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古詩
A. 獨坐敬亭山的全詩意思
全詩意思: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原文: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
(1)獨坐敬亭山古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
他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凄涼襲上心頭,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這比較符合李白創作此詩的時空背景。
此詩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閑,主要是為了表達閑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
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為了寫作者此刻獨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
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B. 古詩獨坐敬亭山意思
【原詩】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注釋】專
(1)敬亭山:在今安屬徽宣城市北。《元和郡縣志》記載:「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寧國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雲:古名昭亭,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
(2)盡:沒有了。
(3)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朱諫註:「言我獨坐之時,鳥飛雲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4)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
(5)厭:滿足。
【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C. 獨坐敬亭山古詩的背景。
創作背景: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
他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凄涼襲上心頭,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
(3)獨坐敬亭山古詩擴展閱讀
唐代李白《獨坐敬亭山》,作品原文: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2、盡:沒有了。
3、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
4、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厭:滿足。
思想主題:
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D. 古詩(獨坐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李 白
zhòng niǎo gāo fēi jìn
眾 鳥 高 飛 盡 ,
gū yún dù qù xián
孤 雲 獨 去 閑 。
xiāng kàn liǎng bù yàn
相 看 兩 不 厭 ,
zhǐ yǒu jìng tíng shān
只 有 敬 亭 山 。
作者背景
見《靜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縣北,山上舊有敬亭。
閑:悠閑。
兩不厭專:詩人把山擬人化了,覺得自己與敬亭山互相看不夠。厭,滿足,厭倦。
古詩今譯
成群的鳥兒高飛無蹤影,一片雲兒獨自飄去悠然。和我終日相對卻看不夠的,只有閑靜的朋友敬亭山。
名句賞析
首小詩是李白在政壇上遭到打擊以後,第二次漫遊安徽宣城時所作。前兩句寫眼前景,借「高飛」的「眾鳥屬」和「獨去」的「孤雲」,創造出一個孤寂清幽的意境,寄託了詩人超脫現實、追求心靈平靜的願望。後兩句將山人格化,說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詩人對現實社會中世態炎涼的厭惡之情,在這兩句看似平淡的詩句里得到了含蓄的表達。
E. 《獨坐敬亭山》的古詩全文內容是什麼
內容: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意思是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絕,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5)獨坐敬亭山古詩擴展閱讀: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表達了作者閑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詩人以「閑」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
F. 《獨坐敬亭山》的古詩
獨坐敬亭山
李白 〔唐代〕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只有 一作:唯有)
完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中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注釋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盡:沒有了。
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
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
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厭:滿足。
這首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這首五絕的前兩句是說,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前兩句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的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作了鋪墊。
這兩句的意象以「眾星拱月」式並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一個復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眾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閑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一種格外的逸趣,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字起到一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抬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一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表現出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後句「雲」為中心詞,與「去」復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而雲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閑地慢慢地飄離。詩人以「閑」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
G. 寫出李白的古詩《獨坐敬亭山》原文和翻譯
1、《獨坐敬亭山》原文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翻譯:
許多鳥高高地飛得沒有蹤影,天上孤單的白雲也獨自悠閑自在地飄去。詩人和敬亭山互相不滿足地看著,只有高大的敬亭山能理解他此時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