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長的詩句古詩
⑴ 關於成長的古詩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昔我往已,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回雪霏霏。
少小答離家老大歸,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哪裡來。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霞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 巴金
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愛因斯坦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馬克思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巴斯德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培根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列寧
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伏爾泰
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 馬爾頓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 裴斯泰洛齊
⑵ 形容成長的古詩詞有哪些
1、《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2、《春日偶成》
宋代: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譯文:雲兒淡,風兒輕,時近春日中午,傍著花,隨著柳,我向河岸漫步。這愜意的春遊呀,人們並不了解,將會說我忙裡偷閑,強學少年童。
3、《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4、《點絳唇·黃花城早望》
清代:納蘭性德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
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
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譯文:初雪後的五更之夜,黃花城中彌漫著寒光,積雪的峭壁上,棧道顯得平滑了許多。無邊的寒風也阻撓不了我披衣觀景的興致。面對這茫茫雪色,不覺心中悵然,無限慨嘆!什麼時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廣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經起飛開始新的征程。
5、《喜見外弟又言別》
唐代: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譯文:經過了近十年的戰亂流離,長大成人後竟然意外相逢。初見不相識還驚問名和姓,稱名後才想起舊時的面容。說不完別離後世事的變化,一直暢談到黃昏寺院鳴鍾。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憂愁不知又隔幾重?
⑶ 關於成長的古詩句
1、《勤學》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釋義: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2、《小松》唐代: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釋義: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
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
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
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3、《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釋義: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4、《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釋義: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5、《勸學》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釋義: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
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⑷ 關於成長的古詩詞
《回鄉偶書》來 賀知章
少小離家自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虞美人 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
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詞以聽雨為線索真切地描畫出自己人生的三個階段:少年,尋歡作樂,歌樓上閑聽歌雨;壯年,漂泊天涯,客舟中愁聽風雨;老年,寄人籬下,僧廬下聽雨度殘年。三個階段好似三幅畫,前後銜接而又相互映照,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其中折射出詞人由年少時的歡樂無憂,到中年的惆悵彷徨,進而到老年的凄苦無奈的心情,這是亡國者的哀痛,也是失志者的悲憤!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⑸ 關於成長勵志的古詩詞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2、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遣懷》
⑹ 表示成長的詩句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內此事要躬行。容——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4、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6、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舟過安仁》
7、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8、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
9、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1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⑺ 關於成長的詩句
關於成長的詩句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譯文: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山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盪。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震盪的意思,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因為從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是別人的間接經驗,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自己。就像趙括讀了萬卷兵書,到頭來只會「紙上談兵」,導致被秦軍大敗。
3、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譯文: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4、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譯文
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譯文: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⑻ 關於成長的古詩~
1.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賈島《劍客》
釋義:十年磨成一劍,還未試過鋒芒。專
2.盛年不重屬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雜詩·人生無根蒂》
釋義:一個人盛年過了就不能再重來,一天的時光飛逝難以再次回到早晨。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釋義:國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
4.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釋義:小兒孫們還不懂得如何耕織,跟著大人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5.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杜秋娘《金縷衣》
釋義:不要愛惜榮華富貴,一定要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枝頭的鮮花,要及時採摘。如果採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⑼ 關於古人對成長的古詩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回從何處來。答
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漢朝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代悲白頭翁
唐代,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今年落花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綉,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