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雪庵古詩
『壹』 吳本泰《菩薩蠻 秋雪》整首詩的意思
http://ke..com/view/328675.htm
杭州名勝古跡
西湖風景名勝區
【西湖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04平方公里。東起杭州城區松木場、保路轉少年宮廣場北,經白沙路、環城西路、湖濱路、南山路至萬松嶺以南及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景點全部;南自鼓樓沿吳山、紫陽山、雲居山東側山麓經鳳山門沿鳳凰山路於天花山沿西湖引水渠道至錢塘江北岸,轉珊瑚沙貯水庫至留芳嶺以北;西自留芳嶺、竹竿山、九曲嶺、名人嶺至美人峰、北高峰、靈峰山至老和山山脊線以東;北自老和山山麓(浙江大學西圍牆)轉青芝塢路北側30米,接玉古路、浙大路、曙光路至松木場以南。外圍保護區面積35.64平方公里,東起南星橋江濱公園、江城路、鳳山橋、中山南路、鼓樓轉河坊街、延安南路、延安路,轉慶春路、武林路、教場路至環城西路以西地區;南至錢塘江主航道中線,杭富路至轉塘以北地區;西為留轉路以東地區;北自留下,經杭徽路、天目山路至武林門以南地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內以西湖為核心,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和風景名勝點100餘處,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又稱明聖湖、金牛湖等。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面為市區,三面雲山一面城。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稱西湖。蘇東坡守杭時有詩: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面積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湖底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左右,最深處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白堤、蘇堤,將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個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島。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龍泓澗、長橋溪。西湖引水工程鑽地穿山,引來錢塘江清流。調節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聖塘閘,經聖塘河流入運河;一是涌金閘,經浣紗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門外的城河。西湖遠古時是與錢塘江相通的淺海灣,以後由於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斷,在沙嘴內側的海水成了一個瀉湖。所以民間諺語說: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西湖承受山泉活水沖洗,又經歷代人工疏浚治理。詩人白居易(772~846)和蘇東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長官時,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而且構成了湖中三島、白蘇二堤、湖上塔影的佳麗景色。環湖山巒疊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間穿插著泉、池、溪、澗,青碧黛綠叢中點綴著樓閣、亭榭、寶塔、石窟。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清漪碧波和綠雲翠谷間,閃爍著無數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璀璨奪目的歷史古跡。中國民間傳誦: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佳是杭州。並說西湖之美,古今難畫亦難詩。明正統間,有日本國使者游西湖,曾題詩說: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著工夫。西湖十景題名源於北宋山水畫家宋迪題畫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等來標出自己所畫的作品內容。後來山水畫家競相仿效。公元13世紀,南宋畫家馬遠、陳清波在擷取西湖風景精華所作的畫中,也分別標上柳浪聞鶯、兩峰插雲、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蘇堤春曉和南屏晚鍾,以後又畫了花港觀魚、麴院荷風兩幅,於是便有了西湖十景的說法。清朝康熙皇帝南巡遊西湖,為十景題名立碑,並改兩峰插雲為雙峰插雲,麴院荷風為麴院風荷。西湖十景就這樣確定下來了。1985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等單位發起徵集新景點、新景名的活動,有5萬人參加,歷時8個月。結果,遴選出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和寶石流霞等十景,人們稱之為新西湖十景。陳雲、劉海粟、趙朴初等10位名家為之題名立碑。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點還有天竺、五雲山、鳳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鶴亭、劉庄、杭州花圃、植物園、南高峰、水樂洞、獅峰、葛嶺、紫雲洞、西溪、靈峰探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