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形容苦中作樂的詩句

形容苦中作樂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1-10 05:24:35

① 水滸傳中的詩句,葬花吟中的哪些詩句,苦中作樂的

脂硯齋對黛玉葬花十分欣賞,曾欲請人畫出《葬花圖》,但誓不遇仙筆不寫,過了八年,雖遇到了善於描美人的余集,仍未畫成,最終只能感慨「恨與阿顰結一筆墨緣之難若此」可見黛玉葬花之美麗動人,絕非一般畫家能描繪得出的。
這首詩並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願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後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後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的「後文」。所謂「後文」毫無疑問的當然是指後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徵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後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後來黛玉之死情節聲切相關時,才有必要強調指出,在看過後面文字以後,應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
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
「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
《葬花吟》的第一節,寫暮春之景。花兒急急地凋謝了,經風一吹變成了漫天的花雨,褪盡了嬌艷的紅艷,消逝了醉人的芳香,有誰去憐惜她們呢?柔弱的蛛絲飄盪在春日的台榭前,幾時被風吹散呢?還有那飄零的柳絮撲進綉簾,是在乞求閨中人的憐惜么?
自古以來花便是女性的象徵,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詩詞中常用此手法。《紅樓夢》中的花與人也是對應的,牡丹對應寶釵,芙蓉對應黛玉,海棠對應湘雲,杏花對應探春,老梅對應李紈,並蒂花對應香菱,桃花對應襲人,另外晴雯號稱「芙蓉仙子」。由此詩中的花當指大觀園的女兒們,花兒的凋謝也預示著她們的逝去。世人對待她們的消逝也如同對待花兒一樣,誰會來惜取將殘的紅顏呢?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女性的生命不過曇花一現,花開過後便要迅速飄落,任那些曾欣賞她們的人踐踏,芳魂艷魄都將不存,留下的只是一縷塵香。
「有誰憐」隱含了一段答語,世人春風都不懂得憐惜落花,對她們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觀,置之不理,懂得憐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稱絳洞花主的寶玉也不懂,將殘紅付與無情的流水,豈知流出大觀園後便會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踐踏更為悲慘。
游絲之軟,游絲之弱,不禁讓人聯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於詩書之家,幼年喪母,父親死後益發無依無靠,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樣寄居賈府生命之軟弱,不正如檐下飄盪游絲么,隨時都有可能被風斬斷。僅憑賈母的疼愛和寶玉的那份愛情維系著生命,怎經得日日夜夜的風吹雨打。
王國維說「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江心點點萍」。落絮的人生,落絮的命運,天意如此,無可奈何。
「落花」「游絲」「落絮」,同樣的飄零,同樣的憂傷,同樣的命運,同樣的還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第二節轉而寫人。暮春是個憂傷的季節,彈指間紅顏衰老,百花凋零,無可奈何,惟有惋惜。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加之對寶玉的誤解,更是滿懷憂郁惆悵。許多版本的「無處訴」作「無釋處」或「無著處」,筆者認為不妥。第三十七回黛玉《詠白海棠》中「嬌羞默默同誰訴」,第三十八回黛玉《詠菊》中「片言誰解訴秋心」,《菊夢》中「醒時幽怨同誰訴」,皆用「訴」而不用「釋」或「著」,此處亦是。最後一句寫黛玉不忍心踐踏落花,同時也暗含其他人卻在落花上走過的意思。
