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點創作詩歌

點創作詩歌

發布時間: 2021-01-19 00:38:27

詩歌的創作方法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 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 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 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於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❷ 詩歌有幾種寫作手法

1.比喻: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動作等;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3.借代:用借體代本體。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以特徵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等,如《葯》中以「花白鬍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徵代本體。比喻要求本體與喻體有相似點,借代要求借體與本體有相同處。借代可使表達具體象。

4.誇張: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誇大或縮小。魯迅《葯》中寫道:「……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後一句使用了「縮小」的誇張。誇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

5.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別。一般來說,上下兩句應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對、反對、流水對等類型。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成。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7.設問:無疑而問,在自問自答中引人注意,啟人思考。

8.反問:也是無疑而問,但答案就在暢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2)點創作詩歌擴展閱讀:

詩歌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

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

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詩歌



❸ 現代詩歌創作技巧

抒情散文抄的表現手法豐富多襲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 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編輯本段: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 編輯本段: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秋夢 回答採納率:21.9% 2009-07-26 20:39 現代詩歌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0

❹ 詩歌的寫作

現代詩歌寫作入門
第一點就是熟練捕捉詩歌意象,尋找詩歌靈感。
我們知道,詩歌意境的最小藝術結構單位就是一個意象。而詩歌的寫作常常是從作者對生活中某個人、事、景、物、生了獨特的詩美體驗,從而獲得的第一個意象開始的。我們都說靈感難尋,不是所有詩人都能輕松找到靈感的,就是因為靈感的本質是文學創作時作者對情感具象化的把握,它是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情志文字化的一種突然頓悟。大家可以聯系自己的詩歌創作體驗來想想,是不是在某個瞬間,無形的情緒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觀念突然有了具象,這時大家會覺得自己的心理結構和語言結構有了改組與更新,一種豁然開朗之感油然而生。但這種感覺是短暫的、突變的、不可重復的。那個瞬間就是獲得了靈感。
我想說的是,靈感並不是突發的,雖然它有突發性。靈感往往被那些平時注意觀察生活的寫作者所獲得。靈感的機會只會留給那些早有準備的人。靈感的獲得並無捷徑可循,唯一的途徑就是注意觀察和總結生活,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如果大家的詩歌靈感突然出現了,這時就應迅速准確地將靈感體驗到的內容及時地意象化,就是說確定下來,靈感賦予你的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具體的意象。這樣以後就可以進入第三步了,准確地將意象化為詩語和詩句。我剛才說的,總結下來,就是詩歌寫作靈感尋象尋言的三個階段。很多人都不能完成這三個階段的寫詩過程,所以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總是寥寥無幾。最糟糕的情況是沒有靈感;有的人雖有靈感體驗了,但未能及時地將詩美體驗化為詩歌意象;
第二點,就是用新奇精美的語言來傳達詩歌意象。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我也會給大家多介紹幾種操作性強的方法。這樣一來,那首詩仍然活躍在作者的腦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所以,要時時注意磨練這三個階段的寫作過程。一般來說,詩歌寫作中用於傳達詩歌意象的,並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語言,而是一種新奇的精美的變形語言。否則詩人就不能稱其為詩人了。而初學詩歌寫作的朋友,最大的障礙就在於這種詩歌語言能力的缺乏。

❺ 白話詩創作初期特點

第一個十年的詩歌創作 一、早期白話詩 「五四」文學革命在創作實踐上是從白話詩的寫作開始的,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中的「八事」相當一部分是對詩歌革命而發的,如反對用典對仗、反對舊詩詞的無病呻吟、濫用套語,主張廢駢等。劉半農在《我之文學改良觀》中,也積極鼓吹詩歌革命,提出「於有韻詩之外別增無韻之詩」等具體意見,1919年胡適又發表長篇論文《談新詩》,提出一系列新詩的建設性意見主張。在白話詩理論的指導下,白話詩的創作逐步形成風氣。並涌現出第一批白話詩人,如胡適、劉半農、周作人、沈尹默、康白情等。 早期的白話詩「不重想像」的平實化傾向首先受到創造社詩人的挑戰,創造社把「情感」與「想像」作為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與強調,郭沫若的》女神《使詩的抒情本質與詩的個性化得到充分重視與發揮,大膽的想像讓詩的翅膀真正飛騰起來,使《女神》成為中國現代新詩的奠基作。 從內容上看,大多描寫愛情,這大量的愛情詩既顯示了他們的共同特點,又是他們對中國新詩的獨特貢獻。他們敢於沖破封建倫理道德的羅網,毫無顧忌地大膽坦率地抒寫男女之間的傾慕與愛情,在此之前,歌頌愛情的自由詩沒有湖畔詩派這么大膽,真切、熱烈而又未流入庸俗猥褻。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指出「中國缺少情詩,有的只是『憶內』『寄內』,或曲喻隱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戀愛者絕少,為愛情而歌詠愛情的更是沒有。」而「真正專心致志做情詩的是『湖畔』的四個年輕人」。 文學革命」之初,在白話與文言的激烈交鋒中,胡適等提出口語入詩,使詩掙脫了幾千年舊詩的桎梏,但伴隨著這種詩體的大解放,卻出現了新詩散文化的傾向,詩人們對新詩要求在形式上打破五言七言的格式,在音節上打破平仄,廢除押韻,出現大量的近式散文分行的「無韻詩」,並強調自由抒寫,隨心所欲,使新詩似野馬脫韁,各自賓士,沒有共同遵守的格律要求,從而給當時詩壇造成一定的混亂。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徐志摩、聞一多為代表的新月派開始大力提倡新格律詩,1926年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詩的三美,即認為「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繪畫的美,並且還有建築的美。」

