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糯米飯古詩詞

糯米飯古詩詞

發布時間: 2021-01-13 14:19:13

『壹』 形容火鍋的古詩

問劉十九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壚。專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標簽屬:

意譯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製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准備好了。
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

『貳』 形容吃的古詩詞

1、東坡肉:蘇軾貶官黃州時,寫下《豬肉詩》一首: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饃:蘇軾寫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古代稱羊肉泡饃為羊羹。
3、腌篤鮮:金農有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稜稜;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腌篤鮮是江浙一帶著名的本幫菜.
4、種菜烹調:宋人有詞:「自種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黃齏(讀jī音,指酸菜)。肥蔥細點,香油慢煼(同炒),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痴。」這是描寫在自家菜園自得其樂的畫面,其樂融融,令人嚮往。

5、撒子: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曰:「陌上鞦韆喧笑語,擔頭粔籹簇青紅。」 粔籹讀jù nǚ音,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撒子,由中原傳到東莞後,為莞人喜愛並成為東莞傳統賀年食品之一。其中陸游所說「簇青紅」,說明人們還把部分糖環還加上花米紅染成好看的紅色以示喜慶。

6、刀削麵:民間有順口溜形容「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7、酸梅湯:清代的郝懿行寫得《都門竹枝詞》寫到「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老北京們在兒時常聽到手敲冰盞的清脆聲音,「泠泠有聲,清遠而瀏亮」,那是賣冰梅湯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齒,如甘露灑心一般」。
8、驢打滾:北京傳統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紅糖豆沙餡製成,《燕都小食品雜詠》:「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
9、煮干絲和水晶餚肉:說起揚州,除了傳說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的風光,還有揚州大廚們引以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絲,將豆乾劈成片再切成絲的過程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俗語說揚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揚州人早晨去茶樓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絲。《望江南》詞中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畢堆細縷,熟銅煙袋卧長苗,燒酒水晶餚。」這首詞說得正是揚州人日常生活的寫照。

