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鑒賞研究

古詩鑒賞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1-15 08:02:24

A. 古詩鑒賞

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次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雲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像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緻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B. 古詩鑒賞的方法

鑒賞題說白了來就是作用題,
第一步源:要知道用了什麼手法,類似與比喻啊,對偶啊!(你自己積累)
第二部:手法的效果,如果不知道的話,就直接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這個地方就把這句古詩的內容用現代文翻譯一遍)
第三步:繼而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對......(對社會的批判啊,什麼的.沒有的話,就別寫)
第四步:總結一下,類似於使文章更富有內涵啊,更流暢啊..什麼的.這個都是套話,背幾句就可以了.
大概就是這四步.整理一下,這個公式.(內容,主旨,語言,結構.四點都要講)
運用了...(手法,就是語言了),生動形象(或其他)的寫出了(古詩內容,即翻譯),進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盡量往古詩主旨上靠)..與...呼應(鋪墊啊,這是從結構上講,沒有就別寫,要扣分)為全詩增添了.....(套話結束)
好了,基本上就這樣,我個人總結了一些經驗,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祝你成功!~

C. 古詩鑒賞方法

詩歌是各種文學樣式中最早出現的一種,它以豐富的感情和想像使人心潮起伏,以鮮明的節奏和美妙的韻律使人吟詠回味,以高度的凝練和含蓄使人回味無窮。它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下面我談幾點古代詩歌賞析的方法,供方家指點。
一、分清詩歌類別
不同的詩歌在表情達意、技巧運用、韻律節奏等方面各有其特點。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語言形式可以分為古風、格律詩、詞、元曲。詩歌的類別不同,形式風格也不同,鑒賞詩歌,首先要分清類別。在常見的詩歌中,抒情詩歌的比例比較大,尤其值得研究。抒情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抒情,一類是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以三類:一類是借景抒情,一類是借事抒情,還有一類是托物言志。下面分別說明。
1、直接抒情
"詩言歌詠,見景生情"。直接抒情的詩歌一般是前兩句寫景或者寫事,後兩句抒情。如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作者先言汪倫以歌贈己,後言桃花潭水即使深達千尺,也不及友人之情深,其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直接傳達出內心的激動。
2、借景抒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的詩是把自己要抒發的情感寄予於所描寫的景物之中。例如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斜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中作者彷彿純客觀地描寫昔日顯赫大族王導、謝安家的燕子,如今也飛入了尋常百姓的家門,不是直接寫朝代更替、人事變遷,而是將懷古之悠情寓於看似瑣碎之小事之上,看似平淡然引人深思。
3、借人、事抒情
此類詩歌多以歷史人物或者重大事件為題材,作者借這些事件和人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例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詩中認為周瑜的成功很僥幸,如果沒有東風,火攻便不能成功,連二喬都將被曹操擄去,委婉地表達了孫劉聯軍會慘遭滅亡的嚴重後果。
4、托物言志
此類詩多藉助某種具有特定文化內涵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虞世南《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垂著長長的觸須,飲著清潔的甘露,遠揚的蟬聲從高大挺拔的梧桐樹上傳向遠方。它身居高處,不同反響,並不是借了秋風的威力。作者借蟬表明自己的看法:人若能身居高潔,同樣能不用藉助任何力量而使聲名遠揚。
二、盡可能了解詩歌的歷史背景
一首詩在賞析過程中,不了解歷史背景往往容易導致詩歌鑒賞膚淺化,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上。例如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就詩面來說,作者通過敘寫項羽,寧可自刎烏江也不回去見江東父老的情節,表達了對項羽不屈辱偷生的壯舉的仰慕之情。但再深入思考:李清照是婉約詞派集大成者,何以對豪邁的項羽大加贊嘆,其用意何在?翻開歷史,我們看到李清照所處的時代: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宋王朝被迫遷都南京,致使無數人民家破人亡,作者也遭遇喪夫之痛。女詩人孤苦零丁,飄零異鄉,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原意是要借項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壯之舉,抒發對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生夢死的譴責之情。可見,要全面地賞析古代詩歌,了解其歷史背景是何等的重要。