❻ 自己創作的詩歌

荷雨
蛉飛螢落音悄矣,亂珠蹦入玉盤底。
嬌臉帶淚身搖漾,記取蛙聲半塘雨。專

寄秋

燕地秋來晚屬,西風入戶長。
霜花菊英冷,無蝶慕幽香。
開卷茗煙淺,思馳入八荒。
浮生夢難醒,酒暖夜未央。

暮雨
轆轆車聲聲漸遠 ,雨落空窗秋尚淺 。
一葉懸鈴方飄落 ,覆予天光暗人間。

風箏隨風
風飛花落又一年,箏弦忍弄到窗前。
隨月流雲終須去,風定人靜憶舊顏。

秋思
半塘蒲葦半塘水,風浸黃昏起陌塵。
青山隱隱惟敗葉,遠道王孫暮歸人。

落瓣
落雪紅素暗塵香,他年花事蛺蝶忙。
風輕不意隨流水,堪剪情絲挽韶光。

無題
春風十里撫雲痕,馬蹄踏月聲遠聞。
落落棋聲敲永夜,一點孤燈映窗深。
鐵劍無情隨浪子,紅燭有淚伴佳人。
浮生一夢猶未醒,酒暖夢回情思真。

梨園春雪
梨花千瓣冷香然,園林不到色斑斕。
春風十里明月夜,雪壓枝頭被霜寒。

❼ 求自創現代詩一首,題材不限,創作簡單一點,100字左右,急求

如果沒信心怎會有希望
如果沒彩雲怎會有霞光
的道路很長很長
心中凱歌永遠的唱響
歲月的磨難必有創傷
理想的明天充滿陽光
奔騰不息的是長江
如果沒有理想
必將失去光芒
如果沒有惆悵挺起胸膛
前方的路一片輝煌

