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歌中馬

詩歌中馬

發布時間: 2021-01-12 20:13:53

1. 有哪些詩中連續出現「馬」字的

一、要在詩中連續出現「馬」字,推薦兩首,請選用:
1、天馬歌(三個馬)
作者:李白
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嘶青雲,振綠發,
蘭筋權奇走滅沒。騰昆侖,歷西極,四足無一蹶。
雞鳴刷燕晡秣越,神行電邁躡慌惚。天馬呼,飛龍趨,
目明長庚臆雙鳧。尾如流星首渴烏,口噴紅光汗溝朱。
曾陪時龍躡天衢,羈金絡月照皇都。逸氣稜稜凌九區,
白璧如山誰敢沽。回頭笑紫燕,但覺爾輩愚。天馬奔,
戀君軒,駷躍驚矯浮雲翻。萬里足躑躅,遙瞻閶闔門。
不逢寒風子,誰采逸景孫。白雲在青天,丘陵遠崔嵬。
鹽車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伯樂翦拂中道遺,
少盡其力老棄之。願逢田子方,惻然為我悲。
雖有玉山禾,不能療苦飢。嚴霜五月凋桂枝,
伏櫪銜冤摧兩眉。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
2、馬詩(六個馬)
作者: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飢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蹬鱗。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綵樓。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二、擴展知識:
1、《天馬歌》簡介:
《天馬歌》是詩人李白的雜言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2卷第11首。[1] 安旗先生考察李白乾元二年(759年)流放夜郎中途遇赦的行蹤和心情,認為「初夏,還至江夏,以為天地再新,復有用世之意」,遂作此詩。
此詩以天馬自況。先寫其早年精力彌滿得意飛揚之狀,次寫其年齒衰老遭人遺棄苦況,重點尤在後者。末二句求人汲引,已不復當年氣概,顯系暮年窮途低顏之辭。
2、《馬詩》簡介:李賀的《馬詩》共有23首,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是一組詠馬詩,通過對馬和與馬有關的許多歷史故事的詠嘆,表現了英傑異士的抱負和願望,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感嘆和憤慨。合觀組詩,渾然天成,緊緊圍繞著主旋律彈奏;分而觀之,每首又各有側重而自成一體。

2. 馬詩唐李賀大漠沙如燕詩歌中的押韻字有那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押韻的字有鉤和秋。

3. 馬在詩歌當中一般呈現什麼意象

  1. 馬一抄般會和戰場聯系在一起,襲也就是古詩詞中常用的「金戈鐵馬」,表達的是詩人保家衛國的理想抱負,以及征戰沙場的英雄氣概。



  2. 總結來說,馬雖然是動物,但在詩歌當中卻常常被用來作為作者形象的自我比喻,常用來表達作者個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抱負。當然有時候,駿馬也會用來表現太平盛世,國富民安的社會狀況和國家狀態。它常常出現的是在戰場,亂世,盛世的場景設置之下。

4. 有關馬的古詩

賣駱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
項籍顧騅猶解嘆,樂天別駱豈無情。

歸馬華山
【唐】白行簡
牧野功成後,周王戰馬閑。驅馳休伏皂,飲齕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隨風暮自還。冰生疑隴坂,葉落似榆關。
躞蹀仙峰下,騰驤渭水灣。幸逢時偃武,不復鼓鼙間。

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別渥窪,病來顏色半泥沙。
四啼不鑿金砧裂,雙眼慵開玉箸斜。
墮月兔毛干觳觫,失雲龍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無人放,嘶向秋風苜蓿花。

隴上沙蔥葉正齊,騰黃猶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紅絲脆,頭捽秋風白練低。
力憊未思金絡腦,影寒空望錦障泥。
階前莫怪垂雙淚,不遇孫陽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別是古龍孫。
霜侵病骨無驕氣,土蝕驄花見卧痕。
未噴斷雲歸漢苑,曾追輕練過吳門。
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

空被秋風吹病毛,無因濯浪刷洪濤。
卧來總怪龍蹄跙,瘦盡誰驚虎口高。
追電有心猶款段,逢人相骨強嘶號。
欲將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鉸刀。

病久無人著意看,玉華衫色慾凋殘。
飲驚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葉寒。
長襜敢辭紅錦重,舊韁寧畏紫絲蟠。
王良若許相抬策,千里追風也不難。


