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對聯
1.【日試萬言,倚馬可待】出自唐代李白《與韓荊州書》。倚馬:指身靠戰馬寫文章,《世說新語》中記載:晉代袁宏隨桓溫出征,曾倚馬起草文書,當即完成,後常用「倚馬可待」形容才思敏捷、一揮而就。意思是:一天之內就能寫出一萬字的文章,靠在戰馬前動筆,當即就可以完成。
2.【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自宋代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關煙雨圖》。意思是:詩中隱蘊著畫的意境,畫中飽含著詩的美妙。
3.【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出自晉代陸機《文賦》。意思是:文思發自於內心,如風飛揚;言語流於唇齒,似泉流淌。詩句用風和泉形容人才思敏捷、文筆流暢。
『貳』 春節詩詞對聯,春節詩句對聯,關於春節的詩詞和對聯
上聯:日出江花紅勝火 下聯:春來江水綠如藍 橫批:鳥語花香 上聯:日日財源順意來 下聯:年年福祿隨春到 橫批:新春大吉 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 上聯:歲通盛世家家富 下聯:人遇年華個個歡 橫批:皆大歡喜 上聯:天地和順家添財 下聯:平安如意人多福 橫批:四季平安 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 下聯:春滿乾坤福滿樓 橫批:四季長安 上聯:萬事如意展宏圖 下聯:心想事成興偉業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聯: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上聯:喜居寶地千年旺 下聯: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一帆風順吉星到 下聯: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一干二凈除舊習 下聯: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上聯:一年好運隨春到 下聯:四季彩雲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聯: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一年四季行好運 下聯: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上聯:迎喜迎春迎富貴 下聯:接財接福接平安 橫批:吉祥如意
上聯:迎新春江山錦綉 下聯:辭舊歲事泰輝煌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聯: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上聯:占天時地利人和 下聯:取九州四海財寶 橫批:財源不斷 上聯:壯麗山河多異彩 下聯:文明國度遍高風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春聯對歌民安國泰 下聯:喜字成雙花好月圓 橫批:國泰民安 上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下聯: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上聯:春滿人間歡歌陣陣 下聯:福臨門第喜氣洋洋 橫批:五福四海
上聯:春色明媚山河披錦綉 下聯:華夏騰飛祖國萬年輕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 下聯: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上聯:汗馬絕塵安外振中標青史 下聯:錦羊開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橫批:春滿人間 上聯:惠通鄰里,門迎春夏秋冬福
下聯:誠待世賢,戶納東南西北財
橫批:吉星高照
關於春節的詩詞
1、《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2、《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3、《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4、《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5、《賣痴呆詞》 宋·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6、《屠蘇酒》 明·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日日持杯訪醉鄉。
7、《迎新春》 宋·柳永
嶰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 晴景回輕煦。慶嘉節、當三五。 列華燈、千門萬戶。 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 十里然絳樹。 鰲山聳、喧瀟鼓。 漸如水,素月當午。 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 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 隨分良聚。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
8、《一寸金》 宋·曹勛
霜落鴛鴦,綉隱芙蓉小春節。 應運看,月魄分輝, 坤順同符,文母徽音芳烈。 誕育乾坤主,均慈愛、練裙豈別。 經沙塞、涉履煙塵,瑞色怡然更英發。 上聖中興,嚴恭問寢,宮庭正和悅。 看壽筵高啟,龍香低轉, 聲入霓裳,檀槽新撥。 翠袞同行樂,鈞韶奏、喜盈絳闕。 傾心願、億載慈寧,醉賞閑風月。
9、《元日有題》 唐·崔道融
十載元正酒,相歡意轉深。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10、《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11、《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12、《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3、《元日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14、《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15、《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6、《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17、《人日寄杜二拾遺》 唐·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卧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18、《正月十五日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9、《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0、《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1、《守歲》 宋·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22、《生查子》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
23、《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24、《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25、《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叄』 詩詞歌賦對聯
悲文君
白首一心抄古難求襲,夢斷相如綠綺琴
聽君一曲《鳳求凰》,葬妾一生《白頭吟》
洛神怨
翩翩洛神凌波步,傾國傾城萬古無
陳王無緣重相見,為卿空吟《洛神賦》
文君怨
阿嬌深閉長門宮,相如解作《長門賦》
一朝新聘茂陵女,負心不獨漢家武
長門怨
夜夜相思望君恩,花落花開復幾春?
