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觀倉海古詩

觀倉海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1-13 00:23:25

1. 古詩關滄海的意思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版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權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鄙希

2. 古詩《觀滄海》原文解釋

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

雄偉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燦爛的銀河,好像出自大海里。我覺得十分慶幸,能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於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2)觀倉海古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

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參考資料:網路-觀滄海

3. 含「滄海"的詩句

1、《觀滄海》——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海水多麼寬闊浩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2、《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3、《讀山海經·其十》——魏晉:陶淵明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譯文】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麼會到來呢?

4、《喜見外弟又言別》——唐代: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譯文】經過了近十年的戰亂流離,長大成人後竟然意外相逢。初見不相識還驚問名和姓,稱名後才想起舊時的面容。說不完別離後世事的變化,一直暢談到黃昏寺院鳴鍾。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憂愁不知又隔幾重?

5、《落花》——宋代: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台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譯文】滿天都是飛舞的落花,帶著各自的傷感,在煙雨迷濛的青樓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麼捨得忘記呢。花兒在空中彷彿隨著美人吟唱的曲子紛紛飄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妝的美人,楚楚可憐。

我這流浪的人兒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淚流滿面,這種心境猶如繁華的街頭遊人離去一樣空盪落寞,只有落花的殘香還飄散在空中,引來了兩只美麗的蝴蝶,把它們的愛情全部釀成甜美的蜜。

4. 歡滄海的古詩

1,浪淘沙·望海

清代:納蘭性德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譯文:

站立在海邊,遠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濛蒙夢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驚呼了。面對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說的道理,故任那淺薄無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又好像給月亮洗了澡。我要乘著木筏到海上去看個分明。

乘桴於海上垂釣,可曾釣得大鰲嗎?其實那釣竿也只是輕拂珊瑚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只有麻姑知曉,要想知道這巨變,只有問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濛中,哪得見蓬壺?

2,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3,精衛·萬事有不平

清代: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譯文:

世間萬事沒有絕對的公平,你何必自尋無來由的煩惱?

若只憑你這寸長的身軀,銜著木頭填海要填到何時。

我也願意填平這東海,即便身體沉入海中心也拒不悔改。

但是只要大海沒有被填平,我填海之心將永不泯滅。

嗚呼!你看不到,

西山之上的飛禽雖銜木者眾多,但都在自己忙著築自己的巢歇息!

4,北固山看大江

清代:孔尚任

孤城鐵瓮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暉。

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

譯文:

孤零零的鎮江城被四圍的青山環繞,秋天登高,站在北固山的山頂放眼眺望,大地沐浴在秋天夕陽的余暉中。

滾滾長江向東奔流,一直流向大海,青天白雲卻似乎向西飛馳。

5,離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雲靄,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於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5. 觀滄海的古詩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朝代】東漢末年/三國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專峙。

樹木叢生,屬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
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6. 觀倉海的古詩及意思是什麼

「觀倉海」應該是《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古詩及意思如下:

原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麼寬闊浩盪,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

(6)觀倉海古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

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曹操這首《觀滄海》准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

7. 關滄海詩句

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1)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麼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
(8)蕭瑟: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點。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7)詠:歌吟
(18)詠志:即表達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詠志:以詩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最後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解說
《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門行》第一章。《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志》歸入《大麴》,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當作於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賞析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像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8. 古詩中的滄海桑田

浪淘沙 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邊無。
朝去暮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釋義: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地淘著沙子,於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
這首詩所描繪的是地球滄海桑田的變化,這里主要描寫由於海浪的侵蝕,海岸變成了桑田的現象,是地球滄海桑田變化中的一種。其實滄海桑田變化是地球外力和內力作用的結果。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陽能以及潮汐能的作用。由於日曬和風吹雨打,高山的岩石逐漸破裂粉碎,這些小石子隨著河流,被搬運到河流下游低窪的地方堆積起來。天長地久,上游山上,年年有所失,變得越來越低,相反,在下游,特別是入海的地方,年年有所得,被逐漸填高,久而久之,山被移掉,海被填平。內力作用有地殼的上升運動和水平運動,盡管這種運動十分緩慢,但由於范圍廣,時間長,其作用是難以想像的。地球上海陸分布主要是這種地殼運動的結果。今天我國綿亘的高山,當初大多是海,這些山脈的分布,大都反映古代海的輪廓。喜馬拉雅山在一億八千萬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是魚龍游弋的地方,後來橫空出世,升出海面,才成了世界第一高峰。我國在珠穆朗瑪峰地區發現魚龍化石,有力地證明海枯陸生、滄海桑田的變化。 http://www.rye.net/kjwy/yule/201003/17613.html
本篇文章來源於 外語愛好者網站( http://www.rye.net)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註明出處 網址: http://www.rye.net/kjwy/yule/201003/17613.html

9. 觀滄海 古詩

水何澹澹-動,山島竦峙-靜。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靜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專。-動
日月之行-實,若出其中屬-虛;
星漢燦爛-實,若出其里-虛。
動靜指的就是景物的狀態,而實指的是眼中所見的真實的景物,虛則指的是通過實景所引發的作者的思考、想像和感想,虛寫的都不是實際存在的事務。 這樣回答可以么

10. 《觀滄海》原文 翻譯

觀滄海

作者:曹操(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10)觀倉海古詩擴展閱讀: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參考資料:網路-觀滄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