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㈠ 描述與母親離別的詩句有哪些
1.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短歌行
唐代: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
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3.思母
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4.慈烏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4.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㈡ 形容父母告別子女的傷感詩句
1、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出自元代張鳴善的《普天樂·詠世》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干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譯文
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去買。依著欄干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為何如此團圓。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於離別。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麼時候能再來呢?
2、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譯文
落日里寒鴉歸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如果不是眼下親自遭遇離愁別恨的折磨,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離腸寸斷,淚流難收。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明明知道亂山無數,遮斷了遠方的天空,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罷休。
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4、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㈢ 父母下逝兒女為父母送別的用語
嚴慈謝世安然去,駕鶴西遊不復歸!一世情緣從此盡,陰陽相隔兩界人!
㈣ 父母送孩子上學的送別名言警句
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科研成果專卻比人家少屬得多,原因就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 —— 楊振寧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 —— 愛因斯坦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 列寧學習本無底,前進莫徬徨。 —— 報摘人永遠是要學習的。死的時候,才是畢業的時候。 —— 蕭楚女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了。 —— 高士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毛澤東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開始。 —— 杜威
㈤ 關於送兒遠行的詩句有哪些
1、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2、詩品二十四則·沈著
唐代:司空圖
綠杉野屋,落日氣清。
脫巾獨步,時聞鳥聲。
鴻雁不來,之子遠行。
所思不遠,若為平生。
海風碧雲,夜渚月明。
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譯文
綠林中深藏著樸陋的小屋,一抹斜暉余照更顯得天朗氣清。詩人脫去頭巾瀟灑獨步,時時聽到鳥的鳴聲。書信不來,親人遠行。
我想念的遊子並不遙遠,好象依然相處互慰平生。海風吹送著碧雲,明月掩映著沙洲。這時作家如能寫出佳句,就會顯現那沉著的妙境。
3、送遠
唐代:杜甫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譯文
天地間彷彿充滿著身著戰甲的將士,這兵荒馬亂之際我為何要遠行!親人和朋友都失聲痛哭,我騎著馬離開秦州這座孤城。草木凋零,時間已入歲暮;關河冷落,途中霜雪飄零。
離別雖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見到此情此景我還是有些傷感。
4、獨不見
唐代:李白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
風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譯文
騎在白馬上翩翩而馳的,那是誰家的少年,是在龍城邊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凍,積雪厚有三丈,這個時候怎麼適合遠行呢?春日的蕙蘭忽而變得枯萎,變成了秋草,閨中的美人也已經到遲暮之年了。
在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邊傳來陣陣吱吱呀呀梭子的聲響。那是風吹動寒梭發出的聲響,月亮伴著清霜,更顯出秋天深居閨中的女子的無限傷悲。
還記得與丈夫離別的那年,門前種的桃樹與她齊眉。如今桃樹已經高百餘尺了,花開花落幾十年過去,很多枝條已經枯萎了。始終不見丈夫歸來,只有凄傷的眼淚獨自空流。
5、別韋少府
唐代:李白
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
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
水國遠行邁,仙經深討論。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築室在人境,閉門無世喧。
多君枉高駕,贈我以微言。
交乃意氣合,道因風雅存。
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
譯文
西自長安蒼龍門而出,向南而登白鹿原。想要追尋商山四皓的足跡,心裡依然眷戀漢皇的恩德。遠行至南方水鄉澤國,細心探究道經的奧妙。洗盡心中塵念欣賞句溪之月,靜心傾聽敬亭山的猿嘯。
在塵世間築室而居,關閉門窗就沒有世間喧鬧的聲音。多次屈你高駕前來造訪,贈送我精微奧義之言。重意氣則交合,尚風雅則道存。離別之後懷有相思之情,我只有醉心歌酒以解離愁。
㈥ 「送別父親」的詩句有哪些
送別父親」的詩句如下:
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____周邦彥《蝶戀花·早行》
嗟萬事難忘,惟是輕別。____周邦彥《浪淘沙慢·曉陰重》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____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____閻選《河傳·秋雨》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雲。____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____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____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江上旗亭,送君還是逢君處。____吳大有《點絳唇·送李琴泉》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____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____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____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絲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____惠洪《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劃地東流去。____楊炎正《蝶戀花·別范南伯》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____王維《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____張籍《沒蕃故人》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____李白《送友人入蜀》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____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____高適《別董大二首》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____王昌齡《送柴侍御》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____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____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天際疏星趁馬,簾晝隙、冰弦三疊。____吳文英《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
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____高適《夜別韋司士》
此心隨去馬,迢遞過千峰。____方干《送從兄郜 / 韋郜 / 途中別孫璐》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____李白《勞勞亭》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____韋應物《送楊氏女》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____蘇軾《少年游·潤州作》
㈦ 有關和孩子離別的詩句有哪些
1、《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捨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3、《母別子》——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4、《渡遼水》——唐代王建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譯文:離開咸陽,此去遼水漫漫五千里,還未出門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將隔海茫茫,今生很難再次相聚。臨出門時母親又為我重新做了幾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無回,萬一死在路途中沒有干凈的衣服可以殮葬。
5、《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麼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
㈧ 與父母離別古風悲傷送別純音樂
故鄉的原風景
風居住的街道
賈鵬芳——靜月
孤星獨吟
林海——楊柳
滿意望採納!謝謝
㈨ 與父母離別的詩句有什麼
1.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回此時有子答不如無。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