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聽蟬詩句

聽蟬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1-21 20:01:53

⑴ 描寫蟬的詩句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回易答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唐. 司空曙《新蟬》)。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唐 白居易《早蟬》)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唐 劉禹錫《答白刑部聞新蟬》)

「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宋 楊萬里《聽蟬》)

「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宋 劉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唐 雍陶《蟬》)

⑵ 關於蟬的詩句10句

詠蟬
作者: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作者:虞世南
垂蕊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⑶ 寫到蟬的古詩還有

以禪為意向的古詩有很多。
比如專門寫蟬的虞世南的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版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權風。
還有提到蟬的,比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比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比如: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還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⑷ 有關於蟬的詩句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3)古人誤卻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應該提到的當然是被稱為唐代詠蟬詩之「三絕」:
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在獄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蟬》
三首詩都是唐代借詠蟬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異,各臻其妙。清人施補華《峴佣說詩》對此之評論可謂一語中的:「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借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乎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4)與詠燕詩不同,詠蟬詩中也有譏諷蟬之污濁者。代表之作當屬唐末詩人陸龜蒙和羅隱的《蟬》詩 。
陸龜蒙:「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
羅隱:「大地工夫一為遺,與君聲調偕君綏。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
在陸之筆下,蟬是卑鄙無能之輩;而羅之筆下,蟬則是趨炎附勢之徒。
兩詩借蟬言志,旨在諷刺批判唐末的社會腐敗、官場昏暗。

(5)其餘如:
唐人雍陶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蟬》)、
清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詠蟬》),
也都是借蟬抒懷的佳句,句中各有比興寄託;
南朝陳詩人陳正見《賦得秋蟬和柳應衡陽王教詩》「風高知響急,樹近覺聲連」、
唐徐夤《蟬》詩 「寒鳴寧與眾蟲同,翼鬢緌冠豈道窮。殼蛻已從今日化,聲愁何似去年中。朝催籬菊花開露,暮促庭槐葉墜風。從此最能驚賦客,計居何處轉飛蓬。 」
亦各具有一番清新別致之機趣。

⑸ 關於蟬鳴的詩句有哪些

1、《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原文:

夜熱依然午熱同 ,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 時有微涼不是風。

譯文: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麼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塞上曲》 唐-王昌齡

原文: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譯文:知了在枯禿寂寥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且冷清。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的寒冷,關內關外盡是枯黃趴地的蘆草。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英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莫學那自恃勇武不愛惜生命的游俠,自鳴不凡地把紫色的駿馬誇耀。

3、《四時讀書樂》 元-翁森

原文:

修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卧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譯文:新長出來的竹子垂壓著屋檐,屋子四周種滿桑樹。我的小書齋安靜敞亮,射入燦爛的陽光。白天變長了,讀完書以後,聽聽蟬兒在樹上的鳴叫;夜晚讀書時,燈花一節節落下,還有螢火蟲飛入帷帳。

只因為向來深知讀書的樂趣,我在北面的窗戶下閑適地躺著,就像遠古時候羲皇時代的人一樣逍遙自在。讀書的樂趣是無窮的,好比沐浴著煦暖的南風,用瑤琴來彈奏一曲。

4、《聞蟬》 宋-游九言

原文:

悄悄山郭暗,故園應掩扉。

蟬聲深樹起,林外夕陽稀。

譯文:慢慢地山邊都變暗了,老園子的門半開著。老樹上的蟬聲開始鳴叫,樹林外的太陽開始下落。

5、《蟬》 唐-虞世南

原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盪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藉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⑹ 關於中午聽見蟬鳴是享受的古詩句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許裳《聞蟬》)。又是驕陽似火的盛夏時節,那些被法布爾譽為「不知疲倦的歌手」的鳴蟬們,又一次在林間枝頭開始了它們的歌唱。古往今來,它們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無數多愁善感的詩人們寫下許多優美動人的詩篇。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朱熹《南安道中》)。蟬聲響亮而高遠,對此古詩中有許多生動的描寫,比如南朝詩人蕭子范就曾在其《後堂聽蟬》一詩中這樣寫到:「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其《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一詩中也寫到:「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而唐代另一位詩人盧同在其《新蟬》一詩中對此描寫得更為形象生動:「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