【唐】陳凝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價,寧忘伯樂酬。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白馬
【唐】杜甫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
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
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

詠馬
【唐】韓琮
曾經伯樂識長鳴,不似龍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鹽車猶駕瘦何驚。
難逢王濟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
早晚飛黃引同皂,碧雲天上作鸞鳴。

驄馬
【唐】霍總
青驪八尺高,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護錦袍。
路傍看驟影,鞍底卷旋毛。豈獨連錢貴,酬恩更代勞。

白馬
【唐】賈至
白馬紫連錢,嘶鳴丹闕前。聞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騮馬
【唐】李白
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白雪關山遠,黃雲海戍迷。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詠馬
【唐】楊師道
寶馬權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裝。
春草初生馳上苑,秋風欲動戲長楊。
鳴珂屢度章台側,細蹀經向濯龍傍。
徒令漢將連年去,宛城今已獻名王。

白馬
【唐】翁綬
渥窪龍種雪霜同,毛骨天生膽氣雄。
金埒乍調光照地,玉關初別遠嘶風。
花明錦襜垂楊下,露濕朱纓細草中。
一夜羽書催轉戰,紫髯騎出佩騂弓。

老馬
【唐】姚合
卧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浴馬
【唐】喻鳧
解控復收鞭,長津動細漣。空蹄沈綠玉,闊臆沒連錢。
沫漩橋聲下,嘶盤柳影邊。常聞稟龍性,固與白波便。

塞馬
【唐】元稹
塞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曉風寒獵獵,查德草頭行。
夷狄寢烽候,關河無戰聲。何由當陣面,從爾四蹄輕

5. 帶有馬字的整首詩

帶有馬字的整首詩包括:

1、唐代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原文: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譯文: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著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雲天。

輪台九月整夜裡狂風怒號,走馬川的碎石塊塊大如斗,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

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征西。

將軍身著鎧甲夜裡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

馬毛掛著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

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2、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原文: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譯文:

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3、唐代李白《送友人》

原文: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山橫亘城北,白水流過東城。我們就要在此分別,一去萬里,將要登上孤獨的行程。

那飄流不定的浮雲正是遊子的意境,而依依不肯落下的夕陽卻是老朋友的眷戀之情。此刻揮手離去,我耳邊只聽到離群之馬的哀鳴。

4、唐代王昌齡《出塞》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離家萬里的士卒始終沒能回還。

如果有李廣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國陰山。

5、唐代孟郊《登科後》

原文: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往昔的困頓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題名令人神采飛揚。

迎著浩盪春風得意地縱馬賓士,好像一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

6、唐代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7、唐代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原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譯文:

早晨我把一篇諫書上奏給朝廷,晚上被貶潮州離京八千里路程。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裡考慮衰朽之身還顧惜餘生!

陰雲籠罩著秦嶺家鄉可在何處?大雪擁塞藍關馬兒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遠道而來該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邊把我的屍骨收清。

8、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9、南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裡,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10、明代戚繼光《馬上作》

原文: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譯文:

馳聘疆場、轉戰南北是為了報答皇上對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邊關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

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帶著兵器騎著戰馬在疆場上度過的。

6. 以夢為馬的海子詩歌

以夢為馬(或名:祖國)

作者:海子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

和物質的短暫情人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 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

此火為大 開花落英於神聖的祖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為大 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築的梁山城寨

以夢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會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堅硬的條條白雪 橫放在眾神之山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投入此火 這三者是囚禁我的燈盞吐出光輝

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 去建築祖國的語言

我甘願一切從頭開始

和所以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願將牢底坐穿

眾神創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帶著不

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糧食是我珍愛 我將她緊緊抱住

抱住她在故鄉生兒育女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也願將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靜的家園

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馬兒一命歸天

千年後如若我再生於祖國的河岸

千年後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馬踢踏

我選擇永恆的事業

我的事業 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他從古至今——-"日"————他無比輝煌

無比光明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最後我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太陽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太陽的山頂埋葬 詩歌的屍體

