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詞歌賦的區別

詩詞歌賦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1-20 12:03:27

詩詞歌賦的意思

詩詞歌賦,是來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學自的概稱。

是一種文學體裁,其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現象來高度集中的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成為歌。

古代詩歌包括1.古體詩【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2.近體詩【絕句、律詩】對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現代詩歌包括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

歌就是合樂的詩。

詞與詩的主要區別在於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即詞牌,詞一般都分上下闋,極少有不分段或分兩闋以上的,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大多是長短句,字聲配合更嚴密。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有韻文體,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賦不能歌唱,只能朗誦。

Ⅱ 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漢文化的統稱,它們有什麼區別

我國文壇上有這樣四個字叫做詩詞歌賦,這四個字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高度概括。詩詞在人類的印象中是非常講究韻律對稱的,而賦則注重平仄和對仗,歌就是能唱出來的。這4個字概括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詩詞歌賦還是有規律可循的,人類只要掌握技巧,寫出優秀的詩詞歌賦不是很難的事情。

三、詩詞歌賦的意義

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凝結,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對現代社會的人們產生著深遠影響,詩詞歌賦成為我們九年義務教育中必須去學習的文學體裁,我們從中可以理會詩人的心理變化以及祖國的大好河山,受益無窮。

Ⅲ 究竟是詩詞曲賦,還是詩詞歌賦

詩詞歌賦
出自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六回:「最妙是古今書史無所不通,做出來的詩詞歌賦直欲壓倒古人。」
不過也可以說是"詩詞曲賦"啦,現在用「詩詞賦」譜曲也挺流行的嘛O(∩_∩)O~

Ⅳ 詩詞歌賦的表現形式都有什麼不同舉例說明下

引自網路 唐詩的基本格式:
一、仄起句式
A: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B: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二、平起句式
A: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B: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例:
一、仄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韻的(仄起仄收) 《春望》
仄仄平平仄 國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 感時花濺淚
仄仄仄平平 恨別鳥驚心
仄仄平平仄 烽火連三月
平平仄仄平 家書抵萬金
平平平仄仄 白頭搔更短
仄仄仄平平 渾欲不勝簪

B:首句入韻的(仄起平收) 《塞下曲其三》
仄仄仄平平 駿馬似鋒飆
平平仄仄平 鳴鞭出渭橋
平平平仄仄 彎弓辭漢月
仄仄仄平平 插羽破天驕
仄仄平平仄 陣解星芒盡
平平仄仄平 營空海霧消
平平平仄仄 功成畫麟閣
仄仄仄平平 獨有霍嫖姚

二、平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韻的(平起仄收) 《賦得古原草送別》
平平平仄仄 離離原上草
仄仄仄平平 一歲一枯榮
仄仄平平仄 野火燒不盡
平平仄仄平 春風吹又生
平平平仄仄 遠方侵古道
仄仄仄平平 晴翠接荒城
仄仄平平仄 又送王孫去
平平仄仄平 萋萋滿別情

B:首句入韻的(平起平收) 《北青蘿》
平平仄仄平 殘陽西入崦
仄仄仄平平 茅屋 孤僧
仄仄平平仄 落葉人何在
平平仄仄平 寒雲路幾層
平平平仄仄 獨敲初野磬
仄仄仄平平 閑依一枝藤
仄仄平平仄 世界微塵里
平平仄仄平 吾寧愛與憎
註:以首句不入韻為正格。

唐七律平仄基本格式:

一、平起式
A: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B: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二、仄起式
A: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B: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例:
一、平起式
A:首句入韻的(平起平收) 《自夏口至鸚鵡洲望岳陽寄元中函》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汀洲無浪復無煙
仄仄平平仄仄平 楚客相思蓋渺然
仄仄平平平仄仄 漢口夕陽斜渡烏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秋水遠連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孤城背嶺寒吹角
仄仄平平仄仄平 獨戍臨江夜泊船
仄仄平平平仄仄 賈誼上書憂漢室
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沙謫去古今憐

B:首句不入韻(平起仄收) 《客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 舍南舍北皆春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見群鷗日日來
仄仄平平平仄仄 花徑不曾緣客掃
平平仄仄仄平平 蓬門今始為君開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盤殄市遠五兼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樽酒家貧只舊
仄仄平平平仄仄 肯與鄰翁相對飲
平平仄仄仄平平 隔籬呼取盡餘杯

二、仄起式
A:首句入韻的(仄起平收) 《別舍弟宗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零落殘魂信黯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 雙垂淚別越江邊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身去國六千里
仄仄平平仄仄平 萬死投荒十二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桂嶺瘴來雲似墨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春盡水如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欲知此後相思夢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在荊門郢樹煙

B:首句不入韻的(仄起仄收) 《再受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仄仄平平平仄仄 去過十年同赴召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渡江千里又分歧
平平仄仄平平仄 重臨事異黃函相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黜名慚柳士師
仄仄平平平仄仄 歸目並隨回雁盡
平平仄仄仄平平 愁腸正遇斷猿時
平平仄仄平平仄 桂江東過連山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見長吟有所思

