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別墅古詩
Ⅰ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劉長卿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
小題1:體現在來兩個方面自:一是作者在「古路無行客」之時對「獨見君」感到意外的驚喜,二是作者在失意時看到友人對自己同病相憐、心懷牽掛而感到欣喜。 小題2:第一聯描寫了山村荒涼,夕陽慘淡 ,黃葉紛飛,勾勒出一幅蕭索落寞的畫面,表現了詩人孤寂消沉的心境,反襯了作者因朋友來訪而產生的意外驚喜。)第三聯寫雨天交通阻隔,山路難行,而朋友卻克服艱難前來探望,展示了友情誠摯這一主旨。 Ⅱ 《終南別業》的古詩加翻譯
終南別業 Ⅲ 田園詩古詩詞大全 一、《終南山》 1、原文: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2、譯文:巍巍的終南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延伸到海邊。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中央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3、作者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二、《過故人庄》 1、原文: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譯文: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邀我做客到他朴實的田家。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推開窗戶迎面是田地場圃,把酒對飲閑聊著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再一次來品嘗菊花酒好啦! 3、作者孟浩然,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三、《積雨輞川庄作》 1、原文: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2、譯文:久雨不停,林野潮濕煙火難升;燒好飯菜,送給村東耕耘的人。水田廣漠,一行白鷺掠空而飛;夏日濃蔭,傳來黃鸝宛囀啼聲。山中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村夫野老,已經與我沒有隔閡;海鷗疑心,為何不信飛舞不停。 3、作者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四、《終南別業》 1、原文: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2、譯文: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3、作者王維。 五、《歸園田居·其一》 1、原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2、譯文: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餘年。籠子里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我願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後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村落上方飄盪著裊裊炊煙。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久困於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3、作者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3)贊別墅古詩擴展閱讀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朴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雲:「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Ⅳ 用一句古詩贊美別人事業取得進步怎麼說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Ⅳ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古詩鑒賞
流落征南將,曾驅十萬師。 Ⅵ 終南別業古詩
王維 Ⅶ 求一個別墅小區的名字 最好出自古詩詞 庭院軒。 唐朝時,城市實行里坊制,居民居住的里坊都是封閉式的小區。長安有一百多個坊,每個坊方方正正,名字也很整齊。 這一百多個坊分別叫做:興道坊、開化坊、光福坊、靜善坊、蘭陵坊、開明坊、安義坊、務本坊、崇義坊、長興坊、靖安坊、安善坊、大業坊、昌樂坊、安德坊、永興坊、崇仁坊、平康坊、宣陽坊、親仁坊、永平坊、永崇坊、昭國坊、進昌坊、通善坊、通濟坊、安興坊; 勝業坊、安邑坊、宣平坊、昇平坊、修業坊、修政坊、青龍坊、道政坊、常樂坊、靖恭坊、新昌坊、升道坊、廣德坊、新寧坊、常和坊、教化坊、修德坊、立政坊、客戶坊、永昌坊、光宅坊; 翊善坊、來庭坊、善和坊、通化坊、豐樂坊、安業坊、安喜坊、永達坊、道德坊、光行坊、延祚坊、太平坊、通義坊、興化坊、崇德坊、懷真坊、宣義坊、豐安坊、昌明坊、安樂坊、大安坊、大通坊、敦義坊、永安坊、延福坊、崇賢坊、延康坊、光德坊; 延壽坊、布政坊、頒政坊、輔興坊、善政坊、安定坊、休祥坊、金城坊、醴泉坊、懷遠坊、長壽坊、嘉會坊、永平坊、通執坊、歸義坊、昭行坊、永陽坊、常安坊、和平坊、淳化坊、待賢坊、豐邑坊、崇化坊、懷德坊、群賢坊、居德坊、義寧坊、普寧坊、修真坊。 這些坊名風格嚴肅、端正,都取自儒學經典,或者得自儒家教義,有比較強烈的教化色彩。但缺點是端,不接地氣,辨別度也很差,比如靜善坊、通善坊、安善坊,很容易混淆。整體的取名風格,有點像乾巴巴、正能量的老乾體詩,但終歸是滿滿的書卷味道。 (7)贊別墅古詩擴展閱讀明清時,北京城內有很多胡同。這些胡同也有名字,而且名字都非常有特色,我列舉一部分 雨籠胡同、水塘胡同、孤老胡同、秦老兒胡同、桃條胡同、帽兒胡同、何紙馬胡同、井兒胡同、麒麟碑胡同、三眼井胡同、弓弦胡同、小取燈胡同、小細管胡同、山老兒胡同、取燈胡同、鳥槍胡同、大腳胡同、小蘇州胡同、簾子庫胡同、南扁擔胡同、小腳胡同; 黃米胡同、銅鍾胡同、錐把胡同、碾兒胡同、橫柵欄胡同、孫家坑胡同、大紗帽胡同、小紗帽胡同、東井兒胡同、銀絲溝胡同、北口袋胡同、灌腸胡同、母豬胡同、干魚胡同、燈籠庫胡同、金魚胡同、巴巴胡同、糖房胡同、大煙筒胡同、醬黃胡同; 小醬坊胡同、馬樁胡同、舊簾子庫胡同、松樹胡同、新簾子胡同、饊子王胡同、馬樁胡同、扁擔胡同、喂鷹胡同、石碑兒胡同、牛犄角胡同、栓馬樁胡同、養馬胡同、紅井胡同、油房胡同、槐樹胡同、井兒胡同…… 這些明清時期的北京胡同名,跟唐朝的長安城坊名,風格正好完全相反,非常的俚俗,充滿市井氣,沒有什麼高深的含義。看得出來,胡同的取名非常隨意,就地取材,胡同里有個甜水井,就叫甜水井胡同;胡同口有兩道柵欄,就叫雙柵欄胡同。但缺點也是過於粗鄙不文,好比是民間老農創作的鄙俗打油詩。 Ⅷ 《終南別業》古詩原文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