————千年王國和我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

————我必將失敗

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

(6)詩歌中馬擴展閱讀

海子詩歌創作風格

海子的詩歌精神即浪漫精神。它要求通過一次性行動突出原始生命的內核和本質。海子的詩歌觀念是對古代史詩、近代抒情詩、浪漫主義詩歌和現代主義詩歌理念的綜合。從思想上,他接近於一個存在主義者;從情感上,他接近於一個浪漫主義者;從精神上,他接近於一個「狂人」式的先知;從認知方式上,他又是一個充滿神性體驗色彩的理想主義者。

在詩學觀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爾等人的影響,相信「酒神體驗」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偉大的本質力量;在藝術觀念上,他又特別認同凡·高、荷爾德林那種瘋狂的氣質。

7. 格列佛游記中,慧駰馬的詩歌內容主要是什麼

1.《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發表於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的諷刺小說。
在這本書中,寫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冒險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驚肉跳。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於手掌間,並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後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駰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裡,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彷彿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駰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裡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讀了這本書後,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漢,他一見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內心冒險的沖動。作為一名醫生,他專門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隻,以為船員看病為由,去環游世界,到處冒險。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而且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讀過幾遍之後,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遊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2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麼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麼會飛。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後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與其說是「格列佛游記」倒不如說成是「我與格列佛的游記」呢,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裡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後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習這種精神,否則的話,若我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3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麽是「懷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哪裡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格列佛游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專家和政治家——江誇生· 斯威夫特。
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似乎意猶未盡。
此時我頭疼的厲害,想要炸開似的。我用力德睜開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種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從未見過的古建築。我環視四周,竟發現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裝,躺在浸著莫名液體的水晶棺里動彈不得。天:我大腦深處的某種東西隱約的告訴我,這是樓蘭。
有許多人抬著水晶棺往某個地方走去。我凝聽著,樓蘭古老的民族音樂浸透哀愁。潛意識告訴我,這是個葬禮,而將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試著側過頭,看到了同樣身著素裝的許多人。那個步履蹣跚、包頭大哭的老媽媽是我的「阿媽」,那個兩鬢蒼白、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是我的「阿爸」。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們城市,飛來的流矢劍射中了飯桌前的我,於是,一個生日宴席伴著刀光劍影變成了葬禮。
孔雀神知道我有多麼不願意離開至親至愛的親人們,我的淚混入了水晶棺內的液體中,我張開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我已經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盡頭。
啊,不要!我一驚,便從睡夢中醒了。原來這只是個夢呀!嚇壞我了。我覺得很巧,斯威夫特經歷了4次旅遊,都是有許多重大發現,並且他從中都很直接諷刺、橫掃了英國的社會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這一次古樓蘭游記,不僅經歷了一次生離死別,還讓我認識到戰爭的可怕。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每一章從中透露著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許多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這本書無論從內容還是寫法上,我都喜歡。而做的這個夢只是借題發揮。
夕陽欲墜,一群聖潔的白鴿迎著粉色的霞暈在雲層重時真時幻。我對著蒼穹,回憶著《格列佛游記》,更是回憶古樓蘭!

5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麽是「懷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哪裡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6.
讀《格列佛游記》的時候,我時常情不自禁地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而拍案叫絕,每每讀到精彩之處,我或是鼓掌、或是大笑、或是突然站起……媽媽見了,還以為我中毒了。
我確實中毒了,我是一口氣讀完《格列佛游記》的,讀完後還愛不釋手地翻看著封面和裡面的插圖。書中的精彩故事還不斷在我腦子里若隱若現。
這本書講的完全是一個虛擬的童話世界,但是這個童話世界卻不那麼純潔和高尚,裡面有很多壞人。
其中的兩部分最吸引我,那是小人國游記和大人國游記。
本書的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國是何等的威風,他就是那裡的巨人,他在那裡無敵與天下。他在那裡懲惡揚善,幫助小人國打敗了敵人,他成為了小人國的英雄。
但是,在大人國,他又是那麼的渺小,和那裡的巨人相比,他就是一隻螻蟻。蒼蠅都可以欺負他,他歷盡艱險,才逃離大人國。
在小人國和大人過,格列佛完全經歷著相反的事情,這個太有趣了。