「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唐·司空曙《新蟬》)。一樣的蟬鳴,在不同的人聽來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生發出各種不同的感慨來。這蟬聲曾使長年漂泊在外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鄉愁頓起「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也曾使唐代另一位大詩人劉禹錫心生凄涼:「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還曾使有志無成、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無處施展的唐代詩人雍裕之潸然淚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南宋·楊萬里《聽蟬》)。其實,蟬本無知、無情,蟬鳴亦本不關愁,許多詩人之所以聞蟬而愁只不過是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緣故罷了。因此,我們不難明了:五代楚詩人劉昭禹在其《聞蟬》一詩中對蟬「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的勸阻,唐代詩人盧殷在其《晚蟬》一詩中對蟬「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的抱怨,唐代另一位詩人姚合在其《聞蟬寄賈島》一詩中對蟬鳴「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的描寫,宋代詞人劉克庄在其《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一詩中對蟬「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的感受,都只過是詩人各自的內心情感的外現與物化罷了。

⑺ 蟬的叫聲惹人睡不著的詩句

'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版)。
唐權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⑻ 描寫秋蟬的古詩詞

(1)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3)古人誤卻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應該提到的當然是被稱為唐代詠蟬詩之「三絕」:
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在獄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蟬》
三首詩都是唐代借詠蟬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異,各臻其妙。清人施補華《峴佣說詩》對此之評論可謂一語中的:「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借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乎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4)與詠燕詩不同,詠蟬詩中也有譏諷蟬之污濁者。代表之作當屬唐末詩人陸龜蒙和羅隱的《蟬》詩 。
陸龜蒙:「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
羅隱:「大地工夫一為遺,與君聲調偕君綏。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
在陸之筆下,蟬是卑鄙無能之輩;而羅之筆下,蟬則是趨炎附勢之徒。
兩詩借蟬言志,旨在諷刺批判唐末的社會腐敗、官場昏暗。

(5)其餘如:
唐人雍陶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蟬》)、
清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詠蟬》),
也都是借蟬抒懷的佳句,句中各有比興寄託;
南朝陳詩人陳正見《賦得秋蟬和柳應衡陽王教詩》「風高知響急,樹近覺聲連」、
唐徐夤《蟬》詩 「寒鳴寧與眾蟲同,翼鬢緌冠豈道窮。殼蛻已從今日化,聲愁何似去年中。朝催籬菊花開露,暮促庭槐葉墜風。從此最能驚賦客,計居何處轉飛蓬。 」
亦各具有一番清新別致之機趣。

⑼ 聽蟬鳴的詩句

小閣閑坐
作者:白居易
閣前竹蕭蕭,閣下水潺潺。
拂簟卷簾坐,清風生其間。
靜聞新蟬鳴,遠見飛鳥還。
但有巾掛壁,而無客叩關。
二疏返故里,四老歸舊山。
吾亦適所願,求閑而得閑。

⑽ 帶有"蟬" 字的古詩句大神們幫幫忙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3)古人誤卻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應該提到的當然是被稱為唐代詠蟬詩之「三絕」: 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在獄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蟬》 三首詩都是唐代借詠蟬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異,各臻其妙。清人施補華《峴佣說詩》對此之評論可謂一語中的:「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借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乎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4)與詠燕詩不同,詠蟬詩中也有譏諷蟬之污濁者。代表之作當屬唐末詩人陸龜蒙和羅隱的《蟬》詩。 陸龜蒙:「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 羅隱:「大地工夫一為遺,與君聲調偕君綏。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 在陸之筆下,蟬是卑鄙無能之輩;而羅之筆下,蟬則是趨炎附勢之徒。 兩詩借蟬言志,旨在諷刺批判唐末的社會腐敗、官場昏暗。 (5)其餘如: 唐人雍陶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蟬》)、 清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詠蟬》), 也都是借蟬抒懷的佳句,句中各有比興寄託; 南朝陳詩人陳正見《賦得秋蟬和柳應衡陽王教詩》「風高知響急,樹近覺聲連」、 唐徐夤《蟬》詩 「寒鳴寧與眾蟲同,翼鬢緌冠豈道窮。殼蛻已從今日化,聲愁何似去年中。朝催籬菊花開露,暮促庭槐葉墜風。從此最能驚賦客,計居何處轉飛蓬。 」 亦各具有一番清新別致之機趣。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