第三節又轉回寫景。柳葉和榆莢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卻不管桃花的飄零,李花的紛飛,等到來年春回大地,桃李又含苞吐蕊,只是閨中卻無昔日的葬花人。讀至這里,不禁萌生對柳絮榆莢的厭惡之情,只是天地不仁,世道無情,我們又何必去怪罪柳絲榆莢呢?在這個世道上,多數人都是只顧自己能夠芳菲百年,哪管別人的死活。王熙鳳說得好「『坐山觀虎鬥----坐收其利』,『借劍殺人----不露痕跡』,『引風吹火----費力不多』,『站干岸兒----不沾事』,『推倒油瓶子不扶----懶到家了』,都是全掛子的武藝」,錦上添花的不少,雪中送炭的難尋。此節連用兩層對比,前兩句柳絲榆莢的芳菲與桃花李花的飄零對比,後兩句將人與桃李對比,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另外筆者疑此節為後文埋下伏筆,「柳絲榆莢」可能暗指李紈和賈蘭。
第四節轉寫燕子。前一節已言桃李不如柳絲榆莢,人不及桃李,悲已至極,因此將視角植物轉向梁間飛燕。燕巢飄香,這本是可喜之事,黛玉卻惱燕子無情,本節之妙正在於此。此節虛寫燕子,實寫惜花,燕巢已然生香,自是銜花築巢的結果,怎能不讓惜花的黛玉生恨。情由景發,景由情生,黛玉又想到了明年的自己,回答上節之問,重拾上文之悲。
第五節寫花之境遇。一年三百六十日的風霜無情地摧殘花枝,艷麗的芳華能有幾時呢?一旦飄落便化作香塵,再也無處尋覓。風似刀,雪如劍,最後著一「逼」字,尤顯殘酷無情。這樣的日子令人望而卻步,更何況一年三百六十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日如此,歲歲不改。此節明寫花,實寫人,黛玉寄居賈府,陷於孤立無援的處境,這句正是反映了她所受的痛苦和煎熬。因為風刀霜劍無孔不入,所以她才步步留神,時時警惕,即便如此,黛玉仍逃脫不了命運之劍,最終還是傷痕累累地逝去。
第六節寫葬花之人。黛玉獨自一人,手把花鋤,邊哭邊葬,讀來無限悲傷,最後一句「灑上花枝見血痕」更是斷腸之語。許多版本將「花枝」誤作「空枝」,所謂「花之顏色人之淚」,花之顏色乃淚染成,不必灑上「空枝」後見血痕。這日本是餞花節,大觀園的其他女孩都在慶祝,而黛玉避開他人,獨自至花冢前默默灑淚,這本已悲,竟又血淚,令人心痛。想當年娥皇女英哭於九嶷,血淚灑於青竹之上,故有斑竹,其後又於瀟湘之間投水自盡,號為湘夫人。黛玉瀟湘妃子,竟亦哭出血淚,染紅花枝,想至黛玉死時,其院內亦盡是斑竹,筆者心亦滴血。
第七節轉而寫景。日已黃昏,杜鵑無語,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初睡之人,未溫之被,盡是黛玉想像之境,如此凄涼之境恐怕也只在想像中才有。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望帝,國亡之後甚是悲痛,死後魂化為杜鵑鳥,悲鳴是滴出血來。這里黛玉自比杜鵑,緊應上節之血淚,亦嘆自己命運之悲慘。等光弱故青,心寒故雨冷,此時此境怎能入眠?黛玉由情生景,自景見情,傳情入景,自景悟情,情景反復,循環不絕。
第八節是黛玉的自問自答。
問曰:「什麼事這么傷神呢?」答曰:「半為憐春半惱春。」
問曰:「為什麼既憐又惱呢?」答曰:「憐春忽至,惱春忽去。」
問曰:「有來就有去,自然之理,有什麼可惱呢?」
答曰:「來時不告訴自己,去時也不打聲招呼。」
短短四句,三問三答,十分精練,卻用口語寫出,清新自然,不加雕飾,平白如話,妙不可言,大有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訪隱者不遇》)之風。此節終於跳出了前面愁惆悲慘的氛圍,微微帶些傷愁,更多的則是黛玉的活潑,讓人稍稍有點喘息之機。另外,許多版本將口語「奴」作書面語「儂」,不妥,「奴」顯小女兒隨口成句之口吻,「儂」則帶文人之酸氣。
第九節寫幻境。在憐春惱春之後,黛玉又回憶起了昨晚之事,所謂的悲歌只是自己的心在沉沉低吟而已,花兒哪有靈魂,鳥兒哪有精靈,黛玉怎能聽到它的悲歌呢?在庭外悲歌的只是自己的孤魂。花魂與鳥魂都難以挽留,自己的靈魂又怎能挽留呢?問鳥兒,鳥兒默默無語,問花兒,花兒低頭含羞。他們雖然無語,卻已給出了答案,悲歌的是自己,無法挽留的亦是自己。
第十節寫心願。筆者幼時亦常想變成一隻小小鳥,飛向藍天,不想黛玉亦有此意。前兩句豪情萬丈,要生出雙翼,隨花飛出禁錮自己的大觀園,飛到那無愁的天盡頭。後兩句筆鋒頓轉,一落千丈,只可惜那天盡頭哪有埋葬鮮花的墳丘,哪有埋葬自己的墳墓。在黑暗痛苦中的黛玉終於想到了逃避,欲逃離苦海飛向無憂怎麼可能呢?只能用雲天盡頭無香丘來蘊藉自己。
第十一節以死明志。這一節是對「風刀霜劍」的控訴,是寧肯葬身黃土也不願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的掙扎和抗拒。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子竟以死來保衛自己的真率純潔,免受玷辱,足以對她致以崇高的敬意。自前一節以來,激情一路高漲,至此達到巔峰,格調十分悲壯。「質本潔來還潔去」便是黛玉的一生,真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芙蓉。
第十二節葬花葬奴。花兒飄落尚有葬花人收以錦囊,掩以凈土,葬花人死時會有誰來收葬呢?人不如花,這就是宿命吧。「痴」乃是黛玉一生的概括,因為痴,在污淖前堅貞不屈,因為痴,以淚還恩,至死不悔。
第十三節花落人亡。此節是對上節的回答,未卜儂身何日喪?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他年葬儂知是誰?那時花已落人已亡,什麼都不知了,還問這個干什麼呢?