7.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和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那裡,他一隻手能拖動整支海軍艦隊,一餐飯要吞吃一大批雞鴨牛羊外加許多桶酒。小人國的人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工匠,無數繩索,九百個「大漢」,一萬五千匹高大的御馬等等。在如此的一個微縮國度里,所有的政爭和戰事都不免顯得渺小委瑣。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高跟黨」與「低跟黨」你爭我斗,勢不兩立;相鄰的國家不但想戰勝並奴役對方,還要爭論吃雞蛋應敲哪頭之類雞毛蒜皮的「原則」問題。 而後,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也展示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並使它們互為評議。 在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訪問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仁慈、誠實和友善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中,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犧牲自己的一切。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這一點:交通銀行為了回饋用戶的支持,舉行了一場現場抽獎儀式,在抽一等獎的時候,嘉賓抽出了第一位幸運兒,但其留下的手機號碼少一位數字。按照抽獎規則,中獎者「必須留下有效聯系方式」,所以該號碼被宣布作廢。但令銀行沒想到的是,此後連抽6次,顧客留下的手機、座機號碼全都是空號或停機。第7個電話倒是有人接聽,但對方告知,沒有這個人。一等獎抽到第8位時,電話通了,這位顧客在電話中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中獎後,回應道:「別騙我,哪有這等好事?」隨後就掛了電話。原本預計在半個小時內結束的抽獎活動卻拖至三個小時才結束,一些人分析說,「簡訊中獎」、「電話中獎」等騙局、陷阱太多,致使一些人不敢隨便留自己的電話號碼,而留下真實電話的中獎者,也不敢輕易相信電話通知的中獎消息。 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8.格列佛這3格字,一看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當我看完這本《格列佛游記》時,我再也不覺得這個人沒
什麼了。
這本書第一站是小人國利立浦特。小人國的確小,格列佛一隻手就能拖動他們的整隻海軍艦隊。大致說
來這是個十二分之一的微縮國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雞鴨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
復的提醒讀者牢記這個比例。例如,小人國的國民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名工匠,
搭建了一個長七英尺、寬四英尺、有二十二個輪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難是怎樣把作者抬到車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豎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
們用帶子捆綁住作者的脖子、手、腳和身體;然後用像作者他們包紮物品用的那麼粗的繩索,一頭縛在木
柱頂端的滑輪上。九百條大漢一齊動手拉這些繩索,不到三個鍾頭,就把他抬上了架車……一萬五千匹高
大的御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著我向京城進發……
在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寵、政爭和戰事都不顯的渺小委瑣。而我們龐大的、具有五千
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如果我們也能讓全國人民的雄心銜接在一起的話,我想這會兒,我們國家已經是
世界上的強國了。
而後,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也展示了兩種不
同的思路,並使它們互為評議。《格列佛游記》的諷刺在揭示現狀的同時,也構成對某些語言的模擬和挖
苦。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的緣故。
這個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說帶向另一個層面的諷刺:即對人性的懷疑。
兩次尺度轉換起了某種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國,這點就變的十分明確了——因為格列佛自己也變成了
「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幾片小金幣向那裡的巨人討好;他弄刀舞劍,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後
寵愛的侏儒鬧矛盾、斗心機。但他的討好保護人的行動又實屬迫不得已——因為他隨時可能被任何外在的
力量傷害。
如此,對社會現狀的批評便進而轉化為對普遍人性的懷疑。關於「錢」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評論就實例證。
在第4卷,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馬國,為了讓他的慧駟馬主明白人何以會義無返顧地去欺
騙搶劫、殺人放火等。這是這本書的關鍵。
總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就是對一個國家的這種點評和諷刺,而讓我喜歡。

