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散步改為詩歌
⑴ 莫懷戚散步改寫成詩歌
以莫懷戚的《散步》為題寫一首詩需要先弄清《散步》中的中心思想,詩中版需要交代清楚事權情原由,最後再用中心思想來結尾,正文:
我和家人去散步,途中突然遇分歧。
母親想要走大路,兒子想要走小路。
責任權利全在我,最終決定走大路。
母親卻願走小路,妻子背兒我背母。
兩人背上全世界,責任使命永不滅。
(1)把散步改為詩歌擴展閱讀:
一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實行這個原則,家庭就和美了。奶奶疼孫孫,總是謙讓,孫兒見爸爸為人孝敬,爸爸年老了,就會像當年爸爸孝奶奶一樣孝敬父母,好的社會風氣就會代代相傳。
疼愛孩子是動物的天性;孝敬老人,才真正體現了人性之美。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
「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⑵ 關於散步的詩歌
《很來想在月光下與你源散步》
很想在月光下與你散步
最好踏雪
輕赴村外
在雪停風落
萬籟靜寂的夜
聽我們的心跳和呼吸
我要訴盡思念
我要捧著你的臉
吻暖你長久冰冷的唇
很想在月光下與你散步
聽我們的腳步發出的聲音
不論那時
你已老去
還是富有青春
我都願意等
在故鄉的某一個冬天
一次沒有限期的約會
北極君詩歌集《心靈的痕跡》
⑶ 將散步改寫成一首詩歌
春,是開啟夢的精靈 輕輕的,悄悄的 伴隨著第一場雨的飛舞 翩然而至 帶來綠的新意 生命的氣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⑷ 莫懷戚的《散步》改寫成一首現代或者古代風格的詩歌。
改寫——《散步》
田野散步
我 母親 妻子 兒子
春天來得太遲
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初春的田野新綠隨意地鋪著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
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發生分歧
母親要走大路
我的兒子要走小路
我說走大路
但母親說還是走小路吧
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穩穩地走得很仔細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
就是整個世界
⑸ 《散步》改寫為現代詩
《散步復》改寫為現代詩:
霧輕制輕籠罩,今晚夜色的寧靜。
月熠熠照亮一切,你是否是我的影子。
踩在月光的路上伴行,腳步聲悠揚去遠。
我留戀著這塊曠野,徘徊在你的夢境。
(5)把散步改為詩歌擴展閱讀:
寫詩技巧:
1、詩的含蓄
含蓄往往與意境相關連,內容過於淺露、直白,一覽無余,沒有意境,作品往往缺乏感染力,成為一首打油詩,沒有詩味。因此,詩人不能簡單地復制客觀世界的原貌,而要找到一種更典型、更精煉,更具代表性的物象,含蓄地表達你想要營造的意境。
2、詩的精煉
詩不能像散文、小說那樣把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它只能找到最具代表性的一些詞彙來傳神達意。
⑹ 七上人教版語文散步如何改成詩
散步(藍冰蝶羽)
我和家人去散步,
途中突然遇分歧。
母親想要走大路,
兒子想要走小路。
責任權利全在我,
最終決定走大路。
母親卻願走小路,
妻背兒,我背母。
兩人背上整世界。
⑺ 把莫懷戚寫的散步改成詩歌
家有老小莫糊塗,
凡事輕易別做主。
違兒心意隨老母,
老母半身已入土。
⑻ 將初一散步這篇課文改寫成一首詩歌
寫作思路:首抄先要理解《散步》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將文章的主要內容融入到所寫的詩歌裡面,將文章的內容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可。
正文:
我們也是樹上的一片葉子;
現在,是綠色的。
你倒退著走,和我說著什麼;
斜坡,路燈朦朧。
你伸來的右臂,迷人的弧度;
在淡紫色泡桐花的空氣中。
短暫停頓——好;
來,帶你走另一條山路。
我選擇此路,從這里走到那裡;
之後返回,即使。
與來時的腳印相遇;
那路看上去卻全然若新。
我打算做的現在已經做成;
但我避開它,當我作為。
一個散步者散步只為散步;
其中所涉及的重復;
提出了它自身不可解答的疑處。
⑼ 《散步》改成一首小詩
感恩父母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
有一聲呼喚最動聽
有一個人最要專感謝
有一種人最應感恩
她就是—屬—「母親」
他就是——「父親」
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柔的撫觸給了我
爸爸的腰彎了,他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
媽媽的雙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爸爸的皺紋深了,他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
聆聽媽媽殷切的話語
面對爸爸深沉的目光
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關愛,並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
⑽ 如何把散步改寫成詩
整個世界抄
春日裡,水長草榮,宜散步。
家人與我,看那田間野趣,意趣良多。
不料偶有分歧,大小路爭不斷。
本想拆散,竟都不願意。
我愛母,母愛子,終在小路遊玩。
金花耀眼,橫整桑樹,波瀾魚塘,趣可多。
我背母,妻抱子,同行樂中慈。
母、妻、子、我,相守相知相行相伴。
彷彿在那天地悠悠曠野中。
我們加在一起就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