三、盡量多地熟悉作者的人生經歷
詩人人生經歷的變化,往往致使其詩歌風格、題材、思想內容的變化。其中以李煜、李商隱、李清照等人最為典型。其前期作品與後期詩作幾乎判若兩人。
以李後主為例,25歲便成為富庶的南唐的一國之君,生活豪華奢侈,其詞作范圍,多描寫宮廷生活,如其《玉樓春 晚春初了明肌雪》、《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或沿襲傳統題材寫男女之情,如《一斛珠 曉妝初過》、《菩薩蠻 花明月晴籠輕霧》;或寫離愁別恨,如《採桑子 庭前春逐紅英盡》、《清平樂 別來春半》等等。但29歲時南唐為宋所滅,他成了亡國之君,開始了階下囚的生活,對江南故國的思念,伴著孤寂、悲涼的心情,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寫亡國之恨。其代表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凄涼悲愴,與其前期詩作迥然不同。還有,詩人處在不同的時代,詩歌的主題、風格也迥然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物華天寶,國力強盛,詩人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情謳歌理想的人生,總以滿腔熱情去擁抱世界,其風格浪漫,想像豐富,感情豐沛。而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的杜甫,在飄零的途中,凝視著流血的大地,所詠之作則體現了一種深入社會、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可見,熟悉詩人的人生經歷,是更深地理解詩歌不可或缺的條件。
四、學會進入詩歌的意境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給意境下過這樣的定義:意境是作家的主觀情意和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我們的學生怎養才能進入詩歌的意境呢?
其一,要靠聯想
詩歌的主題常藉助意境來表達,體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詩歌的畫面和氣氛,藉助想像去理解、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麼。詩歌中情與景結合的基本方式,正如前文所說,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方式來表現自己心中情懷,托出詩歌的主旨的。例如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創造了一個美妙的仙境,聯系詩人生活的社會環境展開對比聯想,我們便清楚地明白了其用意,即表達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自由光明的渴望。
其二,要藉助想像
沒有想像便沒有詩歌。想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如果說聯想是靠記憶,那麼想像便是創造。在鑒賞古代詩歌的過程中,要進入作品意境,我們可以根據作品提供的描述性語句,調動生活積累,通過想像再造形象。例如《過山村》
山村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詩的前兩句使我們腦海里浮現出這樣一幅圖景:細雨綿綿,小溪流過竹林,斜橋小溪之旁,一條小路蜿蜒伸入山村,寧靜的山村偶爾傳出一兩聲雞鳴,多麼幽靜,多麼恬適;後兩句,我們便應有這樣的想像:嫂子與小姑相約相伴,一起浴蠶,多麼和諧,多麼溫馨。而除了庭中的梔子花外,沒有閑著的,山民又是多麼勤勞啊,繼而對整首詩理解透徹。
五、體會詩中的修辭
古代詩歌中常用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對偶、誇張、對比等等,這里著重談談比喻和擬人的運用。
1、使用比喻在古代詩歌中不乏經典之作,例如唐代朱余慶臨考進士之際,給水部郎中張藉的《近試上張藉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從詩面看,寫的是新娘在新婚之後的第一個早晨,即將拜見公公婆婆,化妝完畢,問丈夫化妝還可以嗎?而實質是作者以新娘自喻,將主考張藉比喻成丈夫,表達自己對考試的擔心,向張水部討教。張也寫詩作答: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值萬金。
詩中也以"越女"比喻朱慶余,"一曲菱歌"比喻朱的出眾才華,表達了自己對朱的贊賞和安慰。;兩詩應和,都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2、用擬人的古代詩歌中更不乏千古名句,例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清代學者王國維說:"著一鬧字,境界全出。""鬧"字彷彿使讀者聽到滿枝紅杏的喧鬧,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賦予春風以人之情態,也點染出江南之盎然生機;張先的"雲破月來花弄影","弄"字賦予了花以人之情態,這些擬人手法的運用,讓後人回味無窮。
當然,學生學會了上述的詩歌鑒賞的方法,僅僅是入門,要提高鑒賞的能力,必須有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所謂"觀千劍然後識器,操千曲然後曉聲",學生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多看多練,自然能突破教學和高考的這一難點。

