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七步詩古詩朗誦視頻

七步詩古詩朗誦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1-19 06:40:52

㈠ 我們在朗讀這首詩時要以什麼語氣來讀七步詩

額……我想應該是用一種哀傷、嘆息的語氣吧,因為作者是在感嘆親兄弟之間的親情如此之淡,居然還要苦苦相逼

㈡ 七步詩拼音版朗誦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zhǔ dòu rán dòu qí
煮 豆 燃 豆 萁 ,
lù chǐ yǐ wéi zhī內
漉 豉 以 為 汁 .
qí zà容i fǔ xià rán
萁 在 釜 下 燃 ,
dòu zài fù zhōng qì
豆 在 釜 中 泣.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本 是 同 根 生,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相 煎 何 太 急 .

㈢ 我們在朗讀這首詩時要以什麼語氣來讀七步詩

額……我想應該是用一種哀傷、嘆息的語氣吧,因為作者是在感嘆親兄弟之間的親情如此之淡,居然還要苦苦相逼

㈣ 曹植七步詩原文朗讀

三國·魏曹植《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煮豆來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的一首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

(4)七步詩古詩朗誦視頻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

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郁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

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庄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

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㈤ 七步詩配樂朗讀用哪些曲子

二泉映月 高山流水 都行吧

㈥ 七步詩怎麼朗讀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煮豆來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裡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6)七步詩古詩朗誦視頻擴展閱讀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曹植以「豆」自喻,一個「泣」字充分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干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

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後兩句筆鋒一轉,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這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為什麼要如此苦苦相逼?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此詩之妙,在於巧妙設喻,寓意明暢。豆和豆秸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燒起來卻把鍋內的豆煮得翻轉「哭泣」,以此來比喻兄弟相殘,十分貼切感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因此成了千古名句,常被用來批評那些不顧手足情深而骨肉相殘的行為。

全詩以萁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眾兄弟的殘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譏諷之中有提醒規勸。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殘忍。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㈦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朗讀ppt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過程與方法: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難點: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點撥,引導。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
指名背誦《長歌行》。
(二)、學習《七步詩》
1、師: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作經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
2、指名生解詩人及創作經過。
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6、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並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7、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長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鍋下燃燒的豆秸,比喻詩人的哥哥魏文帝;鍋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詩人
自己。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相互排擠斗爭的殘酷現實。)
8、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三)、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鍾並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師:「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雲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
2﹑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句意思。
3﹑展開想像,再現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並和同桌交流:說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4﹑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深深陶醉了。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認為應該怎樣讀呢?(舒緩,悠閑,沉醉)誰來讀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古詩)
(四)、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整理已有的關於送別詩的學習經驗
1、背誦已學過的送別詩兩首;
2、思考一般情況下送別詩會有哪些東西作者一定寫?
(時間、地點、人物、環境、難舍之情)
(二)、學習《芙蓉樓送辛漸》
1、自由讀本詩,運用經驗學習,教師作適當的反饋。
2、梳理在自學本詩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如:詩中有兩個時間,三個地點名等等)
3、讀通本詩,並在對本詩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況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壺」。
指出修辭手法在詩句中的妙處。
4、指導朗讀。
5、背誦本詩。
(三)、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首古詩,齊讀課題,教師板書。
1、指名讀古詩,指導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在這首古詩中,你覺得有哪些詞語理解起來有困難,把它提出來。生自由提。
第一句:蹊是什麼意思?那花滿蹊呢?
第二句:重點理解「千朵萬朵,滿,壓」
第三四句:流連是什麼意思?(捨不得離去),誰捨不得離開?
3、指導朗讀。
捨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捨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你讀出了它的那份戀戀不舍嗎?
4、背誦全詩
(四)、小結
1、 杜甫不光是寫了這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詩,這兩首也是描寫春天景色的,出示課件,自己試著讀一讀。
2、課下,希望你能把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自己學習這兩首詩。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生背誦前四首古詩。
(二)、學習《石灰吟》
1、板書課題,解題。生齊讀。
師:「吟」在這里指的是古代詩的一種體裁,如《暮江吟》、《遊子吟》、《女兒吟》等。
2、讀通詩句
(1)通過自由讀、抽讀、齊讀,讓學生能讀准每一個字的音。
(2)師生相機正音,重點提示平舌音和翹舌音。
3、理解詩意
(1)討論:學生同桌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不明白的畫出來。
(2)解疑:請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詞,師生解答。(重點講解「若等閑」的含義:「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閑」是平常的,整句詩的意思是烈火焚燒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講述:讓學生完整地說說全詩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師生補充。(全詩意思:石灰經受了千錘萬鑿才從深山裡出來,烈火焚燒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
人間。)
(4)吟誦: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轟轟烈烈,難怪於謙如此敬佩地贊頌道……(誦讀全詩)
4、對比感受石灰和於謙的形象。(堅忍不拔)
5、背誦本詩。
(三)、學習《竹石》
1、今天我們要讀的也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於鄭燮,你了解多少?
2、初讀《竹石》。
把古詩讀正確,讀出節奏感來。
3、藉助詩題,解釋古詩。這首詩到底是寫竹還是寫石啊?
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體會竹子雖然生活在艱險貧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堅強地生長著,讓人佩服。
4、小結詩中的竹子形象。
5、朗讀古詩,讀出這竹子的形象來。
6、背誦本詩。
(四)、小結
兩首古詩都是借物喻人。