❽ 詩歌的創作要求及規律

最本色的文學語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於描繪功能小的音樂。
B、有機信息系統,一個字,能產生神奇效用。如"朱門酒肉臭"中的"朱門",成了統治階級的代名詞,有很多含義,還有作者和讀者的感受。
C、獨立審美價值,可以把玩。小說可以拋開語言,復述故事,而詩歌不能離開語言。 D、總的要求是表現個性的心理感受,
具體要求有四: 一是多義性,既有表層義,又有深層義。主要用象徵手法。如松梅雪竹、長城、百合花等。傳統象徵過於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還有暗示、雙關、婉轉等。
二是跳躍性,超過任何文體語言。因為表現心理快速活動。不要任何介詞、連詞等中介質--關聯詞。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還可以邏輯混亂,任意交錯。如時間和空間交錯。如《背時的愛情》中詩人與古代的美人談戀愛。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體感和具體感(化抽象為具象)。詩中有畫。
四是音樂性,既有內在音樂性即情緒的律動,又有外在音樂性即聲音的回環(押韻、節奏和聲調)。對原始感情起一種節製作用。 節奏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節奏和人的生理節奏--呼吸的調節及運動感覺的反映,是音組和停頓的有規律的安排。一字一音節,有獨立意義的單音節、雙音節或多音節構成一個音組,每組後面有或長或短的停頓。古詩:五言"二、二、一"。新詩自由開放,獨特創造,變化中有規律。
最早的詩都可以唱,詩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詩,主要的性質是音樂。我國自六朝沈約寫出《四聲譜》以後,詩從詩歌中開始分化。但是,詩與音樂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唐詩有不少已被譜曲演唱。 詩歌的音樂性的作用是對原始、粗硬、強烈的感情起一種節製作用,使之轉化為一種有規律的運動,加深詩味,喚起讀者的審美注意,把一些實用的非詩的想法排開去。 內在音樂性是內心情緒的律動,即高低起伏、長短快慢等。外在音樂性主要表現在聲音的回環上,可以說是一種數的比例關系。主要有:押韻是使相關詩句末尾一個音節韻母相同或相似。對待押韻應持開放的態度,尊重詩人的藝術追求;只要完美地傳達出內在的情感,可有可無。無韻崐詩可以其它手段顯示音樂性,如詩行排列。
首先要選韻。同類的韻形成韻部。現在通行的是十三轍,即十三類:中東、人辰、江陽、言前、發花、懷來、灰堆、遙條、油求、梭波、一七、姑蘇、乜斜等。每個韻部發音部位、開口程度不同,音調音域也不一樣。有的響度高,昂揚、亢奮,如江陽、發花等。有的響度低,苦悶、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選韻,因情變韻。
其次是轉韻。較長的詩,情緒流動變化,這就要在語音形式上體現出來。如果一韻到底,易於給人單調、疲勞之感。轉韻可以使文氣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韻,流麗婉轉,委婉纏綿。
再次是押韻方式。主要有連句韻--每行都押、隔句韻--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隨韻--兩句一換如信天游、交韻--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韻、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韻等。其它還有抱韻,第一行與第四行押韻,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韻。這是西方十四行詩的正宗韻格。
聲調 發音過程中音高和音長的變化。沈約《四聲譜》最早研究這個問題。新詩只能注意而已。特別是在朗誦詩歌需要時。
節奏 本是音樂術語,是詩歌外在音樂性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節奏。詩歌的節奏是事物的節奏和人的生理節奏--呼吸的調節及運動感覺的反映。 詩歌節奏是音組和停頓的有規律的安排。在漢語中,一個字一般是一個音節,有獨立意義的單音節、雙音節或多音節構成一個音組,每組後面有或長或短的停頓。
古詩的節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詩的節奏:自由開放,獨特創造;每行大致相當,變化中有規律。
詩歌分行
新詩沒有古詩詞的固定音樂規定,引進西方分行,加強節奏感和旋律感以達到音樂性的效果。 A、分行適應詩情而長短、疏密、參差。詩行遵從詩歌內在律--情緒節奏,其外形是將內心情緒視覺化展示出來的結構形式。惠特曼表現開國時開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詩行很長,猶如新大陸疆界的廣闊蒼茫。馬雅可夫斯基表現了十月革命的劇變,詩行呈現樓梯形,起伏大,參差不齊。
B、詩行運用省略、跳躍,隨意性較大,產生新的結構意義。如上下詩行並置產生新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C、分行把視覺間隔化為聽覺間隔,顯示節奏。這是在閱讀中產生的效果。連在一起讀就無法顯示節奏。
D、分行引起審美注意,讓人用詩的心理來欣賞。
要求:A、注意行與行有機組合。關鍵是跨行--一句話占兩行以上。這是為了讓人停頓,集中注意力去欣賞下一行--強調最有價值、最光彩的語言。
B、分行是發展變化的,應有獨創性。如傳統的情緒圖案,變為象形圖案和會意圖案。 C、分行更重視詩的視覺效果,從"聽覺藝術"變為"視覺藝術"。這是因為新詩內在的復雜性和多層性,難以直接通過朗誦來表達,只能用文字排列來保持詩意。卡勒(美)認為,一段文字是否是詩,未必取決於語言本身,而是取決於文字排列即視覺形式。一條新聞可以排列成詩: 昨天在七號公路上一輛汽車時速為一百公里時 猛撞在一棵法國梧桐上 車上四人 全部 死亡
視覺上強調了關鍵詞語。如"猛撞",包含較多心理容量。"死亡",突兀而至,觸目驚心。
辯證技巧
詩歌更為重視辯證技巧。詩歌是藝術生命,只有辯證技巧才能寫好它。
舉例:從主客體關繫上有主觀與客觀、有我與無我等; 從藝術構思上有形與神、虛與實、大與小、藏與露、全與不全、抽象與具象、有限與無限、似與不似、單純與復雜、誇張與寫實等;從藝術表達上有疏與密、曲與直、斷與續、出與入、正與反、抑與揚、巧與拙、生與熟等;從藝術風格上有華麗與樸素、自然與雕飾、強烈與沖談、陽剛與陰柔、沉著與飄逸等。
重點:
1.有我與無我:我,是自我意識。無我,是對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個性。無我,一是指忘我,即心靈自由馳騁,和外物交融在一起,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二是指大我,指國家、民族和時代。有我才能真誠,有個性。無我才能不受限制並有普遍感和歷史感。
2.有限與無限:有限指具體的詩句;無限指詩句中的內涵。關鍵是寫好有限。
3.虛與實:實是通過對客觀形象的描繪而直接傳達給讀者的信息。虛是讀者通過聯想和想像而間接獲得的信息。虛實結合一是化實為虛,?quot;化景物為情思",二是化虛為實,把抽象感情與哲理賦予具體而生動的形象,運用比喻。
4.小與大:小與大指的是描寫對象。一味寫小會限於瑣屑;一味闊大則流於張狂。浪漫主義比較闊大。愛情詩易於瑣屑。毛詩過"大"。一是應當小大相形,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二是以小見大,"紅杏枝頭春意鬧","窗含西嶺千秋雪"。
詩歌模式
模式對教學作用很大。有人不贊成,認為束縛作者。這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沒有掌握創作和教學的要領。文體就是模式。不過初學者不必照搬,創作一段時間後要有意識地拋開模式,發揮創造力,任意起草。詩歌模式大致有九種。
【象徵模式 】
這一模式可以說是詩歌的傳家寶,又稱多層式:在文字元號的視覺層面上給人以形像, 同時在聯想的深層給人以意義(某一實體事物或精神內容) 盡可能無限的概括和包涵。象徵體是表層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傳統理性所規定的,如梅蘭松竹、長城等。而被象徵的本體卻是隱蔽的、模糊的。 兩者關系要有任意性,便於發揮創造性。天才詩人把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外意象通過類似聯想起來,形成令人稱奇的構思。關鍵是抓住兩者之間共同點,而其它屬性相距越遠越好。
中心方法是選擇形象,形成象徵意象。意象, 又稱藝術形象,可以說是構成文學藝術大系統的細胞。意--人的意識(包括情感。從根本上來說是人的審美需要和認識需要),最終在文學藝術上表現為作者個體生命的投射和表現。象--客觀事物, 外在於作者,但最終為作者生命本質所對象化。兩者結合為意象,而兩者成分的多少及關系的隱顯疏密等造成了兩種基本上的文藝創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義和重象的現實主義, 也成為表現論和反映論的淵源。象徵意象比一般意象來說, 有特定的要求:成為全詩的中心形象。最佳象徵意象,其涵義是無限的,盡可能表現作者內心世界,成為一個藝術個性的宇宙。
一般來說,這類詩歌標題就寫出了象徵體(甚至是人物)。但是,內層的本體即作者個體生命的感受才是詩歌真正要寫的。
【橫斷模式】
這類詩歌截取一個生活片斷或者意識片斷,描寫一系列形像,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以抒發作者感情,表現作者的意識。許多寫景詩正是這樣。要盡可能創造意境。如杜甫的《春望》。
【縱貫模式】
這類詩歌以作者觀察點的推進為線索,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空間的展開,把所見所聞所感觸融成一體。如賀敬之的《回延安》。這類詩歌一般較長,多是敘事詩。
【升華模式】
這類詩歌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邊是較平緩的鋪墊,後邊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進,使情思與意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言志"的舊體詩詞大都採用這種模式,前邊寫景,情景交融, 後邊寫"志",志中有情。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串珠模式】
這類詩歌由幾個並列的相同結構並有部分相同詩句的部分組成。反復詠嘆。《詩經》較多這類詩歌。
【自白模式】
直接抒發感情,使用論斷式的議論,又稱議論模式。淵源流長,浪漫主義大都採用抒情化議論,即自白。政治詩、哲理詩許多屬於這種"傳統自白"。這種自白不容易寫好,首先作者必須達到一個時代最高層次的認識及體驗的水平。在西方現代派中,惠特曼的《草葉集》承前啟後,大量使用自白,以至於美國詩歌自50年代後以艾倫·金斯堡的《嚎叫》為代表,形成了自白派,占據主流地位。我國80年代"第三代"詩歌大部分都屬於"自白"詩。與前期浪漫主義自白不一樣,當代詩歌中的自白可以稱為"反傳統的自白":有意擺出反傳統--反對文化、審美、個性、理性乃至詩歌自身的架式,其實不過將題材限定在個人生活體驗主要是本我感受的圈子裡。多用第一人稱,不拘格律,以日常口語袒陳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甚至隱私,有時觸及社會,進行某種程度的批判。"自白"詩歌對語言、形式和意味更加強調,甚至寫娛樂性的記錄性的詩歌,自稱為"玩"詩歌。作為詩歌整體的一種探索,"自白詩"可以說有從社會批判意義轉為個體生命肯定意義的歷史作用。
【象形模式】
詩行排列成中心形象的形狀,成為象形圖案。如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的《被刺殺的和平鴿》。 又如台灣詩人白荻的詩歌,猶如一幅山水畫(詩行從右到左,字詞從上到下), 比喻流浪者如遠離山林湖水的一株絲杉。
【現代模式】
從西方現代派詩歌移植而來的。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傳統詩歌明顯不同,而且認為內容即形式、形式即內容,因此更加重視形式創新。寫的是個人與社會、自然、 他人甚至自我的分裂和荒誕,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發展所帶來的精神危機、變態心理、悲觀絕望和虛無主義。強調表現內心--實際上只是變幻多端,高深莫測的本能(慾望,尤其是性慾) 和下意識。採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思想知覺化, 即抽象的肉感。把抽象觀念和具體形象直接結合, "象你聞到玫瑰香味那樣地感知思想(艾略特)"。如詩中的"力之舞"、"意志昏眩"、 "潮濕的靈魂在發芽"。②自由聯想。 這種聯想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為大家所公認的,而是憑個人的直覺和幻覺寫出來的聯想。 如"陽光是從太陽里踢出的足球"。③語言形式隨心所欲地變化, 用於暗示某一瞬間的感覺、想像和精神狀態。
【會意模式】
這類詩歌的一些詩行排列成抽象的圖形, 顯示某種意義趨向。如《太陽下山》後半首的詩行排列, 暗示鍾聲在大風中高低起伏。

