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古詩文
1. 描寫豐收喜悅的古詩
描寫豐收喜悅的古詩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3、秋專聲萬戶竹,屬寒色五陵松。
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7、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8、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11、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2、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2. 描寫豐收的古詩詞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南宋 辛棄疾《破陣子》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戰國楚·宋玉《九辯》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南朝梁·范雲《別詩》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
3. 關於豐收的古詩詞
1、《古風二首/憫農二首》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內日當午,容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詠石榴花》
宋·王安石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3、《望秦川》
唐·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4、《偶題二首》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5、《無題》
明·唐寅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曾見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
慣隨憂恨零今古,難惹英雄泣鬼神。
費盡工夫傷老大,不如抖擻作新人。
6、《題榴花》
宋·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4. 描寫豐收的古詩詞有哪些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南宋 辛棄疾《破陣子》釋義: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七律·到韶山》釋義: 因為太多的壯志才會有犧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換一副新顏。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3.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釋義: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郁,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
4.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釋義: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5.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釋義:見長風吹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振奮,煩惱為之掃光,感到心情舒暢,於是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
6.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釋義: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7.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
8.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戰國楚·宋玉《九辯》悲涼啊 秋天帶來的氣息 蕭瑟啊草啊木啊搖啊搖啊掉下來衰敗啦 哀愴孤寂啊好象在遠行之中 爬上爬下啊 一年又要過去啦
5. 關於「豐收」的古詩有哪些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南宋 辛棄疾《破陣子》釋義: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七律·到韶山》釋義: 因為太多的壯志才會有犧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換一副新顏。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釋義: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郁,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 。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釋義: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釋義:見長風吹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振奮,煩惱為之掃光,感到心情舒暢,於是酣飲高樓的豪情油然而生。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釋義: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釋義: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戰國楚·宋玉《九辯》釋義:悲涼啊 秋天帶來的氣息 蕭瑟啊草啊木啊搖啊搖啊掉下來衰敗啦 哀愴孤寂啊好象在遠行之中 爬上爬下啊 一年又要過去啦。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晉·陶淵明《酬劉柴桑》釋義:庭院里眨眼間多了許多落葉才覺醒原來秋天已經來了古人眼中的秋多有些蕭索、零落之意。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釋義:秋風吹起,家家戶戶的竹林颯颯作響,五陵一帶的松林蒙上一層寒冷的色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南朝梁·范雲《別詩》釋義:金城的衰草籠罩著寒霧,玉門的樹葉在風里凋落。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釋義:詩人寒城登望,觸目都是蒼茫之色。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釋義:時間是九月,季節為深秋.蓄積的雨水已經消盡,潭水寒冷而清澈,煙光霧氣凝結,傍晚的山巒呈現出紫色。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釋義: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6. 寫豐收的詩句古詩
夏天綠樹成蔭,瓜果李桃全都開花結果。夏季雖然炎熱,但是風景卻是四季中最好的,各種瓜果也都在夏天成熟了。夏天是植物最喜歡的季節了,都爭先恐後的結下豐碩的果實。而古人在描寫夏天的景色的時候,在他們眼裡也是各有特色。他們都會從不懂得角度去描寫他們眼中看到的夏天的模樣。
宋代的詩人便寫了一首《小池》描寫夏天,這首詩便是他在池塘邊的時候,以他看到池塘邊的夏天的景色來描寫的。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泉眼沒有聲音,是因為它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在水面上,那是因為喜愛晴天里柔和的風光。池塘里的小荷葉此時才剛剛的的水面露出一點尖尖的角,便有一隻小蜻蜓飛在了上面。
而宋代的詞人辛棄疾便是在被罷官的時候,在自己的鄉村老家居住的時候,寫了一首是夏天從田間的角度描寫的詞。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夜晚,皎潔的月光掠過枝頭,驚飛了枝頭上的喜鵲。看著田野里的稻花,聞著稻花傳來的香氣,感嘆到今年肯定又是豐收的大好年景,這時候只聽到田野里傳來一片的蛙叫聲。天空烏雲密布,星星忽明忽暗,山前此時便下起了點點小雨。以前的茅草屋還在土地廟旁邊的林子那邊,今日道路轉過去,在小溪的橋邊就忽然看見了。
唐代的「詩仙」李白,夏天因為酷暑炎熱便在山中乘涼,當時便把自己的這種夏日裡面消暑悠閑的情景也寫了下來。同時也寫出了他在上中的瀟灑快活,不需要為禮法所拘束的形象也寫的生動。是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達到了一種極致。
《夏日中山》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因為夏日炎熱,懶得自己搖擺扇子去暑,所以便披頭散發的悠然自得的呆在青翠的樹林之中。將頭發上綁著的頭巾解下來掛在旁邊的石壁上面,隨便這松樹間吹來的涼風吹過頭頂,舒服而又涼爽。
7. 關於豐收的古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詩,即中國古代的詩歌,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從廣義上說,中國古代詩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詩、詞、散曲等;從狹義上說,古詩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體詩、近體詩。
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
8. 關於豐收的古詩。
以下來自網路,供參考: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夕雨紅榴拆,新版秋綠芋肥。
3、秋聲萬戶竹,寒色五權陵松。
4、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
5、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7、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8、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11、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2、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13、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14、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15、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16、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9. 描寫豐收 古詩詞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南宋
辛棄疾《破陣子》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戰國楚·宋玉《九辯》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南朝梁·范雲《別詩》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
10. 關於秋天豐收的古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