D. 古詩鑒賞

詩歌鑒賞首先有個總的涵蓋的手法,稱作藝術手法。藝術手法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藝術手法又分為三種: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1、表達方式:是詩歌內容的一種表達的方法,有五個方面:記敘、描寫、抒情、議論、抒情。
[表達方式術語小結]
表達方式術語主要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詩歌鑒賞,經常運用的是描寫和抒情。詩歌的描寫,主要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這些描寫,從不同角度,又可總體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實寫和虛寫,白描和工筆。詩歌的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等;這些抒情,又可總體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大類。
2、表現手法:是為了使詩歌達到或深刻雋永,或含蓄婉約、或意味深長……等效果而採用的寫作手法、技巧。
[表現手法術語小結]
賦、比、興、渲染、烘托、映襯(正襯\反襯)、虛實結合(以虛襯實\以實襯虛)、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聲襯靜\以靜襯聲)、正側、欲抑(欲抑先揚&先抑後揚)、點面(以點代面\點面結合)、象徵、聯想、想像、引用(用典\化用)、白描、留白、一語雙關等。
3、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主要有比擬、比喻、對比、借代、誇張、對偶、互文、用典、雙關、反復、排比等。

具體來說,藝術手法是總的一種手法,涵蓋了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是基本的一個表達的方法,而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是為了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的技巧。其中也有一些相互涵蓋的地方。可以看一看參考的資料~~~~

E. 古詩鑒賞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賞析

1、從濃厚的表達情感的詞、句或表達感情的事物入手。

敘事或抒情、議論帶有詩人極濃厚、強烈的感情成分、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詩歌中具有濃厚情感的詞句或強烈感情色彩的事物,是我們迅速地把握詩歌中形象和題旨的重要途徑。

2、從「帶有詩人主觀色彩的景物」入手。

詩人們善於通過寫景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因而,使詩中的景物明顯地帶有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融入了詩人的情感和獨特的思想,從而形成情與景的和諧統一,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境界和表現方式。

3、從「詩眼」入手。

古人寫詩講究煉字、煉句,有「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有「語不驚人死不休」;有被稱為「紅杏尚書」宋祁的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就靜中顯動,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躍然紙上。

4、從「意象」入手。

「意象」一詞最早見於劉勰的《文心雕龍》。它包括抽象的主觀的「意」與具體的客觀的「象」兩個方面。它是「意」(詩人主觀的審美思想與審美情感)與「象」(作為審美客體的現實生活的景物、事象和場景)在文學的第一要素——語言中和諧交融和辨證的統一。

5、從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入手。

在詩歌鑒賞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我們可以探求詩人運用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的真實意圖,把握詩歌的內涵及詩人內心感情。

(5)古詩鑒賞研究擴展閱讀:

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

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游《卜運算元·詠梅》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

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託了梅花的幽獨形象。

從作者的感情寄託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凄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斗艷,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凄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贊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志,花品人格融匯一體。

范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F. 古代詩歌鑒賞的幾種方法的論文

初中生古詩鑒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魏文琴
高中古代詩歌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回-張銳
高中古代答詩歌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陸慧霞
芻議中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培養-王峰城
在閱讀中鑒賞,在鑒賞中閱讀——談談古代詩歌鑒賞能力的培養-劉凱
高中生古典詩詞鑒賞能力培養研究-游思源
人教版高中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教學方法研究-鄧鴻

