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典詩詞
1. 求唐寅的詠雞詩
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其一
朝代:明作者:唐寅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聲啼散滿天星;
銅壺玉漏金門下,多少王侯勒馬聽
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其二
朝代:明作者: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其三
朝代:明作者:唐寅
血染冠頭錦做翎,昂昂氣象羽毛新;
大明門外朝天客,立馬先聽第一聲
2. 帶數字的七言唐詩
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2、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譯文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台,像隨風飄轉的蓬蒿。
3、老將行
唐代: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
譯文
當年十五二十歲青春之時,徒步就能奪得胡人戰馬騎。
年輕力壯射殺山中白額虎,數英雄豈止鄴下的黃須兒?
身經百戰馳騁疆場三千里,曾以一劍抵當了百萬雄師。
漢軍聲勢迅猛如驚雷霹靂,虜騎互相踐踏是怕遇蒺藜。
衛青不敗是由於天神輔助,李廣無功卻緣於命運不濟。
自被擯棄不用便開始衰朽,世事隨時光流逝人成白首。
當年象後羿飛箭射雀無目,如今不操弓瘍瘤生於左肘。
象故侯流落為民路旁賣瓜,學陶令門前種上綠楊垂柳。
古樹蒼茫一直延伸到深巷,寥落寒山空對冷寂的窗牖。
誓學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不做潁川灌夫為牢騷酗酒。
賀蘭山下戰士們列陣如雲,告急的軍書日夜頻頻傳聞。
持節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招書令大將軍分五路出兵。
老將揩試鐵甲光潔如雪色,且持寶劍閃動劍上七星紋。
願得燕地的好弓射殺敵將,絕不讓敵人甲兵驚動國君。
莫嫌當年雲中太守又復職,還堪得一戰為國建立功勛。
4、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
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
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5、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每弦每節都叫人思念似水華年。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託身於杜鵑。
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
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3. 標點符號的使用
首頁漢語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漢典詩詞實用附錄漢典工具關於我們漢典論壇漢典備忘錄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
一、基本定義
句子,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後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面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一般來說,漢語中的句子分以下幾種:
陳述句: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
祈使句:用來要求聽話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問句:用來提出問題的句子。
感嘆句:用來抒發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
復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聯系的小句子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句子。這樣的大句子叫復句,復句中的每個小句子叫分句。
構成句子的語言單位是詞語,即詞和短語(片語)。詞即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短語,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表達一定意義的語言單位,也叫片語。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
二、用法簡表
名稱 符號 用法說明 舉例
句號① 。 1.用於陳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2.用於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 請您稍等一下。
問號 ? 1.用於疑問句的末尾。 他叫什麼名字?
2.用於反問句的末尾。 難道你不了解我嗎?
嘆號 ! 1.用於感嘆句的末尾。 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
2.用於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擊!
3.用於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 我哪裡比得上他呀!
逗號 , 1.句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
2.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
3.句子內部狀語後邊如需停頓,用逗號。 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4.復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 據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頓號 、 用於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
分號② ; 1.用於復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 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用於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冒號 : 1.用於稱呼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們,朋友們:現在開會了……
2.用於「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邊,提起下文。 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3.用於總說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武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4.用於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 外文圖書展銷會
日期:10月20日至於11月10日
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地點:北京朝陽區工體東路16號
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
5.用於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上文。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號③ 「 」
『 』
1.用於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2.用於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古人對於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
3.用於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引號裡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 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是什麼意思?」
括弧④ ( ) 用於行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 (1)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2)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破折號 ── 1.用於行文中解釋說明的部分。 邁進金黃色的大門,穿過寬敞的風門廳和衣帽廳,就到了大會堂建築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
2.用於話題突然轉變。 「今天好熱啊!──你什麼時候去上海?」張強對剛剛進門的小王說。
3.用於聲音延長的擬聲詞後面。 「嗚──」火車開動了。
4.用於事項列舉分承的各項之前。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省略號⑤ …… 1.用於引文的省略。 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2.用於列舉的省略。 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鍾、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3.用於話語中間,表示說明斷斷續續。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連接號⑥ — 1.兩個相關的名詞構造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相關的時間、地點或數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3.相關的字母、阿拉伯數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品型號。 在太平洋地區,除了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4.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展,中間用連接號。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間隔號 · 1.用於外國人和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各部分的分界。 烈奧納多·達·芬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2.用於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隔。 《中國大網路全書·物理學》、《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書名號 《 》
〈 〉
用於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課文里有一篇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於1940年2月7日。
專名號⑦ 用於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專名下面。 司馬相如者,漢 蜀郡 成都人也,字長卿
附註:①句號的形式為「。」。句號還有一種形式,即一個小圓點「.」,一般在科技文獻中使用。
②非並列關系(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等)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後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
③直行文稿引號改用雙引號「﹄﹃」和單引號「﹂﹁」。
④此外還有方括弧「[]」、六角括弧「〔〕」、和方頭括弧「【】」。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詩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個小圓點來表示。
⑥連接號還有另外三種形式,即長橫「——」(占兩個字的位置)、半字線「—」(佔半個字的位置)、和浪紋「~」(佔一個字的位置)。
4. 七律--漢典詩詞 更把江山為己有,豈知台榭是身讎。金城暗逐歌聲碎,錢瓮潛隨舞勢休。誰識古宮堪恨處,
常視江山是自己的財物(憂國憂民),全然不顧吟台詠榭將是自己的苦差,「金城回」漸漸答的隨著歌聲一同破碎了,(下句同,都是暗指山河破碎。「錢瓮」該是暗指一地名)誰知道古宮中最可恨的地方是哪兒嗎?(就是)淋著雨的井邊的梧桐忍受不了秋天的寒冷(葉會掉光)——我個人的理解,未知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