『叄』 什麼的糯米飯

用糯米做成的飯就是糯米飯。 也可加入其他食材, 各有風味。
1普通糯米飯
材料:紅小豆、薏苡仁、糯米、科瓜籽、黃瓜丁各適量。 做法:將紅小豆及薏苡仁用水淘洗干凈後並放入鍋內先蒸20分鍾,然後放入少許糯米及科瓜籽加水蒸熟,起鍋後撒上黃瓜丁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利水、 減肥之功效 。
編輯本段2.苗族糯米飯
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為男女老幼喜愛之食品,人們認為吃粘米飯不頂餓,味淡,不及糯米飯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 苗族糯米飯
手捏著吃極為方便。凡逢走親訪友的禮品,各種節日(姊妹節)的主食,多為糯米做成的各種食品。有甑蒸絢白的糯米飯,染成五顏六色的花糯米飯,枕頭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釀酒、長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製盒盛糯米飯儲之隨身帶去食用。在新媳婦初見翁姑,女婿拜見岳丈時,糯米製作的上述禮品是必備的禮物。因此,糯米的用量比例是很大的。縣境苗族人民煮粘米時普遍採用木甑蒸和鼎罐煮悶熟。多是按米放水,不濾米湯,群眾稱為「按湯飯」,苗語稱「告翁賀」,食之既不淡味,又有營養。糯米是先用冷水泡發脹後,過濾放於木甑上蒸熟,再盛放於木盆內而食。粘稻或糯稻,多是舂一次吃一天,常年如此。認為現舂現煮,吃了養人,放久了的米是陳米,吃了不養人。糧食加工工具有石碓、水碾兩種,是很早就使用的工具,每戶必備。水碾(有稱水磨的)碾米才是三幾百年歷史,據傳是外族傳入的。近水的寨每寨有架或數架水碾,也只有在農忙季節才使用,乾旱主要還是依靠石碓舂米。加工方法,把焙籠烘乾或日曬乾的稻穀放入石臼內,用腳踏碓桿後端,使舂桿起落,利用落下的力來舂米,舂好即篩去糠而得凈米。糯米飯(18張)
編輯本段各種的製作方法
排骨糯米飯
原料: 排骨、香菇、藕、糯米 製作: 1、糯米蒸熟,備用。香菇泡好,備用。藕洗凈。 2、泡好的香菇切片。 3、排骨紅燒(紅燒過程略),注意不用收汁,火候可以嫩點。 4、把排骨撈出,備用。 5、把香菇倒入剛才紅燒排骨用的汁里翻炒,讓香菇吃足汁。不用把汁收完。 6、藕切碎丁,和蒸好的糯米飯拌到一起。如果鍋里還有紅燒剩的汁,倒在一起拌勻。 7、裝盤,上鍋蒸。聞到香味後,5分鍾關火出鍋。糯米飯(19張)菠蘿糯米飯
既是主食,又是菜餚,以新鮮菠蘿和糯米為原料製作。 製作菠蘿糯米飯,取鮮菠蘿一個,糯米適量。菠蘿去掉柄和過長的尖葉,再將帶葉柄的尖端切下一塊作蓋子,菠蘿肉質劑出剁細。糯米經泡水、淘洗後蒸熟。取一團糯米飯與剁細的菠蘿拌勻,填入挖空的菠蘿內,加上預先切下的蓋子,重新故入木甑內蒸至菠蘿熟透即可。 菠蘿飯,外型是一隻完整的菠蘿,形狀美觀大方。菠蘿殼內是菠蘿肉與糯米飯緊密結合的柔軟飯團,米飯帶有明顯的菠蘿味,是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
薑汁牛肺糯米飯
【菜系】 潮汕菜 【做法】 菜 名: 薑汁牛肺糯米飯 主 料: 牛肺150克,糯米適量。 做 法: 文火煮飯,飯熟入生薑汁15毫升拌服。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脾氣虛型:咳嗽痰白而稀或泡沫,自汗、氣短、納減、便溏、神疲乏力、聲低懶言,每遇風寒咳痰或喘息發作加重,舌質淡,苔白,脈虛。
生炒糯米飯
生炒糯米飯
素食主食 【原料】 生糯米 8兩港式臘腸 1條港式肝腸 1條蝦米 1兩香菇丁 1兩紅蔥末 1兩蛋皮絲 適量br 香菜末 適量蔥花 適量 蚝油 1小匙老抽 1小匙麻油 適量鮮雞湯 適量 【做法】 1. 生糯米以清水浸泡約1小時後撈起瀝干,放入電鍋中蒸約20分鍾;港式臘腸、港式肝腸切丁備用。2. 熱油鍋,將蝦米、香菇丁、紅蔥 番茄糯米飯 製作過程: 將糯米泡好 將泡好的糯米控干水分 放在蒸籠里蒸40分鍾 在這個時間里,准備小西紅柿 大約在1/4處用刀切開 然後挖干凈內芯 將蒸好的米取出 拌入白糖 再倒入橄欖油攪拌均勻 將拌好的米灌入剛才的小西紅柿盅內 鍋中放水,然後加糖燒開小火熬成玻璃欠 澆在小西紅柿上即可開吃
撈蒸米飯
製作方法:米與水的比例約1∶5,先將水燒開,然後倒入淘凈的大米,煮沸,待米粒膨脹、米湯色白時立即撈起米飯,瀝干米湯,裝入蒸籠或甑頭內用大火蒸熟即成。 風味特點:飯質鬆散利口。 營養評價:撈蒸米飯因大米經過先煮後撈再熬,各種營養素損失較多。據分析,撈蒸米飯中硫胺素的保存率為17~33%,核黃素的保存率為50%左右,尼克酸的保存率為21~24%。同時,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煮制時也溶解在米湯中,而米湯往往又被棄掉,這是十分可惜的。 註:以下各章節[製作方法]中的各種「大米」,均為淘洗干凈的米。