9.《格列佛游記》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據說伏爾泰、拜倫、高爾基和魯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著魯迅,他用枯黃卻瘦勁的手指著青年前進的方向,於是我便朝著那個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記》--愛屋及烏。但是看過之後,大呼"上當"也於事無補,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問問別人對斯威夫特怎麼看,來顯示自己是"文學青年",更實際地是寫一篇不倫不類的讀後感交上去湊數。
每當回想起當年看這本名著的時候,歷史的滄桑感便湧上了心頭,那些日子真是沒有成就感受,很失敗。一天僅僅十幾頁,舉"目"維艱,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發自於肺腑啊!
打個比方,讀《圍城》是一種愉悅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戰地雷戰打鬼子,越打越過癮,正打在關頭上,錢鍾書先生將大筆一擱,鬼子投降了;讀《駱駝祥子》也挺爽,應該屬於三大戰役的那種,共軍三下五除二地把蔣介石趕到了台灣,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幹掉了老金;但讀《格列佛游記》就大不一樣了,是一種受罪,就像血戰台兒庄一樣,拉鋸戰,特艱苦卓絕,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爭,還要與瞌睡蟲作斗爭,不過"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我還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損失慘重,至今想起來還餘悸不已。
因此,此後,看到魯迅拿著煙斗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總會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錯,是你騙了我,還讓我不知不覺滿足被騙的虛榮"……
但是,盡管受了騙,並未影響魯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執地認為:斯威夫特是不能與魯迅同日而語的。
魯迅,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許人也?英國十八世紀罪惡腐朽的資產階級中的一員。他們的階級屬性有著本質區別(如果趕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敵我很重要啊)。其二,魯迅是國產的,斯威夫特是洋貨(這好像是廢話)。至於第三點,我認為是最最重要的,魯迅的文章雖艱深生澀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譯本雖然都是大白話,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經過一番換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測:大不列顛的可愛青年們也必然不知道魯迅在說些什麼,要表達些什麼,以及"可能吧--那簡直就是一定的"那種魯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們正如我一樣。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國度,承著不同的文化,對於過去,對於歷史,自己的從小就了解,別人的很少去觸及。而沒有一定的知識墊底,去讀這種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的指桑罵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紀美國的輝格、托利兩黨纏綿悱惻、曖昧的關系,當然也就無從體會斯威夫特筆下的爭論吃雞蛋應先敲哪頭、 鞋跟之高低等"原則"問題的"高跟黨"與"低跟黨"的妙處。
我錯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而後來的斯威夫特也漸漸變得可以理解了,給我的感覺是他很正義。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看完《格列佛游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話,我認為評論得很經典:以誇張渲染時代的生氣,藉荒唐痛斥時代的弊端;在厭恨和悲觀背後,應是一種苦澀的憂世情懷。
沒有想到在那些朴實得如同流水賬的大白話游記中竟蘊含著這么深邃的內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記》還需要再讀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這應該是以後的事了。

10. 我一向自詡讀書甚多,常常冷不丁地從書中揀一句出來,把和我談話的人說得瞠目結舌,然後誇誇其談的告訴他出自誰誰誰的某某某名著。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很得意,就以為自己已經博覽群書,通天曉地了。還裝出一副文縐縐的樣子,像中了狀元郎似的,好不驕傲了。昨天,我與好友M君正在閑談,正起興時,我眼珠子一轉,腦筋一動,又冒出一句托爾斯泰的名言來,並用調侃的語氣問他說看過這篇文章沒有。他很惱怒,大聲質問我:「你太自以為是了,我問你,《格列佛游記》,看過沒?」這一下可把我問住了。說實話,我對這部世界名著早已久仰,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能拜讀。於是,找了個空閑的時間,去書店把這本書捧回了家。
古人讀書有頭懸梁,錐刺股之說,而我讀書大概也有此種精神吧。只兩天,這本二指厚有餘的大書就被我看完了。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先生的奇遇。這本書第一站是小人國利立浦特。小人國的確小,格列佛一隻手就能拖動他們的整隻海軍艦隊。大致說來這是個十二分之一的微縮國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雞鴨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復的提醒讀者牢記這個比例。例如,小人國的國民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個長七英尺、寬四英尺、有二十二個輪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難是怎樣把作者抬到車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豎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們用帶子捆綁住作者的脖子、手、腳和身體;然後用像作者他們包紮物品用的那麼粗的繩索,一頭縛在木柱頂端的滑輪上。九百條大漢一齊動手拉這些繩索,不到三個鍾頭,就把他抬上了架車……一萬五千匹高大的御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著我向京城進發…… 在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寵、政爭和戰事都不顯的渺小委瑣。而後,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也展示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並使它們互為評議。《格列佛游記》的諷刺在揭示現狀的同時,也構成對某些語言的模擬和挖苦。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的緣故。這個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說帶向另一個層面的諷刺:即對人性的懷疑。
兩次尺度轉換起了某種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國,這點就變的十分明確了——因為格列佛自己也變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幾片小金幣向那裡的巨人討好;他弄刀舞劍,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後寵愛的侏儒鬧矛盾、斗心機。但他的討好保護人的行動又實屬迫不得已——因為他隨時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傷害。而說它所謂的諷刺意味,則又可以用書中的另一句話來詮釋,「一個人如果要在與他的地位完全不可相比的人們面前保持自己的尊嚴,即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勞無益的。轉眼見又到了書的第三卷,飛行的島國,這一卷在我看來是最為引人入勝的了,作者再一次去進行航海,但一樣也是遭遇的厄運,他被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之上。卻意外的發現了飛行的島國——拉普他。這里的人十分奇怪,似乎對樂器有種莫名的喜愛,他們除了把飯菜都做成各種各樣的樂器形狀以外,還時不時的就皇帝連同所有大臣拿上樂器演奏三個小時。並且把音樂視為評判一個人的標准,如果不懂音樂,或是不精通音樂,那他不管有何德何能,也是要比別人矮一頭。格列佛先生在這里先是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他去參觀了位於飛島國的陸地領土上的首都拉加多,並去游覽了著名的「設計家學院」。在這里見到了許多的奇人,了解到了許多奇怪的事,甚至見到了一台能自己寫出哲學,詩歌,政治,法律,數學和神學著作的書。作者在這里呆了一段時間後也離開了這個地方。隨之來到了本書的第四卷,慧馬國。格列佛在慧馬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看完《格列佛游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總而言之,《格列佛游記》既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優秀小說,也是一章具有著強烈諷刺意味的哲理文。他諷刺了社會上的種種丑惡,卻又不明說出來,而是巧妙的將它們安插在書中的故事中,把人類貪婪,為了謀權牟利的心機在小人國的大臣們身上體現出來。把人類妄自尊大,自以為是,掠奪殘忍的本性在與大人國的交往中體現出來。至於飛島國與慧馬國的啟示,在上面我已經說到了。
·······························

