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古詩詩意
Ⅰ 憶江南的詩意
這里是想交復流白居易的《制憶江南》的意思嗎?
憶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是多麼的美好,那裡的風景我以前就曾熟悉。太陽出來的時候,江上的浪花比火焰還要紅艷;春天來臨的時候,江水如同藍草一般碧綠。這樣的景色,叫我怎能不追憶江南呢?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譯文:
江南令人時時回憶,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杭州。在靈隱寺的月光下尋覓(從月中飛墮的)桂子,躺在郡衙的亭子里欣賞卷雲擁雪的錢塘江潮頭。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舊地再度巡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
江南令人時時回憶,其次讓我追憶的是西施的館娃宮。一杯吳地美酒春竹葉給人帶來幾多春意,吳女雙雙起舞,像那風中沉醉的芙蓉。何時能再度相逢!
僅供參考。
Ⅱ 憶江南古詩的詩意
本詩其第一首,作者泛憶江南,兼包蘇、杭,寫春景。
全詞五句。一開口即贊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風景舊曾諳」一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里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了「憶」字。接下去,即用兩句詞寫他「舊曾諳」的江南風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日出」、「春來」,互文見義。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艷;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在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綠,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在這里,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聯系起來,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聯系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於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