莫笑長門宮中妾,曾居後宮第一人
宮怨
君恩日以新,妾顏日以空
君恩何太薄,棄妾長門宮
蛾眉不復掃,羞對此玉容
綠草遍階生,余暉落日紅
妾身長自憐,毋能與君同
憶昔椒房寵,紅淚泣無窮
個人創作!!!
『肆』 蔣介石詩詞對聯大全
書贈蔣介石聯窮理復於事物始生之制處 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此聯寫於民國十二年一月,即公元1923年。
挽滇軍陣亡將士聯討賊矢孤忠,魂兮不朽; 為誰易幸福,生者勿忘。發於上海1923年4月18日《民國日報》。
題黃埔軍校聯陞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軍校大門書有這副對聯。橫批:革命者來
游西湖聯洗眼認前朝,湖水冰清,照盡興亡千古恨;撥雲開異境,園林澡濁,保持造化十分春。蔣介石早年與友人同游西湖時題寫此聯。此聯頗見蔣介石文采,上聯感嘆歷史興亡,下聯寫西湖美景。
題母墓碑聯愧為逆子,當日頑梗悔已晚;禍及賢慈,終生沉痛恨靡涯。蔣介石的母親王彩玉於1921年病故,蔣介石為母親題寫此墓聯,由張靜江書寫,刻在白岩山魚鱗嶴中壟墓前柱上。
『伍』 書法創作常用詩詞對聯
書法創作常用詩詞對聯
——榜書常用詞句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
淡泊明志、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
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
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
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
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
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
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
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
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
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
仁者不憂、雲鶴游天、雲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
游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書法用語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
、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
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請正、指正、教之、
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
寫、臨、篆
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四、干支(歲陽、歲陰)
甲子(閼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奮若)丙寅(柔兆攝提格)丁卯(強圉單閼)戊辰(箸
雍執徐)已巳(屠維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協洽)壬申(玄難)癸酉(
昭陽作噩)申戌(閼逢閹茂)乙亥(旃蒙大淵獻)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強圉赤奮若
)戌寅(箸雍攝提格)己卯(屠維單閼)庚辰(上章執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
玄敦戕)癸未(昭陽協洽)甲申(閼逢君灘)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閹茂)丁亥
(強圉大淵獻)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維赤奮若)庚寅(上章攝提格)辛卯(重光
單閼)壬辰(玄執徐)癸巳(昭陽大荒落)甲午(閼逢敦戕)乙未(旃蒙協洽)丙申(
柔兆君灘)丁酉(強圉作噩)戊戌(箸雍閹茂)已亥(屠維大淵獻)庚子(上章困敦)
辛丑(重庄赤奮若)壬寅(玄攝提格)
書法創作常用詩詞對聯
——書法創作用語五百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盪)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4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54、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6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url=]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
運)[/url]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82、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8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96、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9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100、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101、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兵法·軍爭)
102、靜如處女,動如脫兔。(孫子兵法·九地)
10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0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0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論積貯疏)
10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108、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內篇下)