罐蒸米飯
製作方法:在蒸罐或缽內放入大米和水。米與水的比例約為1∶2,直接上籠蒸熟或放在沸水鍋內煮熟。 風味特點:米飯軟硬適口,粘性較強。 營養評價:罐蒸米飯,硫胺索保存率為62%,是撈蒸米飯的2~3倍;核黃素的保存率幾乎達到100%,是撈蒸米飯的兩倍;尼克酸的保存率為30%,也高於撈蒸米飯。從營養價值來看,罐蒸米飯優於撈蒸米飯。
雙蒸米飯
製作方法:將大米倒在籠屜內用大火蒸,待冒大氣後,再蒸20分鍾,取出攤晾。按需要量將蒸過的米裝入缽內,加2倍左右的水,再蒸1小時即成。如果大食堂用米量過多時,則將已蒸過的米倒入桶內,每0.5公斤米加1升開水,用飯鏟攪拌均勻後蓋上蓋燜半小時,待水分全部吸收後,盛入籠屜,再用飯鏟攪散,蒸半小時即熟。 風味特點:出飯率較高,飯質鬆散可口。 營養評價:雙蒸米飯營養素保存率較高,具有撈蒸米飯和罐蒸米飯兩方面的優點。
燜飯
製作方法:(1) 開水下米法:在鍋內加大約2倍於大米重量的水,燒開後加入大米,蓋上鍋蓋燜燒至沸騰後改用小火燜燒;聞有香味後退火,再燜幾分鍾即成。 (2) 冷水下米法:米與適量冷水同時下鍋,用大火燒開後,改用火力均勻的小火燜燒,待聞到香味後退火,再燜幾分鍾即成。 風味特點:米飯濃香,質軟,口感好。(燜飯有鍋巴,鍋巴的厚度取決於火力的大小。 營養評價:燜飯時,大米澱粉糊化充分,有利於消化吸收,營養素保存率高。但如果火候掌握不好,容易焦底糊鍋。
骨頭湯燜飯
製作方法:肉骨頭湯內加入姜、花椒、蔥、鹽和黃酒等作料,熬沸後撈去作料、雜質。再將大米放入湯內燜煮即成。 風味特點:飯味芳香,軟爛適口。 營養評價: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鈣、磷、鐵的含量也較高,尤其適宜老人和兒童食用。
牛奶燜飯
製作方法:將牛奶或水、奶混合與大米同時放入鍋內,用中火燜煮,開鍋後小火燜30分鍾即可。 風味特點:米飯潔白柔軟,乳香濃郁。 營養評價:據分析,100克牛奶約含水分87克,蛋白質3.1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160毫克,磷90毫克,鐵0.1毫克,硫胺素0.4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壞血酸1毫克,維生素A33微克,胡蘿卜素30微克以及人體需要的鉀、鎂、鈉等元素。 牛奶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據《本草拾遺》說:「黃牛奶……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治冷氣,痃癖,贏疫。」《滇南本草》說:「水牛乳補虛弱,止渴,養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腸。」《日華子本草》說:牛乳「潤皮膚,養心肺,解熱毒。」 牛奶燜飯可治療勞虛、氣血不足、肌膚不潤、反胃熱噦(yue)、便秘、消渴等。 營養風味米飯 單純攝食大米不能夠滿足人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必需有其它食品來補充。我國古代醫學名著《內經》中提出「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的膳食原則。這個原則完全符合現代營養學的營養互補和營養平衡的基本理論。肉、魚、菜蔬與大米混合蒸煮的米飯,營養豐富,風味各異,膾炙人口。因此,把這類米飯稱為營養風味米飯。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人民也善於製作各種風味獨特的米飯,在這里一並介紹如下。
豬油菜飯(上海風味)
「豬油菜飯」是深受江南地區廣大群眾喜歡的大眾化飯食。1915年初,家住上海支新橋附近的一位姓吳的婦女,把江南農村用青菜煮飯的傳統做法,加以改進。送到人力車工人聚集的地方出售,很受歡迎。後來不少店鋪爭相仿製。到解放前夕,上海約有四、五百家店鋪經營豬油菜飯。現將上海福州路「美味齋飯店」豬油菜飯的配料與製作方法介紹如下。 主要原料:大米2.5公斤,新鮮青菜1.5公斤,優質熟豬油500克,鹽35克,味精少許,水適量,肉鹵汁適量。 製作方法:(1)大米淘凈瀝干,青菜洗凈後切成3厘米的段。 (2)豬油下鍋燒沸後,將青菜一次下鍋,煸炒數分鍾,加入鹽、味精和水,大火燒沸。然後將米下鍋,隨即用飯鏟順著鍋底輕輕攪動;見鍋中的水逐漸減少,翻攪速度隨之加快同時火力減小,勿使粘鍋。待米、水融和後,將飯抹平,用筷子從飯表面戳幾個氣眼直達鍋底,蓋緊蓋,用小火燜約10分鍾即可。 (3)食用時澆上濃稠的鹵汁。 風味特點:大米晶瑩光亮,青菜碧綠,口感香糯味美適口。每250克豬油萊飯比同量大米飯多含480千卡熱量,2克蛋白,24克鈣,6毫克鐵,45毫克磷。同時各種維生素的含量也增加了,尤其是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增加最多。
荷葉飯(廣東風味)
荷葉飯
