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詞用法

古詩詞用法

發布時間: 2021-01-14 02:53:20

① 古文詩詞虛詞有什麼用法有哪些

你好 這是我在百度找到的 請參考

常見文言文虛詞用法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相當於「而且」,「又」。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如:「學而時習之」。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如:溫故而知新。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而後】才,方才。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既而】不久,一會兒。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之】

1.用作代詞: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①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3、用作動詞,可譯為「到」,「去」,「往」。如:已而之細柳軍。

【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例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 「的」。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二)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三)表示並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四)表示轉折、讓步關系。可譯為"可是""卻";"雖然""倒是"。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以】

1.用作介詞。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用(憑)什麼身份"等。例如: "何以戰?"(《曹劌論戰》)

(二)起提示作用,可譯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於"。例如: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為"在""從"。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2.用作連詞。

(一)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二)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系,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

(四)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

【於】「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公輸》在……方面)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 「勝過」。例如: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例如: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為】

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

(一)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例如: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二)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例如: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三)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例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例如: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例如: 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因】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於","趁著""憑借","經過""通過"。例如: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張衡傳》)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所】1.用作助詞。 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3.復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者】

1、代詞,譯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等。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語氣助詞,可不譯。如:陳勝者,陽城人也。

【且】1.用作連詞。 且表示遞進關系、並列關系。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用作副詞。 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也】語氣助詞。經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1.表示判斷語氣的,如: 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後序》)

2.表示肯定語氣的,如: 昔人雲:"將以有為也。"(《〈指南錄〉後序》

3.表示疑問語氣的,如: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4.表示感嘆語氣的,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焉】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於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乎】

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

2.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4.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用作介詞 相當於"於"。 生乎吾前……(《師說》) 此外,可作詞尾。 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與】1. 作虛詞用。

(一)解釋為:和、跟、同。例如: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與子弟角,無不勝。(《促織》)

(二)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寫作「歟」。

2.作實詞用,可解釋為「給予、給」,「結交、交好」。例句略。

詞類活用

用法歸納:

(1)使動用法:分為A、動詞的使動用法;B、名詞的使動用法;C、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分為A、形容詞的意動用法;B、名詞的意動用法;C、為動用法

(3)名詞活用為動詞

(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5)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6)名詞活用為狀語:分為:A、表示方位、處所的名詞作狀語;B、表示工具或依據的名詞作狀語;C、表示對人的態度的名詞作狀語;D、表示比喻的名詞作狀語;E、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的名詞作狀語。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一、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2)「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

(4)「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5)「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非天質之卑;兵革非不堅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陳勝者,陽城人也。

(9)「……者,……」 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0)「……,……也」 例:夫戰,勇氣也。

(11)「……也」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個詞或某個成分的現象,在文言文中較為常見。主要有:

(1)、省略主語

a承前省:漁人甚異之……(漁人)便舍船,從口入。

b 蒙後省

c對話省:例(此)忠之屬也。(《曹劌論戰》)(此,代前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謂語或省略動詞

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3)省略賓語

投(之)以骨。(《狼》)

君與(之)俱來。(《隆中對》)

(4)省略介詞

林盡(於)水源。(《桃花源記》)

急湍甚(於)箭。(《與朱元思書》)

(5)省略量詞:文言文中數詞後常省略量詞。

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三、倒裝句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3)定語後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例: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2.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後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後置

A、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於我哉?全句為「於我有何」的倒裝句,介賓結構「於我」後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B、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後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後置。

四、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用「於」「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

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上下文語意去推斷。(1)沒有標志詞語,意念上的被動: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2)有標志詞語:

a 「為」表被動:天子為動。

b 「為……所……」: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所吞」即「被……吞掉」

c 「於」表被動:管夷吾舉於士,「舉於……」即「在……被舉薦」。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課文中固定結構有:「不亦……乎」「有……者」「得無……乎」「如……何」「奈……何」「然則……」等。

(1)「不亦……乎」相當於「不是……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當於「對……該怎麼辦」「把……怎麼樣」: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麼樣呢」

(3)「以……為……」相當於「把……當作……」例: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即「把叢草當作樹林,把蟲蟻當作禽獸……」

(4)「何……為」相當於「為什麼要……呢」「為什麼會……呢」例:此何遽不為福也即「為什麼不會變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戰

古詩詞的之的用法

分別是:
助詞:的。
代詞:代指馬。
助詞:的。
助詞:的。
代詞:代指泉水專。
代詞:代指小石潭的景色。屬
代詞: 代指郡守的政績。
助詞:的。
助詞:的。
無實意,放在主謂間,作用是取消句子獨立性。

聽我的肯定沒錯。

③ 古詩詞當中都用哪些意象用法

意象是指滲透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形象。某個意象蘊含著什麼樣的情感和意味,這並非出於某個詩人一時的創造,而是經過歷代詩人反復地繼承、運用、發展而逐漸積累起來的。這些意象在歷代詩人反復的繼承、運用、發展過程中便漸漸積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蘊。有些已經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和心理積淀的一部分。我們在閱讀和鑒賞古詩詞時必須具備解讀這些意象的能力,且要在廣泛的閱讀中能舉一反三,由此及彼。下面就結合一些大家較熟悉的詩詞來分析幾個古詩詞中常見意象。