10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110、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112、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113、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戰國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戰國策·趙策)
11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燕策)
116、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國策·齊策)
117、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趙策)
118、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19、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吳越春秋)
120、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12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22、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124、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2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27、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2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130、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13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13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13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13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13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39、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黃瓊傳)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1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14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14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14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14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147、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
148、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14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5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5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15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西晉·陳壽·三國志)
15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15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晉·陳壽·三國志)
155、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西晉·李密·陳情表)
15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15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15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159、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61、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16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164、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65、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王獻之傳)
168、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晉·陸機·文賦)
169、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71、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72、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73、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74、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南朝·江淹·別賦)
17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南朝·蕭鐸)
176、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北朝民歌·木蘭詩)
17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80、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齊·杜弼·檄梁文)
181、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唐·王績·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父)
23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3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35、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難)
23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2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23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4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242、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4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24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46、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崔顥·黃鶴樓)
248、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唐·張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3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3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35、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難)
23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2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23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4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242、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4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24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46、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崔顥·黃鶴樓)
248、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唐·張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50、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書法創作常用詩詞對聯
四字聯
一輪明月;四壁清風。
山以石峻;海為川歸。(集石門頌字)
天下有道;國家將興。(集四書句)
雲水風度;松柏氣節。
五車詩膽;八斗才雄。
不攻人短;莫矜己長。
風雲論道;筆墨通天。
尺璧非寶;寸陰無價。
當勤精進;但念無常。
竹陰在水;蘭氣隨風。
行仁義事;讀聖賢書。
江山入畫;意氣凌雲。
花晨月夕;茶半香初。
求通民情;願聞己過。(林則徐)
窮不失義;富而無驕。(集四書句)
松風高潔;蘭氣幽芳。松風煮茗;竹雨淡詩。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斧藻其德;竹柏之懷。(梁同書)
貧不學吝;默無過言。
淚盡數行;詩留千古。(鄭燮)
持山作壽;與鶴同儕。(齊白石)
盪思八荒;游神萬古。
倚劍天外;射鵰雲中。
讀古人書;友天下士。(包世臣)
勤能補拙;儉以助廉。
虛心為竹;清節而秋。(集景君銘字)
移花得蝶;買石饒雲。(鄭燮)
欲正人心;引為己任。(胡林翼)
曾三顏四;禹寸陶分。(鄭燮)
靜觀世態;細品人生。
澹泊明志;夙夜在公。
五字聯
一生勤為本;萬代誠作基。
一亭俯流水;萬竹引清風。(集蘭亭序字)
一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幾閣文墨暇;園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張風雪圖。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釋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蔭。(集陶淵明句)
萬山排紫綠;一室貯清虛。
與世為依怙;如日處虛空。(釋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謝有新詩。(集唐詩句)
山吞殘日暮;水夾斷雲流。
山深春自永;海靜日尤高。
千流歸大海;高路入雲端。
己過勿憚改;未然當先思。
井灶有餘處;林園無俗情。(集陶淵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風雷。
天長落日遠;意重泰山輕。(集李白句)
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
無言先立意;未嘯已生風。
無極原有極;欲仁存至仁。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
雲山起翰墨;星斗煥文章。(集唐詩句)
雲霞生異彩;山水有清音。(集懷仁聖教序字)
雲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色。
雲卷千峰集;風馳萬壑開。
不雨山常潤;無雲水自陰。
不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
甘從千日醉;恥與萬人同。(集杜甫句)
日氣含春雨;石陰散秋光。
日麗千芳鬧;風和百鳥鳴。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
