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日出東方的詩句
A. 日出東方一點紅的全首詩句
1、
日出東方一點紅,萬物沐浴陽光中。
廣施恩德眾生喜,願君耀祖又光宗。內
2、
日出東方一點紅容,小村掩映水光中。
珍珠潤澤魚肥美,可望今年五穀豐。
3、
日出東方一點紅,先生騎馬我騎龍。
騎馬先生街上走,我騎烏龍飛雲中。
4、
日出東方一點紅,漂漂四海影無蹤。
三歲寒童千兩重,寶珠過海去京東。
5、
日出東方一點紅,中華兒女壯心同。
軍民半雪碧空凈,黨政驅災氣勢濃。
聖火熊熊消魔霧,紅旗獵獵頌英碓。
金牌數最難枚舉,夢想成真炙不窮。
6、
日出東方一點紅,天下豪傑訪英雄。
文王渭水訪太公,三國劉備訪卧龍。
還有一位老英雄,秦瓊打馬游山東。
7、
日出東方一點紅,峨眉鳳眼似彎弓。
滿天星斗零丁吊,烏雲蓋月暗朦朧。
B. 「日出東方照九州,江山萬里遍地紅」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詩表達了什麼
「日出東方照九州,江山萬里遍地紅」是一對聯,並非出自詩歌,作者為東莞呂洪建。
上聯:日出東方專照九州:太陽從東屬方升起來了,照耀著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大地。
下聯:江山萬里遍地紅:萬里山河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對聯本意表達了神州大地綿延不絕,歷經苦難仍難熠熠生輝。
(2)形容日出東方的詩句擴展閱讀: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C. 古人有描寫日出的景色的詩句(急需)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釋義: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代: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釋義:
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4、「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曉日》
唐代:韓偓
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直須日觀三更後,首送金烏上碧空。
釋義:
天邊霞光映入水中,一時水中映出的天際一片通紅。
只要在泰山日觀峰一直等到三更以後,就會看到第一輪紅日被送上蔚藍的天空。
5、「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望秦川》
唐代: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釋義:
我清晨從長安出發,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
天氣晴朗,遠處的山水明潔清凈,可清清楚楚地看見;長安城蜿蜒曲折,重重疊疊宏偉壯麗。
秋風吹起,家家戶戶的竹林颯颯作響,五陵一帶的松林蒙上一層寒冷的色彩。
我有歸去的感嘆,這里霜寒露冷,還是回去吧。
D. 關於東方的詩句有哪些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日出入行》(李白)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九歌 東君》(屈原)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長安遇馮著》(韋應物)
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庄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賀新郎·讀史》(毛澤東)
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烏棲曲》(李白)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陌上桑》(漢無名氏)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清平樂·會昌》(毛澤東)
欲知山高低,不見東方白。《東樓曉》(白居易)
夙駕送舉人,東方猶未明。《早送舉人入試》(白居易)
微微西風生,稍稍東方明。《寄崔少監》(白居易)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斷岸。《和望曉》(白居易)
曾在東方千騎上,至今躞蹀馬頭高。《初到洛下閑游》(白居易)
野花數把黃金英。晝游四看西日暮,夜話三及東方明。《秋日與張賓客》(白居易)
惟昔仗孤劍,十年朝八荒。人言生處樂,萬乘巡東方。《沛中懷古》(鮑溶)
東方暮空海面平,驪龍弄珠燒月明。海人驚窺水底火,百寶錯落隨龍行。浮心一夜生奸見,月質龍軀看幾遍。《採珠行》(鮑溶)
E. 關於「日出東方」的詩詞有哪些
1、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李白《日出入行》
是寫太陽升落無窮而人生短促,希望乘著六龍成仙升天的。李白這首詩反駁這種論調,說太陽的運行是自然的,四時的變化是自然的,人是要死的,「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根本否認六龍御日一類說法,包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因素。
2、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李白《扶風豪士歌》
詩分三層:前四句敘事,寫世亂的時代背景;中十六句主寫豪士;最後九句自書胸臆,並激勵豪士為國家靖亂貢獻力量。全篇重點在一「豪」字,寫豪士,也寫自己的豪情壯志。全詩既沉著頓宕,又氣概非凡,前後三層都是抒情,銜接無痕,用典精審,縱橫捭闔,既豐富了詩的內涵,又增添了詩的感染力。
3、浮雲散盡青天在,日出東方夜落西。——張浚《偈》
天蒙蒙亮就趕到瞻魯台,選了一處好位置坐下,坐等日出,當一輪紅日從地平線冉冉升起時,看過多次日出日落的我還是被震撼了,一瞬間,呆若木雞,彷彿自己已融入天地之間,內心充滿了喜悅,祥和,清明。
4、湘煙刷翠湘山斜,東方日出飛神鴉。——溫庭筠《蔣侯神歌》
5、東方日出雪漸融,檐花滴滴皆春風。——仇遠《曉雪》
6、東方日出照紫陌,此叟已作醉鄉客。——劉基《題陸放翁賣花叟詩後》
7、東方日出烏鵲曉,天上人間枉斷腸。——盧柟《七夕》
8、茅舍東方日出,鄰家何處朝舂。——張時徹《田家樂四首》
F. 描寫日出的詩句
