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畫

古詩畫

發布時間: 2020-12-19 00:05:38

1. 古詩畫全句


【唐】王維
遠看抄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題解】
《畫》為初唐詩人王維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現實的憂傷。全詩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無窮,歷來為人傳誦。

2. 「古詩畫」是什麼意思

意思:譯文: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紋絲不動。

1、原文:

《畫》--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表達的情感:《畫》為盛唐詩人王維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現實的憂傷。全詩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無窮,歷來為人傳誦。

(2)古詩畫擴展閱讀:

作品手法: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

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把畫景於實景對照描述,顯示了畫的形神兼備。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著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於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著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後的能夠寄託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恆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於虛幻。

3. 村居 高鼎 古詩畫


醉,字象一:放學,垂下來,
忙趁東風放紙鳶⑸。鄉間的孩子們放回學回來得很早,像是在答撫摸堤岸。早春二月村居⑴
【清】


草長鶯飛二月天:住在農村,草長鶯飛,一個個借著東風愉快地放起了風箏。

紙鳶,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
[譯文]
綠草茂盛,也映襯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陶醉,用一個「拂」字,又字拙吾。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清代詩人。前兩句描寫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風光。
兒童散學⑷歸來早:楊柳枝條很長,正是二月早春。作者在詩中所表現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作者]
高鼎(生卒年不詳):老鷹,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微微擺動,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方風箏。
【注釋】

村居,刻畫出了孩子們的天真爛漫,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有景有人有事。

散學,楊柳拂堤,充滿了生活情趣:
鳶。

拂堤楊柳:風箏。紙鳶:迷醉,一個「醉」字。後兩句敘寫了兒童
們放學歸來放風箏的情景。
【題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黃鶯飛舞,
拂堤楊柳⑵醉⑶春煙

4. 「古詩畫」的作者是誰

王維

5. 古詩畫遠看山有色

《畫》

【作者】王維【朝代】唐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回鳥不驚。

譯文:

遠看高答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5)古詩畫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

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麼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

王維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禪宗影響很大,精通佛學,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6. 關於「有創意」的古詩畫有哪些

題目應該問的是:關於「有創意」的古詩話有哪些。但是「創意」是現代詞,並不是古代詩人所能用來作詩的題材。類似「創意」的題材是「創造」、「創新」,古人常常借「創造」「創新」來描寫朝代變遷,時代更新,後人追趕前人改變世道。

關於「創新」有如以下詩句

1.叨承禮樂為家世,欲以謳歌寄快文。出自:施耐庵《水滸傳》

2.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出自:施耐庵《水滸傳》

釋義:草木活了百年,次次也是新雨露,記載的那麼多歷史仍是這個江山,應該是指,江山未變,但朝代不停更替.一般的百姓人家也有絲綢,樓台上又奏有音樂,這里暗指太平後的繁華.朝代更替,從戰亂到太平繁華再到戰亂到太平繁華,天下大勢終歸太平。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千頭萬木春。出自: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

4.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出自:鄭板橋《題書齋聯》

釋義:上聯主張以最簡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的內容,以少許勝多許。比如畫蘭竹易流於枝蔓,應刪繁就簡,使如三秋之樹,瘦勁秀挺,沒有細枝密葉。下聯主張要「自出手眼,自樹脊骨」,不可趕浪頭、趨風氣,必須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來百花開,生機勃勃。也就是創造與眾不同的新格調。

5.丹心未泯創新願,白發猶殘求是輝。出自:蘇步青老先生

釋義:是說雄心未滅而且還有新的期望,雖然白發蒼蒼還要尋去真理和心得輝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意思

6.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出自:作者不詳《增廣賢文》

釋義:長江的後浪推進前浪一步一步的前進,一浪勝過一浪.世上的新人踏著前人的腳步一代代的更換!新的取代舊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7、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出自:王灣《次北固山下》

釋義: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寬廣,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

7. 古詩《畫》這首詩講的是一幅什麼畫。畫上有什麼

古詩《畫》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典型的中國畫。畫中有山、水、花、鳥。

原詩:

《畫》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釋義: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7)古詩畫擴展閱讀:

王維這首《畫》。

遠看山有色,為什麼要遠看?蘇軾《題西林壁》中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大自然中,人是十分渺小的,只有遠看,才能看清山的全貌。

山是什麼色?出生在南方沿海地區,對山的認識不多。多年游覽名川大山,發現山有很多種,有連綿起伏的,有層巒疊嶂的,也有拔地而起的。青崖狂客更願意相信,王維所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的群山環繞。李白有詩雲「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何等壯闊。

近聽水無聲,山水,山水。山和水是分不開的。有山就有水。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有句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也常常被物理教學引用,以說明運動的相對性。

王維說,「近聽水無聲」,從側面反映,王維認為這水是應該有聲的。水本無聲,是誰流動撞擊到不同的物體才發出了聲響。所以,王維看到的不是靜止的湖光山色,而是活躍靈動的山間水流。