第四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杜甫詩,指明生背。
(二)、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緊扣「快」字,揭題。
(板書:「生平第一快詩」)指名生說自己的理解。
2、與文本對話,質疑問難解詩意。
師:「安史之亂」經久不息,給國家和人民(包括詩人自己)造成了種種痛苦和災難。平叛捷報一旦飛來,飽經戰亂禍患,漂泊他鄉的詩人會做怎樣的描述呢?(自讀詩文,讀准字音,讀出節奏)
指名生讀,齊讀。
3、交流,預習過程中,你們能憑借文中注釋理解詩意嗎?哪些詞語在理解上還有困難呢?
師引導,注意古今異義。
再讀詩句,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對詩歌的理解。
4、誦讀感悟,讀懂詩人。
誰願意把這首詩完整地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全詩。讓我們邊讀邊聽邊展開想像,穿越時空隧道,來到詩人身邊,再次感受詩人的狂喜,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甫?
5、背誦這首詩。
(三)、學習《己亥雜詩》
1、解題,作者簡介
(1)《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爭的前一年。
(2)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於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並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
行文獨具風格,於蘊藉中洋溢著激情,於客觀描述中寄託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2、朗讀這首詩,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3、師引導理解名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現多用作人才選拔。
4、感受詩人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表達了詩人政治理想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
5、指導朗讀,背誦。
(四)、小結

第五課時
(一)、導入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嘆。那麼,蘇軾又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來面對生活中的變故呢?讓我
們隨著蘇軾的筆觸一起走進《浣溪沙》去尋找答案。
(二)、學習《浣溪沙》
1、解題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或作「紗」。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此調有平仄兩體,分上下兩闋。
2、小組交流,理解詞句。
(1)上闋寫景,描繪了哪三幅畫面?這些畫面渲染出一派怎樣的春景?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感受到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小結: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即景抒懷)、蘊含人生的小詞,抒發老當益壯、奮發進取的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對人生抱著樂觀的態度,沒有因為仕途受挫而消極沉淪。
4、指導朗讀,背誦。
(三)、學習《卜運算元》
1、朗讀《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讀出詞長短錯落而又和諧的韻律美。
(散讀——個讀——齊讀。)
2、揣摩詞語,體會「借景抒情」的妙處。
採取學生質疑、同學解答、教師指點又不斷誦讀的方式。
3、在理解的基礎上,揣摩誦讀出景語中的情語。
(示範讀——散讀——個讀——指點——男女分句讀)
(四)、小結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