不妨可以參考一下以上文獻資料。

G. 高考古詩鑒賞怎樣鑒賞

高考古詩鑒賞,應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首先讀懂並概括出該詩創造了怎樣的意境(或景、事)抒發了怎樣的感情(主題)。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從宏觀上把握古詩的內容。我們知道,古代詩歌雖然浩如煙海,但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類型:①送別詩。一般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或者表達一種依依不捨之情,或者表達別後的思念。②懷古詩。一般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昔盛今衰,古今變化,來借古諷今;一類是通過贊揚古人建功立業的事跡,表達自己建功 立業的心情,同時,委婉地對現實進行批評。③邊塞詩。大都以描寫戰爭為主題,表現戰士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精神,或者表現戰士們在戍邊時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或者表現對戰爭的厭惡。④寫景詠物詩。它是通過描寫山水田園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遠大抱負。或者通過借景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或通過借景借物表達自己的品質。⑤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遊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鑒賞古詩一定要先從內容上掌握、區別好這幾種類型。因為不同類型的詩在題目的本身、語言的使用、描寫的敘述上都各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送別詩的題目往往有「贈、別、送」等字眼,懷古詩則多用「感、懷、憶」等字眼,這些字眼直接點明了詩歌的性質、題材。送別詩寫景物是為了渲染離情別緒,懷古詩寫景物是為了形成對比,表達昔盛今衰之情……。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特點,如果把握住這些不同類型詩的特點,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詩的思想感情以及詩歌的主題,就為鑒賞領悟全詩打開了一扇大門。二、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國家考試中心命題人張偉明曾撰文解釋:古代詩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論。高考以主觀題形式出現的古詩鑒賞,更接近文學鑒賞規律,無疑是抓住了古詩鑒賞的真諦,但是高考命題畢竟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古詩鑒賞的考查「不可能是完全開放的」,它必須是「帶著鐐銬跳舞」,即在放開手腳的同時對試題加以必要的限制,答題切入點不宜太大,只能聚焦於詩中最為出彩之點,就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某一方面加以設問。譬如2003年的考查是從「詩眼」的辨析把握詩歌的意象,2004年各省題的古詩鑒賞的考查形式仍跳不出這一窠臼。因此,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即通過對「點」的挖掘、突破,進而把握全詩的主旨,是鑒賞古詩的訣竅。那麼,如何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呢?1、從意象入手。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抓住「枯藤」、「老樹」、「昏鴉」、「夕陽」、「斷腸人」等意象,就可悟出全詩主旨是揭示遊子寂寞而凄苦的情懷。2、從詩眼入手。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如王維的《過香積寺》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抓住「咽」、「冷」這兩個傳神的字加以分析,就可以領悟所顯示的是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3、從修辭入手。古人寫的詩歌,一般很少把自己的意思平鋪直敘地說出來,總是藉助一些修辭方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要鑒賞詩詞,就必須抓住並深究這些修辭方法所表現的含義,就可悟出作者的真情實感。4、從表達技巧入手。表達技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在詩歌鑒賞中,主要應抓住詩歌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表現手法(用典、虛實結合、白描與工筆等)進行鑒賞。三、示例閱讀下面古詩,回答有關問題。夜上受降城①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笛管,一夜徵人盡望鄉。註:①受降城,指靈州城,貞觀年間唐太宗曾於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稱之為受降城。(1)這首詩抒發了什麼感情?(2)這首詩是如何表現這種感情的?解題步驟:第一步:縱觀全詩,可以從詩中特別是末句「徵人」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第二步:根據邊塞詩的特點就能回答第一問:這首詩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第二問主要是考查表達技巧。全詩前兩句寫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寫聲(夜風送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用的是烘托、鋪墊的寫法,即通過前三句的層層烘托、鋪墊,末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將士們對家鄉親人思念的感情。南鄉子唐?李王旬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1)這首詞所表現的主旨是什麼?