書存金石氣;室有蕙蘭香。(於右任)
氣得神仙迥;情依節制尊。(集杜甫句)
長笑對高柳;貞心比古松。(集唐詩句)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集杜甫句)
月行疑讀畫;花生當蓑衣。
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
月斜詩夢瘦;風散墨花香。(鄧子龍)
風雲三尺劍;花鳥一床書。
風竹引天樂;林亭集古春。(集蘭亭序字)
風逆花迎面;山深雲湔衣。(集杜甫句)
風波即大道;塵土有至情。
風輕一樓月;室靜半枕書。
風柔鶯戲柳;花放燕銜香。
文章負奇色;事業富清機。
文章輝五色;心跡喜雙清。(集唐詩句)
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集唐詩句)
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
心懸萬里外;興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以文常會友;惟德自成鄰。
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時雨詩。
去草尋怪石;留雲補斷山。
古琴彈夜月;淡墨畫秋山。
平生懷直道;大化揚仁風。(集古樂府句)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集唐詩句)
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宋教仁)
蘭氣熏山酌;竹聲兼夜泉。
蘭風載芳潤;谷性多溫純。
半窗知我月;千卷鑒人書。
年酒迎新綠;梅花送暗香。
老驥思千里;鷦鷯足一枝。(翁方綱)
地小花栽儉;窗虛月到勤。(陳寶琛)
地回雲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詩句)
共知心是水;安見我非魚。
有山皆園畫;無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無蘭室自馨。
有雨雲生石;無風葉滿山。(集懷仁聖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
曲徑踏花影,明軒賞月華。
蟲書葉字古;風織浪紋輕。(於右任)
竹開霜後果;梅動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游。(梁同書集文同句)
竹外山初曙;藤蔭水更涼。
竹送清溪月;松搖古谷風。(董其昌)
竹疏雲作畫;梅瘦雪添神。
優游樂閑靜;恬談養清虛。
行修而名立;理得則心安。(於右任)
會心今古遠;放眼天地寬。
會心多野趣;契理謝言詮。(乾隆)
名香泛窗戶;達岫對壺觴。(集唐詩句)
名香播蘭蕙;妙墨揮岩泉。(集唐詩句)
名香播蘭蕙;雕藻邁瓊琚。(集唐詩句)
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梁同書集蘇軾句)
各勉日新志;共證歲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時序百年心。
江山開眼界;風雪煉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輝。(集唐詩句)
江山澄氣象;冰雪凈聰明。(集唐詩句)
汲古得修綆;開懷暢遠襟。(集唐詩句)
尋山如訪友;遠游如致身。
異石歸海岳;高士標雲林。
羽儀呈鸑鷟;藻思煥瓊琚。(集唐詩句)
聲華滿冰雪;述作凌江山。
聲華滿冰雪;節操方松筠。(集唐詩句)
『陸』 對聯與詩詞的八大區別
對聯與詩的八大區別
一一選自詩詞軒
(一)句數字數不同
格律詩,除排律外,無論是五絕七絕,還是五律七律,前者四句分別為20字和28字,後者八句分別為40字和56字,這就是所謂「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對聯則「副無定句,句無定字」,句數、字數多少不拘,少則一字,多則上千言。這個篇幅長短、字數多少的不同,影響甚至決定著聯和詩在創作自由度上的差別。一首格律詩,每句字數相等,排列整齊,句與句之間的平仄安排不是相對就是相粘,在詞彙選擇上限制較大。對聯則不同,由於沒有句數和字數的硬性規定,不僅在文字選擇上具有較大的自由度,而且每邊句與句之間一般也沒有平仄相對相粘的限制,因而活動空間要大得多。
(二)葉不葉韻不同(押不押韻)
不僅格律詩要有葉韻,而且自《詩經》以來所有的詩、詞、曲甚至當代的大部分新詩都是葉韻的,所以詩屬於韻文。詩中的律詩,除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外,所有偶句都必須葉韻。對聯,不管多少句多少字,從理論上說,只能排成「兩兩相對」的兩行,所以也就不必葉韻。況且,最初的對聯只是四至七字的短聯,這樣的上下句也不可能葉韻,因為一個偶句根本就不需要同誰葉韻的問題。由此,人們有理由將對聯列入非韻文。由於對聯不要求葉韻,就更增加了語言選擇的自由度。以格律詩為例,《平水韻》中「十五咸」韻部只有41個平聲字,最多的「四支」韻部也只有464個平聲字。一首詩的韻腳用字只能在一個韻部內挑選。可對聯由於不葉韻,所以不受韻部的限制,幾乎所有漢字都可作為選擇對象。雖然近些年有韻聯出現,但這是對對聯品種的豐富,並不改變對聯不要求葉韻的本質。
(三)平仄匹配不同
所有律詩包括排律在內,對仗的平仄匹配,實際上只有兩種相對句式。以七律為例:一種是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對平平仄仄平平仄;一種是以平平仄仄仄平平對仄仄平平平仄仄。由這種平仄交替所形成的句式稱為律句,違者稱為失律。對聯,當然也講究當句的平仄協調,但不完全同於律詩。對聯的平仄句式,既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非律句。一般認為,五言、七言等短聯,採用律句較好。但總的講,不必用律句來束縛對聯的創作。因為,對聯沒有字數句數的限制,長短參差不齊,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非得句句按律句安排。再說,對聯具有不同於律詩的語言特點,既可以用詩的語言,也可以用散文語言,還可以用俗語、諺語、成語、既定語、口頭語甚至俏皮話,它們不可能句句由律句組成。所以,對聯平仄匹配句式,相較於律詩要靈活得多、豐富得多。
(四)詞性寬嚴不同
律詩的對仗,在詞性要求上是十分嚴格的,除上下句相對部位用語必須詞性相同外,甚至還有一些細化要求,如名詞相對,要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動物名對動物名,植物名對植物名,方位詞對方位詞,數量詞對數量詞,等等。對聯在對仗上的詞性要求較之於律詩則要寬鬆些。語法上古已有之的詞性互用,律詩允許,對聯自不必說。即使是一些非常明確的不同詞性之間的對仗,對聯中也時有所見。如北宋名將宗澤墓聯:「大宋瀕危撐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撐」是動詞,「尚」是副詞。再如一副賀馮玉祥五十壽聯:「為民族存正氣;是抗戰之前驅。」「存」是實詞,「之」是虛詞。由此可見,聯律與詩律在詞性對仗上,總則相同,細則有別,詩較嚴格,聯較寬松。