詩歌寫作技巧
1.熟讀唐詩三百篇 不會做詩也會吟
多讀,多想,注意觀察,多行動,試著做幾首,認真一點
注意到這些方面就差不多了

2.富有詩意,節奏韻律加強。

詩意的語言不僅僅是口語、書面語的簡單組合,而是為創設意境、表情達意兒提煉 組織的富有詩意的語言(舊體詩詞的語言在文言詞語中提煉,新詩的語言在口語的基礎上提煉)。詩意的語言不像作文語言那樣要求通順、流暢、直白,而是要求含蓄、委婉。比如我們同樣圍繞《趕場》這個題目,作文語言可以這樣寫: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了集市上,人一會兒就多起來了,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他們有的買賣糧食,有的交易牲畜……而用詩意的語言來寫趕場,就可以變成這樣:各色目光被心願頒布/日子/在鄉村農脈上快速懷孕/趕場天/汗流浹背的衣衫/儼然一幅立體的水墨畫/掂來掂去的山裡人/穿梭在五穀六畜與電器里/完美的憨笑/感動又溫暖著一張張鈔票……

詩歌的語言還要講求節奏和韻律,雖然寫新詩可以押韻(如《天上的街市》),也可以不押韻(如《紙船》);可以分節(如《靜葉》),也可以不分節(如《色彩》);可以加標點符號(如《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也可以不加標點符號(如《鄉愁》),這在以前的詩歌教學中提及過。它是自由的,完全由作者自己選擇,完全為表情達意、營造意境服務。但是節奏韻律加強了的詩的語言,它讀起來琅琅上口,它具有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聽覺上的享受。如《我是一條小河》這首詩:我是一條小河/我無心由你的身旁繞過/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投入我軟軟的柔波。

3、 組合靈活,超越語法規范

詩的語言超越一般的語法規律,它具有跳躍性、顯像性和超常性的特點。它組合靈活,比如我們可以把不同官能的修飾語進行交錯搭配,可以說「烏黑的嘆息」「浮著油沫的夢」「粉紅的回憶」「溫暖的寂靜」「乳白色的歌聲」等等,用這種常規上不可思議的表現手法,來表現現代人復雜的情緒(當然這也是修辭中的一種叫做通感的手法)。

詞性的轉用也是詩歌語言的一種常規手法。如洛夫的詩中「夏也荷過了,秋也蟬過了」(《今日小雪》)「我們風過霜過」(《湖南大雪》),這兒就是把名次用作了動詞,不僅能激起讀者相應的形象感覺,而且包含著豐富的經驗體會。「荷」字給人以熱烈與衰敗的感覺,「蟬」字給人以浮躁與凄涼的形象,「風」「霜」二字,給人磨難與成熟的人生體驗。

4、 錘字煉句,營造和諧氛圍

錘字煉句是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大多數詩人都是錘字煉句的能手。杜甫一生追求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李白則被人稱為「才大語終奇」,很多千古傳誦的名篇佳句,就是通過錘字煉句而來,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一「驚」一「鳴」,互文修辭,靜態景中呈現動態美),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關不住」的不僅是春色,還有賞春的欣喜和激動),「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的豪情,「問明月」的氣概,淋漓盡致,瀟灑飄逸),如「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些「看」、「風景」、「裝飾」反復出現,造成一種回環往復的情調,令人深思)。

我們寫詩,在駕馭語言、推敲字詞上既要著重修辭學意義上的准確生動,也要努力站在精神體驗的高度,尋找最能體現人們情緒的字句,營造和諧的、詩意的氛圍。

總結:詩歌語言最大的禁忌是直白和晦澀。直白的語言沒有感染力,吸引不了讀者;晦澀的語言讓人讀不懂,更不會有讀者欣賞。

很多人覺得現代詩少了格律的束縛
往往更容易寫
其實不然
這樣反而要求更高
要有真東西
平時多讀
多游歷,增加自己的胸襟和經歷才是根本之道
否則文字再優美也只是無病呻吟
讓人看了反感