說行天下
朋友推薦的小說網站大全
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哦

8. 詠馬 楊師道詩中馬有什麼特點

楊師道詩中的石刻駿馬,線條簡潔有力,造型栩栩如生,神態矯健遒勁,望之生氣勃勃。

《詠馬》原文:

玉鞍金絡過丹墀,骨相崢嶸毛亦奇。

世上殊多千里馬,老肥御苑未曾馳。

羸疲豈任鹽車重,伯樂見之不勝嗟。

此馬若遂千里志,追風猶可到天涯。

詩詞譯文:寶馬還沒有走出未央宮,馬鞍上閃耀著紫色和金色的裝備。春天的小草剛剛發芽,在整個上園蔓延開來。秋風想吹楊樹。明科多次經過張台那邊,公文已送到卓龍那邊。白白讓漢軍的將領們跑了好幾年,現在大灣市已經進獻名王。

詩詞賞析

這是楊師道的一首著名愛馬惜馬詩,它生動地表達了千里馬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馬兒披著玉做的馬鞍和金絲的轡頭經過宮殿前紅色的台階,它的骨骼清奇毛色美麗。世上有很多的千里馬,在皇帝的後苑裡變老變肥都不曾縱情馳騁過。

這匹馬羸弱疲憊,不堪運鹽車的重量,伯樂看到了都要嗟嘆惋惜。這匹馬如果能夠達成自由馳騁的心願,那麼它一定能像一陣風似的賓士到天涯。

(8)詩歌中馬擴展閱讀:

馬的歷史小背景

馬作為主要的軍事裝備之一,遠在商、周時期就已開始。

馬可以「寓兵於農,隱武於國」,所以,周代把掌握軍旅大事的職位稱為「司馬」。歷代僅以司馬命名的官職就達40多個,如「胡騎司馬」、「蒼龍司馬」、「疆弩司馬」、「領軍司馬」等,雖然履行的職責不同,但均說明馬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直到唐代,擁有馬匹的數量仍作為國力強弱的標志。歷代在建朝初期都將大力養馬作為鞏固邊陲、富國強兵的得力措施。漢高祖就曾勸民養馬以恢復戰爭帶來的創傷。

9. 語文詩歌鑒賞中表現手法和寫作手法一樣馬嗎

有一定的區別啦.詩歌來的寫作手法包自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1)表達方式有5種,描寫和抒情最為常見,還有記敘、議論、說明.
2)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設問、反問、排比、反復、對偶,還有雙關、通感.
3)表現手法有比興、象徵、渲染、烘托、用典、欲抑先揚、欲揚先抑、以小見大(言微旨遠)、點面結合、意象羅列組合(列錦).