註:以首句入韻為正格。

宋詞的基本格式
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虛字,如:「難」、「故」、「但」、「正」、「又」、「漸」、「更」、「甚」、「乍」、「尚」「況」、「且」、「方」、「縱」等。 動詞也有:「把」、「向」、「指」、「對」、「望」、「著」、 「看」、「念」、「嘆」、「標」、「料」、「想」、「悵」、「恨」、 「怕」、「問」等。
(2)多是仄聲,且多是去聲。

·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 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平平式 如:「年年.如社燕,飄流泊翰海,來寄修椽。」

·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 如:「吹涼葉。」「人如削」、「憑閑久」
(2)平仄仄 如:「佳麗地,南朝盛事准現?」「天且住」。
(3)仄平平 如:「鬢微霜」「玉川迷,路東西。」
(4)仄仄仄 如「似夢里,淚淚滴」
(5)仄平仄 如「漢江側,月弄仙人佩聲」

·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 如:雲南歸雁、樓西飛雁 仄仄平平 如:樓鎖輕煙、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見(第三字必平) 如:漢家陵闕、江山如畫、天南遊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見的 如:遺蹤何在、人在何處?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見的 如:從今又添、雲窗靜掩

·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 即五言律詩平仄
仄仄平平仄 如: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
平平仄仄平 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平平平仄仄 如:玉階空佇立
仄仄仄平平 如:獨自莫憑闌
(2)五字拗句的常見現象
平仄仄平仄 如:明月幾時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 如:有人樓上愁 露華濃濕衣
仄平平平仄 如:有深深良願 望秦關何處

·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 如:莫厭悲歌笑語 我欲乘風歸去
(2)平平仄仄平平 如:臨分敗筆題詩 傷心千里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 如:晚雨未摧宮樹 轉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見的兩種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 如:晚來無限蕭瑟 一時多少豪傑
平平仄仄平仄 如:西風萬里無限 關河夢斷何處

· 七字句平仄
(1)與七言律詩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平林默默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斷續寒颭斷續風,縱使古條似舊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楚客欲呵瑤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岸花零落鷓鴣啼,小窗和雨夢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點點波間冷雲照
(2)不合平仄常規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 如:酒旗息鼓甚處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露螢清夜照書卷

·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度|綺燕流螢斗雙語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2)二字句和六字句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3)三字句和五字句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如:芳草郊|燈明閑凌濘

·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如: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惟有林前|銀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野渡再橫|楊柳得蔭濃

·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最好是|一川應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歌舞地|清天滿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如: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 十一字句平仄(最長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何人為寫悲壯|吹角鼓城樓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

劉勰在其文學批評巨著《文心雕龍》里說:"鋪才邐文,體物寫志"是賦之特徵。前四字指的是賦的形式,後四字指的是賦的內容。《漢書·藝文志》載:"傳曰:『不歌而誦謂之賦。'"賦是一種不同於詩詞,也不同於文的文體,介於二者間。
《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周禮·大師》)。一般認為,"風"、"雅"、"頌"是三種詩體,"賦"、"比"、"興"是三種寫作表現手法。在戰國時期,"賦"還只是古詩的一種表現手法。"賦"與"比、興"的比喻象徵、托物起興不同,"賦"是"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一種直白的表現手法。但有學者以為賦原來也是一種詩體,如章太炎先生在其《國學演講錄·經學略說》中提出:"六詩者,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今《詩》但存風、雅、頌,而無賦、比、興。"不論賦前身是不是一種詩體,在後來賦成為一種文體,並在漢代領一時風騷,是無可置疑的。至唐時韓、柳發動"古文運動",駢文逐步失去正統地位。這對賦有一定沖擊,但宋後,賦依然是文人學士最喜歡採用的文體之一,主要是俳賦與文賦。

賦在先秦儒家荀子時便已是一種文體,《荀子》一書中已有《賦篇》,分別寫雲、蠶、禮、知、針五種事物。

劉勰指出"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也。"可見賦是《詩》與《楚辭》演變而來,《詩經》是賦的遠源,《楚辭》是賦的近源。

賦到西漢時,已足以成為漢代文學的代表,乃至影響千年中國文學史。賦大致分為五種,也正是五個重要時期:西漢人將楚國詩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視為賦體,沒有一定的限制性,這稱做楚辭體的騷賦;漢賦篇幅較長,多採用問答體,韻散夾雜,其句式以四言、六言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長的句子,漢賦喜堆砌詞語,好用難字,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卻被後人視為賦體正宗,也稱古賦;六朝賦是東漢抒情短賦的變體,其特點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齊,多為四言、六言拼偶組成,而又講究平仄,通篇押韻,又稱俳賦;唐宋又有律賦,題目,字數韻式,平仄都有嚴格限制;文賦是中唐以後產生的一種散文化的賦體,不刻意追求對偶、聲律、詞采、典故,句式錯落多變,押韻較自由,甚至大量運用散文的句式,文賦實際上是賦體的一種解放。靜安所謂"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人間詞話》),不外如是。