所以不妨從自己的身邊做起
一點一滴記錄自己的感受
再去豐富自己的生活
適當閱讀些文學作品

如何學寫現代詩

近來上網翻閱網路寫手的古詩和現代詩,覺得幾點:
1。雖然魯迅說,唐宋後再無詩詞,但是不可否認,現代很多優秀的民間詩人,吸取了前人的精華,寫出了不少精品。但是,只是局限於古詩。現代詩的質量明顯不如古詩。
為何?這和古詩的獨特性有關。中國人的方塊字一字一音,有形聲、會意等結構,字的語意模糊性很強,很合適創作需要意會的古詩。很多古詩譯成現代詩後味道全無,說明古詩的寫作主要重在意境,而意境的創造主要靠單個字的語意模糊,比如「千山鳥飛絕,萬跡人蹤滅」;「推窗千年雪」;等等,讀者可以聯想出無窮的內涵;而現代詩由於有相對明確的話語結構和詞的語意,因此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較少,在意境的刻畫上明顯先天不足,所以要求作者更加高的寫作技巧來彌補;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寫出優秀的現代詩,相對需要更大的文學修養。「春風又綠江南岸」,作者故意用「綠」,這就是古詩的優勢,如國翻譯成現代詩,一定會翻成「吹綠了」讓人無法有想像空間的具體動詞,意境大大消失了。
當然,古詩的寫作要寫好,也一樣需要,只是他的入門在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功底後,相對容易 。 因此,古詩在現代網路上的繁榮,並不意外。但是,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在繼承的同時,如何發揚光大,和現代的語言更好的一致呢?我們決不能滿足於重復老祖宗說過的東西,已經存在的事務,永遠這樣,中國詩歌將沒有前途,失去創新。而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龐德,早在上世紀中葉,就勇於創新,吸收了王維等詩人的優點,創作了意向派詩歌。而我們自己,卻沒有繼承和創新,要麼一直跟在外國人後面,寫出了什麼朦朧詩、象徵派等等,要麼一直跟在古人後面,寫來寫去就是一些古人早就玩過的玩意兒,卻沒有自己的好東西。這一點,日本人做的比我們更好,他們學習了我們的唐詩,卻創作了俳句;他們吸收了法國象徵派,卻保持著古詩格律的風格。
有人曾說,中國無詩人,有某個網路詩人大聲反駁,「我,就是!」很好,中國需要詩人,但是他還只是一個寫作古詩的現代作者。缺乏創新,他的詩歌註定將湮沒無聞,要是有創作現代詩歌的人能勇敢地站出來,說,「我,是中國真正的詩人!」那麼,中國的詩歌才有希望。

