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早發白帝城詩句
1. 古詩早發白帝城和三峽有什麼關系
《早發白帝城》講的就是長江三峽一帶景色,而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白帝山頂,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一面傍山,四面環水,背倚高峽,雄踞水陸要津,扼三峽之門戶,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距奉節城東8公里,距重慶市區451公里。它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遊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
《早發白帝城》是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早發白帝城」。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這首詩的全詩為:
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過來是:清晨告別白雲之間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達。江兩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著,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1)古詩早發白帝城詩句擴展閱讀:
《早發白帝城》這首詩的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快船快意,使人神遠。
2. 早發白帝城古詩的詩句
李白 (唐代)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 早發白帝城表明出發的時間和地點的詩句是什麼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時間是早晨(朝辭),地點:啟程——白帝城(白帝),目的地——江陵。
出處:《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
全詩如下: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清晨告別白雲之間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達。江兩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著,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3)古詩早發白帝城詩句擴展閱讀
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認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時所作。然而根據「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意,以及李白曾從江陵上三峽,因此,這首詩應當是他返還時所作。
4. 古詩(早發白帝城)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 早發白帝城古詩的住意思
早發白帝城古詩的住意思?
早發白帝城古詩的住是「停下來」的意思。回
早發白帝城
作者:李白 (唐)
朝辭答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雲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6. 早發白帝城古詩帶拼音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
全文:
朝辭白帝彩雲間,chá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
千里江陵一日還,qiān lǐ jiāng líng yí rì 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liǎng àn yuán shēng tí bú zhù,
輕舟已過萬重山,qīng zhōu yǐ guò wàn chóng shān。
翻譯:
清晨告別白雲之間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達。
江兩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著,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6)古詩早發白帝城詩句擴展閱讀:
背景及賞析: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認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時所作。然而根據「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意,以及李白曾從江陵上三峽,因此,這首詩應當是他返還時所作。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看這首詩的氣勢的豪爽,筆姿的駿利,還不能完備地理解全詩。
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歡悅。快船快意,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餘地。
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來作韻腳,使全詩顯得格外悠揚、輕快,回味悠長。
7. 早發白帝城古詩中的地名有哪些
白帝城位於長江上中游,是長江三峽的一段美麗風景,屬於重慶市。
江陵,又名荊州城。今為荊州市和荊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古稱「七省通衢」。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7)古詩早發白帝城詩句擴展閱讀: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