(五)同字處理不同
同字必須用同字相對,是對聯與律詩共同遵循的規則。但在一首律詩中,頷聯的同字不能再在頸聯中出現。對聯卻不同,同一個字,不僅可以在本邊各句中反復出現,而且可以在上下聯兩邊錯位出現。最大的不同是,律詩絕對不允許同一個字處於對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許同位重字。在對聯中,卻允許帶有襯字性質的虛詞同位重字,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類。如彌勒佛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虛詞同位重字。還有更寬者,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甚至允許實詞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變中犧牲的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自題》聯:「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不忘」就是實詞同位重字。
(六)音步句式不同
陳東成副會長著文說:五言聯的音步,可以是「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式;七言聯的音步,可以是「二、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二」式和「三、四」式以及「二、三、二」式。而五言、七言律詩的音步只限於上述「可以」的范圍,而不能進入「也可以」的領域。與律詩對仗句字數相等的對聯尚且如此,其餘就可想而知了。陳東成把聯律與詩律在音步句式上的不同點講到家了.如果還要羅嗦幾句的話在「其餘可想而知」里,由於對聯「副無定句,句無定字」,其音步句式的不同組合量在理論上是個天文數字。這就使得對聯的音步較之於律詩更加紛繁多變和交錯鏗鏘。
(七)自對方式不同
自對是對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從大的方面分,有本句中字與字的自對,如鄭板橋聯:「花開花落僧貧富;雲去雲來客往還。」其中「貧富」是形容詞並列形成自對,「往還」是動詞並列形成自對。這種雙字對上下聯互對可以不論詞性。這是聯律和詩律所共有的。另一種自對方式,就是本邊自對。這種自對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本句內片語與片語的自對,如用「富國強軍」對「風調雨順」,前者為兩個動賓結構詞彙自對,後者為兩個主謂結構詞彙自對;二是本邊內句與句的自對,如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對「燕語鶯歌,龍飛鳳舞」,每邊兩句各自相對;三是本邊句與句對排比方式形成的類似自對,如馬蕭蕭名譽會長的一副聯就是這種情況:「山水好,人文好,誰不說俺嘉祥好;石雕鄉,嗩吶鄉,無非壯咱宗聖鄉。」由於字數句數上的不同,這種本邊自對是律詩所不具備的、所望塵莫及的,但恰恰是對聯獨樹一幟、引為自豪的。
(八)違規犯忌不同
律詩,包括所有的律句,為了保持嚴格的平仄交錯句式和整齊的抑揚頓挫聲調,明確規定:一是不得失替;二是不得有三仄尾、三平尾;三是不得有四連平、四連仄;四是不得有孤平。這些規則,凡是會寫格律詩的人都很熟悉並嚴格遵守,稍有違反就會引起違律和犯忌的議論。
對聯本句的平仄交替,可以像律句那樣進行,也可以不像律句那樣兩字一轉換,如七言句的音步,可以分為三個,也可以分為兩個,其極端的可能只有一個,所以就不忌諱失替和四連仄、四連平;上下聯平仄相對,只要求節奏點的字平仄安排必須相反,非節奏點的字平仄可問可不問,因而也就不忌諱三仄尾、三平尾;由於這兩種情況與律詩的不同,所以也就不存在孤平的忌諱。這樣一來,就使得對聯在遣詞造句上享有更廣闊的空間,實際上也使其所運用的語言具有更強的表現力。
『柒』 古詩對聯有哪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捌』 關於春節的詩詞對聯
春草滿庭吐秀
百花遍地飄香
東風吹出千山綠
春雨灑來萬象新
春到碧桃樹上
鶯歌綠柳樓前版
幾行柳綠權山川秀
一樹梅紅天地春
春潮湧起千江雪
海域探來萬斛珠
瑞雪映兆豐稔歲
神駒騰躍吉祥年
千山齊唱迎春曲
萬水同吟幸福歌
東風迎新歲
瑞雪兆豐年
學校用聯
玉龍吐寶慶吉日
金鳳含珠賀新年
笛弄梅花曲
鶯啼楊柳風
禹地花明春柳綠
堯天日麗曉霞丹
元日有杯皆進酒
春來無處不飛花
和風吹綠柳
時雨潤春苗
學海無涯勤可渡
書山萬仞志能攀
人梯巧搭登攀路
心血勤澆棟梁材
黃鶯鳴翠柳
紫燕剪春風
枝上黃鸝送好音
窗前細雨傳春訊
白雪紛飛梅吐艷
紅霞綺麗歲爭榮
爆竹傳笑語
臘梅吐幽香
風卷雪花辭臘去
香隨梅蕊送春來
五嶽紅梅開盛世
九州瑞雪兆豐年
尊師愛生風尚美
勤學苦練氣象新
兢兢業業育桃李
勤勤懇懇做園丁
寒盡桃花嫩
春歸柳葉新
『玖』 詩詞對聯基礎,喜歡的來看看
對仗淺談
【對仗】: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對仗又稱對偶、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彙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工對】:近體詩中用得很工整的對仗,稱為「工對」。要做到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為對,如名詞中天文、地理、時令、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范疇的詞。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對仗相當工整。詩中的「兩個」對「一行」(數量結構對數量結構),「黃鸝」對「白鷺」(禽類名詞相對)、「翠」對「青」(顏色名詞相對)、「千」對「萬」(數詞相對)都是同類詞為對,非常工整。【寬對】:近詩體對仗中的一種。它與工對是相對的概念。寬對是一種不很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成對仗。這樣的對仗,一般稱之為「寬對」。寬對要比鄰對的要求再寬一些。如一般以名詞對名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便可以。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第二聯「明月清風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便是寬對。【鄰對】: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用詞義的門類比較接近的詞為對,便叫「鄰對」。