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詩歌
① 關於「邊關」的詩句有哪些
1、唐·王維《使至塞上》
征逢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唐·王昌齡《塞下曲·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3、唐·王昌齡《塞下曲·其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4、唐·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唐·杜甫《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② 詩歌:惟有主站在我旁邊
我的心靈喜樂贊美主
在此盼望之地,充滿喜樂之地
向主獻上我的愛
惟獨主的同在充專滿我
我的心靈贊美主聖名屬
在此盼望之地,榮耀聖潔之地
向主獻上我的敬拜
主賜我一切豐盛恩惠
我心難以述說
我心靈喜樂的跟隨主腳蹤
向主獻上我的一生
惟有主愛充滿在我心
我的心靈喜樂贊美主
在此盼望之地,充滿喜樂之地
向主獻上我的愛
惟獨主的同在充滿我
我的心靈贊美主聖名
在此盼望之地,榮耀聖潔之地
向主獻上我的敬拜
主賜我一切豐盛恩惠
我心難以述說
我心靈喜樂的跟隨主腳蹤
向主獻上我的一生
主賜我一切豐盛恩惠
我心難以述說
我心靈喜樂的跟隨主腳蹤
向主獻上我的一生
我心靈喜樂的跟隨主腳蹤
向主獻上我的一生
③ 求一張少司命全身的高清大圖片做桌面,要有一首詩詞或詩歌在旁邊
哪一張圖片可以,你要撒子詩歌
如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七十載
④ 詩歌《山的那一邊》全文
一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專山那邊是海嗎?屬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二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
⑤ 描寫古代邊塞的詩(全首)。
四大邊塞詩人 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
你可以按人名去搜索其詩歌
高適 (700-765),字達夫。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岑參(715—770),南陽人。出身於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親也兩任州刺史。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獻書求仕。以後曾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赴安西,十載回長安。十三載又作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亂後,至德二載才回朝。前後兩次在邊塞共六年。他的詩說:「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說:「側身佐戎幕,斂任事邊陲。自隨定遠侯,亦著短後衣。近來能走馬,不弱幽並兒。」(《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可以看出他兩次出塞都是頗有雄心壯志的。他回朝後,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以後轉起居舍人等官職,大歷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參的詩題材很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兆、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嶽英靈集》所稱道的「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暮秋山行》),「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詩句,都是詩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說「岑參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謂「好奇」,就是愛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後,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馬風塵的戰斗生活里,他的詩境空前開擴了,愛好新奇事物的特點在他的創作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主要風格。
李頎:(690?— 751?),趙郡(今 河北趙縣)人,長期 居潁水之陰的東川別業(在今河南登封)。偶爾出遊東西兩京, 結交當代文士。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及第,不久任新鄉尉。經五次考績,未得遷調, 因辭官歸東川。其詩以邊塞詩著稱,可與 高適、岑參、王昌齡等相頡頏;描寫音樂的詩篇,亦具特色。 他在唐代詩壇地位頗高。
【主要詩作】
送魏萬之京 古從軍行 古意
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送陳章甫 琴歌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王昌齡(六九八-約七五七),字少伯,長安人。開元十五年(七二七)進士,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安史之亂後,回到故鄉,為刺史閭丘曉所殺。他與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他善於把錯綜復雜的事件或深摯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煉和集中,使絕句體制短小的特點變成優點:言少意多,更耐吟詠和思索。他的邊塞詩充滿了積極昂揚的精神,鄉思和送別之詩,節奏明快,而抒情風格更以誠摯深厚見長。現存詩一百八十餘首,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⑥ 邊塞詩歌有哪些
1,《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原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白話文釋義: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2,《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原文: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白話文釋義: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3,《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齡
原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話文釋義: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徵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衛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4,《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
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白話文釋義: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5,《蝶戀花·出塞》清代:納蘭性德
原文: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白話文釋義: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彷彿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誰可同語?只有蕭瑟的西鳳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鐵馬金戈南征北戰,最終只剩日落黃昏青草掩藏著墳墓。滿腹幽情情深幾許,夕陽照射深山飄灑著瀟瀟秋雨。
⑦ 中國14個鄰國的順口溜
我國共有14個陸上鄰國,從東北向西再到西南,分別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寮國和越南。
方法一:
詩歌記憶法。「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泊和不丹。緬甸寮國接越南,陸上鄰國依次連。」詩歌記憶法就是將路上鄰國編成一首詩,在詩句中體現14個國家。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詩歌後三句都很押韻,所以很容易加強記憶。
方法二:
順口溜記憶法。「朝俄蒙古佔一半,西北還有三斯坦。哈斯坦、吉斯坦,壓在下面塔斯坦。本拉登在阿富汗,巴印兩國不開戰。尼泊爾旁有不丹,被中印兩國圍一轉。緬甸寮國和越南,就像金雞下的蛋。」 順口溜法與詩歌法很像,是講14個鄰國編入順口溜中,優點在於背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方法三:
故事記憶法。「朝(朝鮮)陽升起,一位(俄羅斯)小伙在(蒙古)包內酣睡。忽然,西北方傳來一陣優美的歌聲,原來是(哈)、(吉)、(塔)三位姑娘在載歌載舞。她們擦著(阿富汗),整理好(巴基斯坦),沿著文明古國——(印度),來到山國(尼泊爾)和(不丹),因為她們離家太久,怎能不惦記(緬甸)自己的老家(寮國)呢?她們深信:通過她們的努力,日子不會越來越難(越南)。」故事記憶法是通過故事將14個陸上鄰國串聯,然後幫助大家逐一記憶。
這三種方法都是有效記憶14個陸上鄰國的方法,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我們主動去記憶,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⑧ 除了溪邊江上林中這三首兒童詩歌後還有什麼兒童詩歌
村居
[ 清 ] 高鼎
cǎozhǎngyīngfēièryuètiān
草長鶯飛二月天,
fúdīyángliǔzuìchū內nyān
拂堤楊柳醉春煙容。
értóngsànxuéguīláizǎo
兒童散學歸來早,
mángchèndōngfēngfàngzhǐyuān
忙趁東風放紙鳶。
回鄉偶書
唐代: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夜書所見
宋代: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⑨ 要有關春天的畫,因為規定要在旁邊寫上詩歌,所以每幅畫都要配合適的詩歌,現代的
春 風
春風春風,腳步抄輕輕襲,走近小草,輕輕一親,小草醒了。
春風春風,腳步輕輕,走進樹林,輕輕一吹,樹葉綠了。
春風春風,腳步輕輕,走到田野,輕輕一揮,麥苗高了。
春風春風,腳步輕輕,走進花園,輕輕一唱,花兒開了。
春風春風,腳步輕輕,走到河邊,輕輕一摸,冰融化了。
春風春風,腳步輕輕,走到幼兒園,小朋友笑了:「春天到了」。
春天
春天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
蝴蝶姑娘飛來 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
春風吹
春風吹 ,
春風吹 ,
吹綠了柳樹,
吹紅了桃花,
吹醒了青蛙,
吹來了燕子,
吹得小雨輕輕下,
我們都來種絲瓜。
春 雨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滴答滴答小下雨啦。
春姐姐變戲法
沙沙沙、沙沙沙,春姐姐變戲法,
她放下雨簾子,悄悄地變呀變,
她收起雨簾子,哇、大地變美了:
小草兒青了,柳樹綠了,
小燕子飛來了,春天來到了 。
⑩ 有關邊塞的詩歌一首
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抄,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范仲淹《漁家傲》
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城一片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
涼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塞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