這里只說了詩詞和賦,歌實在不知道,不知道有沒有懂的,我也很想知道!(近體樂府

先秦時期,詩都是配合樂曲吟唱的歌辭(詞),所以詩即是歌。從其意義來命名,稱為詩;從其聲音來命名,稱為歌。 不配合音樂而清唱的,稱為"徒歌",或曰"但歌"。漢武帝建置樂府以後,合樂吟唱的詩稱為"樂府歌辭",或曰"曲辭"。後世簡稱"樂府"。從此以後,"詩"成為一種不配合音樂的文學形式的名詞,與"歌"或"樂府"分了家。

魏晉以後,詩人主要是作詩,也為樂曲配詞,到了唐代,古代的樂曲早已失傳,或者不流行了,詩人們雖然仍用樂府舊題目作歌詞,事實上已不能吟唱。這時候,"樂府"幾乎已成為一種詩體的名詞,與音樂無關,於是就出現了"樂府詩"這個名稱。初唐詩人所作"飲馬長城窟"、"東門行"、"燕歌行"等等,都是沿用古代樂府題目(曲名)擬作的歌辭,事實上是樂府詩。而不是樂府,因為它們都無樂譜可唱。

盛唐詩人運用樂府詩體,寫了許多反映新的社會現實的詩,但他們不用樂府舊題,而自己創造新的題目,例如杜哺的"兵車行"、"麗人行"和"三吏""三別"等,這一類的詩,稱為"新題樂府"。後來,白居易就簡化為"新樂府"。新樂府也還是一種詩體,而不是樂府。這是一個很突出的現象:唐代詩人集中的所謂"樂府",幾乎全不是樂府,而是樂府詩。有許多真正配合音樂而寫的絕句和五七言詩,例如"涼州詞"、"簇拍陸州"、"樂世"、"河滿子"等,卻從來不被目為樂府,而隸屬於絕句或長短句。

北宋人把《花間集》、《尊前集》這一類的曲子詞稱為樂府,這是給樂府這個名詞恢復了本義。晏幾道把他自己的詞集定名為《小山樂府》,這是"曲子詞"以後的詞的第一個正名,歐陽修的詞集標名為"近體樂府",這是對晏幾道的定名作了修正。他大概以為舊體樂府都是詩,形式和長短句的詞不同,故定名"近體樂府"。以資區別。但是,宋本《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第一卷中有"樂語"和"長短句"兩個類目。"樂語"不是曲子詞,而"長短句"則是曲子詞。由此看來,歐陽修本人似乎還以"長短句"為詞的正名,而"近體樂府"則為包括"樂語"在內的一切當代曲詞的通稱。到南宋時,周必大編定自己的詞集,取名曰《平園近體樂府》。這時候,"近體樂府"才成為專指詞的名詞。

但是,"近體"的"近"字,是一個有限度的時間概念。宋代人所謂"近體",到了元明,已經不是"近體"而成為古體了。元人宋褧的詞集名曰《燕石近體樂府》,明代夏言的詞集名曰《桂淵近體樂府》,這都是盲從了宋人,沒想到元代的近體樂府,應當是北曲;而明代的近體樂府,應當是南曲。詞已不是新興歌詞形式,怎麼還能說是"近體樂府"呢?

我們應當說,"近體樂府"是北宋人給詞的定名,當時"詞"這個名稱還未確立,所以不能說"近體樂府"是詞的別名。)

Ⅳ 詩詞曲賦怎麼區分

一.定義:
1、詩,是為吟詠言志的文學題材與表現形式
2、詞又稱曲子詞、長短詞、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3、曲是一種韻文形勢,出現於南宋和金代,盛行於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
4、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

二.區分:
1、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2、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3、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4、曲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

5、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

三.特點:
1、詩分為古體詩和新體詩,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樂府、趣味詩等。詩的創作一般要求押韻,對仗和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2、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一般說,詞調並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曲因是配合音樂的長短調,不論散曲或戲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標
明宮調和曲牌名,且每種曲牌都屬於一定的宮調
4、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常常為文而造情

Ⅵ 詩詞歌賦的區別,歌就是元曲呵

不是,古代的詩配樂,是可以用來唱的。所以叫詩歌。詩與詞的最大區別是格律不同,詩版講究對仗工整,字權數統一。或七言或五律。而詞則有固定的格式,唐後興起。它依據詞牌名不同而區分。
元曲是元朝的戲曲。因為當時是的朝廷蒙古族,因此限制汗文化,所以文人只能改變舊的格律,形成新的問題。因此叫元曲,實則無變化。

Ⅶ 詩詞歌賦當中歌和賦分別是什麼意思

詩詞歌賦是文章的四種形式。指作文。
歌字從哥從欠。「哥」字從二可,可字義為「肩挑、荷擔(以運送土石)」,即服徭役;二可上下疊加所造成的「哥」,表示的是「服過二次徭役、資深服役者」。「欠」即「欠身」,指上半身動作、胸部動作。「哥」加「欠」表示「資深服役者的胸部動作」、「資深服役者用聲音抒發胸懷」。故「歌」本義是:資深服役者傳唱、吟誦的民謠。(參考:http://ke..com/view/256339.htm#3)

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里曾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參考:http://ke..com/view/45191.htm)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