(2)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3)「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麼?請作簡要回答。解題步驟:第一步:宏觀把握:從詞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判斷這是一首思鄉詩。第二步:微觀入手,從「意象」方面突破。詞中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畫面,渲染了離愁別恨、思鄉之情用的是借景抒情。這樣就回答了(1)(2)兩個問題。第(3)問,實際上是用了反襯的修辭,「潮退了,天晚了,然而思鄉卻不得返鄉,通過反襯,更突出了強化了思鄉之情。四、強化訓練。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有關問題:山中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飛晚,山山黃葉飛。山中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依。以上兩首詩都寫了「山中」的景象,各有什麼特點?各表現了怎樣的情感?試作簡要分析。(附參考答案:第一首詩,從一、二句特別是「念將歸」可看出這是一首羈旅詩,再從「高飛晚」、「黃葉飛」這兩個意象來看,描繪的是一派蕭瑟凄涼的秋景,它烘託了「悲」與「念」的復雜心情,抒發了作者寄寓他鄉的羈旅之愁和歸鄉之思。第二首詩從「白石」、「紅葉」、「空翠」這些意象來看,是一首寫景詩,作者通過這些意象的營造,一幅色彩斑斕而富有變化的「勝春朝」深秋圖展現在我們面前,表達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喜悅之情。)高考古詩鑒賞題復習指導今年高考,古詩鑒賞題已不像往年那樣出客觀題,而改為主觀題考查,這一變化增加了答題難度。根據在復習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提幾點意見,供考生參考。一、弄清鑒賞范圍,避免答題無從下手。有些同學見到古詩鑒賞題,左看右看,乾急無汗,交了白卷。究其原因,不知鑒賞什麼。其實,我們鑒賞任何文學作品,不外乎思想內容(內容)和表現手法(形式)兩大方面。內容方面,研究詩中寫些什麼,抒發什麼感情,表達什麼觀點等等。形式方面,研究煉意煉句、情景交融 、 渲染烘托、對比照應、比喻對偶、風格用典、想像創新等。例如鑒賞李白《越中覽古》:「越玉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春滿殿,只今唯見鷓鴣飛。」 從內容上看,詩人游覽越中,想起了歷史上吳越爭霸戰爭。「越王勾踐破吳歸」 ,交待了戰爭的結果,使讀者聯想到越軍浩浩盪盪得意歸來的情景。 「戰士還家盡錦衣」 ,寫戰士們都得到了賞賜,不再穿鐵甲,都穿上了錦衣。 「盡錦衣」 僅三字,就把戰士們的喜悅和驕傲之情烘託了出來。而越王呢,何止躊躇滿志,他變得荒淫逸樂起來,如花似玉的宮女站滿了宮殿。可是現在怎麼樣呢?僅有幾只鷓鴣飛來飛去而已。由此可見,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昔盛今衰的不盡感慨。從形式上看,運用鮮明的對比是這首詩的最大特點。前三句極寫越國的光榮和繁盛,末句突然一轉,極寫現在的冷落凄涼。前後情景,對比強烈,增強了表現力。二、弄清鑒賞術語的含義,避免所答非所問。高考不考名詞術語,但不迴避使用名詞術語。假如不理解題目中術語的含義,就會出現所答非所問的現象。例如試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春花。)的浪漫主義特色。有的同學不理解「浪漫主義」 的含義,把一二句作為重點,分析作者所寫的實景,闡述這首詩抒發的詩人盼春的急切心情,而對運用擬人、比喻、想像等手法的最富浪漫主義特色的三四句卻未提及。因此,對於鑒賞時常用的術語,諸如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豪放、婉約、含蓄、明快等等,必須理解。三、掌握答題方法,避免含混不清。回答古詩鑒賞題,一般字數不會太多,但答題的內容,也如一篇議論文,有論點,有論據,最好先寫論點後寫論據(當然也可先寫論據後寫論點)。如果語無倫次,觀點模糊,就會失分。例如:簡析陸游《卜運算元?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不超過150字。答:這首詩通過梅花與自然環境作斗爭的描寫,表現詩人誓與世上惡勢力抗爭到底的志向與追求(以上是思想內容方面的論點)。陸游一生堅持抗金,雖屢遭罷免,但志向不改,如同驛外斷橋邊的梅花,雖遭風吹雨打,零落成泥,依然香如故(以上是思想內容方面的論據)。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托物言志(以上是藝術特色方面的論點)。詩人塑造了一個敢於同惡劣自然環境作斗爭的梅花形象,實際以梅自喻,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志向(以上是藝術特色方面的論據)。四、變客觀題為主觀題,克服無復習資料的困難。由於古詩鑒賞以往都用客觀題考,現在乍一變成用主觀題來考,復習資料幾乎沒有。而老資料上的客觀題很多,我們可以將客觀題變換成主觀題來做,以提高解題能力。例如:下面是晚唐詩人聶夷中的《傷田家》,對它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二月糶新絲,五月賣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宴,只照逃亡屋。A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寫田家雖然貧困,但尚有「絲」 「谷」可賣。B 「眼前瘡」 和「心頭肉」 是比喻的寫法,「眼前瘡」 喻眼前急難,「心頭肉」 喻「絲」 「竹」 是農家命根。這兩句揭示出血淋淋的社會現實。C 「綺羅宴」 與「逃亡屋」 形成鮮明對比,更增強了詩的力量。D 全詩言簡意豐,充滿詩人對田家的同情,對君王的諷刺。這是一個客觀題,答案為A.二月養蠶還未開始,無絲可賣,五月秧剛下田,無谷可糶,農民為了活命,不得不把絲谷以賤價預賣。根據這個客觀題,我們可以換成以下幾個主觀題來做:1、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答案不超過120字)2、這首詩是怎樣運用比喻和對比的?(答案不超過120字。)3、 試析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答案不超過150字。)此外,還可選讀《唐詩鑒賞辭典》、《唐宋詞鑒賞辭典》等書,每看一篇鑒賞文章,都有意識地編出幾個主觀題來做。

