都有不同曲牌。套數則由兩支以上周一宮調的不同曲牌聯綴而成。

(6)詩詞曲擴展閱讀: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詞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詞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大調亦稱長調(91字以上)。詞一般分上下兩闋也稱之為「片」。

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散曲和元雜劇):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數組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範,專為舞台上演出的雜劇。

7. 好聽好看又優美的三個字詩詞曲

詩:虞來美人,曲池荷,梅花落,水龍吟源,丁香結,漱玉集。

詞:青玉案,採桑子,臨江仙 ,點絳唇,蝶戀花,天香引,更漏子。

曲:廣陵散,鵲橋仙,醉赤壁,陽關調,半壺紗,寒衣調。

拓展資料:

1、詩,是一種以有節奏的、形象生動的語言,高度凝練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發強烈的感情的文學作品。詩歌語言富有音樂性,有較強的感染力與表現力,節奏鮮明,吟誦感人動聽。

2、詞,屬於詩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

參考鏈接:網路_詩詞

8. 詩詞曲的特點

元曲的特點:
1、民間抄性.元曲是人民群眾的戲曲,與聖殿神曲、宮廷詩劇不同,它是市民和農人的藝術;
2、廣泛性.元曲題材極為廣泛,絕不局限於朝政權位、貴胄家事之類,涉及各種人間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種社會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態掩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樣而復雜,既是現實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間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劇,也有大喜劇,悲與喜相互轉換、涵融,追求團圓結局;
6、藝術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藝術硬功將歌、話、舞、斗緊密結合,虛擬與實演相生,形態與神理

9. 詩詞曲的區別

詩歌體與詞曲體文學特徵的不同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
1、和音樂的關系的差異
詩體和詞體的文學特徵有著很大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以格律詩和詞的對比來說明詩體和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首先,詩詞和音樂的關系是不同的。中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就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但是詩最終與音樂分離,並且在與音樂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音樂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音樂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後,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音樂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異
外部形式的差異表現在句式、句法、韻律、對仗等方面。
首先從句式上看,格律詩句式整齊劃一,古詩長短隨意;詞的句式則參差不齊,但是詞的唱段不齊也是由格律規定的;其次,詩詞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詩句法相對固定,二三、二二三節奏;詞的句法卻靈活多樣,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煙波;再次,詩詞的押韻規則也不一樣,格律詩只用平聲韻,一韻到底,隔句壓韻,首句可壓可不壓;詞平仄通壓,中間可以換韻,韻腳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規定;最後,詩詞的對仗規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詩第二、第三兩聯必須對仗,而詞的對仗卻靈活得多,沒有統一的要求。如鼎足對,可對可不對。《眼兒媚》
3、題材內容的差異
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詞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為主,抒發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4、語言特色的差異
詩是一種典型的語言藝術,而詞卻是一種典型的精美語言藝術。繆越先生曾經形象地把詩詞語言特色比喻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園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詞因為題材多關乎女性,故而詞的語言也帶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輕靈細巧、纖柔香艷。
5、風格的差異
詩詞風格上的差異被精練地概括為詩庄詞媚(清李東琪語),即使題材內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也大相徑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詩詞作品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這與詩詞題材內容和語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關系。

10. 詩詞曲有什麼不同

詩,形式上每句多字數相同,分律詩、絕句,有五言、七言之分,有韻腳;詞有詞牌,要求平仄押韻;曲,有曲牌,也和詞一樣有調~!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