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華濃古詩詞
A. 古詩里還有跟露華濃差不多有意味的詞嗎
《清復平調(三首其一)》(李白)
雲想制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江城子》(晁端禮)
幽香閑艷露華濃。晚妝慵。略勻紅。春困厭厭,常愛鬢雲松。早是自來蓮步小,新樣子,為誰弓。畫堂西下小欄東。醉醒中。苦匆匆。卷上珠簾,依舊半床空。香灺滿爐人未寢,花弄月,竹搖風。
《朝中措》(韓淲)
霓裳霞佩淡豐容。雲冷露華濃。喚起石丁歸去,冥冥仙仗崆峒。人間秋老花饒笑,清映小簾櫳。記取五城深處,鳳簫吹下天風。
B.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的這句詩什麼意思
"雲想衣裳花想容,抄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襲的這句詩的意思是: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艷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艷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1、古詩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2、賞析
譯文:
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艷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艷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3、注釋:
清平調:一種歌的曲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雲想」句:見雲之燦爛想其衣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實際上是以雲喻衣,以花喻人。檻:欄桿;露華濃:牡丹花沾著晶瑩的露珠更顯得顏色艷麗。「若非……會向……」:相當於「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名,傳說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貴妃貌美驚人,懷疑她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C. 李白哪首詩文中有「露華濃」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中有「露華濃」,詩文如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3)露華濃古詩詞擴展閱讀:
《清平調》詞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艷;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艷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清平調》詞三首中另兩首如下:
其一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二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清平調》詞三首白話譯文如下:
第一首:
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第二首:
像枝紅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楊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傷。
請問漢宮佳麗誰能和她媲美,就算趙飛燕也要靠精心化妝。
第三首:
名花伴著絕色美人令人心歡,贏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
春風中消解了君王無限悵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著欄桿。
網路-《清平調詞三首》
D.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的這句詩什麼意思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意思是:看見雲之燦爛就想到(楊內貴妃)衣裳容之華麗美艷,看見牡丹花之艷麗就想到(楊貴妃)容貌之光彩照人。
這兩句詩以雲喻衣,以花喻人,都是用來描述楊貴妃的花容月貌之驚艷。
把楊貴妃的衣服,寫成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的玉容,又進一步用帶著露珠的嬌艷牡丹來比喻楊貴妃,人、花交融,使楊貴妃的容貌形象更加完整飽滿。
(4)露華濃古詩詞擴展閱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兩句詩出自於唐代詩人李白的《清平調詞三首》其一,詩的全文如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意思是: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艷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E.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是為誰寫的
李白為楊貴妃寫來的
《清平源調·其一》
作者: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韻譯】:
雲霞是她的衣裳,花兒是她的顏容;
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如此天姿國色,若不見於群玉山頭,
那一定只有在瑤台月下,才能相逢!
【評析】:
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貴妃的美艷.首句以雲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這樣反復作比,塑造了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詩人採用雲、花、露、玉山、瑤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贊美了貴妃的豐滿姿容,卻不露痕跡.
F.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為誰寫的
一、為楊貴妃寫的。
二、擴展知識:
1、原詩欣賞:清平調·其內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容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2、作品簡介: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准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清平調詞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艷;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艷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G. 雲想衣裳花想容,拂濫露華濃---是誰的詩句
-
-`
李白《清平調》里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不是拂濫,昏`
贊美楊貴妃的。
H. 中國古詩詞,像露華濃,花想容,這樣的詞還有什麼
您說的這個是李白的《清平調詞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版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權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