H. 古詩詞的鑒賞,你有沒有研究過

古詩抄詞的鑒賞,是非常有品位的一件事情。
一、對照寫作背景,還原求解,體會詩詞情感。 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詩詞能反映現實,能反映一定程度的社會政治面貌。
二、傾情反復朗讀,喚起表象,品鑒詩詞意境 詩詞的節奏和韻律是傳達情緒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要想感知詩中的形象,理解詩中的內容,領悟詩中的情感,只有通過有感情的反復誦讀,才能深入意境,引起聯想和想像,激發起共鳴。
三、品味精美詞句,感受語言,領悟詩詞內涵 古人十分注重煉字,「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古詩詞的語言常常是凝練含蓄、耐人尋味的。
四、挖掘人文內涵,增強審美,培養崇高情感 鑒賞詩詞,不僅要鑒賞詩詞本身,還要對作者內在的精神、性格、人品、生活、態度等方面進行思考、評價、借鑒和學習,也就是要挖掘詩詞的人文內涵,去感受詩詞的人文精神。

I. 做研究性學習,題目是----古代詩歌鑒賞

盲點一:面對古詩如同霧里看花,難解其中情結。

原因:古詩閱讀量太小,缺少解讀經驗,沒有掌握一定的解讀技巧。

措施:加強閱讀訓練,多讀多背,培養悟性積累經驗。在解答過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以下幾點:

1、題目是切入點。

古詩的題目很講究,它往往能揭示詩歌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等,是我們解讀詩歌的重要切入點,從題目入手,我們可以迅速准確地理解詩歌。如1997年考卷中的《題君山》,題目直接點明賦寫對象,由此可知,一句中的「影」、二句中的「色」、三句中的「處」和第四句的比喻都是指君山,賦寫對象理清了,詩意便變得清楚了。再如2000年考卷中的《約客》,題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讓我們能夠在約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順利感悟詩人的失落和孤寂。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題中的《月夜憶舍弟》,題目既交代了時間(月夜),又表明了情感(憶),再加上特殊的人物關系(舍弟),讓我們未讀詩句就已經明白了詩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2、意象是關鍵。

詩歌是以抒情言志為目的的,而意象是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是詩歌的情感賴以寄託的地方。所以從意象入手,展開想像和聯想,是理解詩歌的必由之路。例如著名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前兩句十四個字,運用六種意象,我們可以從「月落」後夜色的濃重、烏鴉凄厲的啼鳴、「霜滿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楓」的黯淡和「漁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鄉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圍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的象徵意義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熟悉這些意象,會對解讀詩歌帶來很大幫助。如2002年全國考題中的《春夜洛城聞笛》有「此夜曲中聞折柳」句,且考題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們了解傳統意象「楊柳」經常用來表達離別思念之情的話,則此題應刃而解。

所以要想准確理解古詩,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學習中注意認識並積累傳統意象。例如:鴻雁——思鄉,信使;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惋,至誠;鷓鴣——思鄉,凄情:東籬——山塵脫俗之境;菊花——高潔品質;楊柳——離別懷思之情;等等。

3、注釋很珍貴。

在高考古詩考題中,經常會出現簡短的注釋,這些注釋看起來只是對詩歌中的生僻奧澀處加以註解,其實卻往往就是我們理解詩意甚至解答題目的症結所在,是命題人給我們的陷晦的提示,所以千萬不能忽視。

如1997年《題君山》有注為「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在這里,對我們有幫助的信息是「君山在湖中」,否則我們就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寫君山的詩句中會有「水波」出現了。

再如2000年全國春季考題《蟬》後的有注釋為「垂綏:批蟬。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這實際上暗示了蟬所象徵的人物形象的特徵之一——高貴的身份。