《葬花吟》全文如下: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是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語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奏,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語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② 有誰知道一些體現孤獨但苦中作樂灑脫的那種詩句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出處:唐代:李白《月下獨酌》

譯文: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暫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時行樂。

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酒醉以後各奔東西。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2、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恓惶的我。

出處:宋代:向滈《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

譯文:誰能陪我在月下獨坐窗邊呢?只有我的影子與我相伴。燈滅准備睡覺時,那影子也拋棄我躲開了去。無奈啊,無奈!好一個惶恐不安的我。

3、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出處: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

譯文: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4、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出處:唐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釋義: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5、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出處:宋代: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岩》

白話文釋義:人在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藍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裡。藍天上有飄動的白雲,人正行走在那飄動的白雲里。我放聲高歌,誰來應和?只聽空幽的山谷清音響起。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無比。

③ 關於「苦中作樂」的詩詞有哪些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出自:唐·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譯文: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出自:唐·劉禹錫《陋室銘》。

譯文: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台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

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雍也》。

譯文: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

4、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出自:清·出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

譯文:戴著一頂斗笠披著一件蓑衣坐在一隻小船上,一丈長的漁線一寸長的魚鉤。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

5、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出自:唐·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三》。

譯文: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沒有差別,何況世上的萬事根本沒有是非定論。醉後失去了天和地,一頭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還有自己,這種快樂何處能尋。

④ 表達「苦中作樂」的詩句有什麼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出自唐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白話文釋義: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2,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出自唐代:王維《竹里館》

白話文釋義: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3,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出自宋代: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岩》

白話文釋義:人在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藍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裡。藍天上有飄動的白雲,人正行走在那飄動的白雲里。我放聲高歌,誰來應和?只聽空幽的山谷清音響起。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無比。

4,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出自唐代:王維《秋夜獨坐》

白話文釋義:獨自坐著悲傷雙鬢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將近二更。山間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蟲子到燈下來低鳴。頭上白發始終難以變黑,煉丹中仙葯也至今未成。要知怎樣消除衰老疾病,唯有學佛修成不滅不生。

5,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出自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

白話文釋義:戴著一頂斗笠披著一件蓑衣坐在一隻小船上,一丈長的漁線一寸長的魚鉤;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

⑤ 苦中作樂的詩句 最好是古詩 一兩句就夠了

不是閑人閑不得,閑人並非等閑人
另:苦中作樂,看你怎麼個想法.推薦你還是去讀讀增廣賢文

⑥ 有哪些體現「在孤獨中卻又苦中作樂」的詩句

1,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出自唐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白話文釋義: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2,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出自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

白話文釋義:戴著一頂斗笠披著一件蓑衣坐在一隻小船上,一丈長的漁線一寸長的魚鉤;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

3,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出自宋代: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岩》

白話文釋義:人在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藍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裡。藍天上有飄動的白雲,人正行走在那飄動的白雲里。我放聲高歌,誰來應和?只聽空幽的山谷清音響起。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無比。

4,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出自唐代:王維《秋夜獨坐》

白話文釋義:獨自坐著悲傷雙鬢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將近二更。山間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蟲子到燈下來低鳴。頭上白發始終難以變黑,煉丹中仙葯也至今未成。要知怎樣消除衰老疾病,唯有學佛修成不滅不生。

