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四七句
❶ 有關誠信的四句七言古詩
《詠商鞅抄》
宋 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信襲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譯文:
從古以來統治人民在於信誠,一言為重百金為輕立法嚴明。
現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詆毀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堅決施行。
(1)古詩四七句擴展閱讀: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這兩句話高度贊揚了商鞅的強制實踐。商鞅開始改革時,遭到衰落的奴隸主和貴族的反對。根據「法布奇」和「無刑階」的規定,商鞅堅決鎮壓奴隸主和貴族的復辟勢力,使改革得以繼續。「
商鞅有能力讓政府做它必須做的事」,這是對商鞅贏得人民信任的能力和堅決鎮壓復辟勢力的進一步贊揚,復辟勢力使改革得以成功實施。
王安石寫了這首詩,對商鞅評價很高。他肯定了商鞅的歷史功績,粉碎了頑固派的破壞陰謀。尤其是「商鞅」這兩句話對今天的人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商楊燦讓政府做它必須做的事」直截了當地表明王安石尊重法律,反對儒家思想的立場。
他們對頑固派對創新事業的詛咒給予了針鋒相對的回答,顯示了王安石繼承和發揚商鞅法家精神、堅決執行新法律的決心。
❷ 只有七句的四言律詩
只有這些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善哉行 其一 曹操
古公亶甫,積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於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斷發文身。
伯夷叔齊,古之遺賢。
讓國不用,餓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聖賢。
齊桓之霸,賴得仲父。
後任豎刁,蟲流出戶。
晏子平仲,積德兼仁。
與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國為君。
隨制飲酒,揚波使官。
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 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❸ 關於春節的古詩(7律4句)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新年有感〔錢來蘇〕
金甌何事告凋殘,此責當塗敢自寬。
遙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滿地瘡痍不忍看,三邊耕織有餘歡。
勤勞無逸能興國,士馬騰歡敵膽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試筆(選一)〔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癸巳除夕偶成〔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詞〔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元旦口占 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迎春〔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❹ 關於書的古詩(4句7字)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譏膽罐感忒啡閨拾酣漿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❺ 關於春節的古詩(7律4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❻ 七言古詩4句以上
[錢塘湖春行] 白居來易 唐
孤山源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過後一山攔。
[泊秦淮] 杜牧 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觀書有感] 朱熹 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❼ 愛國古詩七句四字有哪些
東漢詩人曹操的《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版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權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為東漢時期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是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後一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表現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❽ 四句7字的古詩
4行7字的古詩有:
1.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❾ 4句7個字的古詩有哪些
三更燈火五更雞來,正是男兒自立志時,白發不知勤學早,老來方悔讀書遲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宋 葉紹翁《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 朱熹《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望廬山瀑布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春遊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蔭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如此中來.題都城南庄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絕句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❿ 每首4到7句的古詩詞算不算絕句
只有四句的詩來歌是絕自句。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漢族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一詞最早在南朝的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台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按照詩歌格律,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出現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台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zè)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願受格律的約束。在律絕盛行以後,古絕句仍然被沿用發展下來。古絕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
按照每句的字數,絕句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五、七言絕句居多,六言絕句很少。
如: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