詩歌的意義、詩歌的真理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輩業余作者妄談這一話題多少有些貽笑方家。談論這一話題需要認真深刻的思考與對詩歌本身歷史的研究與思考,還須詩人本身具備深厚的詩歌理論修養。
有人說詩歌是為自己寫的,我不太贊同,但也不全然反對——人是社會的人,詩人也一樣,具有社會性,詩人永遠是社會的一分子,沒有詩人不食人間煙火竟能寫出絕世華章。水、沙粒、雲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雲。詩人是社會的,同時也是他自己,是個體,有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與這個社會有共性的東西也有本身的特質,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質地的分別。這些都可以在某位詩人的詩歌中得到展現——「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首詩在我理解,純為個人心靈與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它的社會價值並不積極,在這里也無客觀體現,但這絲毫不影響它作為優秀詩篇留傳後世。「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尋找光明。」純粹而簡潔的現代詩,類似真理的詩歌,於社會的價值卻同樣在這首詩中沒有徹底展現,對靈魂的啟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視。對比二者,到底是古詩出色還是現代詩歌優秀,誰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無論詩人是孤獨無比,靈氣非凡還是高瞻遠矚放眼未來鐵肩擔道義,從本質上說,仍然屬於這個社會,同時屬於個人。
古體詩詞與現代詩歌,形式上的區別是最明顯也是最根本的區別,尤其是在平仄的講究上。計較形式,也就是說,固執地以為,寫詩一定要精通格律並按照規定的格式字數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於利。現代詩歌緣何興起,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話題。現代詩歌創作,是這個時代乃至更遠的將來詩歌創作的主流,這從我們在網路與傳統刊物中所發表的詩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來。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古體格律詩主流地位的約束,只怕現代詩的水平早已超過古體詩了。細說的話,我想古詩與現代詩沒有內容上的時代意義與歷史意義之分,喜歡古體詩還是精通現代詩,與作者個人的愛好與創作方式有關系,與詩歌質量本身沒有關系,或者說關系不大,與詩歌創作要求沒有沖突(格律詩和現代詩都要求具備音樂美、跳躍性、辯證法、可以觸摸得到的生命體驗)。
現代詩歌在中國古代已有萌芽,屈原《九歌》之《惜頌》、《懷沙》《離騷》、《橘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蜀道難》,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哪一首又講究了格律了呢?其中無論是內容還是音樂韻律同樣是非常出色的。格律的無所限制影響了它們作為千古名篇的地位嗎?究其原因,無外乎是這些詩歌所傳達的精神內涵成就了其偉大。為何我們對此卻一直視而不見還自以為是,沾沾自喜於中國古詩詞的博大精深?遺憾的是,中國古代這樣的不為形式所限的詩歌在唐代後受風潮的影響直接沒落了,沒有得到深化和發展,這與當時的政治以及文人思想的禁銦以及他們所受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律詩在中國長期的統治地位,極其殘酷地限制了現代詩的發展,以至於中國自由詩歌的創作最終沒有形成氣候,幾近絕跡,被中國古體格律詩的成規制約並扼殺,及至到了清代,幾乎完全走向了沒落,落日的餘霞也見不到。近代,怏怏文明古國,現代詩居然需要從國外引進,足見其貽害之深,可是,這一點,上世紀三十四年代前有誰看到過?當代中國詩壇真正的詩歌創作者已經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不能否認,中國古體詩歌創作有利於中國古體詩歌的發展,它的嚴格與風格的確為全世界別的國家難以望其項背,並使之成為一座不可撼動和超越僅僅只能仰望的高峰,不能否認它的歷史價值和地位,更不能主觀想當然否認它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但我們又不能不說它不是中國詩歌藝術的悲哀,它使中國現代詩歌的發展遲滯了至少一千多年,沉默了至少一千多年。當代詩人創作的古體詩幾乎無人問津,並不是因為質量問題,也不是因為缺少優秀詩篇,它深刻地反映了詩歌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無可抗拒的歷史趨勢,畢竟詩歌需要發展。
什麼是真正好的詩歌?當我提出這樣的疑問時,想了又想,我覺得還是這樣把握比較合適:只有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真正反映靈魂對生活,生命,現實的體驗並且能夠打動人心,引起思考與共鳴的詩歌,才可能成為優秀詩篇。
我們可以有自己的特別愛好,但我們不能因為不喜歡某種類型的詩歌,或者覺得它晦澀難懂個人單方面主觀認為它只是個人的東西而對不負責任地橫加指責,有時直接點不到要害,或者認為詩歌創作純粹是吃飽飯沒事乾的傢伙們在無病呻吟,這是要不得的,最起碼,那不是對作者嘔心瀝血的創作的一種尊重。當然,在對待創作態度不嚴謹的詩歌上,我們可以置之不理,或者,指出其詩歌本身存在的不足,畢竟這有利於交流與提高。
至於不同讀者對某一作者的同一作品眾說紛紜,我以為是讀者層次與解讀詩歌的態度,或者個人生活經驗之間的差別所造成的,我記得某位詩歌大師在不同時期讀自己的同一首詩歌的時候,告訴我們說,他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詩作者本身尚且如此,何況他人。至於前些時日有朋友告訴我說某位獲一等獎作者的作品不敢恭維,幼稚的說法,我想是不是可以在對他獲獎的作品徹底理解之後,再談其它。
同樣是文學作品,詩歌、散文、小說有著很大的區別,甚至是本質的區別。簡單的說,散文表達的是作者的一些感受、思緒以及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小說是角色的經歷,而這些東西都是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一串串文字本身並不具有意義,當它們被組合起來並被讀者整體感知後,才獲得了價值,這時文字成了作者的工具,成了承載意義的載體,所以在評判散文和小說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作者寫要表達的價值是什麼,是什麼樣的構思,然後才是作品是通過什麼樣的詞語被表達出來的。好的構思加准確、優美的詞語構成了好的作品,意識是作品根本的目的。
但現代詩是什麼呢?它的作者抽離出了由文字構成的意義世界,並俯視和欣賞文字。正如我們來到了大花園,仔細凝視每一朵盛開的鮮花。此時的作者成了園藝師,將自己喜歡的各色花朵收集起來,編織出好看的圖案。至於這圖案代表什麼,他並不在乎。
現代詩歌也是由一個個作者覺得好看好聽的文字組成的,每個字都給人美好的感覺。也許他們背後也有著被人們賦予的各種價值和意義,但這巧妙的組合並不是靠意義支撐的,同時,它們組成的整體也不代表某個意義或價值。這又如同一首歌曲一樣 ,音符組成了美好的旋律,但它不指向某個特定的意義,關鍵在於好聽。這也難怪詩和歌被別人組成了一個詞:詩歌。很顯然,文字本身就成了現代詩的目的。
所以,評價一首現代詩,我們要看的是它是否能夠給我們自然的美感,然後它的意義和價值,讀者可以自由的賦予。