1、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回水綠如藍。
能不憶答江南?
2、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3、偶書——劉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 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 磨損胸中萬古刀。
4、望秦川·秦川朝望迥——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5、《登單於台》——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台。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G. 描寫日出的詩詞有哪些
1.日出行 / 日出入行
唐代:李白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
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
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
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2.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3.憶江南詞三首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4.漁翁
唐代: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5.黃州快哉亭記
宋代: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台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瓮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6.桃源行
唐代: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7.望木瓜山
唐代: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8.山齋獨坐贈薛內史
隋代:楊素
居山四望阻,風雲竟朝夕。
深溪橫古樹,空岩卧幽石。
日出遠岫明,鳥散空林寂。
蘭庭動幽氣,竹室生虛白。
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臨風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雲飛暮色,綠水激清音。
澗戶散余彩,山窗凝宿陰。
花草共縈映,樹石相陵臨。
獨坐對陳榻,無客有鳴琴。
寂寂幽山裡,誰知無悶心。
9.南池
唐代:李郢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H. 關於東方的詩句
《東方》
年代: 宋 作者: 張耒
東方未明更五鼓,星河寥寥寒雁度。
鐺鐺鳴鐸誰家車,陌上驅牛輾霜去。
北風吹面足踏冰,村南早飯天未明。
年年輸稅洛陽城,慎莫後期官有刑。
西烏夜飛 無名氏
日從東方出,
團團雞子黃。
東方千餘騎,
夫婿居上頭。————陌上桑 漢無名氏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裴徊。草不謝榮春風,
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羲和羲
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烏棲曲 李白
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
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東樓曉 白居易
脈脈復脈脈,東樓無宿客。
城暗雲霧多,峽深田地窄。
宵燈尚留焰,晨禽初展翮。
欲知山高低,不見東方白。
《花心動·漸漸東方》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漸漸東方,漸沖和鮮明,秀靈相接。漸次轉遷南陸,陽晶熾赫。暑炎光曄。漸令西境金華聚,漸輪在北相凝浹。漸成悟,漸見四時,怎生拈捻。漸漸須臾歲業。漸別作仙家,景堪招攝。漸把氣神煉,變真丹就上,愈加調燮。漸知行入前程路,漸分朗、足開雲躡。漸無做,漸高道成德獵。
I. 描寫日出的詩句(至少兩個)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曾舊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怎不憶江南?
登單於台
唐·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台。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J. 關於日出的詩句
1、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出自:唐代韓偓《曉日》。
譯文:天邊版霞光映入水中權,一時水中映出的天際一片通紅。
2、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
出自:唐代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譯文: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蒼翠松樹宛若沐後塗脂。
3、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出自:唐代李白《望木瓜山》。
譯文: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出自:唐代白居易《憶江南》。
譯文: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5、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出自:唐代李白《日出行》。
譯文:太陽從東方升起,似從地底而來。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穿過天空,沒入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