8. 古詩畫的作者是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1]

王維參禪悟理,學庄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2]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存詩約400首。蘇軾評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3]

(概述王維畫像取自《歷代名臣像解》)[4]

文學

王維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創作上。王維創作的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繪影繪形,有寫意傳神、形神兼備之妙。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旗幟。[1]

思想內容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一方面固然由於它們具有頗高的藝術技巧,一方面也由於對其中體現的閑情逸致和消極思想產生共鳴。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

王維其它題材的作品,如送別、紀行之類的詩中,也經常出現寫景佳句,如「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

王維作品中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壯闊飛動之作。《隴頭吟》《老將行》則抒發了將軍有功不賞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一個側面。《觀獵》生動地描寫了打獵時的情景。《夷門歌》歌詠歷史人物的俠義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現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鮮明,筆墨酣暢。

還有一些詩歌,如貶官濟州時所作《濟上四賢詠》以及《寓言》《不遇詠》和後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趙女彈箜篌》,對於豪門貴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現象表示憤慨,反映了開元、天寶時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陰暗面。《洛陽女兒行》《西施詠》《竹里館》則以比興手法,寄託了因貴賤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對權貴的諷刺。還有抒寫婦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一些贈送親友和描寫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詩,如《送別》《臨高台送黎拾遺》《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等,千百年來傳誦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當時即播為樂曲,廣為傳唱。[1][8]

藝術風格

王維《江干雪霽圖》局部仿作

王維是出色的畫家,他詩畫雙絕,北宋文學家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1]

王維在唐代早已畫名流傳,到明末時由於董其昌的大力推崇,後被尊為中國山水畫的「南宗鼻祖」。深湛的藝術修養,對於自然的愛好和長期山林生活的經歷,使他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同時王維也找到了較為合適的筆墨語言來描述這種意境,禪宗不可言傳之意,一經訴諸視覺畫面,境界則自然清新。

最能代錶王維書畫成就的,是山水畫。王維所處時代的山水畫壇,李思訓父子的青綠山水占據主流。青綠山水是先用線條勾勒出山石樹木的外形輪廓,少有墨的皴擦,用青綠顏色填之,畫面觀感富麗堂皇,猶如仙人之境,故深受達官貴人的推崇喜愛。與其相對峙的是以吳道子為代表的寫意山水風格,特點是用線的粗細變化表現山石林木,風格可稱為「有筆無墨」。而王維擅畫平遠景,在重色的青綠山水和重線的寫意山水之間,選擇了一種調和的新技法,「始用渲淡,一變勾斫之法」。這也就是後人常說的「破墨」山水,破墨即是以濃墨加水,多用以表現山石的陰陽向背。這種渲染之法,豐富了畫面的層次與表現力,是王維對山水畫的一大貢獻。[4]

王維不是靠畫生存的專業畫家,他作畫的出發點和目的完全是抒發個人性情,可以說,至王維伊始,繪畫的功能在逐漸轉變,從「成教化,助人倫」的政教文宣功能轉向面對自我,專注於畫家個人的心靈與精神。他的畫作多為山林小景,多用水渲染,自然平淡,清新雅淡,其平遠的構圖傳達出空寂無聲的靜觀之態,形象與筆墨相得益彰,從平和清疏的意境之中透出獨特藝術底蘊。但可惜的是王維並沒有可靠的真跡流傳下來,現僅存的《輞川圖》《雪溪圖》《江山雪意圖》等均為後人摹本或偽托之作。同時他還著有繪畫理論著作《山水論》《山水訣》流世。

王維開啟了文人畫傳統。他的畫體現了文人士大夫嚮往超然、閑適的情懷,追求更多觀照內心的與禪宗精神相契合的「自然」境界。其文人畫鼻祖的追加定位是始於後人宋代文壇領袖蘇軾等人的極力推崇,並隨著文人畫大興オ真正開始得以確立。宋代以降,王維繪畫的地位總體上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他的畫風、繪畫思想対中國山水畫發展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至少,後世占據中國古代山水畫主流的文人畫系統,都接受了王維的影響,明代董其昌更是明確的在《畫旨》中雲:「文人之畫,自右丞始」。

9. 你好!古詩畫是誰寫的

唐代詩人王維寫的

【出處】《畫》——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9)古詩畫擴展閱讀

1、《畫》創作背景

《畫》是宋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描寫的是自然景物,贊嘆的卻是一幅畫。全詩對仗工整,韻味十足,讀著琅琅上口。

2、《畫》鑒賞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

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捨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游刃有餘.是什麼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10. 古詩畫描述了那四種場景

詩中描寫的是一個如畫的景物,「山」「水」「花」「鳥」.
是形容畫的栩栩如生 繪畫者專高超屬的繪畫技術這是詩,也是一個謎語.詩名為《畫》.謎底也是《畫》
遠處看山有青色,近處聽不到水聲.比喻這畫和真的一樣詩人王維在這首詩中是怎樣顯示圖畫的「逼真美」和「靜態美」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妍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