荷葉飯是江南流傳很廣、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美食。據清末《廣東新語》記載:「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裡香透,名日『荷葉飯』。故民謠說:荷葉包飯比花香。」 荷葉飯是夏令食品。盛夏時節,天氣燜熱,人們食慾不振。如果打開一包荷葉飯,荷葉的清香與飯菜的香味一同撲鼻而來,會使食慾頓增。 主要原料:大米500克,植物油75克,雞蛋2個,叉燒肉、瘦豬肉、蝦仁,冬菇適量,醬油、鹽、糖、香料各少許,鮮荷葉2張。 製作方法:(1)將大米放在飯盒中,加500毫升水、25克植物油,用大火蒸熟後,取出晾涼,拌散。 (2)將叉燒肉、瘦豬肉和冬菇切成細末,加醬油,精鹽、糖和香料炒熟;另將雞蛋炒熟切碎,一起混合拌勻。 (3)將拌勻的菜當作餡,分兩份包以米飯,分別用洗凈的新鮮荷葉包好,放入蒸籠內,用旺火蒸20分鍾即成。 中醫認為荷葉味苦、性平,有清熱解暑之功效。荷葉飯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還有預防中暑的食療作甬。
八寶飯(福建風味)
是一種肥壯鮮美的大海蟹。八寶飯是福建風味的一種絕佳美食。如果沒有也可用梭子蟹代替,但口味不如 。 主要原料:糯米125克,生750克,蝦干15克,火腿、熟鴨(雞)肉、熟豬肚、熟豬肉、白果、水發香菇各35克,花生仁、凈冬筍,紹酒各60克,雞湯500克,白醬油10克,味精5克,生薑1片,蔥白1根。 製作方法:(1)將糯米加適量水蒸成飯。另將白果、花生(去殼、衣)上籠蒸爛。將火腿、豬肚、鴨肉、香菇、冬筍切成細丁,蔥姜切末;將蝦乾洗凈用開水浸後切片,上籠蒸熟催發備用。 (2)在糯米飯內加入白果、花生、香菇、冬筍、火腿、豬肚、鴨肉、蝦干、豬油、味精和紹酒,混合拌勻,放在碗中。 (3) 去掉殼和小腿,切成12片,碼在糯米飯上,加蔥、姜,蓋上蓋,上籠屜。用旺火蒸熟後取出。把雞湯燒開,用味精、白醬油調味,澆在肉上即可食用。 風味特點: 是方蟹科動物,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菸酸和維生素A、B1、B2等營養物質。八寶飯呈紅白色,質軟潤,味葷,可上筵席。
砂鍋煲臘味飯(上海風味)
臘味飯是廣大群眾喜愛的冬令佳食。我國的雲南火腿、金華火腿、廣式香腸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臘味。用臘味品同大米製成的飯統稱為臘味飯。這里介紹的砂鍋憑臘味飯是各種臘味飯的佼佼者。 主要原料:粳米750克,臘鴨200克,臘肉、臘腸、鴨肝肫各100克、菜心250克,白醬油25克,鹽5克,熟豬肉75克。 製作方法:(1)將粳米加適量水放入砂鍋中,大火燒沸後,將臘鴨、臘肉、臘腸、鴨肝肫倒入,至水基本收干後,移至小火,燜出香味即可。 (2)從砂鍋中取出臘鴨、臘肉,斬成塊,肝肫切成片。 (3)將炒鍋內加熟豬油(50克)燒熱,放入菜心煸透,加鹽略煸後,裝盤,切好的臘味覆在菜心上。 (4)將飯用熟豬油(25克)拌合後,與臘味、菜心、白醬油一同上桌。 風味特點:原汁原味,甘香油潤,鮮美適口。
什錦炒飯(揚州風味)
這里介紹的什錦炒飯用料考究,方法獨特,富有揚州菜系的特色。 主要原料:上白粳米250克,河蝦仁、豬瘦肉絲各50克熟火腿丁、熟雞肫丁,水發香菇丁、熟筍丁、青豆、紹酒各25克,雞蛋8個,鹽2.5克,味精4克,蔥末15克,熟豬油150克。 製作方法: (1)將粳米放入小盆中,加入適量冷水,上籠蒸熟(飯質稍硬),取出拌散。 (2)青豆用沸水(水中略放一點鹼)焯一下,浸入冷水漂清涼透。雞蛋磕入碗內打散。 (3)炒鍋置旺火上,用豬油滑鍋後,放入熟豬油(75克)改用小火,將雞蛋倒入煸炒。蛋液將干時,投入米飯,繼續煸炒,加入鹽(2克)、味精(2克)、蔥末,炒勻分裝兩盤。 (4)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75克),先放蝦仁、肉絲煸炒至斷生時,加入火腿丁、雞丁、雞肫丁、香菇丁、筍丁、青豆、鹽(1克)、味精(2克)和紹酒,炒熟起鍋,覆蓋在兩盤蛋炒飯上。 風味特點:飯色鮮艷,紅、黃、綠、白相間,輔料多樣、香氣濃郁、味美適口。
香椿雞蛋炒飯(古典風味)
香椿是楝科喬木,初春時節,香椿樹的嫩芽脆嫩、芬芳,我國人民自古有「嘗春」、「吃春」的習俗,而嘗春的美食莫過於香椿雞蛋炒飯。 主要原料:嫩香椿芽250克,雞蛋4個,瘦肉絲100克,白米飯300克,黃粉、食油、鹽各少許。 製作方法:(1)瘦肉絲加芡粉、精鹽(少許)和蛋清(一個)拌勻。雞蛋加鹽(少許)攪開。香椿芽洗凈切成丁。 (2) 瘦肉絲用熱油滑散後加入雞蛋和香椿芽,用急火翻炒起鍋。(慢火或炒過火香椿芽易變老)。 (3) 米飯用油和少許鹽炒熱後,加入炒好的香椿、肉絲、蛋、快速翻炒拌勻即可。 風味特點:芬芳誘人,食後餘味綿長。
烏糯飯(安徽風味)