❾ 現代詩派的詩歌創作有什麼特點

現代詩的基本特點
對於現代詩的創作,首先必須了解一下現代詩的特點,這對於我們學習創作現代詩顯得
異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現代詩是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現代情緒,用現代的詞藻排列而成的語句群體.
所以,現代詩是寫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的感受,並且是用現代的語言(即是現代漢語,而不是文言)來寫的——這是現代詩最基本的特點.
此外,相對於初中生來說,現代詩還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
1、內容上:美麗的想像,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寫出動人的情意.就是說,要加入個人的情感和體會;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內容分行.
通過對現代詩的基本特點的了解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嘗試創作了,那麼在創作中我們又必須注意些什麼?
三、怎樣寫詩?
詩歌是美的,要讓平凡的事物放發出美的光彩,就要通過想像.想像是美的源泉,也是詩意的倉庫.
一個好的想像,它本身就是一首詩.如:
張開你的大嘴巴,
為人民服務.(何舟《剪刀》).
只有發揮想像才能創造出鮮明的形象,詩歌的生命力是想像賦予的,沒有想像,寫出來的詩歌是干澀的.想像能使一件細小的事物顯示出驚人的魅力.如:
牆角的花,
你孤芳自賞時,
天地便小了.(冰心《繁星》)
花兒長在牆角本來就平凡,且容易被人們忽視,倘若只欣賞自己的美貌,它便變得更加渺小了.詩人在這里通過想像,以花喻人,從一件平凡的事物得出了不平凡的道理.沒有想像,是寫不出這樣富有啟發性的詩句的.
其次,詩的情必真,只有真的東西它才可能是美.要能從生活中找到能打動自己的內容,然後再以詩的語言,詩的形式去抒寫它.這樣才能讓人產心靈的共鳴,也使詩變得有意義.如:
你是那麼渺小
在黑夜裡奔跑
……
可盡管是一隻小小的昆蟲
也要讓黑夜多一點亮光(卜聰《螢火蟲》)
小詩人在詩的最後感情飽滿的一句「可盡管是一隻小小的昆蟲/也要讓黑夜多一點亮光」——對奉獻者發出了深情的謳歌.但這樣的詩句是需要從心去體驗才能得出來的.如果小詩人對螢火蟲沒有進行仔細的觀察,沒有用心靈與螢火蟲進行對話,沒有把自己換位成螢火蟲來體驗螢火蟲的生命和生活,他是不能寫出這樣精警的詩句來的.
有想像這張翅膀,情感的力量,詩的美也會應運而生.
但我們要清楚,詩的格式也是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除了要按內容分行來寫或按句分行來寫之外,特別是在語言的組織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修辭的運用;一是打破常規組合.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能增強詩的生命力,大膽打破常規組合(即不按語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過濫.
修辭是詩歌的一種重要技巧.包括擬人、比喻、排比、設問、反復、頂針、對偶、誇張、象徵等.可以說每一種表現手法都有其獨到之處.比的運用可以更生動,形象地表現詩歌內容.興的運用可以讓讀者自開篇就能體會詩歌的意境,使詩歌更富於深情和韻味;而誇張,象徵,通感等手法的運用可以給詩歌注入更新鮮的血液,使詩歌更富於想像力和親和力,而不會讓人感覺意思朦朧曖昧,晦澀難懂,使讀者真正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而象徵手法,則是用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特殊意義,這是詩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紙船》象徵了對母親的思念,馮至的《我是一條小河》中「小河」象徵了對愛情的追求.平常我們也愛用象徵,如用「梅花」來象徵堅貞不屈,用「蠟燭」來象徵默默奉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中用「海」和「山」來象徵「理想」與「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下面這幾種物體的常用象徵意義你知道嗎?太陽、蜜蜂、蒼蠅、蚊子、雪花?(光明、無私奉獻、骯臟、剝削、純潔).

❿ 自己創作一首現代詩,最好是寫風景的,不少於5段,美一點

風,
吹動長袖舞長空。
多少年,
吹得兩袖清。

風,
吹將溫馨入夢中。
千萬里,
來去無影蹤。

風,
少年吹成白頭翁。
人已老,
寵辱皆不驚。

風,
為我吹落天上星。
化春雨,
落地皆無聲。
3. 霜
霜,
寒冷帶給小村莊,
一夜間,
天地換新妝。

霜,
令人牽掛我故鄉。
告訴我:
歲月已滄桑。

霜,
知我苦讀在寒窗。
凍結了:
窗前明月光。

霜,
勸我從此莫悲傷。
悲傷時,
伊人在遠方。
4. 雨
雨,
聲聲向我訴心曲。
曲未盡,
隨風輕輕舞。

雨,
愁如青絲恨如縷。
撫慰我:
溫柔如父母。

雨,
能否知我企盼苦?
降甘霖,
人間盡歡呼?

雨,
點點滴滴似祝福。
為天下,
孕育稻和谷。
5. 雪
雪,
一年一度喜相約。
輕聲問:
可曾記得我?

雪,
常使人間變天國。
在天國:
何人不超脫?

雪,
多少恩怨已忘卻?
潔如玉,
凈化魂與魄。

雪,
千言萬語憑誰說?
雪山下,
奔騰血與火。
6.雲
雲,
日日為誰送溫存?
這份情,
令人惜朱唇。

雲,
夜夜為誰叩閨門?
門開處,
不見綠羅裙。

雲,
夢中與誰做芳鄰?
醒來時,
相伴唯星辰。

雲,
化作秋雨愁煞人,
秋雨過,
傷心欲斷魂。
7.鄉村四季圖
春,
花香鳥語飄滿村。
細聽來,
句句是鄉音。

夏,
村前村後一幅畫。
午飯後,
納涼大樹下。

秋,
有朋來自五大洲。
東海岸,
相約看海鷗。

冬,
佳節已在喜慶中。
大街上,
傳來爆竹聲。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