10. 驄馬 詩中馬有怎樣的特點詩中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驄馬
萬楚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遊盤。
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沙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1)詩中的馬有怎樣的特點?
(2)詩中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結尾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高貴、敏捷、矯健、氣度不凡的良馬。(答相關意思相同的詞也可)
(2)詩歌採用象徵的手法。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業、為國獻身的機會,哪怕是奔赴長城內外和歷盡艱難險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辭,表現了驄馬的不甘寂寞、一展宏圖的雄心壯志,同時也表現了詩人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立功邊陲的宏偉抱負。

萬楚
唐代詩人。開元(713-741)年間進士。生平事跡不詳。存詩八首。

賞析:
《驄馬》,又作《驄馬驅》,原屬《樂府·橫吹曲辭》,主要寫「關塞征役之事」。萬楚這首《驄馬》詩與樂府舊題不同,是一首借馬抒懷、詠物言志的律詩。
首聯寫驄馬的毛色、裝飾與氣派。「金絡」,指用金裝飾的馬籠頭,形容它的富貴與華麗。「青驄」,指馬的毛色和品種,是產於西域的名馬,有青白相間的色澤。「白玉鞍」,指潔白似玉的馬鞍。開篇在讀者眼前展現的就是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氣度不凡的良馬:有著一身青白相間斑駁有致的色毛,裝飾著金光閃閃的馬絡頭,配以潔白玉石似的馬鞍,主人騎著它,揚著長長的鞭子,在京郊的康莊大道上來回蹓躂,奔跑,氣派十足。「金」、「青」、「白」,色彩的調配既富麗堂皇,又柔和舒適。用詞造意,鋪張誇飾,以突出驄馬華飾的高貴和揚厲矯健的雄姿,使馬的形象更為鮮明生動。
頷聯寫馬的敏捷、矯健和雄風。「朝驅東道塵恆滅,暮到河源日未闌。」早晨駿馬賓士在長安的大道上,揚起的塵土很快消散;傍晚到達黃河的發源地,太陽尚未下山。「朝」、「暮」,早晚僅為一天,說明時間的短促,「東道」、「河源」,兩地相距數千里,用以誇張空間的闊遠。「塵恆滅」、「日未闌」,表現驄馬飛奔的神速、銳意進取的雄風。
頸聯刻劃驄馬的功業、品格和德性。「汗血」,即「汗血馬」,一種產在西域大宛國的千里馬。據說此馬在長途跋涉之中,至日中其汗從前肩髆小孔中流出,顏色如血。「每隨」、「不憚」四字,表現了驄馬艱苦卓絕、征戰沙場、出生入死、為國捐軀的昂揚的戰斗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頷、頸兩聯屬對工緻,氣勢開宕、豪邁,讀後令人精神振奮。
尾聯寫對驄馬的信任、勉勵和希望。「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表達了主人對驄馬的期望,正如杜甫「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房兵曹胡馬》)之意。「能」、「盡」二字,充分表達了主人對馬的信任,認為其定能為人馳騁,為國盡職,肩負起橫行關塞、守邊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驄馬的決心、壯志和宏願。「長城窟」,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的簡寫,原屬《相和歌·瑟調曲》。相傳長城有泉窟,可以飲馬。古辭原意為「征戍之客,至於長城而飲其馬,婦人思念其勤勞,故作是曲也。」「行路難」,原屬《樂府·雜曲歌辭》,即「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樂府解題》)。結句引用樂府古題,意思是只要能有建功立業、為國獻身的機會,哪怕是奔赴長城內外和歷盡艱難險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辭,表現了驄馬的不甘寂寞、一展宏圖的雄心壯志,同時也表現了詩人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立功邊陲的宏偉抱負。這首詩從馬的華飾,寫到馬的才能、突出馬的品質和德性,盛贊它為國建功立業而不怕艱苦、不惜傷殘的精神。一聯寫外在美,二三四聯寫內在美,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明是贊馬,實為喻人,表現詩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負。詩歌格調高亢,豪放曠達,體現了盛唐奮發昂揚、熱情奔放的詩風。沈德潛稱這首詩「幾可追步老杜詠馬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