所謂詞義門類相近,如天文與時令、地理與宮室、器物與衣飾、植物與動物、方位對數量等的關系。用這些意義接近的詞為對,就是鄰對。如白居易《感春》中的兩句:「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草與頭不同類,水與花不同類,地與人不同類,這可以算是鄰對。【自對】:也叫當句對,對仗的一種,一句之中某些詞語自成對偶,叫作自對。如洪邁《容齋隨筆》中引李義山詩:「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但覺游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接離鸞,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詩中多各相為對,如第二句的秦樓對漢宮,瓦對盤;第五句的游蜂對舞蝶;第六句的孤鳳對離鸞等等。【借對】:近體詩的一種對仗方式,或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 A:借義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通過一個詞的某一種意義與相應的詞構成對仗,但詩里所用的並不是這一種意義,而是另一種意義。如杜甫《曲江》詩:「借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這里用尋常來對數詞 「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 B:借音是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系,以甲詞(字)來表乙詞(字)。例如對句用了甲字,對句本來應當使用與甲字意義相類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義上又不合適,於是就選用一個與甲字同音而又字義相關的丙字來結成對仗。俞弁《逸老堂詩話》說:「洪覺范《天廚禁臠》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殘春紅葯在,終日子規啼",以紅對子(諧紫),如"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以十對遷(諧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時之興,唐人多此格,何以穿鑿為哉。」文中所舉就是「借音對」。【扇面對】:詩、詞、曲對仗的一種格式,即隔句相對。一首詩中前聯與後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各聯中的出句和對句,本身不構成對仗。就詩方面說,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詩:「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調吟還出,深情咽不傳。萬重雲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為對,第二、四句為對。詞中也使用扇面對,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下片「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曲中的扇面對,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軒,燕子來時簾未卷。深庭小院,杜鵑啼處月空圓。」「燕子」句與「杜鵑」句即為扇面對。也即是第二句與第四句隔句為對。【錯綜對】:古代韻文對仗的一種方式,它不拘字詞的位置,相對的詞語處於錯綜交叉的情況。如中唐詩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贈美人》詩「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六幅」與「一段」結成對仗,「湘江」與「巫山」也結成對仗,但位置不同。這便屬於錯綜對。【流水對】:近體詩對仗的一種。流水對是出句與對句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對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關系,兩者不能脫離或顛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語言結構。如杜甫《聞官司軍收河南河北》詩的兩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它們有前後相承接的關系,必須是從四川的巴峽到達巫峽,然後才能再從襄陽到達洛陽,先後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語句的關繫上,是下句承接上句,兩者構成一個順承復句,而這兩句使用的詞語,卻構成對仗。這種對仗有如流水,從上游流到下游,故稱之為「流水對」。【合掌對】:是格律詩對仗的一種毛病。一首詩中,出句與對句所用的詞基本同義或完全同義,上下句意思相重復,好像兩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稱這樣的對仗為 「合掌」。合掌是對仗時所應當避免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這種對仗為「正對」,是一種拙劣的對仗。他在文中言明:「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如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拾』 中國古代對聯賞析 代詩詞對聯欣賞
上聯:鳳落梧桐梧落鳳。
原對:珠聯璧合璧聯珠。
吾聯:舟隨浪潮浪隨舟。
上聯:曲溪曲內曲龍戲水。
下聯:隴埔隴容隴鳳簪花。
此聯為【清】林松對翁員外聯。
上聯:松葉竹葉葉葉翠。
下聯:秋聲雁聲聲聲寒。
上聯:龍怒卷風風卷浪。
原對:月光射水水射天。
吾聯:山色倒海海倒天。
上聯: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天擊鍾聲,無聲不寂。
下聯:月色山色草色樹色雲霞色,更兼四萬八千六峰巒色,有色皆空。
此聯為浙江天台山中方廣寺聯。
上聯: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司香尉著意扶持,不教雨雨風風,清清冷冷。
下聯:蝶蝶鶼鶼,生生世世,願有情人都成眷屬,長此朝朝暮暮,喜喜歡歡。
此聯為【清】劉樹屏題的愚園花神閣聯。
上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聯: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