一、鴻雁

1.大雁是候鳥,定期南飛北返,這就容易使那些滯留外鄉,不能按期定時回家的人對比自己,生發出無盡的憂思。如: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韋應物《聞雁》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趙嘏《寒塘》

雁,春秋遷移,秋天,大雁彷彿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2.我國古代有「鴻足傳書」的傳說,因為古代人們和外出的親人難通音訊,所以又讓大雁承擔了「信使」的使命。如: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
《清平樂》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清照《聲聲慢》

3.雁總是結陣成「人」字或「一」字形集體遷徙的,因此孤雁(斷雁,孤鴻,斷鴻)也就成為詩人表達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蔣捷《虞美人

④ 動詞在古詩中有幾種用法

使動,意動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專賓語當作怎樣。一般屬可譯為「認為......」「以......為......」等。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麼樣」的意思,即此時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由賓語發出的。實際上,它是以動賓的結構方式表達了兼語式的內容。 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由於原來的詞類不同,活用作使動之後,它們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不完全相同。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⑤ 詩詞的用法

其實詩的好處,你是終生受用的。你想我們中國這么千百年來,能夠流傳到回現在的詩詞,像答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萬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夠好的早就淘汰了。所
以我們讀的古詩詞,是經過了千百年的篩選、淘汰……「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是說詩有什麼作用?你就是在貧困卑賤的地位之中,你還能夠安分
不亂動,不想為非作歹,不想貪贓枉法。你內心有一種平靜,你不追求物慾,不為了追求而心驚膽戰。「幽居靡悶」是說,當你一個人幽靜地獨處,你就是沒有朋友,也沒有煩悶,你有詩作為伴侶。中國古人說「尚有古人」,就是說當你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古人都變成了你的朋友,蘇東坡、辛棄疾、陶淵明、杜甫……都在你的眼前,你就不會煩悶。當你的生活出現不幸,當你把它用詩來表現的時候,那詩是一種藝術,當你把悲哀變成一首詩的時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個美感的客體,你的悲哀憂愁可以借著作詩消解了。所以學詩有莫大的好處。——引用

⑥ 古詩詞中鳥的用法

杜鵑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蜀魄等。《華陽國志·蜀志》載:「古有蜀王杜宇,號望帝,後禪位出奔,其時子規鳥鳴,蜀人思念杜宇,故覺此鳥鳴聲悲切。」也許因此,人們總是把杜鵑聲與「悲傷」、「思歸」的情緒聯系在一起。如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來未抵人間離別。」詞人用杜鵑來惋惜百花凋零,春已歸去的傷感之情。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子規聲聲,彷彿呼叫著「不如歸去」,然而,遷客卻仍要遠行,這是令人何等的傷情?作者正是借子規的啼聲,來襯托自己的愁心。表達了對友人受貶的無限同情。

燕 成雙成對的燕子,總使人想起團圓或離散。「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詩經·谷風》),成雙成對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燕子依舊,物是人非,更易使人產生時事變遷、昔盛今衰的感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而最讓人傷感的,莫過於像燕無家可歸一樣,成了無根之人。南唐後主、亡國之君李煜,眼看燕子歸來,和淚寫下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千古名句

鴻雁 是大型的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如歐陽修《戲答元稹》:「夜聞歸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華。」 趙嘏《長安望秋》:「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秦觀《減字木蘭花》:「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鷓鴣 鷓鴣,在古人眼裡,叫聲凄切、清長,如說「行不得也,哥哥」。在詩詞中,鷓鴣聲彷彿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對著江邊的暮色無限惆悵,深山裡又傳來鷓鴣鳥悲苦的叫聲。黃升《月照梨花》中:「不知郎馬何處,煙草凄迷,鷓鴣啼。」「行不得也哥哥」,是鷓鴣的叫聲,也是少婦的心聲。「鷓鴣啼」,含蓄地表達了情系郎君,翹首盼郎歸的心情。

烏鴉 烏鴉全身黑色,人們對它常有厭惡之感,常用來描寫衰敗荒涼的景象。如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辛棄疾《永遇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過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飛集在敵人廟里的烏鴉爭食剩餘祭品,祭鼓頻敲。表達了對統治者不能收復中原的不滿。

黃鸝 黃鸝聲脆,易使人喜。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人歡愉開朗的胸懷聞黃鸝聲便知;晏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農家春遊之樂躍然紙上。

這個叫做意象,是中國古詩文常用的~~~

⑦ 古詩詞中「或」的幾種用法

1、有的、有的人。 人固抄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2、也許、或許。 雲霞明滅或可睹。
3、又。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
4、語氣詞。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5、通「惑」,迷惑。 別從東道,或失道。

⑧ 形容方法使用正確可事半功倍的古詩詞

古詩詞找不到.事半功倍,意為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回孟軻《孟子·答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六韜·軍勢》:「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