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已故母親的詩句
『壹』 懷念逝世母親的詩句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陽田。千里兩相望,無時不淚漣。——《相思》
風送金回幡銀練,答雲乘仙鶴神騋。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遊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惟將饗酒岳陽台,北向娘親叩拜。——《西江月》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懷念母親》
秋雨連綿近月半, 四城八鎮水成泛。南來遷客行難通, 北往騷人眉不展。我去南山饗酒來, 竹鳴孤冢把娘喊。風鴉知意同相悲, 恨滿長天腸寸斷。——《南山祭母》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鶊(gēng) 聲聞。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懷念母親》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思母》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西上辭母墳》
『貳』 思念已故母親的詩句
1、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陽田。
千里兩相望,無時不淚漣。
2、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雲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遊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
惟將饗酒岳陽台,北向娘親叩拜。
4、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
6、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鶊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
(2)紀念已故母親的詩句擴展閱讀:
思念已故母親的句子
1、然而,一切都變成了過往,一切都成為了雲煙。已經一去不復返,已經在這個世界裡被輕輕帶走。雨水淋濕了故鄉,雨水淋濕了他鄉,雨水淋濕了清明這一天,雨水也淋濕了人們的思念!親人的手,不能再握;我想念媽媽的思緒卻還在延續。
2、在我們的生命和人生中,一些人註定很重要,一些人註定在我們的心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我懷念我的父母,懷念和他(她)們在一起的時光!
3、我想念母親,想起了小時候母親為我和妹妹過生日的慈母情懷,想起了母親為父親在田間擦汗時的溫柔體貼;
4、我從小在她老人家呵護下長大,是在她老人家有力臂膀支撐下才自立成人。為了子女、為了家庭老人家默默地,耗盡了歲月,熬盡了人生,直到滿頭白發都是在為著子女鞠躬盡瘁。她的一生是勞作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直到生命盡頭。
5、我手頭有張母親年輕時的照片,大約是二十歲左右拍的,穿著一件有細碎花案的布衣,面頰豐潤,明眸皓齒,燦若晨星,一頭烏發瀑布一樣流瀉在胸前。母親年輕時保留下來的照片很少,基本上毀於文革,這張是後來從親人那裡索回的。
6、夜裡我又夢到了母親,夢到妹妹拿著一束康乃馨向母親懷里撲去,夢見母親對我說,她在天堂里一定會牽掛和保佑我,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裡勇敢面對一切困難,學會不再哭泣,以感恩於她的在天之靈。
『叄』 懷念已故的父母古詩
1、《悼春》(五絕)
春韻入園香
慈嚴卻遠航
殘紅誰再護
把酒回問夕陽
2、《別答父》
清風蓑雨雨紛紛
正是人間換景新
孰曉天堂傳詔令
仙幡度我父親魂
3、《思父》(七絕)
欲翠青山起父塋
難別盛世舍親情
從此慢步重宵九
再見音容夢幾更
4、《思父》(七絕)
春雷轟烈起滄塋
難信慈嚴九界行
何日再耕隴上地
三更夢見淚無聲
5、《思父》(七絕)
醉風醉雨醉思親
難孝高堂欲斷魂
可嘆鄉愁誰解意
幾回夢賦杏花村
懷念去世的母親」有關的古詩: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守孝不知紅日落, 思親常望白雲飛。
想見音容空有淚, 欲聆教訓杳無聲。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玉台詠】
南望故鄉,
雲海中:
景色如畫。
嘆遊子,
千里萬里,
空勞牽掛。
歲月多少憂和喜?
人生幾許苦與辣?