5,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出自唐代王維的《竹里館》

白話文釋義: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⑦ 關於苦中作樂的詩句或名言有什麼

苦中作樂的詩句

1、《苦中作樂》

作者:欣慰

人生就是旅行的列車

我們都無法再次的選取

這是我們心中的不如意

人皆有夢,並非全實現

職責在己,無權受與人很好的句子

還不如放於心中的某個角落

現實是改變不了的熔岩

我們只能改善其化身英文名字翻譯

天降磨難負身上,日子難熬

闖將南北,苦伴左右

歷經打擊,苦盡甜來

一笑而過,方是樂

2、《苦中作樂》

尋夢人

昨夜罵聲起,

愛妻發脾氣。

祖宗掘三代,

聲明必分離。

今日親戚來,

愁苦無欣喜。

多年未動炊,

飯菜難調理。

夫忙書菜單,

驅車奔妻家。

岳母身危重,

我心多悲戚。

妻娘似家母,

孝敬有真意。

祝願病中人,

康健保貴體!

3、《苦中作樂》

彷徨掙扎者

六月細雨絲纏綿,

瓦閣滴淚若師厭。

幾日奔波如映畫,

點點滴滴入心間。

雨中走訪群眾忙,

不為無室無餐煩。

午睡難尋無人地,

只因新局起步艱。

外界已是新社建,

緣何此中恁艱難。

苦求之中無多路,

開創事業志必堅。

臨末借用主席句,

來抒心中苦悶怨。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4、《苦中作樂-打油詩》

楊:濃霧朦朧罩

炊煙隱其中

雞犬閑庭戲

農夫田中耕

路邊走學女

陌上我獨行

此中有詩意

濃醇鄉土情

夏:晚霞如墜幕

徐徐染乾坤

幽幽鄉間道

談笑兩三人

狂邁放高歌

自在論古今

意盡將歸時

方覺夜深沉

楊:初來禾苗新萌

今已拔高齊胸

朝霞裝點凝露

晨風搖舞樹叢

陌間愜意散步

滿懷飄逸閑情

夏:初來孤單一人

今已好友成群

美酒配以佳餚

微笑迷醉心神

現欲暫歸故里

竟卻黯然銷魂

楊:晨霧樹裹紗

凝露扮莊稼

田間束小道

小溪聞鳴蛙

夏:朝起田陌間

露墜青草尖

嫩葉裹細枝

薄霧罩遠山

常嘆年華逝

蝴蝶夢日邊

今遇鮑叔牙

愁苦只等閑

夏:昨日齊歡聚

今夕各分離

明月寄相思

柳河與孔集

夏:烈陽似火,心急如焚,矮蓬帳下無趣;靜寂中,雀鳴三聲,聲聲清脆,不知愁苦為何物!

夏:烏雲急聚,狂風乍起,似是有雨天氣;糧車漸疏,窗外驟靜,恐惹思鄉情緒!

⑧ 有關蘇軾樂觀的事例及詩句

舉一些詩句為例吧:
一、「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這是蘇軾因為「烏台詩案」差點送命後被貶黃州後所作,當時正好出行遇雨,一行人被雨淋得很狼狽,唯有蘇軾發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感慨,這絕對不是遇雨的感受,而是經歷無數人生挫折與磨難後的感悟,這真是一種對人生超然的樂觀!
二、「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初到黃州》)單看字面,這黃州真是居住的勝地呀,魚美、筍香。可這是蘇軾生平第一次被貶,初到貶地的感受。換作常人,初到貶所,一定是愁眉不展,一定感覺到寂寞無助,但蘇軾不然,無論到哪裡,無論境遇如何,他都能看到希望,他都能樂觀地面對,他都能隨遇而安。就是在這個被貶之地——黃州,蘇軾安然而居,開墾「東坡」自耕,從而為中國文學史增添了一個傳奇的「蘇東坡」,為後人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三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三、「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一貶再貶的蘇軾,直到將老才從海南渡海回中原,在「夜渡海」之際,他回首這一路的貶謫生涯,唱出了這兩句人生感悟。貶到惠州(今廣東)已經是大陸的盡頭了,新黨還未死心,再將其貶到儋州(今海南),而蘇軾對那樣一個蠻荒瘴癧之地的生活的總體評價是「茲游奇絕」,這真是一種大胸懷、大樂觀。
四、「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這是蘇軾去逝之年對自己事業的總結與評價,回首一生,他更多地想到的是黃州、惠州、儋州三個被貶之地,在貶謫生活中,他感受更多的不是痛苦,而是充實,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所以一生的功業都放在了三地。在是貶謫文化的最強音,是九死不悔的執著,更是大樂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