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十八澗古詩注音
1. 古詩《九溪十八澗》作者是誰
題杭州九溪十八澗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重重版疊疊山,曲曲權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
俞樾(1821-1907),清學者。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晚年講學杭州詁經精舍。治經、子、小學。宗法王念孫父子,大要在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並分析其特殊語文現象。撰有《群經評議》、《諸子評議》、《古書疑義舉例》等。能詩詞,重視小說戲曲,強調其教化作用。所作筆記,搜羅甚富,包含有學術史、文學史的資料。所撰各書,總稱《春在堂全書》,共二百五十卷。
楹聯著述頗多,有《春在堂楹聯錄存》、《春秋人地名對》、《改良楹聯維新》、《精選楹聯新編》、《曲園楹聯錄》、《校官碑集字聯》、《繹山碑集字聯》、《曹全碑集字聯》、《樊敏碑集字聯》、《紀泰山銘集字聯》、《魯峻碑集字聯》、《金剛經集字聯》等。
清末學者俞樾所描繪的這一景緻,是距杭州西湖僅十里之遙的「九溪十八澗」景區。他對白居易贊冷泉「最餘杭而甲靈隱」不以為然,他說,「九溪十八澗乃西湖最勝處,尤在冷泉之上。」並且別出心裁,於是作疊字詩贊九溪.
2. 古詩《九溪十八澗》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記九溪十八澗》通過景色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杭州山水的鍾愛之版情。
3. 根據古詩九溪十八澗描述畫一個畫
供參考:
雲開抄之域
文/李者也
奇峰刺空層雲開,勢欲擎天何雄哉。
路險少有人跡至,山高不染凡塵埃。
長風勁吹因山礙,飛雲將渡此嶂塞。
歸途何物采為念?一片白雲信手摘。
【注】塔河縣,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境內超過1000米海拔的山峰多達34座,其中大白山(白卡魯山)海拔1396.7米,扎林庫爾山(方山)海拔1352.6米,西羅奇山嶺(鄂倫春語最高之意)海拔1001米。保持大興安嶺北坡原始森林的自然生態環境,夏季避暑度假勝地。因為全縣高山多,森林蒼莽,雲海霧洋,蔚為壯觀,因此堪稱「雲開之域」。
4. 九溪十八澗的詩作者是誰
俞樾(1821-1907),清學者。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進士,官翰林回院編修、河南學政。答晚年講學杭州詁經精舍。治經、子、小學。宗法王念孫父子,大要在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並分析其特殊語文現象。撰有《群經評議》、《諸子評議》、《古書疑義舉例》等。能詩詞,重視小說戲曲,強調其教化作用。所作筆記,搜羅甚富,包含有學術史、文學史的資料。所撰各書,總稱《春在堂全書》,共二百五十卷
5. 題杭州九溪十八澗怎麼讀
題杭州九溪十八澗
tí háng zhōu jiǔ xī shí bā jiàn
「九溪十八澗」,清末學內者俞樾容贊嘆道:」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由此可見:不深入其中細細品味,只能是路過,不能算到過。
九溪全長6公里,山深林密,峰迴路轉,有充足時間的話,應該步行比較好,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陶醉在自然界的清新氣息中。
如果時間比較緊張,按路過安排乘車路線:
一、從南往北:乘K4、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錢塘江邊的"九溪"車站,經九溪煙樹公園往龍井或滿隴桂雨;
二、從北往南:即從27路龍井車站經九溪煙樹公園往"九溪"車站或滿隴桂雨;
三、從東北往西南:從滿隴桂雨經楊梅嶺或從動物園經虎跑後山到九溪煙樹公園。
6. 九溪十八澗是一首什麼言詩
九曲十八澗,是一首五言律詩。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
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
7. 九溪十八澗 重重疊疊山 詩句
此句為杭來州九曲十八澗路亭聯的源下聯,意思為 重重疊疊的山峰,曲曲環環的道路。
該對聯全文如下:
上聯: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下聯: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那啥。你不是問正確的嗎?
我給了你出處,還有正確的答案: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叮叮 不能用作 丁丁
8. 描寫九溪十八澗的詩詞
1、 九溪十八澗
清代:俞樾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
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東東丁丁泉,高高下下樹。
譯:九溪十八澗是山中風景最勝的地方。聽說它的名字許久,今天才開始遊玩尋找樂趣。重疊的山峰,回環婉轉的路,叮叮當當的泉水,高低不齊的樹。樂趣就在這些地方。
2、十八澗
清代:朱彝尊
暮經南山南,曲澗一十八。
山橋往而復,山路坱兮圠。
夕曛漸催人,延首望香剎。
譯:傍晚經過南山的南邊,這里有十八條曲澗。山上搭的橋來來回回,山路也修的不是很好走。夕陽的暖光熏得醉人,回首我又看到了山中的禪寺。
3、自楊梅塢循九溪十八澗至理安寺
清代:金志章
青松影里尋山寺,黃葉堆中踏澗泉。
行過亂峰溪又轉,一聲疏磬到門前。
譯:我在青松的影子尋找山裡的寺廟,堆堆黃葉中踏著山泉、行過山峰小溪也開始流轉。一聲鍾聲在面前敲響。
4、九溪十八澗
宋代:周文璞
九溪十八澗,冷見帝青苔。洗足僧書石,臨流客放杯。
案頭松葉響,身畔野花開。百六辭歌吹,清游始一回。
譯:九來到溪十八澗,可以看見沿途的青苔。溪水洗干凈了岸邊的石頭,臨著溪流客人也可放著杯子隨波逐流。案頭掉下來一片松葉,身邊野花盛開。多多少少詩歌寫過這里,今天才第一回遊覽。
5、十八澗
宋代:張侃
九溪十八澗邊游,風景蕭疏接素秋。野草怕人愁有剩,尚餘翠色映雙眸。
譯:在九溪十八澗邊上遊玩,秋天風景蕭瑟。野草害怕人還有剩下的,尚且有些綠色充斥在眼睛中。
9. 根據古詩九溪十八澗描述畫一個畫
原詩: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
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回山,曲曲環環路。答
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
——出自清末學者俞樾《春在堂隨筆》
意思是:
九溪十八澗這個地方,是山中最優美的景區。
很早就聽說過這里,今天才得以盡情領略她的趣味:
重重疊疊的山,曲曲環環的路。
咚咚叮叮的泉水,高高下下的樹木。
作者認為:西湖最優美的地方,不在湖而在山。白居易說是冷泉一亭,是餘杭的一最比靈隱更好,而我則認為九溪十八澗,才是西湖最好的地方,更在冷泉之上。
有趣的是,對於九溪十八澗到底怎麼好法,詩人只不過連用四句疊字句表達:「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這四句詩,不僅讓詩人得以久享盛譽,也讓九溪十八澗為天下所知。
10. 古詩九溪十八澗的意思
原詩: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
昔久聞其版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山,權曲曲環環路。
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
——出自清末學者俞樾《春在堂隨筆》
意思是:
九溪十八澗這個地方,是山中最優美的景區。
很早就聽說過這里,今天才得以盡情領略她的趣味:
重重疊疊的山,曲曲環環的路。
咚咚叮叮的泉水,高高下下的樹木。
作者認為:西湖最優美的地方,不在湖而在山。白居易說是冷泉一亭,是餘杭的一最比靈隱更好,而我則認為九溪十八澗,才是西湖最好的地方,更在冷泉之上。
有趣的是,對於九溪十八澗到底怎麼好法,詩人只不過連用四句疊字句表達:「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這四句詩,不僅讓詩人得以久享盛譽,也讓九溪十八澗為天下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