4、題干隱含提示信息。

也許由於古詩鑒賞題較強的主觀性,命題人在設題時一般要在題干中給出一點揭示,這些提示或者指定考查要點,或者表明問題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樞紐,對於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如2000年上海考題「甲、乙兩首詩後兩句都提供了讓讀者自己想像的餘地,請分別說明」,這個題干明確說明考查點是「想像」,考生需要「說明」的便是從後兩句詩中想像到了什麼內容。

再如2002年全國考題題干中有「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這樣的提示,為我們點示了答題的樞紐——所謂「關鍵」應是能夠體現全詩情感主旨的地方,那麼我們只要分析「折柳」的寓意與全詩的主旨有什麼關系就可以了。

盲點二:面對考題,表述困難,或者信馬由韁沒有條理,或者言不由衷難以達意。

原因:未吃透考點的基本內涵,不懂得鑒賞的一般思路,未掌握一定的鑒賞詞語

措施:首先,要明確鑒賞的基本思路。古詩鑒賞要求文字簡短,但也應講究結構脈絡,它本質上屬於議論性質,所以我們可以按照「論點加論據」的模式去組織文字。如對2002年全國考題可這樣組織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富有惜別懷遠之意(註:論據),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註:論據),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註:論點)。

其次,要緊扣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使用規范語言有序地組織答案。

1、怎樣鑒賞古詩的形象?

詩歌的形象主要表現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場景,更多的時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詩歌形象即指分析這些「象」的個性特徵,特別是分析它的象徵意義。如鄭思肖的《寒菊》:「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所表現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堅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徵了抒情主人公高潔的情懷。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題列出了韋應物的《聞雁》和趙嘏的《寒塘》,然後要求簡答:這兩首詩為什麼都寫到雁?這就需要我們對詩中雁的形象有正確的理解:雁是候鳥,春秋遷徒,它在秋天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所以鑒賞古詩的形象就是抓取「象」的基本特徵,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義。

2、怎樣鑒賞古詩的語言?

主要可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音韻的流動,練字的技巧,語言的風格等。

鑒賞音韻的流動主要指古詩的平仄和押韻。

評析練字技巧就是指出用字的獨特之處和它的表達效果。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以動襯靜,突出表現了月夜的幽靜;再如「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以擬人格形象地表現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古詩語言風格豐富多樣,主要有平淡、質朴、自然、輕靈、飄逸、雅正、通俗、風趣、幽默、奔放、含蓄、蘊藉等。

3、怎樣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比較多樣,從修辭角度來看,常見的有比喻(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誇張(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比擬(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對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對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雙關(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反問(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從表達方式來看,有寫景、狀物、敘事、議論、抒情、言志、場面描寫、細節描寫等;從表現手法來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虛實結合、想像 、襯托、用典、象徵等。

鑒賞時,應抓住技巧運用的主要特點作答,如上面所舉鄭思肖《寒菊》詩,便是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詩人自己如菊的情懷。

J. 古詩賞析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的《萬章章句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的本意是論述交朋友的范圍問題。孟子這段話對後世真正發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知人論世」原指了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我們說「詩言志」,詩歌表達詩人的內心情感,而詩人的情感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所以,賞讀詩歌,定要知人論世。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後人尊稱為「詩聖」,與「詩仙」李白並稱「李杜」。由於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他所寫的詩,沉鬱頓挫,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過程,又被人稱為「詩史」。
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主要可分為四個時期:
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歲以前)
杜甫20歲開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回洛陽應舉,不第,後再漫遊齊趙。此時,唐朝國力強盛,杜甫年輕力勝,對前途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從《望岳》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便可看出作者的豪情壯志。
困居長安時期(三十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職位。這期間他目睹唐王朝擴充兵力,開疆拓土,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其中《兵車行》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
為官時期(四十四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等詩。《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者憂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作者感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作者思家,「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作者悲己,憂國、感時、思家、悲己的情緒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後來杜甫潛逃到鳳翔,做左拾遺。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飢荒,杜甫棄官,攜家人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武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衡州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杜甫的詩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情感,但無論是豪氣沖天的《望岳》、感時憂國的《春望》、悲己傷懷的《登高》,都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所以,我們在賞析詩歌時,一定要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也就是說,一定要知人論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