烏糯飯也稱青精飯。唐宋古籍上,就有道家以樹葉染米為青飯,養身健體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過「豈無青精飯,令我益顏色」的詩句。陶隱居在《登真隱訣》中記載有:「四月八,俚俗寺廟染飯饋問,其風猶古」。現在,我國有些地區的群眾在清明節仍有採摘烏飯葉(又稱烏棕樹葉,是一種野生木本植物的葉子,形狀橢圓,色澤紫紅)染米做飯的習俗。 主要原料:優質糯米1.5公斤,烏飯葉150克。 製作方法:(1)烏飯葉洗凈後加水煮30分鍾,除去葉、渣,取其汁備用。 (2)將糯米用烏飯葉汁浸泡4小時,待米色變黑時即可用於蒸飯或燜飯。 風味特點:烏糯飯的食法保持了湘、贛、蘇、皖等地區的純朴古風,飯的色澤烏黑發亮,有獨特風味,久食可健身明目。
四喜肉萊飯(蘇州風味)
四喜肉菜飯是飯、肉、菜合一,色、香、味俱佳,深受群眾歡迎的美味快餐。 主要原料:(制20份)上白粳米2公斤,青菜1.25公斤,豬薄皮五花肉2.5公斤,白糖100克,鹽27克,醬油280克,紹酒50克,桂皮,八角各10克、蔥、姜各15克,熟豬油225克。 製作方法:(1)粳米淘凈瀝干水分,控8小時備用。青菜除去老葉和萊梗,洗凈後切成2.5厘米長的段,瀝去水分。 (2)鐵鍋中放入熟豬油,用旺火燒至六成熟時,加入青菜翻炒4分鍾左右加鹽25克,水2000毫升。沸後放入粳米,用飯鏟順鍋壁輕輕翻動。隨鍋中水的逐漸減少,翻動速度逐漸加快,火力亦漸減弱。待米、水融和,米粒膨脹,把飯抹平,用筷子從飯上直透鍋底,戳幾個眼,加蓋;見頂出大氣時,改用小火燜15分鍾左右,即成菜飯。 (3)另將豬肉去毛洗凈,切成5厘米寬的長條,加水1.3升,煮15分鍾,取出晾涼,排切成1.5厘米寬,8厘米長的肉塊。 (4)撇去肉湯浮沫,鍋中留湯750克,再將切好的肉塊倒入,加醬油、桂皮、八角、白糖、蔥、姜、紹酒,燒沸後把肉上下翻動一下,改用小火燜煮,每30分鍾翻動一次,燜約1小時至熟為止,即為「四喜肉」。吃時在每碗菜飯上加一塊四喜肉。 風味特點:蔫色翠綠,飯粒潔白,油潤,香軟,肉色紅潤,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香鮮可口。此飯營養豐富,老幼皆宜。
油炸排骨菜飯(上海風味)
主要原料: (制20份)上白粳米1公斤,青菜1.3公斤,豬大排骨1.5公斤,白糖25克,鹽25克,醬油250克,紹酒40克,五香粉1克,蔥、薑末各1S克,辣椒油100克,熟豬油225克,花生油1.5公斤(約耗75克)。 製作方法:(1)粳米淘凈瀝干,控3小時備用。青菜去掉老葉和菜梗,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瀝去水分。 (2)鐵鍋中放入熟豬油,用旺火燒至六成熱時,加入青菜,翻炒4分鍾左右,加鹽25克、水2000毫升,沸後放入粳米,用鐵鏟順鍋壁輕輕翻動,速度逐漸加快,火力減弱。待米水融和,米粒膨脹,把飯抹平,用粗筷戳幾個氣眼直透鍋底,加蓋;頂出大氣時,改用小火燜15分鍾左右,即成菜飯。 (3)排骨洗凈瀝干,片去肥膘,劈成重75克的塊約20塊,用刀背把骨、肉打松,再用刀面拍平。然後放入缽中加醬油、紹酒、白糖、蔥末,薑末拌勻,腌漬30分鍾撈出,瀝去醬油汁待炸。 (4) 鍋中加入花生油,用旺火燒至八成熱,放入排骨,炸至黃金色時(不要炸焦)撈出。瀝油,放入盤中,澆上辣椒油,撒上五香粉,趁熱食用。食時,一碗菜飯放一塊排骨。 風味特點:菜色青翠,飯粒潔白,油潤香軟,排骨色澤金黃,肉質脆嫩醇香。
炒龍鳳飯(山東風味)
主要原料:(制10份)蒸好的大米飯750克,凈蝦仁100克,雞蛋5個,雞脯肉、葡萄乾各150克,澱粉、紹酒各25克,鹽15克,味精1.5克,蔥油75克,熟豬油250克(約耗50克)。 製作方法:(1)米飯攤在盤內,晾涼。雞蛋全部磕在碗內,潷出一部分蛋清拌蝦仁用,其餘部分打散。雞脯肉片成薄片,切1.5厘米長的絲。凈蝦仁拌雞蛋清和濕澱粉調成糊加鹽。葡萄乾洗凈搌干。 (2)炒鍋置旺火上,加豬油燒至六成熱,將蝦仁倒入劃散,撈出。另用一炒鍋放入蔥油,倒入雞蛋,翻炒撥碎後加入米飯及少量鹽,味精和紹酒,在微火上不斷翻炒。待米飯炒透,加入蝦仁、雞絲、葡萄乾,炒拌均勻,分盛在10個小碗內。 風味特點:米飯油亮,色澤鮮艷,雞脯、蝦仁鮮嫩爽口,葡萄乾甜美。
金銀飯(山東風味)
金銀飯
主要原料:(制5盤)大米飯750克,雞蛋5個,鹽15克,蔥、薑末各3克,豬油150克。 製作方法:(1)米飯撥散晾涼(不能有飯團)。雞蛋磕在碗內打散。 (2)炒鍋內放豬油燒熱,加蔥、薑末炒出香味,投入雞蛋,改用微火,炒散成金黃色小粒,倒入米飯,翻炒拌勻,同時撒上精鹽,炒至米飯熱透即可。 風味特點:雞蛋金黃,飯粒銀白,黃白相間,色香味俱佳。
豬油夾沙八寶飯(宮廷風味)
