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古詩詞
『壹』 古詩《閔農》內容
李紳《憫農》一
鋤 禾 日 當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誰 知 盤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專中餐,在台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un), 國內由於飧字用的很少,是個冷僻字,當初為了讓詩歌更通俗易懂,改為餐了。
【譯文】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李紳《憫農》二
春 種 一 粒 粟 ,
秋 收 萬 顆 子 。
四 海 無 閑 田 ,
農 夫 猶 餓 死 。
【注釋】 1.憫:憐憫。 2.粟:(sù)穀子;栗粟。 3. 猶:還。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譯文】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屬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
『貳』 憫民古詩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叄』 古代詩詞中曾閔一詞有什麼來歷
曾閔,zēng mǐn ,曾參 與 閔損 ( 閔子騫 )的並稱。皆 孔子 弟子,以有孝行著稱。
曾參 與 閔損回 ( 閔子騫 )的並稱。皆答 孔子 弟子,以有孝行著稱。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孝於二親,養色寧意,蒸蒸雍雍,雖 曾 、 閔 、 顏 、 萊 ,無以尚也。" 唐 元稹 《陽城驛》詩:"昔公孝父母,行與 曾閔 儔。" 清 葉廷管 《吹網錄·守海鹽主簿王頊妻墓誌銘》:"且夫人事親盡孝,可侔於 曾 閔 。"
『肆』 「黍離不復閔宗周」出自哪一首詩詞
出自《別擇公》 宋 蘇軾。
詩詞正文
黍離不復閔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若問西來師祖意,竹西歌吹是揚州。
『伍』 求自己創作的古詩 簡單
雪夜
皎皎飛瓊舞絮飄,
素手依依紅袖招。
更盡一杯新綠蟻,
對飲長夜樂淘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