向慈母,
夢中再訴說,
我不怕。
『肆』 思念已故母親的現代詩歌
1、寫給母親的詩
近現代:冰心
母親,好久以來,
就想為你寫一首詩,
但寫了好多次,
還是沒有寫好。
母親,為你寫的這首詩,
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
不知道該怎樣結尾,
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就像兒時面對你嚴厲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該勇敢接受,
還是該選擇逃避。
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
哪怕寫得不好,
哪怕遠在老家的你,
永遠也讀不到……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2、紙船——寄母親
近現代: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4)紀念已故母親的詩句擴展閱讀:
《紙船——寄母親》創作背景: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游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游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
這首詩歌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總體基調歡快,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托物育情,賦於紙船特別的含義,寄託對母親的愛與思念,進而抒發出作者對母親、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伍』 思念 逝去的母親的詩句
1、懷念母親
唐代:袁戈
夜雨瀟湘燈火昏,清明時節鶊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淚看高堂少一人。
譯文:晚上伴著雨水和昏暗的燈光匆匆往家裡趕,清明時節鶊的聲音隨處可見。最傷心的時候離家千里歸來時,發現家裡的母親已經不在,不禁淚流面滿。
2、思母
元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蘆花打得滿天飄飛,自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已經離世,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想起來去年五月份梅雨季節里,母親曾經典當了袈裟買回了糧食穀物。
3、寒食上冢
宋代: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譯文: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處山上的楓葉朦朧色淡,麥田邊的小屋顯得很孤獨。宿野草一夜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你我的母親。
4、慈烏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5、今生今世
近現代:餘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盪了整整30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陸』 懷念去世母親的詩句
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內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容人子,不敢嘆風塵。
釋義:愛子之心是沒有止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及時歸來。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忍心對您訴說漂泊在外的境況。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譯文: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方山上的楓葉色淡淡朦朧,麥田邊的小屋顯得更加的孤獨。
野草隨風在一夜之間生長出來,剛過去一年的時間小路就已經消失了。清明後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您。
『柒』 思念已故母親的詩句讓人落淚的詩句
我覺得「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句詩可以一想到母親就會淚流滿面,尤其是思念已故的母親。
『捌』 表達「思念已故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1、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
出處: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釋義:十五歲正是穿采衣(未冠者之服)的年齡,和母親住在一起,在母親面前侍奉左右,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2、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
釋義: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贍養父母可父母卻已經不在了。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出處:唐·孟郊《遊子吟》
釋義:誰說做兒子的這顆象小草一樣稚弱的心,能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愛呢?
4、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處:周朝《詩經》
釋義:沒有父親叫我依靠何人?沒有母親叫我仰仗何人?
5、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出處:唐·李商隱《送母回鄉》
釋義:母親對我的恩情竟無以為報,人生在世還有什麼意思?!
拓展資料:
母親,親屬關系稱謂的一種,子女對生養自己的女子的稱謂,俗稱媽媽。也用於比喻養育人的某一群體或事物。
母親在各國文化中均是被歌頌的形象,人們用各種方式頌揚母親的偉大。由此產生出的非常多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
母親節(Mother's Day),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玖』 有哪些懷念已故母親的詩句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慈母倚門情,游回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答圖·其一》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____白居易《母別子》
4、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5、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____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6、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____李白《豫章行》
7、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8、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9、母臨行坐母空床前, 撫像泣語淚漣漣。
10、三七將至淚難止,泣問慈母今可安?
11、憶母 凝望母慈顏, 驟然心驚駭。
12、何堪母已去,泣祈是夢哉。
13、問從何處來,喚翁置飯菜。
14、夢醒母安在,見兒笑顏開。
15、黃昏榻上坐,沐足水已開。
『拾』 關於懷念「已經去世的媽媽」的詩句有哪些
念母 臨行坐母空床前, 撫像泣語淚漣漣。
昔別蹣跚依依送, 今無母牽去影單回。
祭母 柏翠風緩答天碧藍, 心灰神淡意黯然。
三七將至淚難止, 泣問慈母今可安?
憶母 凝望母慈顏, 驟然心驚駭。
何堪母已去, 泣祈是夢哉。
夢醒母安在, 見兒笑顏開。
問從何處來, 喚翁置飯菜。
黃昏榻上坐, 沐足水已開。
欲孝親不在, 悲傷溢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