八寶飯是一種甜食,源於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地區。從元朝開始盛行於全國各地。八寶飯的製作方法很多,如荊州「散會八寶飯」,北京「果脯八寶飯」,蘇州「百果八寶飯」等等。這里介紹的「豬油夾沙八寶飯」曾被列入清宮廷的膳單,相傳為慈禧太後喜歡的膳食之一。 主要原料:糯米500克,蜜棗片、桂圓肉片、紅綠瓜絲條、糖蓮心(半片)、青梅片各10克,小金桔、板油丁各25克,瓜子仁5克,白糖豆沙各150克,豬油50克。 製作方法:(1)將糯米放在容器中,加冷水浸2~3小時,撈出,放入籠屜中(下面墊紗布)攤平,蓋嚴,用旺火蒸20分鍾左右(飯熟)出籠。 (2)米飯倒入瓷盆中,加白糖、豬油拌勻。 (3)大碗一隻,塗上熟豬油(防粘),擺上桂圓肉,蜜棗、紅綠瓜、瓜子仁、糖蓮心及青梅片,呈各種鮮艷美觀的圖樣;然後撬起一部分糯米飯攤開,攤成碗形,中間放入豬油豆沙(拌油丁)攤開;再撬起糯米飯蓋牢、貼光,上屜用旺火蒸透;蒸至油、糖、飯融合在一起後出籠;第二天再上籠蒸透;經過三次復蒸,飯呈紅色時覆在盤中,拿掉扣碗即可食用。 風味特點:圖形美觀,軟粘適口甜而不厭,油而不膩。如澆上用桔子粉(或鮮桔皮丁)加糖、適量水、少量澱粉和香精熬成的桔黃色的稠汁,則更加酸甜可口。
荷香八寶飯(浙江風味)
主要原料:(制10份)粳米2公斤、熟香腸、蝦米、水發香菇各50克,蛋羹、熟鹹肉各250克,熟筍、蔥各100克,鮮荷葉10張,鹽10克,味精5克,熟豬油15克。 製作方法:(1)粳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左右,濾去水,與蝦米拌勻,上籠蒸熟。 (2)熟香腸、水發香菇,熟筍、熟鹹肉及蛋羹等均切成「指甲片」。蔥切成末。 (8)把米飯及其它各種配料均分為10份,分別拌勻。然後分別放在洗凈的直徑為33厘米的鮮荷葉正面,四面折疊包攏,上籠蒸10分鍾左右即可。 風味特點:飯有荷葉的清香、滋味鮮美,攜帶方便,可作野餐食品。 (蛋羹:用打散的雞蛋加適量的水上籠蒸熟。)
赤豆糯米飯(古典風味)
我國有些地方在舊歷十月初一有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名為「吃紅飯」。在日本,赤豆糯米飯稱為赤豆飯,是辦喜事和祝賀生日時的必備飯。在生日那天全家人都要吃「赤豆飯」,以祝賀長壽。 主要原料:糯米,赤小豆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赤小豆放入沸水鍋內(赤小豆與水的比約為1:5。煮至八成熟時撈出。另將糯米淘凈後,用煮過赤小豆的湯浸泡一夜,第二天,把糯米和赤小豆攪拌均勻後,上籠屜蒸大約40分鍾,即可食用。 風味特點:赤小豆(又稱紅小豆)屬於豆科。據《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逐津液,利小便,消水通氣而健脾胃。」赤豆糯米飯,飯色紅潤,具有赤豆香氣,營養豐富,有增食慾、強身體之功效。
豆皮飯(香港風味)
主要原料:(製作5份)糯米500克,秈米300克,綠豆200克,雞蛋25個,蔥末、精鹽各25克,熟豬油250克。 製作方法:(1)將綠豆淘凈磨碎,漂去殼衣,用清水浸泡8小時左右(夏天泡6小時左右)。將秈米和糯米也分別浸泡同樣長的時間。然後將秈米和綠豆一起磨成糊漿。 (2)鐵鍋放在小火上,將秈米綠豆糊攤成10張薄皮,泡過的糯米上籠,用旺火蒸熟(未熟前灑冷水一次)取出、晾涼後分成5份。亦將蔥末、鹽、熟豬油分成5份。 (3)鐵鍋放在小火上,放張薄皮,將打入碗內攪勻的5個雞蛋倒在皮上,攤抹均勻,放上蒸飯,撒上精鹽、蔥末,淋上熟豬油(50克),拌勻後,覆蓋1張薄皮,下麵皮子炕黃時,再炕另一面,炕成黃色時,取出裝盤。其餘4份按同樣方法製成。 風味特點:外皮呈黃色微脆;米飯清香,外焦里嫩,別有風味。
滑蛋牛肉飯(廣東風味)
主要原料:嫩牛肉200克,雞蛋8隻,蔥末10克,嫩筋、嫩薑末各少許,豆粉10克,花生油50克,味精少許,白醬油、精鹽適量。煮好的米飯6碗。 製作方法:(1)將牛肉切成橫紋薄片,加嫩筋、嫩薑末及少許清水攪拌;約10分鍾後,加豆粉及白醬油拌勻,炒前加熟花生油少許再次拌勻;雞蛋打入碗內,加鹽、蔥末和味精攪散待用。 (2)炒勺燒熱,倒入花生油,將牛肉以大火溫油翻炒數次起鍋,倒入雞蛋內,攪勻後即倒回炒勺,用大火翻炒數次出鍋,分別倒在6碗米飯上。 風味特點:牛肉爽滑香嫩,是香港居民喜歡食用的廣東風味快餐飯。
咖喱雞飯(廣東風味)
主要原料:洗凈的肥雞1隻(約重750克),洋蔥200克,馬鈴薯、西紅柿各250克,胡蘿卜100克,咖喱粉10克(用二湯匙水調濕),鹽10克,花生油70克,煮好的米飯8大碗。
製作方法:(1)雞肉剁成塊;馬鈴薯去皮,一半切成斜塊,一半切成小薄片;西紅柿用沸水燙後去皮切片,洋蔥、胡蘿卜切小薄片。 (2)炒勺置旺火上,放35克油,燒至八成熱時,下入雞塊,爆透後盛起。 (3)用油炒洋蔥,並加入調和好的咖喱粉,炒片刻後放入雞塊、胡蘿卜、西紅柿和馬鈴薯,拌炒後盛入小鋁鍋內,用文火燉約1小時,加入鹽,再燜30分鍾盛起,分別澆在每碗米飯上。 風味特點:具有咖喱和雞的香味,屬於西餐的一種快餐飯。
溫州糯米飯
1.新鮮的糯米在水裡泡三個小時左右,放在鋪紗布的蒸籠里蒸熟。 2.傳統的肉湯是用三層肉切碎,香菇切碎,然後加水放在高壓鍋里,配上酒和鹽,味精,生薑,茴香,壓熟。 3.油條應該是重泡的,就是泡二次的油條。蔥和蝦米有些人要有些人不要,要最後放上去的。詞條圖冊更多圖冊糯米飯(18張)
糯米飯(19張)

『肆』 描述焙烤食品的古詩詞

1、東坡肉:蘇軾貶官黃州時,寫下《豬肉詩》一首: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饃:蘇軾寫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古代稱羊肉泡饃為羊羹。

3、腌篤鮮:金農有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稜稜;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腌篤鮮是江浙一帶著名的本幫菜.

4、種菜烹調:宋人有詞:「自種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黃齏(讀jī音,指酸菜)。肥蔥細點,香油慢煼(同炒),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痴。」這是描寫在自家菜園自得其樂的畫面,其樂融融,令人嚮往。

5、撒子: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曰:「陌上鞦韆喧笑語,擔頭粔籹簇青紅。」 粔籹讀jù nǚ音,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撒子,由中原傳到東莞後,為莞人喜愛並成為東莞傳統賀年食品之一。其中陸游所說「簇青紅」,說明人們還把部分糖環還加上花米紅染成好看的紅色以示喜慶。

6、刀削麵:民間有順口溜形容「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7、酸梅湯:清代的郝懿行寫得《都門竹枝詞》寫到「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老北京們在兒時常聽到手敲冰盞的清脆聲音,「泠泠有聲,清遠而瀏亮」,那是賣冰梅湯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齒,如甘露灑心一般」。

8、驢打滾:北京傳統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紅糖豆沙餡製成,《燕都小食品雜詠》:「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

9、煮干絲和水晶餚肉:說起揚州,除了傳說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的風光,還有揚州大廚們引以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絲,將豆乾劈成片再切成絲的過程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俗語說揚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揚州人早晨去茶樓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絲。《望江南》詞中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畢堆細縷,熟銅煙袋卧長苗,燒酒水晶餚。」這首詞說得正是揚州人日常生活的寫照。

『伍』 描寫父愛的古詩詞

描繪父愛的詩詞非常多,只能選取部分,以饗讀者,示例如下:
1、 《憶父》
【清】宋凌雲
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2、《北郭閑思》
【唐】曹鄴
山前山後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3、《朝耕》
【明】袁中道
半夜來原田,月落天將曉。溪流涓涓鳴,今年雨水好。前種已生苗,萬事勿如早。解揠喚大兒,牽牛食露草。
4、《插秧歌》
【宋】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5、送子龍赴吉州掾
[宋] 陸游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人誰樂離別,坐貧至於此。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腳鬼。
6、《小兒語》
【明】呂得勝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爺娘。別人性情,與我一般,時時體悉,件件從寬。
7、《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8、酹江月(壽老父)
【宋】方岳
幅巾雲麓。笑人生瓮等,何時是足。莫道年來無好處,第一秫田新熟。孫息乘鸞,大兒薦鶚,翁已恩袍綠。笑譚戎幕,僅教岳也碌碌。
是則江南江北,月明飛夢,認得溪橋屋。多少睡鄉閑日月,不老柯山棋局。唱個曲兒,吃些酒子,檢點茅檐竹。問梅開未,一枝初破寒玉。
9、酹江月(戊戍壽老父)
【宋】方岳
且拌春醉。問人間、誰是十分如意。道不好來人又道,也有一分好處。管甚長貧,只消長健,切莫眉頭聚。盡教江路,梅花依舊留住。
兒輩雖不如人,有何不可,怎敢嫌遲暮。但喜吾翁躔度轉,喚起煙霞深痼。否極而亨,剝余而復,長至迎初度。龜圖羲畫,直從今日重數。是年六十四,屬有未疾,而生日適冬至也。
10、青玉案(子壽父)
【宋】劉清之
江南十月春風早。見枝上、梅英小。愛日初升清霧曉。綉筵中啟,星圖高掛,膝下斑衣燒。
今年獻壽多歡笑。弄玉新將二雛好。此曲尊前何所禱。十分康樂,十分強健,一樹壯棒老。
11、《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12、《送賈訥倅眉》
【宋】蘇軾
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試看一一龍蛇活,更聽蕭蕭風雨哀。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
13、《田家》
【唐】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14、《渡遼水》
【唐】王建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15、《百憂集行》
【唐】杜甫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陸』 我們常見的民族傳統節目有哪些分別在農歷的什麼日子有哪些古詩詞表現這些節目

農歷正月初一,古代稱元日,又稱正旦、元旦、元正、歲朝、年朝等。《尚書大傳》又稱正旦為歲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稱撊瘮。
自從公歷紀年為主後,俗將公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稱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離立春節很近,故稱為春節。元日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間,皆以為大節日。宋《野客叢書》雲: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大節日,七日假。
春節是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從農歷臘月最後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為豐盛,煮豬頭豬尾(寓做事有頭有尾)、公雞、魚(寓年年有餘),吃蔥(寓聰明)、蒜(有算計)、大雜菜(寓團結和睦),米中摻谷(得「穀子多」的吉利話),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舉家歡聚,盡情吃喝。晚上,人人將腳洗干凈(寓可有好運氣),年長者給年幼者「壓歲錢」,數角至數十百元不等。年輕人守歲到深夜,零點鍾聲敲過,競相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搶頭水,在井邊燃香一柱,寓有好兆頭。趕早貼春聯(或頭天貼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時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錢,任由孩子們早起而拾。不動菜刀(認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掃地(認為會把財氣掃走),開大門時要念「財門大打開,金銀財寶滾進來」。早點吃蒸糕、米花,中飯吃湯圓(俗稱圓宵)或餃子,飯後皆出門玩耍。不少村寨耍龍耍獅子、唱花燈。
苗族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五「踩花山」(青苗語稱「奧道」),舉行隆重文娛活動,稱主辦人為「尤厚道」。有的過年時用糯米飯喂牛,牛角上貼紅紙,拉到井邊給牛「照鏡子」。正月初二、初四、初六這三天要殺豬祭「門主」,或稱祭「火龍豬」,祭時外人和婦女不得參加,漢族人不得偷看。認為祭過「門主」才能得到祖先庇佑,來年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外,正月或二、三月全村寨在山坡上祭「火星」(即「火神」),以祈求寨內不發生火災。

『柒』 關於賣糯米飯小吃的廣告

一糯千金,只取一元。

『捌』 與江南地區食物有關的古詩詞。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劉禹錫
湖光秋版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權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只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憫農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兩三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耕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旁桑陰學種瓜.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玖』 五色糯米飯是傳統手藝.這是病句嗎

是病句
用詞不當,
五色糯米飯是美食
改為:
五色糯米飯是傳統美食

『拾』 古詩 臨江仙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作者:楊慎

朝代:明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答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

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慣於四時的變化。

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

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10)糯米飯古詩詞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和創作背景

楊慎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嘉靖三年(1524年),當時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楊慎,因「大禮議」受廷杖,削奪官爵,定罪為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楊慎到達雲南以後,並沒有因為被謫戍而消沉,而是經常四處游歷,觀察民風民情,還時常詠詩作文,以抒其懷。

楊慎在雲南度過了三十幾年,經常來往於博南蘭津、蒼洱金碧、臨阿迷、澄江嵩明之間,足跡幾乎遍布雲南。楊慎每到一地都要與當地的讀書人談詩論道,留下了大量描寫雲南的詩篇。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